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29601U - 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29601U
CN206129601U CN201621051161.4U CN201621051161U CN206129601U CN 206129601 U CN206129601 U CN 206129601U CN 201621051161 U CN201621051161 U CN 201621051161U CN 206129601 U CN206129601 U CN 206129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lation channel
horizontal
increasing
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11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鹏
柯达俊
杨欧翔
吴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511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29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29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29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该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1)可以沿壳体(1)的轴向设置在壳体(1)内的上法兰(2)、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和下盖板(7),下法兰(6)具有与下气缸(5)的进气口连通的中压腔(8),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和下盖板(7)上对应设置有将中压腔(8)与上气缸(3)的压缩腔连通的流通孔(9),壳体(1)上还设置有与中压腔(8)连通的补气增焓口(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能够降低泵体内部温度,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Description

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该压缩机工作时,冷媒首先经过双级气缸压缩成高压高温的冷媒,并排放至壳体1’内,高温高压的冷媒在壳体1’中通过贯穿泵体零件的通道3’流向壳体1’尾部的排气管2’,然后从排气管2’处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该压缩机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卧式压缩机的冷冻油储存在壳体1’底部,因此冷冻油不能对上部的泵体进行覆盖冷却,只能冷却下部的泵体。而高温高压的冷媒需要从泵体上部的通道3’流向排气管2’,在冷媒流动过程中,高温冷媒对泵体上部进行不间断的热交换,提高了泵体内部温度,因此会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能够降低泵体内部温度,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可以沿壳体的轴向设置在壳体内的上法兰、上气缸、隔板、下气缸、下法兰和下盖板,下法兰具有与下气缸的进气口连通的中压腔,隔板、下气缸、下法兰和下盖板上对应设置有将中压腔与上气缸的压缩腔连通的流通孔,壳体上还设置有与中压腔连通的补气增焓口。
作为优选,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对应补气增焓口设置的补气增焓孔,补气增焓孔设置在上法兰、上气缸、隔板、下气缸、下法兰或下盖板上,补气增焓孔与中压腔之间通过补气通道连通。
作为优选,补气增焓孔沿径向设置在上气缸上,上气缸上设置有与补气增焓孔连通的第一隔离槽,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隔离槽,下气缸上设置有第三隔离槽,下法兰上设置有第四隔离槽,第一隔离槽、第二隔离槽、第三隔离槽和第四隔离槽相连通并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第一隔离槽、第二隔离槽、第三隔离槽和第四隔离槽均为弧形槽,弧形槽的流通面积与下气缸上的第一级排气口面积的比值大于1.2。
作为优选,第一隔离槽、第二隔离槽、第三隔离槽和第四隔离槽的角度范围在0到180度之间。
作为优选,中压腔的容积与下气缸的容积的比值大于2。
作为优选,上气缸、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上的隔离槽与上气缸、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上的流通孔相互隔离。
作为优选,第一隔离槽、第二隔离槽、第三隔离槽和第四隔离槽内均设置有侧向凸起,凸起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孔。
作为优选,第一隔离槽上与补气增焓孔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凹槽。
作为优选,下法兰的中压腔底部通过下盖板密封。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可以沿壳体的轴向设置在壳体内的上法兰、上气缸、隔板、下气缸、下法兰和下盖板,下法兰具有与下气缸的进气口连通的中压腔,隔板、下气缸、下法兰和下盖板上对应设置有将中压腔与上气缸的压缩腔连通的流通孔,壳体上还设置有与中压腔连通的补气增焓口。在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工作时,可以通过补气增焓口向中压腔内通入温度较低的补气增焓冷媒,使得该补气增焓冷媒能够与压缩的高温冷媒混合,降低混合后的冷媒温度,减少冷媒与泵体间的换热温差,进而降低冷媒对泵体温度的影响,降低泵体温度,提高压缩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卧式双级旋转式压缩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的第一种泵体结构的分解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的第二种泵体结构的分解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的上气缸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的下法兰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上法兰;3、上气缸;4、隔板;5、下气缸;6、下法兰;7、下盖板;8、中压腔;9、流通孔;10、补气增焓口;11、补气增焓孔;12、第一隔离槽;13、第二隔离槽;14、第三隔离槽;15、第四隔离槽;16、凸起;17、螺纹连接孔;18、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结合参见图2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1可以沿壳体1的轴向设置在壳体1内的上法兰2、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和下盖板7,下法兰6具有与下气缸5的进气口连通的中压腔8,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和下盖板7上对应设置有将中压腔8与上气缸3的压缩腔连通的流通孔9,壳体1上还设置有与中压腔8连通的补气增焓口10。
