CN206131556U - 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31556U
CN206131556U CN201621074403.1U CN201621074403U CN206131556U CN 206131556 U CN206131556 U CN 206131556U CN 201621074403 U CN201621074403 U CN 201621074403U CN 206131556 U CN206131556 U CN 206131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ckout
point
liquid
straight length
liqui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744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丹丹
贺申淦
徐嘉
卞嘉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744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31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31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315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所述分液器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壳体(1)、设置于所述壳体(1)一端且连通壳体内部的进液管(2)、设置于所述壳体(1)另一端且连通壳体内部的出气管(3),在所述出气管(3)的吸气端(31)处还设置有能够改变进入所述吸气端(31)前的流体流动方向以防止进液流体直接流向所述吸气端(31)的分液部件(4)。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有效防止进液流体直接流向吸气端,从而增大了流体流动的距离,减缓了流动速度,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果,使得分液器的冷媒分离效果得到增强;避免气态冷媒裹挟液态冷媒被吸入压缩机气缸而发生吸气带液的现象,提高压缩机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专利号为201420797418.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通过注塑方法制作的吸气管13、滤网支架12、滤网组件11,注塑组件包括吸气管与过滤组件,吸气管用于冷媒气液分离后的气体吸入,过滤组件用于过滤杂质,防止杂质异物堵塞排气管上的回油孔或进入压缩机。通过采用注塑方法制作,将吸气管、支架和滤网通过注塑成为一个整体,可用于储液器的气液分离和杂质过滤,使用材料较少、制作工序简单且成本较低。但是这种压缩机分液器相较于现有尺寸来说工艺改动较大,且对气体裹挟液滴的冷媒形式分离不完全易造成压缩机吸气带液,导致分液器中的冷媒分离效果不佳,气液分离不彻底。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分液器存在冷媒分离效果不佳、气液分离不彻底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存在冷媒分离效果不佳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液器,其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且连通壳体内部的进液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另一端且连通壳体内部的出气管,在所述出气管的吸气端处还设置有能够改变进入所述吸气端前的流体流动方向以防止进液流体直接流向所述吸气端的分液部件。
优选地,所述分液部件能将进入所述吸气端前的流体流动方向改变90°和/或180°后吸入吸气端。
优选地,所述分液部件T形管,包括直管段和支管段,所述支管段垂直设置于所述直管段的长度方向中部并与所述直管段相连通,使得所述支管段的轴线成为所述T形管的对称轴线。
优选地,所述分液部件的进口端设置于所述直管段上,出口端位于所述支管段的自由端,且所述出口端与所述出气管的所述吸气端相接。
优选地,所述分液部件的进口端为至少一个,所有所述进口端均设置在与流体来流不直接接触的任意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进口端为至少两个:
其中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平行的直管段的一端面上,另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平行的直管段的另一端面上;
或者,其中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垂直的靠近所述支管段的所述直管段的一周面处,另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垂直的靠近所述支管段的所述直管段的另一周面处;
或者,其中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平行的直管段的一端面上,另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垂直的靠近所述支管段的所述直管段的一周面处。
优选地,所述分液部件为单层、双层或多层分液帽的结构形式。
优选地,所述分液部件通过过盈配合、焊接、螺纹旋合、一体成型、和/或加装支架固定支撑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吸气端上。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分液器壳体内壁上、和/或、设置于所述分液部件内部的滤网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前述的分液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通过在所述出气管的吸气端处还设置有能够改变进入所述吸气端前的流体流动方向以防止进液流体直接流向所述吸气端的分液部件,能够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有效防止进液流体直接流向吸气端,从而增大了流体流动的距离,减缓了流动速度,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果,使得分液器(即储液器)的冷媒分离效果得到增强;
2.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通过设置能够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的分液部件,改变压缩机吸气方向,使得压缩机工作气缸吸气方向避开冷媒流动方向,彻底避免因为气态冷媒裹挟液态冷媒被吸入压缩机气缸而造成的压缩机吸气带液的现象发生,提高压缩机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可选择取消或省去上隔板和滤网支架和滤网,从而减小焊接滤网组件和压隔板的制作工序,更改为添加一个分液器中的分液部件,生产上更易实施,且降低成本;结构相对现有方案来说合理简化,工序减小且易于实现;
