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6715U - 一种保护门模块以及保护门模块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门模块以及保护门模块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16715U
CN206116715U CN201621128953.7U CN201621128953U CN206116715U CN 206116715 U CN206116715 U CN 206116715U CN 201621128953 U CN201621128953 U CN 201621128953U CN 206116715 U CN206116715 U CN 206116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door
line portion
jack
door module
straigh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289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n Meter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n Meter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n Meter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n Meter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289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16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16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16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保护门模块以及保护门模块组,保护门模块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保护门,壳体具有插孔,其中,插孔包括第一插孔组和第一中间插孔,第一插孔组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一中间插孔两侧的第一复合插孔和第二复合插孔,第一及第二复合插孔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第一斜线部、第一弧线部、第三直线部、第二斜线部和第三斜线部,第一直线部与第二直线部相垂直,第二直线部与第三直线部相平行,第一斜线部与第二斜线部相平行,第三斜线部与第一斜线部垂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适用于多种孔型,且可以组合使用、正反使用以及正倒使用,满足了产品及生产多样化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门模块以及保护门模块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保护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插头,且可正反安装使用的插座保护门模块以及保护门模块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插座,为了避免安全隐患,一般都设有用于覆盖和阻挡插座电极的保护门。插头不插入时看不到、也接触不到里面的电极,以避免小孩玩耍或不小心使金属小物件伸入插孔接触到插座电极而造成人身伤害。插头插入时会推开保护门,从而使插头和插座电极接触而得电。
但是,目前的保护门模块一般仅针对某单一类型的插头而设置,例如国标三扁插头,国标两扁插头等,保护门模块孔型单一,不能同时适用于多种类型插头,且组装繁琐,难以满足生产及产品多样化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门模块以及保护门模块组,能够同时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插头,且安装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保护门,所述壳体具有插孔,其中,所述插孔包括第一插孔组和第一中间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组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中间插孔两侧的第一复合插孔和第二复合插孔,所述第一及第二复合插孔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第一斜线部、第一弧线部、第三直线部、第二斜线部和第三斜线部,所述第一直线部与所述第二直线部相垂直,所述第二直线部与所述第三直线部相平行,所述第一斜线部与所述第二斜线部相平行,所述第三斜线部与所述第一斜线部垂直。
上述的保护门模块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间插孔为直插孔。
上述的保护门模块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复合插孔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三直线部和所述第二斜线部之间第四直线部,所述第四直线部与所述第一直线部共线。
上述的保护门模块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复合插孔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弧线部和第三直线部之间的第五直线部,所述第五直线部与所述第一直线部平行。
上述的保护门模块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复合插孔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弧线部和第三直线部之间的第二弧线部。
上述的保护门模块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应的位置具有相同的插孔孔型,所述保护门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空间内。
上述的保护门模块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门的中部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上述的保护门模块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门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保护门的端部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压簧连接。
上述的保护门模块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门的中部具有与所述第一中间插孔相对应的孔部。
上述的保护门模块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门还包括第二插孔组和第二中间插孔,所述第二插孔组与所述第一插孔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中间插孔与所述第一中间插孔的结构相同,且所述壳体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中间插孔的第一中线,所述第二插孔组和第二中间插孔与所述第一插孔组和第一中间插孔相对所述第一中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组,包括两个保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保护门模块为上述的保护门模块,且两个所述保护门模块对称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及保护门模块组适用于多种孔型,例如国标插头、德标插头、两扁插头、三扁插头等。本实用新型可组合使用,可正面或翻转180度地正反使用,也可正面或旋转180度地正倒使用,满足了产品及生产多样化的需要。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去除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去除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去除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保护门模块
