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5448U - 光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光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15448U
CN206115448U CN201620728147.7U CN201620728147U CN206115448U CN 206115448 U CN206115448 U CN 206115448U CN 201620728147 U CN201620728147 U CN 201620728147U CN 206115448 U CN206115448 U CN 206115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rror
reflecting element
plane
light
channe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281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竟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GTO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GTO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GTO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GTO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281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15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15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15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路结构,其中,光路结构中,两组入射激光照射到所述旋转的四面镜;旋转的四面镜的四个面的角度不同,将反射光分别反射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将反射光照射到条码,形成逆向反射光,照射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将逆向反射光反射到旋转的四面镜;旋转的四面镜将反射光反射到第一曲面镜、第二曲面镜;第一曲面镜、第二曲面镜分别将逆向反射光反射聚焦到对应的第一接收装置、第二接收装置。本实用新型扫描范围增大,每条线的读码能力增强,扫码读码效率提高,而且可以双向操作,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光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优质的扫描设备都是进口的,国产的扫描枪的光路结构设计只能进行单条线的扫描,扫描的范围也比较小、效率低,使用相当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路结构,旨在解决单条线的扫描范围小、效率低、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路结构,用于将入射激光调制为多线出射激光进行扫码,
所述光路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曲面镜、第二曲面镜,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第一接收装置、第二接收装置,以及旋转的四面镜;
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包括四块平面镜或五块平面镜或六块平面镜;
其中,两组入射激光分别照射到所述旋转的四面镜;
所述旋转的四面镜的四个面的角度不同,将入射激光分别反射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
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将反射光照射到条码,形成逆向反射光,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
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将逆向反射光反射到所述旋转的四面镜;
所述旋转的四面镜将反射光反射到第一曲面镜、第二曲面镜;
所述第一曲面镜、第二曲面镜分别将逆向反射光反射聚焦到对应的第一接收装置、第二接收装置。
进一步地,该光路结构还包括一信号放大板、第一激光头和第二激光头,所述第一接收装置和第二接收装置安装于所述信号放大板,所述入射激光分别由第一激光头和第二激光头射出。
进一步地,该光路结构还包括第一平面镜和第二平面镜,所述第一平面镜位于第一曲面镜的中心,所述第二平面镜位于第二曲面镜的中心,所述入射激光分别经所述第一平面镜或第二平面镜反射照射到所述旋转的四面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面镜的中心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二曲面镜的中心设有第二开孔,所述入射激光穿过第一开孔或第二开孔照射到所述旋转的四面镜。
进一步地,至少一组入射激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穿过第一开孔或第二开孔照射到所述旋转的四面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设置于一安装基座,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的四块平面镜的法向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平面的法向的夹角依次为42.3°、43.8°、43.8°、42.3°,所述四块平面镜相邻两镜片的法向夹角依次为35.5°、33.0°、35.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设置于一安装基座,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的五块平面镜的法向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平面的法向的夹角依次为42.9°、43.8°、41.6°、43.8°、42.9°,所述五块平面镜相邻两镜片的法向夹角依次为25.7°、26.4°、26.4°、25.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设置于一安装基座,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的六块平面镜的法向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平面的法向的夹角依次为42.1°、43.5°、41.4°、41.4°、43.5°、42.1°,所述六块平面镜相邻两镜片的法向夹角依次为22.1°、18.0°、16.6°、18.0°、22.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反射反射光形成的扫码区域为32线的网格或40线的网格或48线的网格。
