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8239U - 电源箱 - Google Patents

电源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18239U
CN206118239U CN201621098380.8U CN201621098380U CN206118239U CN 206118239 U CN206118239 U CN 206118239U CN 201621098380 U CN201621098380 U CN 201621098380U CN 206118239 U CN206118239 U CN 206118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door
air outlet
power supply
air
supply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983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法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983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18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18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18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源箱,包括箱体、箱门以及整流模块,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箱门枢转地装设于第一侧壁的前端,第二侧壁开设有进风口,整流模块包括用于供电器元件安装的壳体以及分别设于壳体两端的风扇和排风口,壳体装设于箱门的内侧且风扇朝向进风口设置;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排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有连通排风口与出风口的密封风道。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箱,能够有效地减少了电器元件产生的热量在箱体的内部扩散及停留,最大限度地降低箱体内部的温度,不但使得整机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得到有效的保证,且确保电器元件的性能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Description

电源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源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壁挂式电源箱一般为左右通风结构,即风从左边进,右边出或者从右边进,壁挂式电源箱的箱体内设置的电器元件(例如整流模块)所产生的热量会在箱体内部扩散,箱体内部环境温度长期过高会导致散热速度变慢,热量不及时散发会直接影响箱体内各电器元件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现有的该种壁挂式电源箱的箱体上设置的通风结构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为孔状结构,在进行通风时,容易将箱体外的粉尘带进箱体内并附着在箱体内设置的电器元件表面上,进一步导致各电器元件的散热不良。另外,箱体设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多为正六边形孔,不能够实现防水,只能应用于室内环境下,对于室外环境更加复杂的情况下,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其应用环境范围小,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源箱的电器元件产生的热量会在箱体内部扩散而导致散热不良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源箱,包括箱体、箱门以及整流模块,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箱门枢转地装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前端,所述第二侧壁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整流模块包括用于供电器元件安装的壳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壳体两端的风扇和排风口,所述壳体装设于所述箱门的内侧且所述风扇朝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排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排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密封风道。
优选地,所述箱门的内侧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与所述箱门的内侧间距设置且用于供所述壳体插装的模块插框以及用于形成所述密封风道的隔板和侧盖板,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箱门与所述模块插框靠近所述箱门的一侧之间,所述侧盖板由所述排风口向远离所述排风口的方向延伸,所述侧盖板在所述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贴合在所述出风口的四周以形成所述密封风道。
优选地,所述箱门的内侧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与所述箱门的内侧贴合固定连接且用于供所述壳体插装的模块插框以及侧盖板,所述侧盖板由所述排风口向远离所述排风口的方向延伸,所述侧盖板在所述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贴合在所述出风口的四周以形成所述密封风道。
优选地,所述模块插框包括支撑板、面盖板以及若干个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和面盖板之间的横梁,相邻的两所述横梁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面盖板之间围设形成供所述壳体插装的模块容腔。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侧部朝向所述箱门弯折成型有与所述箱门固定连接的第一弯折板,所述面盖板的侧部朝向所述支撑板弯折成型有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弯折板。