4.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可根据需要选择分液部件与滤网相结合的方式,以及采用单层、双层或多层分液帽的结构,能够对压缩机吸气进行有效的过滤、改变方向等调节作用;
5.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通过将分液部件设置为T形管,能够将分液部件上的吸气通道设置为与排气通道设置相垂直、相平行或垂直平行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实现对气流改变90°、或改变180°或一部分改变90°一部分改变180°,实现了气流可多角度流动方向的改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的滤网结构设置于分液部件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的滤网结构设置于分液部件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中的分液部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中的分液部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中的分液部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壳体,2—进液管,3—出气管,31—吸气端,4—分液部件,41—直管段,42—支管段,43—进口端,44—出口端,5—滤网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液器,其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壳体1、设置于所述壳体1一端且连通壳体内部的进液管2、设置于所述壳体1另一端且连通壳体内部的出气管3,在所述出气管3的吸气端31处还设置有能够改变进入所述吸气端31前的流体流动方向以防止进液流体直接流向所述吸气端31的分液部件4。
1.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通过在所述出气管的吸气端处还设置有能够改变进入所述吸气端前的流体流动方向以防止进液流体直接流向所述吸气端的分液部件,能够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有效防止进液流体直接流向吸气端,从而增大了流体流动的距离,减缓了流动速度,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果,使得分液器(即储液器)的冷媒分离效果得到增强;
2.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通过设置能够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的分液部件,改变压缩机吸气方向,使得压缩机工作气缸吸气方向避开冷媒流动方向,彻底避免因为气态冷媒裹挟液态冷媒被吸入压缩机气缸而造成的压缩机吸气带液的现象发生,提高压缩机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能够选择取消或省去上隔板和滤网支架和滤网,从而减小焊接滤网组件和压隔板的制作工序,更改为添加一个分液器中的分液部件,生产上更易实施,且降低成本;结构相对现有方案来说合理简化,工序减小且易于实现。
优选地,所述分液部件4将进入所述吸气端31前的流体流动方向改变90°和/或180°后吸入吸气端31。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的分液部件的改变流体流动方向的优选角度,能够实现将流体流动方向改变90°的作用(即使得经过分液部件后的流体流动方向改变为与原流动方向相垂直)、或者将流体流动方向改变180°的作用(即使得经过分液部件后的流体流动方向改变为与原流动方向相平行且反向)、或者将流体流动方向改变90°和180°的作用(即使得经过分液部件后的流体流动方向一部分改变为与原流动方向相垂直、另一部分改变为与原流动方向相平行且反向)。
优选地,所述分液部件4为T形管,包括直管段41和支管段42,所述支管段42垂直设置于所述直管段41的长度方向中部并与所述直管段41相连通,使得所述支管段42的轴线成为所述T形管的对称轴线。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液部件的具体优选的结构形式,选择T形管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液部件,能够通过T形管上的多个面从而实现阻挡流体流动且改变流体流动方向的作用和效果,且将支管段设置于直管段长度方向中部且与其相垂直,能够使得T形管的分液部件形成为沿支管段轴线成轴对称的结构形式,从而使得流体在分液部件中能够获得更加均匀的分液和导向流动,提高了分液效果。
优选地,所述分液部件4的进口端43设置于所述直管段41上,出口端44位于所述支管段42的自由端,且所述出口端44与所述出气管3的所述吸气端31相接。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液部件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具体设置位置和设置方式,通过在直管段上设置进口端能够从直管段处进行进液,通过T形管的支管段自由端形成出口端并与出气管的吸气端相接、以保证能够从分液部件中进行有效地排气至出气管中。
优选地,所述分液部件4的进口端43为至少一个,所有所述进口端43均设置在与流体来流不直接接触的任意表面上(从图2-3中可以看出,进口端不设置在分液部件4的上表面)。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液部件的进口端的个数以及设置位置,将所有的进口端均设置在与流体来流方向不直接接触的任意表面上,能够使得流体不会直接流向进口端进而进入分液部件内部,使得流体进入进口端的流向与原有流向不相同,从而达到有效地改变流体方向的目的和作用。
优选地,所述进口端43为至少两个:
如图4所示,其中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平行的直管段41的一端面上,另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平行的直管段41的另一端面上;
如图5所示,或者,其中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垂直的靠近所述支管段42的所述直管段41的一周面处,另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垂直的靠近所述支管段42的所述直管段41的另一周面处;
如图6所示,或者,其中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平行的直管段41的一端面上,另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垂直的靠近所述支管段42的所述直管段41的一周面处。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液部件的具体的三种不同的进口端的布置形式,第一种是在直管段的两端面分别布置至少一个,第二种是在直管段的底面、被直管段分开的两部分底面分别布置至少一个,第三种是在直管段的一端面和一底面上分别布置至少一个,从而完成对流体流动方向改变90°、或改变180°或一部分改变90°一部分改变180°的作用和效果。
