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29363U - 一种发动机及废气冷却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及废气冷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29363U
CN206129363U CN201620926189.1U CN201620926189U CN206129363U CN 206129363 U CN206129363 U CN 206129363U CN 201620926189 U CN201620926189 U CN 201620926189U CN 206129363 U CN206129363 U CN 206129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gas
delivery port
port connector
pipe
moun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261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洋
郭建
王云鹤
梁代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261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29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29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293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冷却组件,在出水管的一端的端部设置出水口连接件,出水口连接件与出水管相互固定为一体式结构,出水管通过出水口连接件连接于发动机上。另外,在出水口连接件上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连接于进气管,进气管能够与出水管内的水接触,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冷却组件不必单独为废气歧管的废气设置冷却组件,通过出水管起到冷却降温的目的,减少了额外的冷却管路,占用发动机的空间更小,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机舱的空间利用率,便于小型车辆的空间布局。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废气冷却组件的发动机,可以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及废气冷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更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及废气冷却组件废气冷却组件。
背景技术
小排量的车辆发动机机机舱内空间有限,零件布置需要尽可能紧凑,更加充分地利用机舱空间。EGR阀是一种废气再循环阀,是安装在汽油机上,用来控制反馈到进气系统的废气再循环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EGR通过特定的安装平台装配在发动机上,通过管路将排气管路中的废气导入进气歧管。当废气再循环系统工作时不仅需要考虑系统零件安装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废气温度对进气歧管造成的影响,因此需要提供冷却通道为废气进行降温,此外,还需要安装出水转接结构、设置隔热罩安装平台。不仅增加了发动机总成的重量,还占用了大量的机舱空间。
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设计一种集成度更高,占用发动机机舱空间更小的结构,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冷却组件,集成度更高,占用发动机机舱空间更小,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废气冷却组件,包括出水口连接件,所述出水口连接件连接于发动机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件上开设用于废气进入的废气进口、与所述废气进口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穿所述出水口连接件,流经所述进气管的废气通过流经所述出水口连接件内的水实现冷却。
可选地,所述出水口连接件还包括排气通孔和连通所述排气通孔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贯穿所述出水口连接件,流经所述排气管的废气通过流经所述出水口连接件内的水实现冷却。
可选地,所述出水口连接件上设置EGR阀安装平台,所述EGR阀安装平台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进气孔、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出气孔。
可选地,所述出水口连接件上还设置EGR管安装平台,所述EGR管安装平台上开设与所述排气管连通的排气通孔,从所述出气孔排出的废气经所述排气管从所述排气通孔进入到EGR管。
可选地,所述出水口连接件上还设置隔热罩安装平台,所述隔热罩安装平台用于固定安装将EGR阀与热传感器间隔的隔热罩。
可选地,所述出水口连接件上还设置用于连接节流阀预热进水软管的进水管安装台。
可选地,发动机排气歧管的废气经过废气进口进入所述进气管,所述废气进口与所述出水口连接件的开口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废气进口为腰孔。
可选地,所述EGR阀安装平台为凸出设置的凸台,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出气孔分别位于所述EGR阀安装平台上相对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出水口连接件凸块的顶角处设置用于安装螺栓的通孔。
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冷却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冷却组件,在出水管的一端的端部设置出水口连接件,出水口连接件与出水管相互固定为一体式结构,出水管通过出水口连接件连接于发动机上。另外,在出水口连接件上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连接于进气管,进气管能够与出水管内的水接触,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冷却组件不必单独为废气歧管的废气设置冷却组件,通过出水管起到冷却降温的目的,减少了额外的冷却管路,占用发动机的空间更小,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机舱的空间利用率,便于小型车辆的空间布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废气冷却组件的发动机,可以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冷却组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轴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冷却组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正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冷却组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侧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冷却组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图2相反方向的结构图;