本实用新型的光路结构通过将两组入射激光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旋转的四面镜将入射激光分别反射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将反射光照射到条码,进行扫码,形成逆向反射光,再逆向照射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将逆向反射光反射到旋转的四面镜,旋转的四面镜将逆向反射光反射到第一曲面镜、第二曲面镜,第一曲面镜、第二曲面镜分别将逆向反射光反射聚焦到对应的第一接收装置、第二接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光路结构,通过上述改进,将射出光形成多线均匀网格,扫描范围增大,每条线的的读码能力增强,扫码和读码效率提高,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路结构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为四块平面镜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路结构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为四块平面镜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路结构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为四块平面镜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光路结构形成的32线的网格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路结构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为五块平面镜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光路结构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为五块平面镜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光路结构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为五块平面镜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的光路结构形成的40线的网格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光路结构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为六块平面镜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光路结构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为六块平面镜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光路结构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为六块平面镜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的光路结构形成的48线的网格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安装基座 62 第二平面镜
2 信号放大板 71 第一曲面镜
3 旋转四面镜 72 第二曲面镜
41 第一激光头 81 第一反射件
42 第二激光头 82 第二反射件
51 第一接收装置 91 第一开孔
52 第二接收装置 92 第二开孔
61 第一平面镜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路结构,用于将入射激光调制为多线出射激光进行扫码,旨在解决单条线的扫描范围小、效率低、使用不便的问题。
参照图1至12,在本实用新型光路结构一实施例中,该光路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曲面镜71、第二曲面镜72,第一平面镜61、第二平面镜62,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以及旋转的四面镜3;
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包括四块平面镜或五块平面镜或六块平面镜;
其中,两组入射激光分别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
旋转的四面镜3的四个面的角度不同,将入射激光分别反射到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
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将反射光照射到条码,形成逆向反射光,照射到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
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将逆向反射光反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
旋转的四面镜3将反射光反射到第一曲面镜71、第二曲面镜72;
第一曲面镜71、第二曲面镜72分别将逆向反射光反射聚焦到对应的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
本实施例的光路结构,主要用于将入射激光调制为多线出射激光进行扫码和读码。旋转的四面镜3为固定于一顺时针或逆时针匀速旋转的电机上的光学四面镜,该电机具体由与之连接的信号放大板上的控制电路控制,该四面镜的4个面的角度各不相同,所以在同一方向的入射激光持续照射时,旋转的四面镜3每个面都将产生一个不同反射方向的反射光线;为了接收旋转的四面镜3反射的反射光线,在旋转的四面镜3反射光方向设置有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包括四块平面镜或五块平面镜或六块平面镜;所述平面镜依次排列,每一块平面镜的中心与旋转的四面镜3的中心位于同一光路上,使得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的每一块平面镜都能接收到旋转的四面镜3反射出的高低不一的4条反射光线,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的四块平面镜或五块平面镜或六块平面镜平面镜相互配合形成多线反射光线输出;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形成的反射光线照射到条码上时会在条码表面形成逆向反射光,根据光传播的可逆性,逆向反射光又照射回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只不过此时的反射光经过条形码的吸收和反射,在波长和数量方面发生了变化,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通过光路将条码产生的逆向反射光反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旋转的四面镜3再作为一个反射面将该逆向反射光反射到第一曲面镜71、第二曲面镜72,第一曲面镜71、第二曲面镜72分别将该发散的光线聚集传送至对应的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共同连接一光电转换板,能够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脉冲数字电信号,然后将该脉冲数字信号经过信号放大板进行放大,再传递至信号放大板进行光电转换,最后传至计算机终端,完成读码。
