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94119U - 废气处理装置及油气回收设备 - Google Patents

废气处理装置及油气回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94119U
CN206094119U CN201621134653.XU CN201621134653U CN206094119U CN 206094119 U CN206094119 U CN 206094119U CN 201621134653 U CN201621134653 U CN 201621134653U CN 206094119 U CN206094119 U CN 206094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outlet
emission
inlet communicatio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346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jiu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jiu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jiu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jiu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346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94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94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941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及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及油气回收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废气处理能耗高、再次产生污染物的问题。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冷热交换器和处理单元。第一冷热交换器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对设置,进流管路的出口与第一通道的进口连通。处理单元的进口通过第五管路与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处理单元的出口通过第六管路与第二通道的进口连通。第二通道的出口与出流管路连通。这样的废气处理装置能高效、无污染地处理废气。一种油气回收设备,包括回收装置和上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回收装置的排气管路的出口与废气处理装置的进流管路的进口连通。这样的油气回收设备能很好地处理废气。

Description

废气处理装置及油气回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及化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废气处理装置及油气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在废气治理领域中常采用的吸附或者吸收工艺虽然能处理少量的废气,当同时会产生二次污染物,且吸附或者吸收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不能产生良好地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能够高效、无污染地处理废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回收设备,其能够环保地处理油气回收时产生的废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冷热交换器和处理单元。第一冷热交换器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对设置,进流管路的出口与第一通道的进口连通。处理单元的进口通过第五管路与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处理单元的出口通过第六管路与第二通道的进口连通。第二通道的出口与出流管路连通。
废气处理装置的进流管路接收需要处理的流体,流体经过第一通道后进入处理单元,经过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流体依次经第六管路、第二通道、出流管路排出。第六管路与第一冷热交换器的第二通道的连通,且第一冷热交换器的第二通道与第一冷热交换器的第一通道相对设置,能够进行热量的交换。这样当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流体经过第六管路流经第二通道时,可以带走一定地热量,减少处理单元需要的能耗。且多管路的设置会最大程度地保证处理单元能够将废气处理充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五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通断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处理单元为低温氧化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泄压管路,泄压管路的两端分别与进流管路和出流管路连通。进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通断阀,第一通断阀位于泄压管路与进流管路的连接点和第一冷热交换器的第一通道之间。泄压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通断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流管路上还设置有可燃气体检测仪。可燃气体检测仪位于进流管路上远离泄压管路与进流管路的连接点且远离第一通断阀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凝系统,冷凝系统包括第二冷热交换器、制冷系统和集液装置。第二冷热交换器具有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第四通道与第五通道相对设置。进流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第一管路的出口与第四通道的进口连通,第四通道的出口与第二管路的进口连通。制冷系统具有高温流体流道和低温流体流道,第二管路的出口与高温流体流道的进口连通。高温流体流道的出口与第三管路的进口连通,第三管路的出口与第五通道的进口连通,第五通道的出口与第四管路的进口连通,第四管路的出口与第一冷热交换器的第一通道的进口连通。集液装置通过第七管路与高温流体流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通断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七管路上设置有第五通断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制冷系统和第二制冷系统。第二管路的出口与第一制冷系统的高温流体流道的进口连通,第一制冷系统的高温流体流道的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第二制冷系统的高温流体流道的进口连通,第二制冷系统的高温流体流道的出口与第三管路的进口连通。