100 壳体
110 上壳体
120 下壳体
200 保护门
210 孔部
300 第一插孔组
310 第一复合插孔
311 第一直线部
312 第二直线部
313 第一斜线部
314 第一弧线部
315 第三直线部
316 第二斜线部
317 第三斜线部
318 第四直线部
319 第五直线部
319’ 第二弧线部
320 第二复合插孔
400 第一中间插孔
10a 保护门模块
310a 第一复合插孔
320a 第二复合插孔
400b 第一中间插孔
10b 保护门模块
310b 第一复合插孔
320b 第二复合插孔
400b 第一中间插孔
20 保护门模块
100c 壳体
200c 保护门
300c 第一插孔组
310c 第一复合插孔
320c 第二复合插孔
400c 第一中间插孔
500c 第二插孔组
510c 第三复合插孔
520c 第四复合插孔
600c 第二中间插孔
40 压簧
50 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采用的是模块化设计,孔型设计可以适用多种插头形式,可以组合使用、正反使用以及正倒使用,为生产提供了极大便利。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10包括壳体100和保护门200,保护门200设置于壳体100内,壳体100上具有多个插孔。保护门200在插孔未插入插头时遮蔽插孔(如图1所示);当有插头插入插孔时,保护门200旋转让开以让插头通过(如图2所示);插头拔出时,保护门200回位后再次遮蔽插孔(如图1所示),以起保护作用。
其中,插孔包括第一插孔组300和第一中间插孔400,第一插孔组300包括第一复合插孔310和第二复合插孔320,第一复合插孔310和第二复合插孔320对称设置于第一中间插孔400的两侧。
第一复合插孔310和第二复合插孔320的结构相同,且相对第一中间插孔400对称分布,以下以第一复合插孔31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和图4所述,第一复合插孔310包括第一直线部311、第二直线部312、第一斜线部313、第一弧线部314、第三直线部315、第二斜线部316和第三斜线部317。其中,第一直线部311、第二直线部312、第一斜线部313、第一弧线部314、第三直线部315、第二斜线部316和第三斜线部317首尾相连形成复合孔型。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孔型可供多种类型的插头使用。其中,第一复合插孔310的第一弧形部314形成的弧形孔型,与第二复合插孔320相对称部分的弧形孔型相配合,可供双圆柱类的插头插入使用,双圆柱类插头例如为德标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孔型还可供双扁类型的插头使用。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复合插孔310的第一直线部311与第二直线部312和第三直线部315相垂直,第二直线部312与第三直线部315相平行,第一直线部311、第二直线部312和第三直线部315形成了直扁孔型,与第二复合插孔320相对称部分的直扁孔型相配合,可供双扁类型的插头插入使用。
第一复合插孔310的还包括第四直线部318,第四直线部318连接在第三直线部315和第二斜线部316之间。第四直线部318与第一直线部311共线。第一直线部311、第二直线部312、第三直线部315和第四直线部318可共同形成直扁孔型。
第一复合插孔310的还包括第五直线部319,第五直线部319连接在第一弧线部313和第三直线部315之间。第五直线部319与第四直线部318以及第一直线部311平行。第一直线部311、第二直线部312、第五直线部319、第三直线部315和第四直线部318可共同形成直扁孔型。
另,上述的第五直线部还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第二弧线部319’连接第一弧线部313和第三直线部315。第一直线部311、第二直线部312、第二弧线部319’、第三直线部315和第四直线部318可共同形成直扁孔型。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斜线部313与第二斜线部316相平行,第三斜线部317与第一斜线部313和第二斜线部316相垂直,第一斜线部313、第二斜线部316以及第三斜线部317形成了斜扁孔型。相对应,第二复合插孔320相对称部分的形成了另一个斜扁孔型,两个斜扁孔型相互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孔型还可供三扁类型的插头使用。如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两个保护门模块10a、10b组合使用形成保护门模块组,保护门模块10a和保护门模块10b对称放置,其中,保护门模块10a的第一复合插孔310a、第二复合插孔320a的对称的斜扁孔型与保护门模块10b的第一中间插孔400b配合形成了三扁孔型,可供三扁类型的插头插入使用。保护门模块10a的第一中间插孔400a与保护门模块10b的第一复合插孔310b、第二复合插孔320b配合,同样形成了三扁孔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10的壳体100包括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相连,并将保护门200连接在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之间。其中,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的连接方式不限,例如卡接、热熔连接、胶接、螺接等等。
如图3和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正反视图可以看出,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相对应的位置具有相同的插孔孔型,不仅保证插孔能顺利插入,同时使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可以实现翻转180度地正反使用。
如图6所示,保护门200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壳体100上,保护门200的端部与壳体100之间通过压簧40连接。插头插入时,保护门200在插头的作用力下旋转离开,使插孔露出。插头拔离时,保护门在压簧40的作用力下回复原位以遮蔽插孔。
如图7所示,保护门200的中部通过扭簧50转动连接在壳体100上。插头插入时,保护门200在插头的作用力下旋转离开,使插孔露出。插头拔离时,保护门在扭簧50的作用力下回复原位以遮蔽插孔。
另,由于保护门200的中部对应第一中间插孔400所在的位置,故保护门200的中部具有与第一中间插孔400相对应的孔部210。
如图8至图11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将两个第一实施例中的保护门模块集成成一个保护门模块。如图8所示,保护门模块20包括壳体100c和保护门200c,保护门200c设置于壳体100c内,壳体100c上具有多个插孔。
插孔包括第一插孔组300c和第一中间插孔400c,第一插孔组300c包括第一复合插孔310c和第二复合插孔320c,第一复合插孔310c和第二复合插孔320c对称设置于第一中间插孔400c的两侧。
其中,第一插孔组300c和第一中间插孔400c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保护门模块10的第一插孔组300和第一中间插孔400的结构相同。
保护门模块20的插孔还包括第二插孔组500c和第二中间插孔600c,第二插孔组500c包括第三复合插孔510c和第四复合插孔520c,第三复合插孔510c和第四复合插孔320c对称设置于第二中间插孔600c的两侧。
第二插孔组500c和第二中间插孔600c的结构分别与第一插孔组300c和第一中间插孔400c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其中,第二插孔组500c与第一插孔组300c的结构相同,第二中间插孔600c与第一中间插孔400c的结构相同。如图8所示,且壳体100c具有垂直于第一中间插孔400c的第一中线D,第二插孔组500c和第二中间插孔600c与第一插孔组300c和第一中间插孔400c相对第一中线D对称设置。