本实用新型的光路结构通过将两组入射激光分别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旋转的四面镜3将入射激光分别反射到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将反射光照射到条码,进行扫码,形成逆向反射光,再逆向照射到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将逆向反射光反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旋转的四面镜3将逆向反射光反射到第一曲面镜71、第二曲面镜72,第一曲面镜71、第二曲面镜72分别将逆向反射光反射聚焦到对应的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本实用新型的光路结构,通过上述改进,将射出光形成多线均匀网格,扫描范围增大,每条线的的读码能力增强,扫码和读码效率提高,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12,该光路结构还包括一信号放大板2、第一激光头41和第二激光头42,第一接收装置51和第二接收装置52安装于信号放大板2,所述入射激光分别由第一激光头41和第二激光头42射出。
本实施例的光路结构,信号放大板2由电子元件、电路和PCB板构成,由与安装支架1连接的多个柱体支撑;第一接收装置51用于接收第一曲面镜71聚焦的光束,第二接收装置52用于接收第二曲面镜72聚焦的光束,分别通过与之连接的光电转换板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脉冲数字电信号,再通过与光电转换板连接的信号放大板2进行信号放大,最后由与信号放大版2 连接的光电转换板进行光电转换,并传输至计算机端,完成读码,提高了扫码和读码的效率;第一激光头41和第二激光头42由电路控制模块控制发射入射激光,入射激光的波长为650nm,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参照图1或5或9,该光路结构还包括第一平面镜61和第二平面镜62,第一平面镜61位于第一曲面镜71的中心,第二平面镜62位于第二曲面镜72的中心,所述入射激光分别经第一平面镜61或第二平面镜62反射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
本实施例的光路结构,第一平面镜61、第二平面镜62通过一体成型的注塑方式对应电镀在第一曲面镜71、第二曲面镜72的中心,第一平面镜61固定于第一曲面镜71的中心,第二平面镜62固定于第二曲面镜72的中心,第一平面镜61、第二平面镜62主要作为反射面将对应的入射激光反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参照图2或6或10,第一曲面镜71的中心设有第一开孔91,第二曲面镜72的中心设有第二开孔92,所述入射激光穿过第一开孔91或第二开孔92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
本实施例的光路结构,第一曲面镜71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开孔91,第一激光头41设置于第一曲面镜71的曲面外侧,第一激光头41与第一开孔91和旋转的四面镜3处于同一平面,以使第一激光头41发出的入射激光能够穿过第一开孔91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上;第二曲面镜72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开孔92,第二激光头42设置于第二曲面镜72的曲面外侧,第二激光头42与第二开孔92和旋转的四面镜3处于同一平面,以使第二激光头42发出的入射激光能够穿过第二开孔92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上,提高了光路结构的多样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3或7或11,至少一组入射激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穿过第一开孔91或第二开孔92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
本实施例的光路结构,第一激光头41和第二激光头42均设置于安装支架1上,两块平面镜分别设置在旋转的四面镜3与第一开孔91或第二开孔92的连线方向,使得第一激光头41发射的入射激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穿过第一开孔91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第二激光头42发射的入射激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穿过第二开孔92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或者第一激光头41发射的入射激光直接穿过第一开孔91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第二激光头42发射的入射激光经过一平面镜反射后穿过第二开孔92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或者第一激光头41发射的入射激光经过一平面镜反射后穿过第一开孔91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第二激光头42发射的入射激光经过第二平面镜62反射后直接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提高了光路结构的多样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12,所述第一平面镜61、第二平面镜62的四块平面镜的法向与安装基座1的底部平面的法向的夹角依次为42.3°、43.8°、43.8°、42.3°,所述四块平面镜相邻两镜片的法向夹角依次为35.5°、33.0°、35.5°。
