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00679U - 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00679U
CN206100679U CN201621005742.4U CN201621005742U CN206100679U CN 206100679 U CN206100679 U CN 206100679U CN 201621005742 U CN201621005742 U CN 201621005742U CN 206100679 U CN206100679 U CN 206100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ach
housing
casing assembly
connecting hole
junction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057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057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00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00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00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装置,该外壳组件包括壳体以及填充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缺口。所述填充件包括连接座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的第一连接杆,所述连接座填充所述缺口,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壳体相连接。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连接孔,在填充件上设置与连接孔相互配合的连接杆,使填充件填充所述缺口时可与所述壳体紧固连接,提高外壳组件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壳组件以及应用该外壳组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平板PC、个人数字助理(PDA)、MP5、笔记本电脑等)对于信号的接收质量要求越来越重视。此外,用户对于这些电子装置的需求也不再仅限于功能的改进,还要求其外观的美观,而将金属作为电子装置的边框能够使其看起来更具质感,因此,具有金属边框的电子装置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由于金属边框设置在电子装置的外部会产生屏蔽,因此将影响电子装置内部的天线的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导致天线的效率不佳。为此,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将电子装置的金属边框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天线,而为了确保实现天线功能并具备特定的性能,通常要在金属边框上沿着垂直于电子装置的显示屏的方向开缝,使得金属边框沿着电子装置的周向不能形成连续封闭的结构。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塑胶纳米注塑和普通的抓胶结构来填充金属边框上的缝隙。然而,采用普通抓胶结构填充缝隙的金属边框,其强度较低,在电子装置跌落时金属边框易断裂,不能很好的保护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较高的外壳组件以及应用该外壳组件的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壳组件,其包括壳体以及填充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缺口。所述填充件包括连接座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的第一连接杆,所述连接座填充所述缺口,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止转面,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止转面相配合的配合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包括填充部以及第一接合部,所述填充部填充所述缺口,所述第一接合部设置于所述填充部上,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所述缺口相连通的第一接合槽,所述第一接合部嵌合于所述第一接合槽中,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合部上。
优选地,所述填充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设置于所述填充部上的第二连接杆,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杆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中。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填充部上的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合部上,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缺口相连通的第二接合槽,所述第二接合部嵌合于所述第二接合槽中。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底板以及四个首尾连接的四个边框,所述四个边框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四周,所述缺口设置于至少一边框上,及/或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及/或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边框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壳体由金属制成,所述填充件由塑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填充件通过注塑成型一体成型。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上述任一种外壳组件。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连接孔,在填充件上设置与连接孔相互配合的连接杆,使填充件填充所述缺口时可与所述壳体紧固连接,提高外壳组件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外壳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外壳组件的分解图。
图4为图2所示外壳组件另一视角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外壳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外壳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 100
外壳组件 10
显示屏 20
电路驱动模组 40
底板 11
边框 12
主体部 121
缺口 151
支撑部 123
第一段边框 124
第二段边框 125
第一连接孔 126