优选地,所述侧盖板在所述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与所述第一侧壁过盈配合,以形成所述密封风道。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并覆盖所述进风口的进风口丝网;所述出风口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并覆盖所述出风口的出风口丝网。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丝网外盖设有防尘棉,且所述防尘棉外设有用于抵压所述防尘棉并与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压条。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的内侧位于下方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进风口挡水条;所述出风口的内侧位于下方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的出风口挡水条。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内侧的外围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的防水条。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的面板以及设于所述底壳和所述面板的一端之间的侧板,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侧板的内侧,所述电器元件安装于所述底壳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箱,通过在排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置连通排风口与出风口的密封风道,且使得该密封风道位于箱门的内侧,如此,启动风扇后,风扇将风从箱体外经第二侧壁开设的进风口抽入,接着经过壳体内安装的电器元件并将电器元件产生的热量带走从壳体后端设置的排风口排出,最后经过密封风道从第一侧壁外侧设置的出风口排出至箱体外,从而完成对电器元件的散热。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箱,电器元件产生的热量在风扇的作用下,直接通过密封风道从而出风口排出,有效地减少了电器元件产生的热量在箱体的内部扩散及停留,最大限度地降低箱体内部的温度,不但使得整机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得到有效的保证,且确保电器元件的性能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箱的箱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箱隐藏箱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箱的箱门未安装有整流模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箱的箱门安装整流模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箱的箱门安装有整流模块时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箱的箱门安装有整流模块时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箱显示第一侧壁上出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箱的整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箱的整流模块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箱的风扇与侧板连接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箱体 11—第一侧壁 12—第二侧壁
20—箱门 21—出风口 22—出风口丝网
23—出风口挡水条 24—防水条 25—密封胶条
26—锁紧件 30—整流模块 31—壳体
32—风扇 33—排风口 34—电器元件
35—锁钩固定轴 36—导光柱 40—支撑装置
41—模块插框 42—隔板 43—侧盖板
44—模块容腔 45—密封风道 50—监控单元
60—配电单元 70—电池组 80—底座
121—进风口 122—进风口丝网 123—进风口挡水条
124—防尘棉 125—压条 311—底壳
312—面板 313—侧板 411—支撑板
412—面盖板 413—横梁 4111—第一弯折板4121—第二弯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11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源箱,包括箱体10、箱门20以及整流模块30,所述箱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所述箱门20枢转地装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的前端,其中,所述第一侧壁11的前端可以以图1和图3为参考方向,图1中面向箱门20的方向即定位为前端,相应地在图3中,则面向箱体10的开口的前侧位置,也即是第一侧壁11的右侧为前端;所述箱体10的第二侧壁12开设有进风口121,所述整流模块30包括用于供电器元件34安装的壳体31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壳体31两端的风扇32和排风口33,所述壳体31装设于所述箱门20的内侧且所述风扇32朝向所述进风口121设置,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朝向所述进风口121设置,指的是:当箱门10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风扇32朝向所述进风口121且靠近于进风口121的内侧,这样可以确保风扇32工作时可以将箱体10外的风从该进风口121抽吸入。所述第一侧壁11上设有出风口21,所述箱门10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排风口33与所述出风口21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排风口33与所述出风口21的密封风道45。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箱,通过在排风口33与出风口21之间设置连通排风口33与出风口21的密封风道45,且使得该密封风道45位于箱门20的内侧,如此,启动风扇32后,风扇32将风从箱体10外经第二侧壁12开设的进风口121抽入,接着经过壳体31内安装的电器元件34并将电器元件34产生的热量带走从壳体31后端设置的排风口33排出,最后经过密封风道45从第一侧壁11外侧设置的出风口21排出至箱体10外,从而完成对电器元件34的散热。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电源箱在散热过程中,其风的走向是进风口121→风扇32→壳体31→排风口33→密封风道45→出风口21,这样风将壳体31内的电器元件34产生的热量带走完成散热工作,其中,整流模块30是安装在箱门20的内侧,也就是说,热量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散发在箱体10内就能够有效地被排出,散热效果大大提升。
更具体的,进风口121和出风口21经包括从上至下排列设置的多个百页窗结构的孔,该种结构的百页窗结构的孔具有一定防止外部杂物轻易经过孔进入到箱体10内的作用。
其中,电器元件34可以是整流器、配电器件等。箱体10可以装设配电单元60和电池组70等。箱门20内侧则还可以装设监控单元50等。
另外,箱体10和箱门20可以采用冷轧镀锌钢板制成,箱体10和箱门20之间设有锁紧件26,通过锁紧件26的设置可以将箱门20紧压在箱体10上,且箱门20与箱体10之间压接处还设有密封胶条25,以确保达到室外防护等级的要求,其中,箱体10的底部设有底座80。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电源箱可以应用在室内或者室外,且可以放置在平面上或者挂设在墙壁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箱,电器元件34产生的热量在风扇32的作用下,直接通过密封风道45从而出风口21排出,有效地减少了电器元件34产生的热量在箱体10的内部扩散及停留,最大限度地降低箱体10内部的温度,不但使得整机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得到有效的保证,且确保电器元件34的性能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如图2和图4至图7~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箱门20的内侧设有支撑装置40,所述支撑装置40包括与所述箱门20的内侧间距设置且用于供所述壳体31插装的模块插框41以及用于形成所述密封风道45的隔板42和侧盖板43,所述隔板42连接于所述箱门20与所述模块插框41靠近箱门20的一侧之间,侧盖板43由排风口33向远离排风口33的方向延伸,并且侧盖板43在箱门20处于关闭状态时,贴合在出风口21的四周以形成密封风道45。