图6为图5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7为图5中B-B方向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冷却组件安装在发动机上的整体结构图。
其中:
出水管1、出水口连接件2、EGR阀安装平台3、进气孔31、出气孔32、进气管301、排气管302、EGR管安装平台4、排气通孔41、隔热罩安装平台5、进水管安装台6、废气进口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冷却组件,能够有效地提高发动机机舱内的空间利用率,便于小型车的结构布局。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废气冷却组件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冷却组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轴测结构图。图2为废气冷却组件的连接于发动机的出水口的正面结构图;图3为图2中废气冷却组件的侧视图;图4为图2中废气冷却组件的俯视图。该废气冷却组件包括了出水口连接件2,出水口连接件2能够与出水管1相互固定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出水口连接件2将出水管1固定安装在发动机的出水口上,出水管1作为水流通的通道。
出水口连接件2上开设进气孔31,进气孔31连接于汽车的排气歧管,排气歧管内的废气从进气孔31中进入到EGR阀内。进气孔31连通于进气管301,进气孔31通过进气管301与排气歧管接通,用于流通废气。进气管301能够与出水管1内的水进行热传递,实现对流经EGR阀内废气冷却降温的作用。通过进气管301的结构设计,不必单独为EGR阀设置冷却管路,进一步提高了集成性,减小发动机机舱的质量。加工时,出水管1与出水口连接件2可一体式铸造成型,两者为一体式的结构或者分体式的可拆卸安装也可以。
出水口连接件2上还设置出气孔32,排气歧管内的废气从进气孔31中进入到EGR阀内。经过EGR阀再从出气孔32中排出。出气孔32连通于排气管302,进气管301和排气管302均能够与出水管1内的水进行热传递,实现对流经EGR阀内废气冷却降温的作用。
在出水口连接件2上设置有EGR阀安装平台3,用于固定安装EGR阀。EGR阀的固定安装不必单独设置其他的连接结构,将EGR阀集成安装在出水管1上,EGR阀安装平台3集成在出水管1上,其结构更小,利用了出水管1的空间,两者相互结合减少了单独设置EGR阀安装组件的空间,提高了车内空间的利用率,便于小型车辆的空间布局,还减少了发动机的质量。进气孔31与出气孔32均开设于EGR阀安装平台3上。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冷却组件,在出水口连接件2上还设置有EGR管安装平台4,通过EGR管安装平台4固定安装EGR管,EGR管一般为钢管。在EGR管安装平台4上开设与排气管302连通的排气通孔41,钢管的一端固定对接于排气通孔41,废气经过EGR阀进入排气管302,并经过排气管302进入到EGR钢管导向发动机的进气歧管。
具体地,进气管301和排气管302两者均设置在出水口连接件2的内部,出水口连接件2为一实体结构,在其内部贯通开设不同的通道结构,作为进气管301和排气管302,进气孔31为进气管301在EGR阀安装平台3表面的开孔,出气孔32和排气通孔41分别为排气管302两端的通孔,经过EGR阀的废气从出气孔32进入排气管302并从排气通孔41排出进入EGR钢管。进气管301和排气管302为出水口连接件2上开设的通道使两者的结构强度提高,一体性更强,而且便于加工。图5为与图2方向相反的另一侧面的结构图;图6和图7分别为图5中A-A和B-B方向的剖面结构图。
出水口连接件2上还设置隔热罩安装平台5,隔热罩安装平台5用于固定安装隔热罩,隔热罩将EGR阀与热传感器间隔。在出水口连接件2上设置热传感器,通过热传感器感应出水管1内的水温,EGR阀内流通从发动机排气歧管流通的废气,在不断流通热的废气过程中,EGR阀一直保持高温,通过隔热罩将EGR阀与热传感器分隔,使热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更加精确。在具体布局时,隔热罩安装平台5设置于出水口连接件2上更靠近出水管1的一端,也可提高水温测量的精确度。
更进一步,在出水口连接件2上设置进水管安装台6,通过进水管安装台6连接节流阀预热进水软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冷却组件,通过出水口连接件2实现出水管1与发动机的连接,并在出水口连接件2上集成了EGR阀安装平台3、EGR管安装平台4、隔热罩安装平台5、进水管安装台6;并且通过进气管301和排气管302位置的布局,依靠出水管1内的水实现冷却,还减少了EGR阀内热废气的冷却结构。不必为每个部件单独设置固定安装结构,仅由一个出水口连接件2实现了其他四个部件的集成安装,减少了空间占用,降低了发动机的质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及其相互组合的基础上,出水口连接件2与发动机连接处具有一个开口,通过此开口连接到发动机上用于通水,在出水口连接件2上还设置有废气进口7,通过废气进口7向进气管301内送气,废气进口7的开口与出水口连接件2用于通水的开口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出水口连接件2固定后将废气进口7也实现密封。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将废气进口7的形状设置为圆弧形腰孔,开口尺寸大于进气管301的管径,允许更多的废气进入,在流经进气管301时废气可以进行加速。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EGR阀安装平台3为凸出于出水口连接件2外表的凸台,优选地设置为菱形凸台。菱形凸台上两个相对的顶角处设置与EGR阀连接的螺纹孔,通过螺栓与螺纹孔配合进行连接固定。进气孔31与出气孔32分别位于EGR阀安装平台3上相对的位置,可设置在菱形凸台另一对顶角处,进气孔31、出气孔32与两个螺纹孔分别设置的菱形EGR阀安装平台3的四个顶角处。
出水口连接件2具有向四周凸出的凸块结构,凸块的四个顶角处设置用于安装螺栓的通孔,通过螺栓连接于发动机上。当然,安装螺栓的通孔不仅只设置在顶角处,在四周凸出的凸块上均可以设置,通过多个螺栓均匀地将出水口连接件2与发动机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水口连接件2呈扁平状的结构,具有两个面积较大的表面,其中一个为与发动机连接的开口,四周设置通孔采用螺栓连接,另一个表面上设置EGR阀安装平台3与隔热罩安装平台5,出水管1连接在两个平面之间的侧面上,EGR管安装平台4和进水管安装台6设置于与出水管1相对的一侧,有效地利用了出水口连接件2上的空间位置。EGR阀安装平台3与EGR管安装平台4的朝向接近垂直,排气管302两端的开孔分别位于EGR阀安装平台3与EGR管安装平台4上,因此排气管302在出水口连接件2内具有90度左右的弯角。同样地,为了方便进气管301的布局,进气管301也设置为90度左右弯角的管路。
