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90951U - 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体 - Google Patents

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90951U
CN206090951U CN201621093954.2U CN201621093954U CN206090951U CN 206090951 U CN206090951 U CN 206090951U CN 201621093954 U CN201621093954 U CN 201621093954U CN 206090951 U CN206090951 U CN 206090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bearing
spandrel girder
carrying members
r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939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其明
符如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939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90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90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90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承重柱、承重梁以及承重连接柱,承重柱具有固定端以及承重端,固定端与承重端之间具有柱身;相邻的承重柱之间通过承重梁固定连接且形成框架结构,承重梁位于承重端的顶面上,且对应的凸出部插装在承重梁内,承重柱上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位于承重梁下方;每个框架结构内安装有承重连接柱,承重连接柱与承重柱和承重梁固定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包括承重结构。该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稳定可靠,抗震能力强,在使用过程不易倒塌,使用安全可靠,且降低了加工制造的难度,节省了加工制造的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

Description

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体。
背景技术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RC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且,装配式结构可以连续地按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消除工序衔接的停闲时间,实现立体交叉作业,减少施工人员,从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绿色施工提供保障。另外,装配式结构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竹木材、废弃混凝土等。
国内外学者对装配式RC结构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开发了多种装配式结构形式,如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混合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预制结构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框架、装配整体式钢骨混凝土框架等。由于我国对预制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认识不足,导致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预制混凝土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展开对预制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系统研究。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制造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的结构单一,混凝土预制件之间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差,在受到震动或者其他外力时易出现裂缝,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装配式结构的重心高,稳定性差,抗震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以改善传统的装配式墙体的结构单一,整体稳定性差,抗震能力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体,以改善传统的装配式墙体的结构单一,整体稳定性差,抗震能力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包括承重柱、承重梁以及多根承重连接柱,其中:
所述承重柱设置有多根,每根所述承重柱竖向设置,每根所述承重柱具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固定端以及承重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承重端之间具有柱身,所述固定端的沿平行于所述柱身长度方向投影面积大于所述柱身沿其长度方向的投影面积;所述承重端的端面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凸出方向沿所述柱身的轴线方向向上;相邻的所述承重柱之间通过所述承重梁固定连接且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承重梁位于所述承重端的顶面上,且对应的所述凸出部插装在所述承重梁内,所述承重柱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承重梁下方,所述支撑柱的一端插装在所述承重柱内,其另一端插装在所述承重梁内;每个所述框架结构内安装有所述承重连接柱,所述承重连接柱与所述承重柱和所述承重梁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设置为圆台状,所述固定端具有缩口面以及敞口面,所述固定端的直径沿其长度方向由所述敞口面朝向所述缩口面逐渐减小,所述缩口面固定安装于所述柱身。