一种油气回收设备,包括回收装置和上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回收装置的排气管路的出口与废气处理装置的进流管路的进口连通。
油气回收设备的回收装置经过处理后会将液态的油品回收,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物质就会输送进排气管路,排气管路中的气态物质通过进流管路进入废气处理装置后就能被环保、高效地处理再经过出流管路排出到外界。这样的油气回收设备能够保障排出到外界的废气环保、无污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废气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是,经过第一冷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处理,能够利用装置自身进行换热交换,减少处理单元的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多管路的设置方式,也能够保障流体在处理单元内能够很好地被处理消耗,进而保障了从出流管路排出的流体都是处理后的,保护了环境生态。
油气回收设备的有益效果是,油气回收设备包括回收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回收装置处理回收流体时产生的废气都能经过废气处理装置的处理而变成环保、无污染的物质排出到外界,这样的油气回收设备保障了废气处理的高效和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废气处理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冷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油气回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废气处理装置;110-第一冷热交换器;112-第一通道;114-第二通道;120-处理单元;130-进流管路;131-第一管路;132-第二管路;133-第三管路;1331-第四通断阀;134-第四管路;1341-可燃气体检测仪;1342-第一通断阀;140-第五管路;141-第三通断阀;150-第六管路;160-出流管路;170-泄压管路;171-第二通断阀;180-冷凝系统;181-第二冷热交换器;1811-第四通道;1812-第五通道;182-制冷系统;1821-第一制冷系统;1822-第二制冷系统;1823-高温流体流道;1824-低温流体流道;183-集液装置;184-第七管路;1841-第五通断阀;185-连接管路;200-油气回收设备;210-回收装置;211-排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100,其包括第一冷热交换器110、处理单元120、泄压管路170、冷凝系统180、进流管路130、第五管路140、第六管路150和出流管路160。
参照图2,第一冷热交换器110具有第一通道112和第二通道114,第一通道112与第二通道114相对设置,进流管路130的出口与第一通道112的进口连通。处理单元120的进口通过第五管路140与第一通道112的出口连通,处理单元120的出口通过第六管路150与第二通道114的进口连通。第二通道114的出口与出流管路160连通。
第五管路140上设置有第三通断阀141。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第三通断阀141为截止阀。进一步地,第五管路140的进口与第一冷热交换器110的第一通道112的出口连通;第五管路140的出口与处理单元120的进口连通。
处理单元120为低温氧化系统。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20的工作原理为氧化燃烧,进一步地是将气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泄压管路170的两端分别与进流管路130和出流管路160连通。进流管路130上设置有第一通断阀1342,第一通断阀1342位于泄压管路170与进流管路130的连接点和第一冷热交换器110的第一通道112之间。泄压管路170上设置有第二通断阀171。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第一通断阀1342和第二通断阀171为电动阀。
进流管路130上还设置有可燃气体检测仪1341。可燃气体检测仪1341位于进流管路130上远离泄压管路170与进流管路130的连接点且远离第一通断阀1342的一侧。这样的目的是防止气体在浓度过高的情况下进入处理单元120,进而发生剧烈地化学而引发的爆炸等危险。
参照图3,冷凝系统180,冷凝系统180包括第二冷热交换器181、制冷系统182和集液装置183。第二冷热交换器181具有第四通道1811和第五通道1812,第四通道1811与第五通道1812相对设置。进流管路130包括第一管路131、第二管路132、第三管路133和第四管路134。第一管路131的出口与第四通道1811的进口连通,第四通道1811的出口与第二管路132的进口连通。
制冷系统182具有高温流体流道1823和低温流体流道1824,第二管路132的出口与高温流体流道1823的进口连通。高温流体流道1823的出口与第三管路133的进口连通,第三管路133的出口与第五通道1812的进口连通,第五通道1812的出口与第四管路134的进口连通,第四管路134的出口与第一冷热交换器110的第一通道112的进口连通。集液装置183通过第七管路184与高温流体流道1823连通。在制冷系统182进行制冷的过程中,低温流体流道1824内具有制冷系统182提供的持续流动的低温度的制冷液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制冷系统182包括第一制冷系统1821和第二制冷系统1822。第二管路132的出口与第一制冷系统1821的高温流体流道1823的进口连通,第一制冷系统1821的高温流体流道1823的出口通过连接管路185与第二制冷系统1822的高温流体流道1823的进口连通,第二制冷系统1822的高温流体流道1823的出口与第三管路133的进口连通。
第三管路133上设置有第四通断阀1331。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第四通断阀1331为截止阀。进一步地,第三管路133的进口与制冷系统182的高温流体流道1823的出口连通,第三管路133的出口与第二冷热交换器181的第五通道1812的进口连通。