如图8所示,为废气冷却组件安装于发动机上的整体结构图。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冷却组件在出水口连接件2上集成了EGR阀安装平台3、EGR管安装平台4、隔热罩安装平台5和进水管安装台6,分别对应安装EGR阀、EGR钢管,隔热罩及进水管,减少的单独的固定连接结构数量,有助于降低发动机的重量,提高发动机机舱的空间利用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废气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水口连接件(2),所述出水口连接件(2)连接于发动机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件(2)上开设用于废气进入的废气进口(7)、与所述废气进口(7)连通的进气管(301),所述进气管(301)贯穿所述出水口连接件(2),流经所述进气管(301)的废气通过流经所述出水口连接件(2)内的水实现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连接件(2)还包括排气通孔(41)和连通所述排气通孔(41)的排气管(302),所述排气管(302)贯穿所述出水口连接件(2),流经所述排气管(302)的废气通过流经所述出水口连接件(2)内的水实现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连接件(2)上设置EGR阀安装平台(3),所述EGR阀安装平台(3)上设有进气孔(31)和出气孔(32),所述进气管(301)连通所述进气孔(31)、所述排气管(302)连通所述出气孔(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连接件(2)上还设置EGR管安装平台(4),所述EGR管安装平台(4)上开设与所述排气管(302)连通的排气通孔(41),从所述出气孔(32)排出的废气经所述排气管(302)从所述排气通孔(41)进入到EGR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连接件(2)上还设置隔热罩安装平台(5),所述隔热罩安装平台(5)用于固定安装将EGR阀与热传感器间隔的隔热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连接件(2)上还设置用于连接节流阀预热进水软管的进水管安装台(6)。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排气歧管的废气经过废气进口(7)进入所述进气管(301),所述废气进口(7)与所述出水口连接件(2)的开口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废气进口(7)为腰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EGR阀安装平台(3)为凸出设置的凸台,所述进气孔(31)与所述出气孔(32)分别位于所述EGR阀安装平台(3)上相对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连接件(2)凸块的顶角处设置用于安装螺栓的通孔。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冷却组件。
CN201620926189.1U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发动机及废气冷却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29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6189.1U CN206129363U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发动机及废气冷却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6189.1U CN206129363U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发动机及废气冷却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29363U true CN206129363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65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2618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29363U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发动机及废气冷却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29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9470B (zh) 一种集成排气歧管的发动机冷却套结构
JP2009156264A5 (zh)
CN104066946A (zh) 水冷的计量模块
CN109424476A (zh) 进气装置
CN202832739U (zh) 一种排气歧管催化器总成
CN206267950U (zh) 冷却增压空气和过剩燃料的系统及其工作车辆
CN206129363U (zh) 一种发动机及废气冷却组件
CN107559113A (zh) 发动机的进气管及发动机
CN202883178U (zh) 一种带导流结构的进气歧管
CN201723320U (zh) 具有强化冷却“鼻梁区”高温部位的汽油机气缸盖
CN101347821A (zh) 三乙胺气体发生器
CN202628318U (zh) 一种集成egr出气管的发动机进气管
CN202578980U (zh) 一种egr柴油机用组合式进气管
CN206448886U (zh) 废气再循环冷却系统
CN205578108U (zh) 一种柴油机水泵进水接管
CN20283275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节温器座
CN202203013U (zh) 一种燃气发动机共轨管
CN101956627A (zh) 具有强化冷却“鼻梁区”高温部位的汽油机气缸盖
CN205503264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水管结构及汽车
CN208310876U (zh)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系统
CN207554235U (zh) 发动机的进气管及发动机
CN208364267U (zh) 集成化的进气管结构
US5353772A (en) Carburetor fuel charge heating apparatus
CN203463175U (zh) 紧耦合催化器的排气歧管
CN207686871U (zh) 发动机的高压冷端egr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Engine and exhaust gas cooling assembl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