保护门模块20的复合插孔同样可供圆柱型插头、双扁插头以及三扁插头的多种类型插头使用。
如图9和图10所示,保护门模块20的壳体100上下面相对应的位置具有相同的插孔孔型,不仅保证插孔能顺利插入,同时使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门模块可以实现翻转180度地正反使用。
如图11所示,保护门模块20具有两个保护门200c,两个保护门200c可均通过压簧40连接在壳体100c上,也可以均通过扭簧50连接在壳体100c上,也可以一个通过压簧40连接,一个通过扭簧50连接。
另,上述的各实施例中,壳体和保护门为避免运动干涉可做适应性处理,例如削减干涉处材料,保证保护门旋转打开时,相互不阻碍运动。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保护门模块,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保护门,所述壳体具有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包括第一插孔组和第一中间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组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中间插孔两侧的第一复合插孔和第二复合插孔,所述第一及第二复合插孔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第一斜线部、第一弧线部、第三直线部、第二斜线部和第三斜线部,所述第一直线部与所述第二直线部相垂直,所述第二直线部与所述第三直线部相平行,所述第一斜线部与所述第二斜线部相平行,所述第三斜线部与所述第一斜线部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插孔为直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复合插孔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三直线部和所述第二斜线部之间第四直线部,所述第四直线部与所述第一直线部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复合插孔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弧线部和第三直线部之间的第五直线部,所述第五直线部与所述第一直线部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复合插孔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弧线部和第三直线部之间的第二弧线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应的位置具有相同的插孔孔型,所述保护门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门的中部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门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保护门的端部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压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门的中部具有与所述第一中间插孔相对应的孔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门还包括第二插孔组和第二中间插孔,所述第二插孔组与所述第一插孔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中间插孔与所述第一中间插孔的结构相同,且所述壳体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中间插孔的第一中线,所述第二插孔组和第二中间插孔与所述第一插孔组和第一中间插孔相对所述第一中线对称设置。
11.一种保护门模块组,包括两个保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保护门模块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门模块,且两个所述保护门模块对称放置。
CN201621128953.7U 2016-10-17 2016-10-17 一种保护门模块以及保护门模块组 Active CN206116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8953.7U CN206116715U (zh) 2016-10-17 2016-10-17 一种保护门模块以及保护门模块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8953.7U CN206116715U (zh) 2016-10-17 2016-10-17 一种保护门模块以及保护门模块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16715U true CN206116715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29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28953.7U Active CN206116715U (zh) 2016-10-17 2016-10-17 一种保护门模块以及保护门模块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167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9158A (zh) * 2016-10-17 2018-04-24 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门模块以及保护门模块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9158A (zh) * 2016-10-17 2018-04-24 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门模块以及保护门模块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9500A (zh) 多卡集成的sim卡座
CN206116715U (zh) 一种保护门模块以及保护门模块组
CN103633482A (zh) 可改变插头插接方向的电源供应器
CN104882689B (zh) 一种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N206314130U (zh) 一种多维组态的模块化智能电子构建系统
CN102237595B (zh) 导电结构
CN107959158A (zh) 一种保护门模块以及保护门模块组
CN207518311U (zh) 一种墙壁插座式手机充电器
CN202384557U (zh) Fpc连接器
CN107069312B (zh) 一种可拆卸多方位旋转插座
CN205488847U (zh) 简易usb充电器快速连接结构
CN205723679U (zh) 一种多颗电芯用的支架装置
CN208797258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
CN212869847U (zh) 一种机身无需开槽的圆柱体翻盖打火机
CN206379539U (zh) 一种插座
CN207853078U (zh) 一种重载短接器
CN205488900U (zh) 一种汇流排
CN216598209U (zh) 防斜插连接器
CN107611670A (zh) 一种基于零火线插片驱动的保护门组件
CN202995751U (zh) 一种新型读卡器
CN111029824B (zh) 一种便于快速组装防水接头
CN216750357U (zh) 航空插头插座组件
CN204103156U (zh) 插座电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1243133Y (zh) 防止电磁干扰的叠层电连接器
CN203983657U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