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80904U - 一种超低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低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80904U CN206080904U CN201620770391.XU CN201620770391U CN206080904U CN 206080904 U CN206080904 U CN 206080904U CN 201620770391 U CN201620770391 U CN 201620770391U CN 206080904 U CN206080904 U CN 2060809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connecting rod
- drive
- bed
- dri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低床,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床身以及位于床身头部和尾部的床头架组成,床身包括床体和用于支撑床体的床架,床头架与床架相连,床体包括由前向后依次铰接的背框、腰框、座框、大腿框和小腿框,座框固定在床架上,床架上设有带驱动端的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床架上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和背框之间设有第二连杆,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做伸缩运动带动第一连杆摆动,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联动、另一端可向背框施加使背框相对于腰框上下翻转的力,腰框上设有位于第一连杆的摆动区域内的销轴,第一连杆可通过销轴向腰框施加使腰框相对于座框上下翻转的力,优点为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低床。
背景技术
以正常作息计算,人每天需要约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床的舒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睡眠质量。尤其对于卧床的老人、残疾人或病人,若长时间平躺或侧卧会造成局部受压,由此产生诸多健康问题。
目前,在医疗器械领域,出现了许多护理床或养老床,考虑到病人的特殊需要,床身由前向后依次铰接的背板、座板、大腿板和小腿板,背板、大腿板和小腿板能够通过电机或者电机与连杆的组合驱动实现翻转,从而实现调整睡姿,另外,为了便于用户上下床,床身的头部和尾部连接床头架,而床头架设计成可升降式的,但目前市面上的护理床或养老床驱动背板、腰板、大腿板和小腿板翻转的机构复杂,并且床头架升降时稳定性不好,特别是翻转与升降动作同时进行时,整个床容易摇晃,不够安全,且故障率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超低床,床身翻转和升降过程稳定性、安全性更高,并且使用寿命更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低床,包括床身以及位于床身头部和尾部的床头架组成,所述床身包括床体和用于支撑床体的床架,所述床头架与床架相连,所述床体包括由前向后依次铰接的背框、腰框、座框、大腿框和小腿框,所述座框固定在床架上,所述床架上设有带驱动端的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床架上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背框之间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做伸缩运动带动第一连杆摆 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联动、另一端可向背框施加使背框相对于腰框上下翻转的力,所述腰框上设有位于第一连杆的摆动区域内的销轴,第一连杆可通过销轴向腰框施加使腰框相对于座框上下翻转的力,所述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做伸缩运动向大腿框施加使大腿框相对座框上下翻转的力;
所述床头架包括底座、活动安装该底座上的活动架、相互交叉且铰接的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的底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且顶部活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架;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的底部或顶部朝反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第一连杆之间设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杆具有第一受力部,所述第一受力部位于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的伸缩运动路径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另一端与背框的下部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长条形导向孔,所述床架上设有伸入导向孔的导向柱以及支撑于第二连杆下方且平行于导向孔设置的导向板,第二连杆可沿导向孔和导向板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背框的下部设有背框受力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位于第一连杆的摆动路径上,所述背框受力部位于第二连杆另一端的滑动路径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均包括具有输出轴的电机、连接电机输出轴的蜗杆、与蜗杆啮合传动的蜗轮以及与蜗轮传动配合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蜗轮同轴旋转的第一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斜齿轮、同心设置于第二斜齿轮上的螺孔、与螺孔螺纹连接的螺杆以及用于 