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的底端面设置有排水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结构包括多个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的底端面,多个所述排水槽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槽设置为矩形状的通槽,所述排水槽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槽侧壁以及一个槽底壁,所述槽底壁位于两个所述槽侧壁之间,所述排水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固定端的周面,所述槽底壁设置为斜面,所述槽底壁的倾斜方向由所述排水槽的一端朝向其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在所述排水槽的进水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第一层过滤网以及第二层过滤网,所述第一层过滤网的排水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层过滤网的排水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层过滤网安装在所述排水槽的出水端,所述第二层过滤网安装在所述排水槽的进水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承重柱设置有四根,四根所述承重柱位于同一矩形的四个角处,所述承重梁设置有四根,相邻两根所述承重柱之间设置有一根所述承重梁,所述承重梁垂直于所述承重柱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所述柱身以及所述承重端一体浇筑成型。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包括填充墙以及所述的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至少一片所述填充墙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窗户的安装口,所述填充墙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框架结构内,所述填充墙与所述框架结构通过现浇筑混凝土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制造方便,成本低,同时,该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稳定可靠,抗震能力强,在使用过程不易倒塌,使用安全可靠,且降低了加工制造的难度,节省了加工制造的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具体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包括承重柱、承重梁以及多根承重连接柱,承重柱竖向设置,承重柱设置有多根,能够承载竖向载荷,且在承重柱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端,固定端的沿承重柱长度方向的投影面积大于柱身的投影面积,进而降低了整个承重柱的重心,承重柱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侧倒,使用更加安全可靠。相邻承重柱之间设置有承重梁,承重梁位于靠近承重柱的顶端的位置,相邻两根承重柱与一根连接该两根承重柱的承重梁形成了框架结构,承重梁与承重柱通过凸出部连接,结构更加紧凑牢固,在承重梁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结构牢固性;同时,在框架结构内安装有承重连接柱,将框架结构围成的空腔隔开形成更多的空腔,便于每个空腔内墙体的安装,降低了安装的难度,降低了墙体的加工难度,缩短了施工的周期。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包括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具有其所有的优点,墙体结构牢固可靠,不易倾倒,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的承重柱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承重柱的钢筋架体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承重柱的固定端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承重梁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混凝土墙体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填充墙的剖视图。
图中:
承重柱100,固定端110,排水槽111,槽底壁1111,第一层过滤网112,第二层过滤网113,柱身120,承重端130,凸出部131,钢筋架体140,主筋141,第一辅筋142,第二辅筋143,
承重梁200,承重连接柱300,支撑柱400,填充墙500,安装孔510,凹凸结构600。
具体实施方式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RC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的结构单一,混凝土预制件之间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差,在受到震动或者其他外力时易出现裂缝,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装配式结构的重心高,稳定性差,抗震能力差。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者设计了一种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体,通过降低整个墙体的重心来增加其稳定性,结构牢固可靠,同时,将每个安装墙体的空间缩小,降低了墙体的加工难度,便于墙体的安装,缩短了施工周期。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用于作为装配式墙体的承重框架,该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包括承重柱100、承重梁200、支撑柱400以及承重连接柱300。
请参阅图3,承重柱100为承受纵向载荷的主要结构,承重柱100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牢固可靠,使用安全。承重柱100包括混凝土主体以及钢筋架体140,所述钢筋架体140包括主筋141、第一辅筋142以及第二辅筋143,所述主筋14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混凝土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辅筋142设置有多根,每根所述第一辅筋142与所述主筋141倾斜设置,多根所述第一辅筋142沿所述主筋14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辅筋143沿所述主筋141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线状,所述第二辅筋143套设在所述主筋141上,多根所述第一辅筋142与所述第二辅筋143固定连接。承重柱100的结构牢固可靠,使用过程中受力好,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抗震动能力强。承重柱100的形状结构有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为了便于加工,承重柱100设计为规则的柱状结构,例如可以但不限于是圆柱体结构、正方体柱结构或者长方体柱结构等,本实施例中以长方体柱为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2和图4,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承重柱100的结构牢固性,安装后不易侧倒,承重柱100包括固定端110、承重端130以及位于固定端110和承重端130之间的柱身120,显然,固定端110、承重端130和柱身120采用一体浇筑成型,结构更加牢固可靠,且制造工艺方便,缩短了制造周期。