优选地,所述分液部件4为单层分液帽或双层分液帽或多层分液帽的结构形式。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液部件的具体的结构形式,分液帽即其形状类似于一个帽子一样的结构扣在出气管的吸气端,将其设置为单层即不加过滤网,或双层即加一层过滤网,或多层即加多层过滤网的结构形式,能够使得流体依次流过每层结构,从而有效地增大了流体的流动路程,还加强了过滤效果,进一步地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分液部件4通过过盈配合、焊接、螺纹旋合、一体成型、和/或加装支架固定支撑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吸气端31上。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液部件固定设置于出气管的吸气端上的具体且优选的固定方式。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分液器壳体1内壁上、和/或、设置于所述分液部件4内部的滤网组件。通过同时设置分液部件和滤网组件,能够对压缩机吸气进行有效的过滤、改变方向等调节作用,增强分液器的功能,扩大其适用性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滤网组件包括滤网和滤网支架,所述滤网通过所述滤网支架被固定于所述壳体和/或所述分液帽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前述的分液器。
1.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通过包括前述的分液器,通过在所述出气管的吸气端处还设置有能够改变进入所述吸气端前的流体流动方向以防止进液流体直接流向所述吸气端的分液部件,能够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有效防止进液流体直接流向吸气端,从而增大了流体流动的距离,减缓了流动速度,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果,使得分液器(即储液器)的冷媒分离效果得到增强;
2.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通过包括前述的分液器,通过设置能够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的分液部件,改变压缩机吸气方向,使得压缩机工作气缸吸气方向避开冷媒流动方向,彻底避免因为气态冷媒裹挟液态冷媒被吸入压缩机气缸而造成的压缩机吸气带液的现象发生,提高压缩机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通过包括前述的分液器,能够选择取消或省去上隔板和滤网支架和滤网,从而减小焊接滤网组件和压隔板的制作工序,更改为添加一个分液器中的分液部件,生产上更易实施,且降低成本;结构相对现有方案来说合理简化,工序减小且易于实现。
下面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优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
1、在分液器吸气管上端加一个分液帽,与吸气管上端通过过盈配合、焊接、螺纹旋转、一体成型和加装支架固定支撑等方式进行配合固定,用以改变压缩机吸气方向,使得压缩机工作气缸吸气方向避开冷媒流动方向,彻底避免因为扰动造成的压缩机吸气带液的现象发生;
2、分液帽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可使用双层分液帽,即滤网+吸气管路,也可使用单层分液帽或多层分液帽,对压缩机吸气状态施以过滤、改变方向、调节等功能;
3、加装分液帽的分液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取消或不取消分液器的上隔板和滤网支架和滤网,也可根据是否安装支架选择是否取消分液器的中间隔板等。
解决的技术问题:
将空调系统中的气液冷媒彻底分离开来,并将气态冷媒导流至压缩机内,液态冷媒和其所携带的润滑油就存在分液器中,从而避免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吸液,提高压缩机使用寿命。
该结构省去了滤网固定支架,取消储液器组装时焊接滤网组件的工序,降低成本;结构相对现有方案来说合理简化,工序减小且易于实现。
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吸气管上所加的分液帽使得吸气方向避开气流流动方向,因此可以彻底避免压缩机吸气带液,减小压缩机异常损坏的风险,提高压缩机运行可靠性。
该结构可选择取消上隔板和滤网支架和滤网,减小焊接滤网组件和压隔板的制作工序,更改为添加一个压缩机储液器中的分液帽,生产上更易实施,且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常规分液器中的冷媒分离效果不佳,气液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结构与常规分液器结构的差异在于常规压缩机的分液器吸气管头部是一根直管从分液器中贯穿连接至压缩机气缸吸气口处,分液器上端还设置有滤网和滤网支架组成的组件,滤网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滤网支架上的孔的形状和位置等可以改变流入蒸发器的冷媒流动方向进而进行气液分离,此种方法对气体裹挟液滴的冷媒形式分离不完全易造成压缩机吸气带液,对空调整机的性能和压缩机工作的可靠性都有不小的挑战。
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液部件就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在保证分液器内部结构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在压缩机吸气管头部加装一个分液部件(优选为分液帽),分液帽是一个T型结构,在该结构的任意位置打孔作为压缩机吸气通道,而后该分液帽以过盈配合、焊接、螺纹旋转、一体成型和加装支架固定支撑等方式和吸气管或分液器内壁固定,以此改变压缩机吸气方向,使得压缩机工作气缸吸气方向避开冷媒流动方向,彻底避免因为气态冷媒裹挟液态冷媒被吸入压缩机气缸而造成的压缩机吸气带液的现象发生;
分液帽本身可以是一个单个零件,也可以是集合改变冷媒流动方向、过滤等作用的组件。
实施例1:此实施例中的分液帽是一个单个零件,作为一个T型结构只起到改变冷媒流动方向的作用。分液器中需要另外设置滤网起到过滤的作用。
从分液帽本身结构上来说,吸气通道可以是垂直于吸气管路的,冷媒在T型管中改变方向90°被吸入气缸;另外也可以是平行于吸气管路的,此种方案下冷媒在T型管中改变方向180°被吸入气缸;也可能使两种情况的组合,一部分吸气通道垂直于吸气管路,一部分吸气通道平行于吸气管路。
实施例2:此实施例中的分液帽是一个组件,包含T型管下端的与吸气管相连接的部位有一个滤网结构,这个滤网对压缩机吸入的气态冷媒进行过滤,防止杂质被吸入气缸。基于此,分液器中的滤网组件取消。