安装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的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固定于床架上,所述螺杆的一端伸入齿轮箱、另一端伸出齿轮箱,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均设置于其螺杆伸出齿轮箱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由电机驱动进行转动的滚动丝杆和轴向活动在滚动丝杆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驱动杆或第二驱动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丝杆包括左丝杆和右丝杆,所述左丝杆和右丝杆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分别与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的顶部连接,所述左丝杆与右丝杆转动方向相同且螺纹螺旋方向相反,或,所述左丝杆与右丝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螺纹螺旋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丝杆安装在所述活动架上,滚动丝杆的至少一个端部与所述活动架之间设有滚珠或平面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架上设有上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于上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下滑槽,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的底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于下滑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将力传递到背框上,带动背框相对于腰框上下翻转,所以缩短了力臂,增大了第二连杆向背框施加的力,第一连杆在摆动过程中将会接触销轴,通过销轴将力传递到腰框上,带动腰框相对于座框上下翻转,这样使得背框由平放状态向上翻转一定角度后,腰框才与背框一起向上翻转,而人体背部向上弯曲一定角度后,腰部才与背部一起弯曲,所以,背框与腰框可以贴合人体上身躯干的运动过程,更加符合人 体工程学的设计;
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直接将力施加于大腿框,使大腿框相对座框上下翻转,小腿框自动跟随大腿框进行适应性的翻转,简化了大腿框和小腿框的驱动机构,大腿框和小腿框翻转十分稳定,并且故障率很低;
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的顶部可在活动架上移动,X形结构使得活动架在底座上升降时,稳定性更好,不会产生左右晃动,偏心升降的问题,另外,超低床还包括驱动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的底部或顶部朝反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其中涉及的反方向包括相对汇拢方向和相反远离方向,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其顶部或底部朝相对方向汇拢时,X形结构整体高度变高,从而驱动活动架向上升起,当顶部或底部发生朝相反远离方向移动时,X形结构整体高度变低,从而驱动活动架往下下降,即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发生相互转动,从而间接驱动活动架上下升降,由于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转动时是连动的,同时转动,两根驱动杆作用到活动架上的作用力比较均匀,增加其升降时的稳定性;
2.背框、腰框、大腿框和小腿框由于受到人体重量载荷的作用,会向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导致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向上偏斜,通过在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设置滚轮,在床架上设置压板抵持于滚轮上方,从而抵消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所受的侧向力,压板同时对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具有导向作用,使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稳定的做伸缩线性运动,背框、腰框、大腿框和小腿框翻转过程更加稳定,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使用寿命也更长;
3.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在结构上更为紧凑,在保证驱动端的行程的前提下使得自身的体积最小,并且自身所需要克服的摩擦力也最小,具有功耗小、 