第七管路184上设置有第五通断阀1841。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第五通断阀1841为截止阀。
在使用时,需要处理的废气从进流管路130的第一管路131进入第二冷热交换器181的第四通道1811,再通过第二管路132进入制冷系统182的高温流体流道1823。位于制冷系统182的高温流体流道1823的废气在制冷系统182内与低温流体流道1824的较低温度的制冷液体发送热交换,进而将废气中的部分流体冷凝变成液态。这些气态和液态的混合物从制冷系统182的高温流体流道1823的出口进入第三管路133。因为集液装置183通过第七管路184与高温流体流道1823连通,从而就能方便地将气态和液态的混合物的液体油品收集储存在集液装置183里,而气态的物质在第三管路133中继续流动。第三管路133的出口与第二冷热交换器181的第五通道1812连通。这样冷凝后温度降低的流体在第二冷热交换器181中与第四通道1811没有经过冷凝的流体发生热交换,进而使第四通道1811中的流体温度降低。因为流体在第二冷热交换器181中的温度降低了,流体再与制冷系统182中低温流体流道1824的制冷液体热交换时就不会产生大量的热交换,从而降低了制冷系统182制冷所消耗的能量。
从第五通道1812中流出的流体进入第四管路134中,第四管路134的出口再与第一冷热交换器110的第一通道112的进口连通,第一通道112的出口通过第五管路140与处理单元120的进口连通,经过燃烧氧化处理后的流体从处理单元120的出口流经第六管路150进入第一冷热交换器110的第二通道114。这时,在处理单元120经燃烧氧化处理后的高温流体在第一冷热交换器110中与第一通道112中的较低温度的流体发生热量的交换,这样就使得进入处理单元120发生反应的流体具有较高的温度,进而减少了处理单元120中燃烧氧化反应需要的能量。第二通道114中的流体进入出流管路160进而排出到外界。这时排出的流体已经是经过处理的环保气体了。
流体经过冷凝系统180后进入第四管路134时,进行可燃气体浓度检测,防止气体在浓度过高的情况下通过处理单元120发生危险。进一步地,第四管路134中浓度过高时,可燃气体检测仪1341监测报警,同时关闭第一通断阀1342和打开第二通断阀171,使第四个管路中的流体经泄压管路170进入出流管路160,从而排出到外界保证了使用安全。
制冷系统182包括第一制冷系统1821和第二制冷系统1822,且第一制冷系统1821的高温流体流道1823和第二制冷系统1822的高温流体流道1823串联设置,这样保证了经过制冷系统182的流体能够被充分的冷凝处理。
废气处理装置100通过第二冷热交换器181中第四通道1811和第五通道1812的热交换能够降低制冷系统182所需要能耗,通过第一冷热交换器110中第一通道112和第二通道114的热交换能够降低处理单元120所需要能耗。同时,冷凝系统180还可以将进流管路130中的流体进行部分回收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这样的废气处理装置100不仅保证了排出的气体环保性;同时降低了能耗、回收了部分可使用的油品,提高了经济效益。
实施例2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气回收设备200,其包括回收装置210及实施例一中的废气处理装置100。
回收装置210的排气管路211的出口与废气处理装置100的进流管路130的进口连通。
在使用时,回收装置210将流体进行回收处理,处理后的液态的油品回收,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物质就会输送进排气管路211,排气管路211中的气态物质通过进流管路130进入废气处理装置100后就能被环保、高效地处理再经过出流管路160排出到外界。这样的油气回收设备200能够保障排出到外界的废气达到相应的环保要求。
另外,废气处理装置100通过第二冷热交换器181中第四通道1811和第五通道1812的热交换能够降低制冷系统182所需要能耗,通过第一冷热交换器110中第一通道112和第二通道114的热交换能够降低处理单元120所需要能耗。同时,冷凝系统180还可以将出流管路160中的流体进行部分回收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这样的油气回收设备200通过废气处理装置100能够将回收装置210的处理流体时产生的废气进行充分处理,保证了油气回收设备200排出到外界的气体是环保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100经过第一冷热交换器110的热交换处理,能够利用装置自身进行换热交换,减少处理单元120的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多管路的设置方式,也能够保障流体在处理单元120内能够很好地被处理消耗,进而保障了从出流管路160排出的流体都是环保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回收设备200,油气回收设备200包括回收装置210和废气处理装置100,回收装置210处理回收流体时产生的废气都能经过废气处理装置100的处理而变成环保、无污染的物质排出到外界,这样的油气回收设备200保障了废气处理的高效和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热交换器和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对设置,进流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进口连通;
所述处理单元的进口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处理单元的出口通过第六管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连通;
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与出流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通断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为低温氧化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压管路,所述泄压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流管路和所述出流管路连通;
所述进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通断阀,所述第一通断阀位于所述泄压管路与所述进流管路的连接点和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通道之间;
所述泄压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通断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管路上还设置有可燃气体检测仪;所述可燃气体检测仪位于进流管路上远离所述泄压管路与所述进流管路的连接点且远离所述第一通断阀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系统,所述冷凝系统包括第二冷热交换器、制冷系统和集液装置;