支撑装置40的设置一方面供整流模块30安装,另一方面能够形成连通排风口33和出风口21的密封风道45。具体的,模块框架属于一框架结构,其能够供整流模块30的壳体31安装,而隔板42的设置能够防止风由模块插框41与箱门20之间的间隙吹到箱体10内部。当箱门20关闭时,隔板42、侧盖板43与出风口21的四周形成密封风道45。也即是,当风扇32将带有电器元件34产生的热量从而壳体31经排风口33排出时,由于具有隔板42和侧盖板43的阻挡作用,带有热量的风只能够经过密封风道45从出风口21排出,这样不但可以避免电器元件34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箱体10内,还能够将电器元件34产生的热量快速排出至箱体10外,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另外,隔板42的作用还可以防止经过出风口21排出的风从出风口21被风扇32吸入。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块插框41包括支撑板411、面盖板412以及若干个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板411和面盖板412之间的横梁413,相邻的两所述横梁413与所述支撑板411和所述面盖板412之间围设形成供所述壳体31插装的模块容腔44。具体的,模块容腔44形成有至少一个,这样可以实现安装多个整流模块30,同时,模块容腔44属于腔室结构,那么安装整流模块30时,可以将其插入模块容腔44内即可完成安装,装拆都非常方便,简单实用。其中,横梁413与支撑板411和面盖板412的连接可以采用紧固件连接或者焊接连接。同理,支撑板411与箱门20之间的连接以及面盖板412与支撑板411之间的连接也可以采用紧固件连接或者焊接连接。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411的侧部朝向所述箱门20弯折成型有与所述箱门20固定连接的第一弯折板4111,所述面盖板412的侧部朝向所述支撑板411弯折成型有与所述支撑板411固定连接的第二弯折板4121。具体的,第一弯折板4111的设置使得支撑板411与箱门20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该间距则用来形成密封风道45。而第二弯折板4121的设置使得面盖板412与支撑板411之间形成模块容腔44。其中,第一弯折板4111与箱门20的连接可以采用紧固件连接或者焊接连接,同理,第二弯折板4121与支撑板411的连接也可以采用紧固件连接或者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紧固件可以是螺丝、螺栓或者螺钉等,也可以是螺母与螺丝、螺栓或者螺钉等配合形成。
如图4所示,优选地,支撑板411与第一弯折板4111一体成型,面盖板412与第二弯折板4121一体成型。
如图2和图4至图8所示,进一步地,面盖板412的表面还设有加强板,这样,可以在该加强板上安装其他部件,例如上述的监控单元50则可以固定连接在该加强板上。
本实用新型中,当箱门20处于关闭状态时,侧盖板43与第一侧壁11通过过盈配合贴合密封连接,如此,则将出风口21包裹在侧盖板43与第一侧壁11形成的密封风道45内。
更进一步,出风口21四周的第一侧壁11上,可以设置与侧盖板43配合的密封板,当箱门20关闭时,侧盖板43与密封板结合,形成密封。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门20的内侧设有的支撑装置4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支撑装置40包括与所述箱门20的内侧贴合固定连接且用于供所述壳体31插装的模块插框41以及侧盖板43,侧盖板43由排风口33向远离排风口33的方向延伸,并且当箱门20处于关闭状态时,侧盖板43刚好与出风口21的四周贴合,也就是与第一侧壁11贴合封闭连接,以形成密封风道45。如此,通过箱门20侧盖板43以及模块框架41共同围设形成密封风道45,以引导热风从出风口21排出至箱体外。
如图3和图8~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121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侧壁12连接并覆盖所述进风口121的进风口丝网122;所述出风口21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壁11连接并覆盖所述出风口21的出风口丝网22。具体的,进风口丝网122的设置可以防止箱体10外的小虫子等杂物从进风口121进入到箱体10内,同理,出风口丝网22的设置也可以防止箱体10外的小虫子等杂物从出风口21进入到箱体10内。优选地,进风口丝网122和出风口丝网22均可以采用钢丝网。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丝网122外盖设有防尘棉124,且所述防尘棉124外设有用于抵压所述防尘棉124并与所述第二侧壁12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压条125。进一步地,在进风口丝网122外部再盖设一层防尘棉124,可以进一步使得经过进风口121进入到箱体10内的风除尘净化,并通过压条125将防尘棉124压紧连接在第二侧壁12上。压条125可以为两条,分别压紧连接在防尘棉124较上的位置和较小的位置。当然,压条125也可以是三条以上,根据需求适配选定即可。
如图3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121的内侧位于下方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侧壁12连接的进风口挡水条123;所述出风口21的内侧位于下方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壁11连接的出风口挡水条23。具体的,进风口挡水条123的设置可以防止部分雨水经过进风口121进入到箱体10内,同理,出风口挡水条23的设置也可以防止部分雨水经过出风口21进入到箱体10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21的内侧的外围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壁11连接的防水条24。具体的,防水条24优选为塑胶材料制成,可以采用贴设的方式将其粘接在第一侧壁11的内侧,这样可以进一步防止外界的雨水从出风口21进入到箱体10内。
如图9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1包括底壳311、与所述底壳311可拆卸连接的面板312以及设于所述底壳311和所述面板312的一端之间的侧板313,所述风扇32安装于所述侧板313的内侧,所述电器元件34安装于所述底壳311内。具体的,可以将各种电器元件34安装在底壳311内,然后装上风扇32,最后将面板312盖设在底壳311上,其中,面板312与底壳311的连接可以采用紧固件连接或者采用扣接。