传动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超低床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背框、腰框、座框、大腿框和小腿框处于平放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背框、大腿框和小腿框处于向上翻转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背框、大腿框和小腿框处于最大翻转角度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2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或第二驱动器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背框、腰框、座框、大腿框和小腿框处于平放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背框、大腿框和小腿框处于向上翻转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背框、大腿框和小腿框处于最大翻转角度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1为图8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中背框、腰框、座框、大腿框和小腿框处于平放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床头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床头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床头架中活动架升至最高位置时的正视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床头架中活动架降至最低位置时的正视示意图;
图18为图15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9为图17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床头架与床身连接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床头架中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滑套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超低床,包括床身以及位于床身头部和尾部的床头架2’组成,床身包括床体1和用于支撑床体1的床架2,本实施例的床头架2’是可升降的,其整体高度是可变的,本实施例床头架2’与床架相连,在升降时带动床身升降。
本实施例床体1包括由前向后依次铰接的背框11、腰框12、座框13、大腿框14和小腿框15,背框11、腰框12、座框13、大腿框14和小腿框15上部分别安装床板或者包覆软性材质,用户使用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席子或垫子,提升使用舒适性,座框13固定在床架2上,床架2上设有带驱动端3’的第一驱动器3和带驱动端4’的第二驱动器4,床架2上铰接有第一连杆3a,第一连杆3a和背框11之间设有第二连杆3b,第一驱动器3的驱动端3’做伸缩运动带动第一连杆3a摆动,第二连杆3b的一端与第一连杆3a联动、另一端可向背框11施加使背框11相对于腰框12上下翻转的力,腰框12上设有位于第一连 杆3a的摆动区域内的销轴3d,第一连杆3a可通过销轴3d向腰框12施加使腰框12相对于座框13上下翻转的力,第二驱动器4的驱动端4’做伸缩运动向大腿框14施加使大腿框14相对座框13上下翻转的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3的驱动端3’与第一连杆3a之间设有第三连杆3c,第三连杆3c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器3的驱动端3’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3a铰接,第一驱动器3的驱动端3’通过第三连杆3c来实现与第一连杆3a联动。
背框11的下部设有背板11a,腰框12的下部设有腰板12a,座框13的下部设有座板13a,大腿框14的下部设有大腿板14a,小腿框15的下部设有小腿板15a,背板11a、腰板12a、座板13a和大腿板14a由前向后依次铰接,大腿框14与小腿框15通过铰链15a相连,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杆3b的一端与第一连杆3a铰接、另一端与背框11的下部的背板11a铰接,因此,第二连杆3b与第一连杆3a联动,第一连杆3a摆动时带动第二连杆3b运动,第二连杆3b通过背板11a向背框11施加使背框11相对于腰框12上下翻转的力,销轴3d设置于腰板12a上,第二驱动器4的驱动端4’通过大腿板14a向大腿框14施加使大腿框14相对座框13上下翻转的力。
当第一驱动器3的驱动端3’伸出时,第一驱动器3的驱动端3’通过第三连杆3c带动第一连杆3a摆动,第一连杆3a带动第二连杆3b运动,使得第二连杆3b向背框11输出力,使背框11相对腰框12向上翻转,当第二驱动器4的驱动端4’伸出时,第二驱动器4的驱动端4’直接向大腿框14输出力,使大腿框14相对座框13向上翻转,小腿框15则跟随大腿框14向上翻转,躺在床身上的用户背部和腿部就能相应的被抬起,从而实现睡姿的调整,抬起姿势如图3所示。
第一驱动器3的驱动端3’和第二驱动器4的驱动端4’继续伸出,背框11、大腿框14和小腿框15向上翻转的角度可以进一步增大,在第一连杆3a受第一 驱动器3的驱动端3’增大摆动角度,将会接触到销轴3d,销轴3d由于位于第一连杆3a的摆动路径上,因此,第一连杆3a向销轴3d施加力,从而带动腰框12相对座框13向上翻转,直至第一驱动器3的驱动端3’和第二驱动器4的驱动端4’处于最大行程时,背框11、腰框12、大腿框14和小腿框15达到最大的翻转角度,此时,用户的背部、腰部、大腿部和小腿部相应的处于最大的弯曲角度,抬起姿势如图4所示。
第一驱动器3的驱动端3’设有滚轮3e,第二驱动器4的驱动端4’设有滚轮4e,床架2上设有抵持于滚轮3e上方的压板3f和抵持于滚轮4e上方的压板4f。
第一驱动器3和第二驱动器4采用同样的结构,第一驱动器3包括具有输出轴的电机31、连接电机31输出轴的蜗杆311、与蜗杆311啮合传动的蜗轮312以及与蜗轮312传动配合的传动组件32,传动组件32包括与蜗轮同轴旋转的第一斜齿轮321、与第一斜齿轮321啮合传动的第二斜齿轮322、同心设置于第二斜齿轮322上的螺孔322a、与螺孔322a螺纹连接的螺杆322b以及用于安装第一斜齿轮321和第二斜齿轮322的齿轮箱323,齿轮箱323固定于床架2上,螺杆322b的一端伸入齿轮箱323、另一端伸出齿轮箱323,第一驱动器3的驱动端3’设置于其螺杆322b伸出齿轮箱323的一端,相同的,第二驱动器4的齿轮箱423也固定于床架2上,第二驱动器4的驱动端4’设置于其螺杆422b伸出齿轮箱423的一端。