第一接合槽 127
第二连接孔 128
第二接合槽 129
止转面 130、132
收容槽 13
填充件 14
连接座 141
基体部 142
第一接合部 143
第二接合部 144
第一连接杆 145
第二连接杆 146
插设部 147
贴合部 148
填充部 149
壳体 15
配合面 152、15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横向”、“纵向”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子装置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包括经无线接入网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销售终端POS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装置100包括显示屏20、电路驱动模组40以及外壳组件10。所述显示屏20、电路驱动模组40以及外壳组件10自上而下依序设置,所述电路驱动模组40收容于所述外壳组件10中,所述显示屏20位于所述显示屏20上方且封盖所述外壳组件10的一端。所述电路驱动模组40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20显示图像。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其他常用元件,如电池、天线等结构,此处未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外壳组件10大致为矩形槽状,其包括壳体15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5上的填充件14。
所述壳体15包括底板11以及首尾连接的四个边框12。所述四个边框12设置于所述底板11的四周。所述底板11与所述四个边框12合围形成一收容槽13。所述收容槽13用于收容所述电路驱动模组40。所述显示屏20封盖所述收容槽13的开口。所述壳体15由金属制成。
所述壳体15上设置有至少一缺口151。当所述缺口151(参图3)将所述壳体15截断分为第一壳体部以及第二壳体部时,所述填充件14填充所述缺口151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部与第二壳体部。当所述缺口151未将所述壳体15截断分为两个部分时,例如所述缺口151仅为设置在壳体15上的一个孔,所述填充件14仅填充所述缺口151。
具体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151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框12上。所述缺口151的数量为四个。每一缺口151纵向贯通所述边框12,并将所述边框12截断分为第一段边框124以及第二段边框125(参图4),以使所述四个边框12在周向上不能形成连续封闭的结构。被截断的第一段边框124及/或第二段边框125可以用作天线结构的辐射部,其通过连接线与馈电位以及地电位相连,以构成天线结构。或者天线设置在电子装置100内与所述缺口151相对应的位置,以避免天线被金属屏蔽。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个缺口151在纵向贯通一个边框12后,还可继续横向贯通所述底板11,且继续纵向贯通另一相对设置边框12,以将所述壳体15整体截断分为两个部分。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所述边框12上的缺口15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大于四个。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壳组件的局部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外壳组件的分解图,图4为图2所示外壳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所述边框12包括主体部121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21的内壁上的支撑部123。所述主体部121作为所述电子装置100的边框。所述支撑部123由所述主体部121的内壁朝向所述电子装置100的中心凸伸形成,并环绕所述主体部121的周向延伸。所述支撑部123的高度小于所述主体部121的高度。所述支撑部123用于支撑所述电路驱动模组40。
位于所述第一段边框124的支撑部123邻近所述缺口15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6。所述第一连接孔126轴向(金属边框12的高度方向)贯通所述支撑部123的上、下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126的侧壁上切削形成有止转面130。具体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所述止转面130为一平面。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一段边框124的支撑部123邻近所述缺口151的一端的侧面上还开设有第一接合槽127,所述第一接合槽127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26以及所述缺口151相连通。具体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合槽127贯通了相应支撑部123相邻的两个侧面,其中一个侧面为所述支撑部123与所述缺口151相接的表面。所述第一接合槽127位于所述支撑部123的上、下表面之间,换句话说,所述第一接合槽127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26的侧壁的大致中部位置。
位于所述第二段边框125的支撑部123邻近所述缺口15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28。所述第二连接孔128轴向(金属边框12的高度方向)贯通所述支撑部123的上、下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孔128的侧壁上切削形成有止转面132。具体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所述止转面132为一平面。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二段边框125的支撑部123邻近所述缺口151的一端的侧面上还开设有第二接合槽129,所述第二接合槽129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8以及所述缺口151相连通。具体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合槽129贯通了相应支撑部123相邻的两个侧面,其中一个侧面为所述支撑部123与所述缺口151相接的表面。所述第二接合槽129位于所述支撑部123的上、下表面之间,换句话说,所述第二接合槽129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孔128的侧壁上的大致中部位置。
所述填充件14填充所述缺口151,并连接被截断的所述第一段边框124与所述第二段边框125。所述填充件14包括连接座141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座141上的第一连接杆145与第二连接杆146。所述填充件14由塑料制成,并通过注塑成型方式与所述金属边框12一体成型。
所述连接座141大致为T形块状,其包括基体部142、填充部149、第一接合部143、第二接合部144。所述填充部149设置于所述基体部142的一个侧面上,所述第一接合部143以及第二接合部144分别设置于所述基体部142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并位于所述填充部149的两侧。