如图11所示,进一步地,侧板313上设有锁钩固定轴35和导光柱36等,锁钩固定轴35的作用的可以使得侧板313锁扣在底壳311和面板312之间,导光柱36的作用的将风扇32工作时的指示灯的光引导至外部供工作人员查看。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源箱,包括箱体、箱门以及整流模块,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箱门枢转地装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整流模块包括用于供电器元件安装的壳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壳体两端的风扇和排风口,所述壳体装设于所述箱门的内侧且所述风扇朝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排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排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密封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的内侧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与所述箱门的内侧间距设置且用于供所述壳体插装的模块插框以及用于形成所述密封风道的隔板和侧盖板,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箱门与所述模块插框靠近所述箱门的一侧之间,所述侧盖板由所述排风口向远离所述排风口的方向延伸,所述侧盖板在所述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贴合在所述出风口的四周以形成所述密封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的内侧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与所述箱门的内侧贴合固定连接且用于供所述壳体插装的模块插框以及侧盖板,所述侧盖板由所述排风口向远离所述排风口的方向延伸,所述侧盖板在所述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贴合在所述出风口的四周以形成所述密封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插框包括支撑板、面盖板以及若干个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和面盖板之间的横梁,相邻的两所述横梁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面盖板之间围设形成供所述壳体插装的模块容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侧部朝向所述箱门弯折成型有与所述箱门固定连接的第一弯折板,所述面盖板的侧部朝向所述支撑板弯折成型有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弯折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板在所述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与所述第一侧壁过盈配合,以形成所述密封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并覆盖所述进风口的进风口丝网;所述出风口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并覆盖所述出风口的出风口丝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丝网外盖设有防尘棉,且所述防尘棉外设有用于抵压所述防尘棉并与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压条。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内侧位于下方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进风口挡水条;所述出风口的内侧位于下方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的出风口挡水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内侧的外围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的防水条。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的面板以及设于所述底壳和所述面板的一端之间的侧板,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侧板的内侧,所述电器元件安装于所述底壳内。
CN201621098380.8U 2016-09-29 2016-09-29 电源箱 Active CN206118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8380.8U CN206118239U (zh) 2016-09-29 2016-09-29 电源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8380.8U CN206118239U (zh) 2016-09-29 2016-09-29 电源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18239U true CN206118239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22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98380.8U Active CN206118239U (zh) 2016-09-29 2016-09-29 电源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182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8859A (zh) * 2019-01-22 2019-06-14 浙江兴海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信号灯用便携式移动电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8859A (zh) * 2019-01-22 2019-06-14 浙江兴海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信号灯用便携式移动电源
CN109888859B (zh) * 2019-01-22 2023-10-13 浙江兴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信号灯用便携式移动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18239U (zh) 电源箱
CN206148818U (zh) 电源箱
CN206602732U (zh) 户外电气柜
CN209001367U (zh) 配电柜
CN219268273U (zh) 一种高散热型ups配电箱
CN208766778U (zh) 生鲜自提用柜体及生鲜自提柜
CN212987147U (zh) 一种防水底座及防水底座内部的防水盒
CN212366544U (zh) 一种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机箱
CN209846541U (zh) 快递用柜体及快递柜
CN110793252B (zh) 风冷式自提柜
CN20691917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846811U (zh) 一种太阳能通风天窗
CN108826809A (zh) 压机顶置式制冷设备
CN209463619U (zh) 自提柜体及自提柜
CN219144284U (zh) 一种机柜空调和集装箱组件
CN110793254B (zh) 风冷式快递柜
CN208332585U (zh) 一种换气装置
CN202103801U (zh) 一种户外通信直放站远端机机箱
CN211335627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充电桩
CN108711235A (zh) 生鲜自提用柜体及生鲜自提柜
CN216389554U (zh) 散热效果好的锂电池电池壳体
CN213138520U (zh) 一种充电桩壳体
CN209386658U (zh) 制冷设备用柜体及制冷设备
CN215816874U (zh) 具有防雨功能的配电箱
CN216146010U (zh) 一种成套箱式配电设备箱顶的箱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