为了提高床身翻转使用时的稳定性,床体1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背板11a、腰板12a、座板13a、大腿板14a、铰链15a、第一驱动器3的传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器4的传动组件,第一驱动器3的两个传动组件中的蜗轮通过第一传动杆33连接实现同步转动,第二驱动器4的两个传动组件中的蜗轮通过第二传动杆43连接实现同步转动,第一传动杆33、第二传动杆43与其连接的蜗轮可以通 过焊接相连来实现同步转动,也可以采用的是,第一驱动器3的两个传动组件中的蜗轮以及第二驱动器4的两个传动组件中的蜗轮都同心设置有通孔,第一传动杆33的两端分别轴孔配合第一驱动器3的两个蜗轮的通孔,第二传动杆43的两端分别轴孔配合第二驱动器4的两个蜗轮的通孔,第一传动杆33、第二传动杆43及其配合的通孔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矩形形和六角形等多边形结构,也可以为椭圆形,横截面只要是非圆形的非回转结构都可以。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运输床身,床身可快速拆卸为两部分,床架2包括沿床体1长度方向设置且支撑于床体1两侧底部的支撑管21,支撑管2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撑管211和第二支撑管212,第一支撑管211和第二支撑管212为中空管,第一支撑管211和第二支撑管212之间设有一根连接管,第一支撑管211和第二支撑管212分别通过螺栓与连接管相连,从而使第一支撑管211和第二支撑管212固定连接,螺栓的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第一驱动器3的齿轮箱323固定于第一座板,第一驱动器3的齿轮箱323和第二驱动器4的齿轮箱423固定于座板13a,座板13a固定于第一支撑管211上,通过将第一支撑管211和第二支撑管212拆卸,以及将座板13a与大腿板14a的铰接断开,背框11、腰框12、座框13和第一支撑管211作为床身的一部分,小腿框14、大腿框15和第二支撑管212作为床身的另一部分,床身可以快速拆卸为两个部分,缩小了运输体积,客户能够方便的运输到家中,床身在家中移进或移出不容易被狭小的房门干涉,两个部分的床身快速拼接就可以使用,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
其中,第一驱动器3的齿轮箱323和第二驱动器4的齿轮箱423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变化,也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二:
如图8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不需要设置第三连杆,第一连杆3a具有第一受力部3a’,第一受力部3a’为第一连杆3a,第一受力部3a’位于第一驱动器3的驱动端3’的伸缩运动路径上,第一驱动器3的驱动端3’伸缩运动时,将力直接作用于第一受力部3a’带动第一连杆3a摆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变化,也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三:
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连杆3b上设有长条形导向孔3b’,床架2上设有伸入导向孔3b’的导向柱22以及支撑于第二连杆3b下方且平行于导向孔设置的导向板23,第二连杆3b可沿导向孔和导向板的长度方向滑动,背框11下部的背板11a设有背框受力部11a’,第二连杆3b的一端位于第一连杆3a的摆动路径上,背框受力部11a’位于第二连杆3a另一端的滑动路径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变化,也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
如图14至图20,床头架2’包括底座5和活动安装该底座5上的活动架6,活动架6位于底座5的上方,升降时底座5不动,活动架6上下升降。所述底座5下方还设有滑轮21,方便移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让活动架6在升降过程中更稳定,本实施例在活动架6和底座5之间设置了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相互交叉且铰接的第一驱动杆71和第二驱动杆72,本实施例中其铰接的位置位于第一驱动杆71和第二驱动杆72的中间位置,第一驱动杆71和第二驱动杆72铰接后形成一个X形结构,两者 可以铰接点为中心产生周向转动,其中第一驱动杆71、第二驱动杆72的底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5上,第一驱动杆71、第二驱动杆72的顶部活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架6,即第一驱动杆71和第二驱动杆72发生转动时,会同时带动活动架6上升或者下降,为方便驱动该连接件,本实施例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杆71、第二驱动杆72的底部或顶部朝反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本实施例中所指的反方向移动包括相对往活动架6的中心汇拢方向移动和相反朝活动架6两侧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安装在活动架6上,与第一驱动杆71和第二驱动杆72的顶部连接,驱动组件直接驱动第一驱动杆71的顶部和第二驱动杆72的顶部往中心处移动或往两侧移动。活动架6的前侧和后侧还设有床头遮板61,用于遮挡住驱动组件,同时提升床头架的外观,图14至18中为了显示清楚,去掉了位于活动架6前侧的床头遮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实施例的构思,可以将驱动组件安装在底座上,驱动组件直接驱动第一驱动杆的底部和第二驱动杆的底部往中心移动或往两侧移动,或者,活动架上安装有驱动组件,底座上也安装有驱动组件,同时驱动,这几种实施方式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具体结构:驱动组件包括由电机80驱动进行转动的滚动丝杆81和轴向活动在滚动丝杆81上的两个第一滑块82,所述两个第一滑块82分别与第一驱动杆71的顶部和第二驱动杆72的顶部连接。