本实施例的光路结构,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包括四块平面镜,四块平面镜相互配合并与安装基座1成一定的角度配置。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设置于安装基座1上,四块平面镜均通过粘贴或卡持方式固定于安装基座1上,四块平面镜的法向与安装基座1的底部平面的法向的夹角依次为42.3°、43.8°、43.8°、42.3°,使得旋转的四面镜4的光学中心与四块平面镜的每一块平面镜的光学中心处于同一光路上,以接收旋转的四面镜4反射过来的高低不同的4条反射光线;四块平面镜相邻两块平面镜的的镜片的法相夹角依次为35.5°、33.0°、35.5°,以便于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的四块平面镜每一块所反射的4条反射光线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扫码区域,有利于提高扫码的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12,所述第一平面镜61、第二平面镜62的五块平面镜的法向与安装基座1的底部平面的法向的夹角依次为42.9°、43.8°、41.6°、43.8°、42.9°,所述五块平面镜相邻两镜片的法向夹角依次为25.7°、26.4°、26.4°、25.7°。
本实施例的光路结构,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包括五块平面镜,五块平面镜相互配合并与安装基座1成一定的角度配置。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设置于安装基座1上,五块平面镜均通过粘贴或卡持方式固定于安装基座1上,五块平面镜的法向与安装基座1的底部平面的法向的夹角依次为42.9°、43.8°、41.6°、43.8°、42.9°,使得旋转的四面镜4的光学中心与五块平面镜的每一块平面镜的光学中心处于同一光路上,以接收旋转的四面镜4反射过来的高低不同的4条反射光线;五块平面镜相邻两块平面镜的的镜片的法相夹角依次为25.7°、26.4°、26.4°、25.7°,以便于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的五块平面镜每一块所反射的4条反射光线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扫码区域,有利于提高扫码的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12,所述第一平面镜61、第二平面镜62的六块平面镜的法向与安装基座1的底部平面的法向的夹角依次为42.1°、43.5°、41.4°、41.4°、43.5°、42.1°,所述六块平面镜相邻两镜片的法向夹角依次为22.1°、18.0°、16.6°、18.0°、22.1°。
本实施例的光路结构,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包括六块平面镜,六块平面镜相互配合并与安装基座1成一定的角度配置。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设置于安装基座1上,六块平面镜均通过粘贴或卡持方式固定于安装基座1上,六块平面镜的法向与安装基座1的底部平面的法向的夹角依次为42.1°、43.5°、41.4°、41.4°、43.5°、42.1°,使得旋转的四面镜4的光学中心与六块平面镜的每一块平面镜的光学中心处于同一光路上,以接收旋转的四面镜4反射过来的高低不同的4条反射光线;六块平面镜相邻两块平面镜的的镜片的法相夹角依次为22.1°、18.0°、16.6°、18.0°、22.1°,以便于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的六块平面镜每一块所反射的4条反射光线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扫码区域,有利于提高扫码的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12,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反射反射光线形成的扫码区域为32线的网格或40线的网格或48线的网格。
本实施例的光路结构,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为四块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形成的扫码区域为32线的均匀网格,第一激光头41、第二激光头42发射入射激光经第一平面镜61、第二平面镜62反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上形成4条反射光,四块平面镜的每一块平面镜同时反射该4组反射光,形成4组相互交叉的4线反射光,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相互配合,投射到一平面上刚好形成32线的均匀网格。
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为五块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形成的扫码区域为40线的均匀网格,第一激光头41、第二激光头42发射入射激光经第一平面镜61、第二平面镜62反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上形成4条反射光,五块平面镜的每一块平面镜同时反射该4组反射光,形成5组相互交叉的4线反射光,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相互配合,投射到一平面上刚好形成40线的均匀网格。
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为六块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形成的扫码区域为48线的均匀网格,第一激光头41、第二激光头42发射入射激光经第一平面镜61、第二平面镜62反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上形成4条反射光,六块平面镜的每一块平面镜同时反射该4组反射光,形成6组相互交叉的4线反射光,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相互配合,投射到一平面上刚好形成48线的均匀网格。
本实施例的光路结构,32线、40线、48线的均匀网格极大地增加了扫描范围,并且每条线的的扫码能力增强,32、40线、48线的均匀网格只需要随机地覆盖条码就可以完成扫码工作,无需对应相应的角度和方向,提高了扫码的工作效率。
参照图1至1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扫码读码:
光路结构将入射激光调制为32线或40线或48线的网格;
利用所述32线或40线或48线的网格照射到条码上进行扫码,形成逆向反射光;
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接收所述逆向反射光,完成后续读码。