从分液帽本身结构上来说同上,吸气通道可以是垂直于吸气管路的,冷媒在T型管中改变方向90°被吸入气缸;另外也可以是平行于吸气管路的,此种方案下冷媒在T型管中改变方向180°被吸入气缸;也可能使两种情况的组合,一部分吸气通道垂直于吸气管路,一部分吸气通道平行于吸气管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壳体(1)、设置于所述壳体(1)一端且连通壳体内部的进液管(2)、设置于所述壳体(1)另一端且连通壳体内部的出气管(3),在所述出气管(3)的吸气端(31)处还设置有能够改变进入所述吸气端(31)前的流体流动方向以防止进液流体直接流向所述吸气端(31)的分液部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部件(4)能将进入所述吸气端(31)前的流体流动方向改变90°和/或180°后吸入吸气端(31)。
3.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部件(4)为T形管,包括直管段(41)和支管段(42),所述支管段(42)垂直设置于所述直管段(41)的长度方向中部并与所述直管段(41)相连通,使得所述支管段(42)的轴线成为所述T形管的对称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部件(4)的进口端(43)设置于所述直管段(41)上,出口端(44)位于所述支管段(42)的自由端,且所述出口端(44)与所述出气管(3)的所述吸气端(31)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部件(4)的进口端(43)为至少一个,所有所述进口端(43)均设置在与流体来流不直接接触的任意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端(43)为至少两个:
其中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平行的直管段(41)的一端面上,另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平行的直管段(41)的另一端面上;
或者,其中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垂直的靠近所述支管段(42)的所述直管段(41)的一周面处,另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垂直的靠近所述支管段(42)的所述直管段(41)的另一周面处;
或者,其中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平行的直管段(41)的一端面上,另一部分进口端设置于与T形管的对称轴线相垂直的靠近所述支管段(42)的所述直管段(41)的一周面处。
7.根据权利要求1-2,4-6之一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部件(4)为单层、双层或多层分液帽的结构形式。
8.根据权利要求1-2,4-6之一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部件(4)通过过盈配合、焊接、螺纹旋合一体成型、和/或加装支架固定支撑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吸气端(3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2,4-6之一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分液器壳体(1)内壁上、和/或、设置于所述分液部件(4)内部的滤网组件。
10.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分液器。
CN201621074403.1U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31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74403.1U CN206131556U (zh)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74403.1U CN206131556U (zh)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31556U true CN206131556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70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7440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31556U (zh)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315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9896A (zh) * 2016-09-22 2017-02-0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9896A (zh) * 2016-09-22 2017-02-0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31556U (zh) 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7917560A (zh) 一种车用空调储液器
CN106678046B (zh) 一种油分装置、螺杆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2505157Y (zh) 空气过滤器
CN209147522U (zh) 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
CN205373180U (zh) 一种低压腔转子式压缩机以及空调器
CN207334911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105311916B (zh) 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过滤装置的除尘设备
CN106369896A (zh) 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4315761B (zh) 用于压缩机的分液器及其压缩机
CN206281261U (zh) 一种分液器滤网组件及分液器
CN205373174U (zh) 分液器和压缩机
CN205330763U (zh) 一种新型油气分离器
CN207454276U (zh) 油分装置、螺杆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207881293U (zh) 储液器
CN205351881U (zh) 一种分液器
CN209370067U (zh) 一种增焓部件和增焓压缩机
CN212320509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09131202U (zh) 分离组件、油分离器及压缩机
CN207180111U (zh) 一种卧式贮液器
CN207634330U (zh) 压缩机及空气调节设备
CN206778113U (zh) 用于新风机的高效过滤装置
CN105526750A (zh) 一种分液器
CN111678372A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冷却装置
CN110594159A (zh) 一种压缩机排气方法、压缩机及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