本实施例中滚动丝杆81的两端通过滚动轴承83水平安装在活动架6的左右两侧,电机80也安装在活动架6上,且位于活动架6的中间位置,电机80的输出端通过蜗轮与滚动丝杆81进行啮合传动,第一滑块82与滚动丝杆81是螺纹连接,一般也为称为螺母,滚动丝杆81自身发生转动时,滚动丝杆81自身在轴向方向不发生位移,滚动丝杆81转动时,驱动第一滑块82沿滚动丝杆81的轴向方向发生位 移,由于所述两个第一滑块82分别与第一驱动杆71的顶部和第二驱动杆72的顶部连接,故第一滑块82发生轴向位移时,带动第一驱动杆71的顶部和第二驱动杆72顶部发生横向位移,从而带动X形结构的整体高度发生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第一滑块是优选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得知,第一滑块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其数量也可以是一个,即只用一个第一滑块来驱动第一驱动杆的顶部和第二驱动杆的顶部其中一个,使其产生横向位移,当其中一个驱动杆发生转动时,另一个驱动杆会变成从动的杆,同样也能实现活动架的升降,这种实施方式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由于本实施例中有两个第一滑块82,为了让两个第一滑块82实现朝相反方向滑动,所述滚动丝杆81包括左丝杆811和右丝杆812,所述第一滑块82分别位于左丝杆811和右丝杆812上,左丝杆811和右丝杆812分别通过联轴器84连接到一根传动轴85上,所述传动轴85与电机80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丝杆811与右丝杆812螺纹螺旋方向相反,比如左丝杆811为右旋,右丝杆812为左旋,工作时,电机80转动,带动传动轴85转动,传动轴85转动时,通过位于其两端的联轴器84,带动左丝杆811和右丝杆812转动,左丝杆811和右丝杆812的转动方向相同,从而使得在左丝杆811上的第一滑块82和在右丝杆812上的第一滑块82滑动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的左丝杆和右丝杆是两根单独的丝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容易想到,左丝杆和右丝杆可以是一体结构,即在同一个滚动丝杆上,在左侧外表面加工出右旋螺纹,在右侧外表面上加工出左旋螺纹,在中间部分加工任意方向的螺纹,然后用蜗轮驱动中间部分的螺纹,同样也能实现本实施例中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中是通过反向螺纹来实现两个第一滑块相反滑动,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反向转动来实现两个第一滑块相反滑动,即左丝杆和右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同,而两个联轴器其中一个为反转联轴器,反转联轴器在机械领域中较为常见,其作用是将连接在其两侧的轴的转动方向设成相反,电机转动时,左丝杆和右丝杆的转动方向相反,同样也能实现本实施例中的效果,以上几种实施方式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左丝杆811的左端通过滚动轴承83连接在活动架6的左侧,右丝杆812的右端通过滚动轴承83连接在活动架6的右侧,左丝杆811和右丝杆812在转动时,其外端对滚动轴承83的作用力非常大,由于滚动轴承83在轴向方向的载荷能力较弱,长期工作后,滚动轴承83容易失效,从而影响整个床头架的工作寿命,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以左丝杆811为例,具体如图6所示,左丝杆811的左端穿过滚动轴承83的内腔,并伸出滚动轴承83的左端面,左丝杆811的左端面上设有锥形孔813,锥形孔813内设有滚珠85,活动架6的左侧设有垫板62,滚珠85与垫板62相抵,左丝杆811在转动时,其作用力集中在滚珠85与垫板62之间,滚动轴承83处受到的轴向载荷较小,且左丝杆811转动时,滚珠85也相应发生转动,与垫板62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使用寿命长,右丝杆812的结构与左丝杆811类似,这边不做过多阐述。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滚珠85可用轴承代替,例如平面轴承、斜面轴承等。
如图18所示,为了让第一驱动杆71和第二驱动杆72的顶部在活动架6上更好的滑动,所述活动架6上设有上滑槽63,两个第一滑块82均滑动于上滑槽63内,本实施例中上滑槽63可用L形的型钢制成,成本低,其中第一滑块82的顶部设有滚轮821,滚轮821贴合滑动在上滑槽63内,第一驱动杆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3,连接板73的上端与第一滑块82铰接。
同理,为了让第一驱动杆71和第二驱动杆72的底部在底座5上更好的滑动,所述底座5上设有下滑槽52,所述第一驱动杆71和第二驱动杆72的底部也分别设有连接板73,两个连接板73的下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二滑块56,两个第二滑块56滑动在下滑槽52内,本实施例中,下滑槽52的截面为矩形,其上端面上留出供连接板73活动的第一预留槽221,第二滑槽无法通过第一预留槽221脱离出下滑槽52。
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第一驱动杆71和第二驱动杆72在转动时的稳定性,第一驱动杆71和第二驱动杆72在靠近其底部位置处与所述底座5之间连接有稳定杆74,具体连接位置可参照图15至18,以第一驱动杆71为例,第一驱动杆71和第二驱动杆72的铰接位置定义为第一铰接点,稳定杆74的上端与第一驱动杆71铰接,其铰接位置位于第一铰接点和第一驱动杆71的底部之间,稳定杆74的下端铰接在下滑槽52的中间位置,且本实施例中两个稳定杆74的下端铰接在同一点上,其中下滑槽52的顶壁上设有供稳定杆74穿过的第二预留槽522,具体可参见图1。稳定杆74的作用在于使得第一驱动杆71和第二驱动杆72的支点增加,稳定性更好,同时作用力也更分散,减少分担在第一驱动杆71和第二驱动杆72上的作用力,减少弯曲的几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两根稳定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容易想到只设一根稳定杆,即在第一驱动杆或第二驱动杆上设置一根稳定杆,也能起到加强稳定性和分担作用力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活动架6和底座5的具体连接结构:所述的活动架6与底座5之间通过可伸缩的套管组件连接,套管组件由多根套管组成,本实施例中有三根套管,分别为第一套管54、第二套管531、第三套管532,第一套管54与活 动架6连接,第一套管54的内壁直径大于第二套管531的外壁直径,所述第二套管531伸入所述第一套管54内,第三套管532的底部与底座5相连,第三套管532的顶部伸入第二套管531内,三级套管相结合,配合本实施例中两根驱动杆形成的X形结构,使得床头架在下降时能降低到很低的高度,当然套管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3根,根据实际需要可扩展到更多,或者减少至2根。