在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工作时,可以通过补气增焓口10向中压腔8内通入温度较低的补气增焓冷媒,使得该补气增焓冷媒能够与压缩的高温冷媒混合,然后一同送入上气缸3的二次压缩腔内进行压缩。由于补气增焓冷媒的温度较低,可以降低混合后的冷媒温度,减少冷媒与泵体间的换热温差,进而降低冷媒对泵体温度的影响,降低泵体温度,提高压缩机性能。
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和下法兰6上的隔离槽与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和下法兰6上的流通孔9相互隔离,可以保证补气增焓过程和冷媒压缩过程互不干涉,使得压缩机能够稳定可靠运行。
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对应补气增焓口10设置的补气增焓孔11,补气增焓孔11设置在上法兰2、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或下盖板7上,补气增焓孔11与中压腔8之间通过补气通道连通。补气增焓冷媒可以从补气增焓口10处经设置有补气增焓孔11的泵体结构进入到补气通道内,然后从补气通道进入到中压腔8内与经过一次压缩的高温高压空气混合。该处的补气增焓孔11可以设置在上述的任意一个泵体结构上,设置有补气增焓孔11的泵体结构与下法兰6的中压腔8之间的泵体结构上均设置有补气通道,从而使得补气增焓冷媒能够顺利到达中压腔8内。此处的泵体结构是指上法兰2、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和下盖板7通过曲轴连接之后所形成的结构。
结合参见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第一种泵体结构中,补气增焓孔11沿径向设置在上气缸3上,上气缸3上设置有与补气增焓孔11连通的第一隔离槽12,隔板4上设置有第二隔离槽13,下气缸5上设置有第三隔离槽14,下法兰6上设置有第四隔离槽15,第一隔离槽12、第二隔离槽13、第三隔离槽14和第四隔离槽15相连通并对应设置。
由于补气增焓孔11设置在上气缸3上,因此在上气缸3的补气增焓孔11与下法兰6的中压腔8之间的结构上均设置有隔离槽,各个对应设置的隔离槽连通在一起,形成前述的补气通道,补气增哈冷媒从补气增焓孔11首先进入到第一隔离槽12内,然后经第一隔离槽12依次进入到第二隔离槽13、第三隔离槽14和第四隔离槽15处,最后通过第四隔离槽15进入到中压腔8内,在中压腔8内与下气缸5流出的第一次压缩的冷媒进行混合。在补气增焓冷媒从补气增焓孔11到达中压腔8的过程中,由于补气增焓冷媒的温度较低,因此可以对其流经的各个结构进行降温,从而降低压缩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冷媒对泵体结构的升温效果,减少了换热温差,降低了泵体温度,提高了压缩机的性能。由于主要是泵体结构的上部受到高温高压冷媒的影响较大,因此补气增焓冷媒流通的路径优选地应该设置在泵体结构的上半部上,尤其是上半部的竖向中平面上,以使补气增焓冷媒对泵体结构所起到的降温效果最佳。
优选地,第一隔离槽12上与补气增焓孔11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凹槽18。该户型凹槽可以对经补气增焓孔11进入到第一隔离槽12内的补气增焓冷媒进行缓冲,一方面可以通过弧形结构自然地改变补气增焓冷媒的流向,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补气增焓冷媒对第一隔离槽12的侧壁的冲击,对第一隔离槽12的侧壁形成保护,延长上气缸3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第一隔离槽12、第二隔离槽13、第三隔离槽14和第四隔离槽15均为弧形槽,弧形槽的流通面积与下气缸5上的第一级排气口面积的比值大于1.2。弧形槽可以使补气增焓冷媒在进入到各个隔离槽内时,能够与隔离槽所在的泵体结构充分接触,对各个泵体结构起到充分的降温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性能。
第一隔离槽12、第二隔离槽13、第三隔离槽14和第四隔离槽15的角度范围在0到180度之间。各个隔离槽的设置应该以不影响流通孔9的设置以及上气缸3和下气缸5的压缩腔为宜,具体的设置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优选地,该角度例如为120度。
在本实施例中,下法兰6的中压腔8底部用下盖板7进行覆盖密封,中压腔8的容积与下气缸5的容积的比值大于2。通过下法兰6对中压腔8的底部进行密封,可以简化密封结构,并且能够有效保证中压腔8的密封效果。中压腔8的容积与下气缸5的容积的比值大于2,其目的是为了使补气增焓冷媒能够顺利地与从下气缸5排出的一级压缩冷媒进行混合,保证补气增焓效果。
结合参见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结构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第一隔离槽12、第二隔离槽13、第三隔离槽14和第四隔离槽15内均设置有侧向凸起16,凸起16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孔17。此种结构使得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和下法兰6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从而能够提高各个零件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发生冷媒泄漏。