所述基体部142大致为T形,其包括插设部147与设置于所述插设部147上的两个贴合部148。所述基体部142的高度与所述支撑部123的高度相同。
所述插设部147插设于位于所述第一段边框124以及所述第二段边框125的两个支撑部123之间的缺口151中。所述两个贴合部148分别由所述插设部147端部的两个侧面上水平延伸形成。优选地,所述两个贴合部148与所述插设部147位于同一侧的表面相平齐。每个贴合部148贴合设置于相应的支撑部123上。具体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合部148贴合于相应的连接孔的外周壁上。优选地,所述贴合部148与相应的连接孔的外周壁相切。
所述填充部149设置于所述插设部147远离所述贴合部148的一端。所述填充部149插设于位于所述第一段边框124以及所述第二段边框125的两个主体部121之间的缺口151中。所述填充部149的高度与所述主体部121的高度相同。所述填充部149的形状与所述主体部121的形状相适配,以使所述填充部149填充进所述缺口151中后,所述外壳组件10具有良好的外观。
所述第一接合部143设置于所述插设部147以及一个贴合部148的同一侧,并收容于所述第一接合槽127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合部143完全填充所述第一接合槽127,即所述第一接合部143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接合槽127的侧壁完全贴合,换句话说,所述第一接合部143封盖所述第一连接孔126的外周壁,为此,可使所述连接座141牢固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段边框124上,避免所述连接座141在所述第一段边框124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移动。
所述第二接合部144设置于所述插设部147以及另一个贴合部148的同一侧,并收容于所述第二接合槽129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接合部144完全填充所述第二接合槽129,即所述第二接合部144的侧壁与所述第二接合槽129的侧壁完全贴合,换句话说,所述第二接合部144封盖所述第二连接孔128的外周壁,为此,可使所述连接座141牢固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段边框125上,避免所述连接座141在所述第二段边框125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移动。
由于所述连接座141的第一接合部143容置于所述第一段边框124的第一接合槽127中,所述连接座141的第二接合部144容置于所述第二段边框125的第二接合槽129中,由此,所述连接座141将所述第一段边框124与所述第二段边框125连接在一起。而且,由于所述第一接合槽127以及所述第二接合槽129分别贯通相应支撑部123相邻的两个侧面,且第一接合部143抵持于所述第一接合槽127的侧壁,第二接合部144抵持于所述同时所述第一段边框124,由此可避免连接座141在所述外壳组件10的长度方向上发生移动。
所述第一连接杆145大致为杆状。所述第一连接杆145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合部143上,并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26中,以连接所述连接座141与所述第一段边框124。所述第一连接杆145的侧壁上设置有配合面152(参图3)。具体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面152为一平面。所述第一连接杆145的配合面152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26的止转面130相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一连接杆145在所述第一连接孔126中发生转动。由于第一连接杆145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26中,由此可避免所述连接座141在所述第一段边框124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上发生移动。
所述第二连接杆146大致为杆状。所述第二连接杆146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合部144上,并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128中,以连接所述连接座141与所述第二段边框125。所述第二连接杆146的侧壁上设置有配合面154(参图3)。具体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面154为一平面。所述第二连接杆146的配合面154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8的止转面132相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二连接杆146在所述第二连接孔128中发生转动。由于第二连接杆146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128中,由此可避免所述连接座141在所述第二段边框125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上发生移动。
经测试,本实施方式的外壳组件10,单件拉力测试可达到120公斤而不发生断裂,是普通外壳组件强度的4~6倍(普通外壳组件单件拉力测试为20公斤~40公斤)。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填充件14可牢固连接断开的第一段边框124与第二段边框125,从而提高了外壳组件10的结构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相互配合的连接孔与连接杆可以省略,此时第一接合槽127以及第二接合槽129设置于相应支撑部123与所述缺口151相接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接合部143所述嵌合于所述第一接合槽127中,所述第二接合部144嵌合于所述第二接合槽129中,从而使所述填充件14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段边框124与所述第二段边框125。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相互配合的接合部以及接合槽可以省略,此时,所述填充件14直接通过将连接杆插设于相应的连接孔中,从而使所述填充件14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段边框124与所述第二段边框125。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相互配合的连接孔与连接杆的数量,以及相互配合的接合部与接合槽的数量并不限于两对,可为一对,或者大于两对,且相互配合的连接孔与连接杆的数量与相互配合的接合槽与接合部的数量可以不相同,例如,包括两对相互配合的连接孔与连接杆,仅包括一对相互配合的接合部与接合槽。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体部142可以省略,所述第一接合部143以及第二接合部144直接设置于所述填充部149上。