本实施例中,使用该光路结构进行扫码和读码时,首先需要将第一激光头41、第二激光头42射出的入射激光通过光路结构调制为32线或40线或48线的均匀网格;然后将调制射出的32线或40线或48线的均匀网格照射到条码上进行扫码,由于条码一般由尺寸不同的黑色线条附着于一白色底板上,黑色线条对激光或红外射线等有吸收作用,而白色底板对激光或红外射线等具有反射作用,所以在32线或40线或48线的均匀网格随机照射在条码上时,条码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射线并通过白色底板进行反射,形成逆向反射光;最后,由底板反射出的逆向反射光经光路结构的逆方向回路射到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上,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为一种光电转换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脉冲数字电信号,传送至连接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的计算机终端,完成读码工作。
本实施例的光路结构,首先将入射激光调制为32线或40线或48线的均匀网格,然后利用32线或40线或48线的均匀网格照射到条码上进行扫码,形成逆向反射光,最后通过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接收逆向反射光,完成读码工作,扫码的范围增大,每条线的的读码能力增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操作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12,光路结构将入射激光调制为32线或40线或48线的网格的过程,具体包括:
两组入射激光分别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
旋转的四面镜3将入射激光分别反射到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
本实施例中,使用该光路结构进行扫码和读码时,光路结构将入射激光调制为32线或40线或48线的均匀网格的过程具体包括:首先,需要接通电源,控制第一激光头41、第二激光头42分别向对应的第一平面镜61、第二平面镜62直射激光,第一平面镜61、第二平面镜62以粘接方式对应固定于第一曲面镜71、第二曲面镜72的中心位置,与第一激光头41、第二激光头42处于同一平面,第一平面镜61、第二平面镜62接收第一激光头41、第二激光头42射出的入射激光后,直接将其反射至旋转的四面镜3;或者控制第一激光头41、第二激光头42直接发射入射激光,然后分别穿过第一曲面镜71上的第一开孔91或第二曲面镜72上的第二开孔92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或者控制第一激光头41、第二激光头42发射入射激光,然后分别经平面镜反射后再分别穿过第一曲面镜71上的第一开孔91或第二曲面镜72上的第二开孔92照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旋转的四面镜3为一匀速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的光学四面镜,通过一电机实现匀速旋转;旋转的四面镜3通过旋转可以将第一激光头41、第二激光头42射出的每条线的激光调制成4线的反射光,进而分别传输至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进而形成32线或40线或48 线的均匀网格,以利于后续的扫码工作。
本实施例的光路结构,通过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形成32线的均匀网格或40线的均匀网格或48线的均匀网格,增大了扫码范围,有利于提高扫码效率,操作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12,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接收所述逆向反射光进行读码的过程,具体包括:
逆向反射光直射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
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将所述逆向反射光反射到旋转的四面镜3;
旋转的四面镜3将所述逆向反射光反射到第一曲面镜71、第二曲面镜72;
第一曲面镜71、第二曲面镜72分别将所述逆向反射光反射聚焦到对应的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
本实施例的光路结构,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接收所述逆向反射光进行扫码的具体过程包括:在对条码进行扫描时,条码本身会产生反射光,该反射光会直射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即对条码进行扫描的部分光线沿原光路逆向传播;逆向反射光经第一反射件81、第二反射件82反射,将反射光传递至旋转的四面镜3;同样地,经旋转的四面镜3的反射,反射光全部汇聚到第一曲面镜71、第二曲面镜72;由于第一曲面镜71、第二曲面镜72向内弯曲,所以第一曲面镜71、第二曲面镜72能够将汇聚到其上的全部反射光聚焦于对应的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连接一光电转换板,能够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脉冲数字电信号,然后将该脉冲数字信号经过信号放大板进行放大,再传递至光电转换板进行光电转换,最后传至计算机终端,完成读码。
本实施例的光路结构,利用光的可逆性,将条码扫描后的光信号通过光路结构传至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并通过第一接收装置51、第二接收装置52的光电转换,传至计算机终端,完成读码,操作简单,而且提高了读码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光路结构,用于将入射激光调制为多线出射激光进行扫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路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曲面镜、第二曲面镜,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第一接收装置、第二接收装置,以及旋转的四面镜;
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包括四块平面镜或五块平面镜或六块平面镜;
其中,两组入射激光分别照射到所述旋转的四面镜;
所述旋转的四面镜的四个面的角度不同,将入射激光分别反射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
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将反射光照射到条码,形成逆向反射光,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
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将逆向反射光反射到所述旋转的四面镜;
所述旋转的四面镜将反射光反射到第一曲面镜、第二曲面镜;