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可以沿所述壳体(1)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上法兰(2)、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和下盖板(7),所述下法兰(6)具有与所述下气缸(5)的进气口连通的中压腔(8),所述隔板(4)、所述下气缸(5)、所述下法兰(6)和所述下盖板(7)上对应设置有将所述中压腔(8)与所述上气缸(3)的压缩腔连通的流通孔(9),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中压腔(8)连通的补气增焓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对应所述补气增焓口(10)设置的补气增焓孔(11),所述补气增焓孔(11)设置在所述上法兰(2)、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或下盖板(7)上,所述补气增焓孔(11)与所述中压腔(8)之间通过补气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增焓孔(11)沿径向设置在所述上气缸(3)上,所述上气缸(3)上设置有与所述补气增焓孔(11)连通的第一隔离槽(12),所述隔板(4)上设置有第二隔离槽(13),所述下气缸(5)上设置有第三隔离槽(14),所述下法兰(6)上设置有第四隔离槽(15),所述第一隔离槽(12)、所述第二隔离槽(13)、所述第三隔离槽(14)和所述第四隔离槽(15)相连通并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槽(12)、所述第二隔离槽(13)、所述第三隔离槽(14)和所述第四隔离槽(15)均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流通面积与所述下气缸(5)上的第一级排气口面积的比值大于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槽(12)、所述第二隔离槽(13)、所述第三隔离槽(14)和所述第四隔离槽(15)的角度范围在0到180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腔(8)的容积与所述下气缸(5)的容积的比值大于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和下法兰(6)上的隔离槽与所述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和下法兰(6)上的流通孔(9)相互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槽(12)、所述第二隔离槽(13)、所述第三隔离槽(14)和所述第四隔离槽(15)内均设置有侧向凸起(16),所述凸起(16)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孔(17)。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槽(12)上与所述补气增焓孔(11)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凹槽(1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法兰(6)的中压腔(8)底部通过所述下盖板(7)密封。
CN201621051161.4U 2016-09-12 2016-09-12 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 Active CN206129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1161.4U CN206129601U (zh) 2016-09-12 2016-09-12 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1161.4U CN206129601U (zh) 2016-09-12 2016-09-12 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29601U true CN206129601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69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1161.4U Active CN206129601U (zh) 2016-09-12 2016-09-12 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296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1436A (zh) * 2016-09-12 2017-01-1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
CN110173429A (zh) * 2019-05-08 2019-08-27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补气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1436A (zh) * 2016-09-12 2017-01-1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
CN106321436B (zh) * 2016-09-12 2018-06-12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
CN110173429A (zh) * 2019-05-08 2019-08-27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补气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1436B (zh) 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
CN206129601U (zh) 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
CN104137715A (zh) 一种负压式粮仓冷却系统
CN109506383A (zh) 三级复叠直接接触冷凝制冷循环系统
CN107726656A (zh) 可以进行单双级转换的制冷剂热泵系统
CN204186587U (zh) 多缸双级增焓压缩机
CN209414173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05940230U (zh) 一种压缩空气用水冷却器
CN203964476U (zh) 闪蒸器及具有该闪蒸器的空调系统
CN201662345U (zh) 一种用于井下移动制冷机组的冷却罐
CN209145887U (zh) 一种散热板冷却结构、压缩机壳体及压缩机
CN208816329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
CN203951884U (zh) 一种粮仓谷物冷却设备
CN206176827U (zh) 一种落地式制冷机组
CN209541216U (zh) 三级复叠直接接触冷凝制冷循环系统
CN209083551U (zh) 静涡盘、涡旋压缩机、空气调节系统
CN206831698U (zh) 一种个人手持便携式微型空调
CN206992572U (zh) 预装式变电站
CN206919475U (zh) 端盖、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06438464A (zh) 尿素热解超高温风机
CN207500122U (zh) 一种内置经济器式双级压缩机
CN103047147B (zh) 一种喷油的涡旋压缩机油路结构
CN207568857U (zh) 一种压缩机补气组件和空调器
CN206988117U (zh) 压缩机
CN104180549B (zh) 可调节排气温度的复叠式制冷系统及排气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