请一并参阅图5,图5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外壳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缺口151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板11上。所述填充件14填充所述缺口15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151贯通所述底板11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以将所述底板11截断为两部分。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151可仅为开设为所述底板11上的一个孔。
请一并参阅图6,图6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外壳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缺口151设置于所述壳体15的底板11与边框12的连接处。所述填充件14填充所述缺口15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151使部分边框12与所述底板11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组件10,通过在壳体15上设置连接孔,在填充件14上设置与连接孔相互配合的连接杆,使填充件14填充所述缺口151时可与所述壳体15紧固连接。另外,通过在壳体15上设置与相应的连接孔相连通的接合槽,并在填充件14上设置与接合槽相互配合的接合部,从而进一步固定填充件14与所述壳体15,使填充件14与壳体15的连接更加牢固。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外壳组件,其包括壳体以及填充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包括连接座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的第一连接杆,所述连接座填充所述缺口,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止转面,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止转面相配合的配合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填充部以及第一接合部,所述填充部填充所述缺口,所述第一接合部设置于所述填充部上,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所述缺口相连通的第一接合槽,所述第一接合部嵌合于所述第一接合槽中,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合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设置于所述填充部上的第二连接杆,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杆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填充部上的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合部上,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缺口相连通的第二接合槽,所述第二接合部嵌合于所述第二接合槽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板以及四个首尾连接的四个边框,所述四个边框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四周,所述缺口设置于至少一边框上,及/或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及/或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边框的连接处。
8.如权利要求1-7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金属制成,所述填充件由塑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填充件通过注塑成型一体成型。
10.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组件。
CN201621005742.4U 2016-08-31 2016-08-31 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206100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5742.4U CN206100679U (zh) 2016-08-31 2016-08-31 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5742.4U CN206100679U (zh) 2016-08-31 2016-08-31 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00679U true CN206100679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77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05742.4U Active CN206100679U (zh) 2016-08-31 2016-08-31 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006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2580A (zh) * 2018-06-30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电子设备及壳体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2580A (zh) * 2018-06-30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电子设备及壳体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00679U (zh) 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202261595U (zh) 电视机外部模块连接结构
CN106879218A (zh) 一种中框结构
CN202799187U (zh) 无线接入装置和具有该无线接入装置的通信基站
CN104575309B (zh) Led显示屏单元、组装方法及led显示屏
CN204652843U (zh) 设备安装架及通讯机柜
CN205959550U (zh) 电子显示屏机箱及电子显示屏
CN201682050U (zh) 一种一体化天线子系统
CN201373956Y (zh) 一体式显示器结构
CN209312408U (zh) 一种壁挂式广告机
CN210271574U (zh) 一种采用topcob技术的led广告机
CN202326675U (zh) 一种空心轴铰链结构
CN207123554U (zh) 一种电能表的结构
CN202713811U (zh) 定时型用户机外壳结构
CN206431281U (zh) 雷达
CN217768743U (zh) 立式广告机及广告投放系统
CN209895285U (zh) 一种多功能私有云存储设备
CN204335204U (zh) 终端
CN210225602U (zh) 一种hdv视讯界面板
CN204517099U (zh) 扩充式电连接器结构
CN210721620U (zh) 一种窗口叫号用显示器
CN207340365U (zh) 一种通信设备机柜
CN204631713U (zh) 一种用于一体式电脑的数据模块
CN209924550U (zh) 一种带有背包式机柜的多功能通信杆
CN218100587U (zh) 模块化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