固定端110由于安装在地面或者安装在基槽中,承重柱100竖向设置,承重柱100的重心在其两个端部之间,固定端110的沿平行于承重柱100的长度方向的投影面积大于柱身120的沿平行于承重柱100的长度方向的投影面积,即相比于将承重柱100整体加工为横截面积不便的柱状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承重柱100结构能够降低承重柱100的重心,提高承重柱100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固定端110设置为圆台状,即固定端110具有缩口面以及敞口面,固定端110的直径沿其长度方向由敞口面朝向缩口面逐渐减小,缩口面安装在柱身120上,固定端110的结构简单,浇筑时更加方便快捷。固定端110的高度按需设置,在不影响建筑的美观以及其他构件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高些,承重柱100的重心更低,更加安全。
与传统的直接浇筑混凝土形成承重柱100不同,在直接浇筑过程中,可以预留排水道,便于建筑的排水,本实施例提供的承重结构,通过单独设置排水结构,排水更加方便,在实际加工时,在固定端110的底端面设置排水结构,固定端110的底端面也即固定端110与地面接触的面,便于水从承重柱100底部排出。
进一步的,排水结构包括多条排水槽111,多条排水槽111平行设置,便于水流汇集在一起,流动更加方便,便于排出。固定端110与地面接触后,排水槽111的槽口与地面接触,形成了排水通道,水流从排水通道排出。为了保证排水通道的通畅,在排水槽111的进水端设置有过滤网,能够过滤杂质,避免堵塞。进一步的,排水结构包括第一层过滤网112以及第二层过滤网113,第一层过滤网112的排水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层过滤网113的排水孔的孔径,第一层过滤网112安装在排水槽111的出水端,第二层过滤网113安装在排水槽111的进水端,既保证排水槽111不易因为内部排水时被堵塞,同时,设置在出水端的第一层过滤网112有效保证外部的杂质不易进入到排水槽111内。
为了保证水流在排出过程中不会侵蚀墙体,将排水槽111的槽底设置为斜面,排水槽111的槽底由进水端斜向出水端,排水通道的流道面积由进水端朝向出水端逐渐减小,由于流道面积减小,进而能够增加水流的流速,水流中出水端流出时,形成抛物线状,不易直接沿着墙体的外侧面流动,减少了对墙体的侵蚀。为了便于排水槽111的加工,将排水槽111设置为矩形槽,排水槽11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槽侧壁以及一个槽底壁1111,槽底壁1111位于两个槽侧壁之间,排水槽1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固定端110的周面,槽底壁1111设置为斜面。
柱身120为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为矩形的结构,承重端130的端面设置有凸出部131,便于承重梁200的安装与固定。承重柱100设置有多根,相邻的承重柱100之间通过承重梁200固定连接,相邻的承重柱100与对应的承重梁200构成了框架结构,承重梁200位于承重柱100的顶部,承重梁200与承重部的凸出部131插装连接,具体的,浇筑完毕后,承重梁200与承重部之间通过凸出部131固定连接,凸出部131插装在承重梁200内,增加了承重梁200与承重柱100的连接牢固性,结构更加紧凑,使用安全。
为了提高承重梁200与承重柱100的连接牢固性,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在承重梁200的下方支设支撑柱400,每根承重梁200的下方设置有两根支撑柱400,两根支撑柱400位于承重梁200的两端,每根支撑柱400的一端抵紧在承重梁200上,另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承重柱100上,进一步的,支撑柱400与承重梁200以及承重柱100采用插装连接,结构牢固可靠。支撑柱400、承重梁200以及承重柱100构成了三角形结构,结构稳定可靠。实际加工时,承重柱100的数量按需设置,本实施例中,将承重柱100设置为四根,四根承重柱100位于同一矩形的四个角处,承重梁200设置有四根,相邻的承重柱100之间设置有一根承重梁200,承重梁200垂直于承重柱100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加工。
承重梁200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牢固可靠,使用安全可靠。承重梁200与承重柱100围成了多个框架结构,每个框架结构内用于安装墙板,为了提高墙板安装后的牢固性,在承重梁200的内侧面和承重柱100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凹凸结构600,凹凸结构600可以是多个凸起以及多个凹槽间隔排布在内侧面上形成,凸起与凹槽的排列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排都是凸起,或者一排都是凹槽,多排凸起和多排凹槽间隔设置,也可是每排有凸起和凹槽等。承重梁200的内侧面和承重柱100的内侧面是指围成了框架结构的侧面。每个框架结构内设置有承重连接柱300,承重连接柱300可以竖向设置,也可以横向设置,将每个框架结构围成的空腔进行分隔,将大空腔分割为多个小空腔,便于墙体的安装。当承重连接柱300竖向设置时,承重连接柱300的一端与承重梁200固定连接,其另一端支撑在地面上,当承重连接柱300水平设置时,其两端分别与两根承重柱10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结构牢固可靠,抗震能力强,使用安全可靠。
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6和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包括500以及上述实施例的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至少一片填充墙50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窗户的安装口,填充墙500安装在对应的框架结构内,填充墙500与框架结构通过现浇筑混凝土固定连接。实际安装时,将填充墙500利用设备进行吊装,至预设位置后,进行模板的搭建,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将填充墙500与承重柱100、承重梁200以及承重连接柱300之间的缝隙填满,构成了墙体结构。填充墙500为预制墙体,按需进行加工,灵活方便,优选设置为,填充墙500为矩形板状,填充墙500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凹凸结构600,混凝土浇筑时,与填充墙500上的凹凸结构600配合,填充墙500与承重结构的结合更加紧密,使得墙体的结构更加牢固可靠。同时,混凝土浇筑时,与承重柱100上的凹凸结构600、承重梁200上的凹凸结构600以及承重连接柱300上的凹凸结构600配合,混凝土浇筑结构更加牢固可靠,整体的墙体结构更加牢固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柱、承重梁以及多根承重连接柱,其中:
所述承重柱设置有多根,每根所述承重柱竖向设置,每根所述承重柱具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固定端以及承重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承重端之间具有柱身,所述固定端的沿平行于所述柱身长度方向投影面积大于所述柱身沿其长度方向的投影面积;所述承重端的端面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凸出方向沿所述柱身的轴线方向向上;相邻的所述承重柱之间通过所述承重梁固定连接且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承重梁位于所述承重端的顶面上,且对应的所述凸出部插装在所述承重梁内,所述承重柱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承重梁下方,所述支撑柱的一端插装在所述承重柱内,其另一端插装在所述承重梁内;每个所述框架结构内安装有所述承重连接柱,所述承重连接柱与所述承重柱和所述承重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设置为圆台状,所述固定端具有缩口面以及敞口面,所述固定端的直径沿其长度方向由所述敞口面朝向所述缩口面逐渐减小,所述缩口面固定安装于所述柱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的底端面设置有排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包括多个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的底端面,多个所述排水槽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设置为矩形状的通槽,所述排水槽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槽侧壁以及一个槽底壁,所述槽底壁位于两个所述槽侧壁之间,所述排水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固定端的周面,所述槽底壁设置为斜面,所述槽底壁的倾斜方向由所述排水槽的一端朝向其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在所述排水槽的进水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第一层过滤网以及第二层过滤网,所述第一层过滤网的排水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层过滤网的排水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层过滤网安装在所述排水槽的出水端,所述第二层过滤网安装在所述排水槽的进水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设置有四根,四根所述承重柱位于同一矩形的四个角处,所述承重梁设置有四根,相邻两根所述承重柱之间设置有一根所述承重梁,所述承重梁垂直于所述承重柱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所述柱身以及所述承重端一体浇筑成型。
10.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填充墙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至少一片所述填充墙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窗户的安装口,所述填充墙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框架结构内,所述填充墙与所述框架结构通过现浇筑混凝土固定连接。
CN201621093954.2U 2016-09-29 2016-09-29 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体 Active CN206090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3954.2U CN206090951U (zh) 2016-09-29 2016-09-29 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3954.2U CN206090951U (zh) 2016-09-29 2016-09-29 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90951U true CN206090951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8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93954.2U Active CN206090951U (zh) 2016-09-29 2016-09-29 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90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5858B (zh) 一种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
CN21076724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
CN111677107B (zh) 一种装配式连接节点
CN206090822U (zh) 混凝土承重框架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体
CN113737936A (zh) 一种预制组合式双联阳台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6090951U (zh) 网格式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体
CN209397737U (zh) 预制梁节点安装结构
CN103758207A (zh) 一种整体式房屋的半预制半现浇式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3173789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
CN212376139U (zh) 一种用于支撑室外混凝土平台的树形三叉钢管柱
CN210151769U (zh) 用于建筑工程的桩基结构
CN210086651U (zh) 一种装配式结构柱
CN208792356U (zh) 一种具有星状通孔的群桩基础
CN207047868U (zh) 一种基坑支护挡墙
RU2385993C1 (ru) Монолитный фундамент под колонну
CN205399459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房屋地基
CN109826228A (zh) 装配式碎石填充挡土墙
CN218780081U (zh) 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结构
CN220503663U (zh) 一种装配式桥墩
CN210195381U (zh) 一种装配式冷却塔
CN220055942U (zh) 一种用于内收式建筑的电梯附墙连接结构
CN220013707U (zh) 一种具备三角支撑结构的支撑梁
CN211257281U (zh) 具有轻钢转角节点的装配建筑的主体结构
CN219886907U (zh) 一种可周转使用的装配式钢连接塔吊基础
CN213449063U (zh) 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