所述第一曲面镜、第二曲面镜分别将逆向反射光反射聚焦到对应的第一接收装置、第二接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路结构还包括一信号放大板、第一激光头和第二激光头,所述第一接收装置和第二接收装置安装于所述信号放大板,所述入射激光分别由第一激光头和第二激光头射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路结构还包括第一平面镜和第二平面镜,所述第一平面镜位于第一曲面镜的中心,所述第二平面镜位于第二曲面镜的中心,所述入射激光分别经所述第一平面镜或第二平面镜反射照射到所述旋转的四面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镜的中心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二曲面镜的中心设有第二开孔,所述入射激光穿过第一开孔或第二开孔照射到所述旋转的四面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入射激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穿过第一开孔或第二开孔照射到所述旋转的四面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设置于一安装基座,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的四块平面镜的法向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平面的法向的夹角依次为42.3°、43.8°、43.8°、42.3°,所述四块平面镜相邻两镜片的法向夹角依次为35.5°、33.0°、35.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设置于一安装基座,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的五块平面镜的法向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平面的法向的夹角依次为42.9°、43.8°、41.6°、43.8°、42.9°,所述五块平面镜相邻两镜片的法向夹角依次为25.7°、26.4°、26.4°、25.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设置于一安装基座,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的六块平面镜的法向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平面的法向的夹角依次为42.1°、43.5°、41.4°、41.4°、43.5°、42.1°,所述六块平面镜相邻两镜片的法向夹角依次为22.1°、18.0°、16.6°、18.0°、2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反射反射光形成的扫码区域为32线的网格或40线的网格或48线的网格。
CN201620728147.7U 2016-07-11 2016-07-11 光路结构 Active CN206115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8147.7U CN206115448U (zh) 2016-07-11 2016-07-11 光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8147.7U CN206115448U (zh) 2016-07-11 2016-07-11 光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15448U true CN206115448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09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28147.7U Active CN206115448U (zh) 2016-07-11 2016-07-11 光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154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6024A (zh) * 2016-07-11 2016-10-26 深圳市兴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光路结构及其扫码读码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6024A (zh) * 2016-07-11 2016-10-26 深圳市兴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光路结构及其扫码读码方法
CN106056024B (zh) * 2016-07-11 2019-07-16 深圳市兴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光路结构及其扫码读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23021A (en) Light collection systems in electro-optical readers
CN206115448U (zh) 光路结构
CN106056024B (zh) 光路结构及其扫码读码方法
CN102364495A (zh) 一种小型指纹采集器
CN102693408B (zh) 一种微型激光扫描装置及其便携式终端
CN106056025A (zh) 光路结构及其扫码读码方法
CN206421400U (zh) 光路结构
CN108761775A (zh) 一种双摆动镜激光扫描装置
CN208224603U (zh) 一种双摆动镜激光扫描装置
CN202677417U (zh) 一种微型激光扫描装置及其便携式终端
CN109211142A (zh) 三维扫描系统
CN208589036U (zh) 一种基于旋转反射镜的激光扫描装置
CN211488429U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设备用光路系统
US20040182934A1 (en) Multi-line barcode scanner with no moving parts
CN112668354A (zh) 扫描器及具有该扫描器的穿戴式智能设备
CN208967726U (zh) 光学透镜、光学模块及面板灯
CN100412969C (zh) 光学系统及使用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记录/再现装置
CN206353322U (zh) 激光条码扫描平台
CN213092321U (zh) 一种单镜头双视野成像扫码装置
CN205039900U (zh) 一种具有照射角度的光源及图像读取装置
CN216450072U (zh) 一种扫码器偏光透镜
TWI272543B (en) Light source module of barcode scanning apparatus
CN208506480U (zh) 激光合成系统
JP3137464U (ja) 両面スキャン装置
CN109690566A (zh) 一种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