所述第二冷热交换器具有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所述第四通道与第五通道相对设置;
所述进流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
所述第一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第四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第四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进口连通;
所述制冷系统具有高温流体流道和低温流体流道,所述第二管路的出口与所述高温流体流道的进口连通;
所述高温流体流道的出口与第三管路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五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五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四管路的进口连通,所述第四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通道的进口连通;
所述集液装置通过第七管路与所述高温流体流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通断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管路上设置有第五通断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制冷系统和第二制冷系统;
所述第二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制冷系统的高温流体流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制冷系统的高温流体流道的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第二制冷系统的高温流体流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制冷系统的高温流体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三管路的进口连通。
10.一种油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装置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回收装置的排气管路的出口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的所述进流管路的进口连通。
CN201621134653.XU 2016-10-18 2016-10-18 废气处理装置及油气回收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94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4653.XU CN206094119U (zh) 2016-10-18 2016-10-18 废气处理装置及油气回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4653.XU CN206094119U (zh) 2016-10-18 2016-10-18 废气处理装置及油气回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94119U true CN206094119U (zh) 2017-04-12

Family

ID=59976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3465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94119U (zh) 2016-10-18 2016-10-18 废气处理装置及油气回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941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1260B (zh) 一种湿法脱硫的热回收节水系统及其工艺
CN106287773B (zh) 一种wggh专用余热回收系统
CN105222146A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7339081B (zh) 一种利用矿井乏风余热进行井筒保温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405289A (zh) 一种导热油储能换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5744025U (zh) 电厂生水及除盐水利用乏汽加热系统
CN206094119U (zh) 废气处理装置及油气回收设备
CN206409885U (zh) 一种液氮热水汽化系统
CN106765018B (zh) 一种低品质余热回收发电装置
CN203100463U (zh) 钛白粉煅烧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9541174U (zh) 一种导热油储能换热系统
CN216767574U (zh) 一种天然气加热装置
CN206488547U (zh) 一种利用LNG冷能回收油罐排放的VOCs气体装置
CN108328588A (zh) 一种氦气在线回收提纯设备
CN108868932A (zh) 低温余热发电装置
CN202410219U (zh) 丁腈橡胶丁二烯尾气吸收装置
CN207755994U (zh) Wsa制酸工艺蒸氨氨气进入scr反应器前处理装置
CN103542592A (zh) 带热量回收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203571696U (zh) 一种冶炼烟气制酸工艺中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03533665U (zh) 工业蒸汽低温余热回收安全节能综合利用装置
CN208594978U (zh) 低温余热发电装置
CN208886748U (zh) 一种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7162694U (zh) 凝结水余热回收装置及炼化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7507218U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中nmp回收管路优化系统
CN207112765U (zh) 基于燃气锅炉的供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