由于相邻套管在滑动时存在摩擦力,本实施例中相邻套管指的第一套管54与第二套管531、第二套管531与第三套管232,为了减少这部分摩擦力,相邻套管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滑套,以第一套管54和第二套管531为例,所述第一套管54的内壁和第二套管53的外壁之间设有两个滑套54,一个滑套54固定在第一套管54的内壁上,另一个滑套54固定在第二套管531的外壁上,滑套54轴向长度相对较短,减少了第一套管54与第二套管531的接触面积,滑套54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21中,图21中的滑套54固定在第二套管531外壁上,滑套54的外周壁上设有隆起部541,本实施例中隆起部541有3个,均匀分布在滑套54的外周壁上,隆起部的设计,可以减少滑套54与第一套管54内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摩擦力。第二套管531与第三套管532之间也设有滑套,这里不作过多阐述。
为了让本实施例与床身之间拆装更为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管54可拆连接有连接片55,连接片55与床架2固定连接,具体为,第一套管54的外周壁上设于两个定位柱641,所述的连接片55上设有两个定位槽551,其中一个定位槽551与连接片55的底部相通,另一个定位槽551呈斜向,与连接片25的侧壁相通,安装时,两个定位柱641分别从两个定位槽551的开口处滑入。
本实施例中,由于增加了多级套管组件,而且第一套管54的长度较短,使得活动架6的顶部与床体1之间的距离较短,病人躺在床体1上时,病人头部与活动架6的顶部距离很小,方便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护理,而传统的床头架,由于是直推式的结构,活动架内安装直推式的电机,整个活动架的高度较高,医护人员在对病人头部进行护理时,需要拆除整个床头架,很不方便,所以本实施例中利用X架结构,从而降低第一套管54的长度,是的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头部护理时不需要拆除床头架,操作更方便。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低床,包括床身以及位于床身头部和尾部的床头架组成,所述床身包括床体和用于支撑床体的床架,所述床体包括由前向后依次铰接的背框、腰框、座框、大腿框和小腿框,所述座框固定在床架上,所述床头架与床架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上设有带驱动端的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床架上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背框之间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做伸缩运动带动第一连杆摆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联动、另一端可向背框施加使背框相对于腰框上下翻转的力,所述腰框上设有位于第一连杆的摆动区域内的销轴,第一连杆可通过销轴向腰框施加使腰框相对于座框上下翻转的力,所述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做伸缩运动向大腿框施加使大腿框相对座框上下翻转的力;
所述床头架包括底座、活动安装该底座上的活动架、相互交叉且铰接的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的底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且顶部活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架;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的底部或顶部朝反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第一连杆之间设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杆具有第一受力部,所述第一受力部位于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的伸缩运动路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另一端与背框的下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长条形导向孔,所述床架上设有伸入导向孔的导向柱以及支撑于第二连杆下方且平行于导向孔设置的导向板,第二连杆可沿导向孔和导向板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背框的下部设有背框受力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位于第一连杆的摆动路径上,所述背框受力部位于第二连杆另一端的滑动路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超低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均包括具有输出轴的电机、连接电机输出轴的蜗杆、与蜗杆啮合传动的蜗轮以及与蜗轮传动配合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蜗轮同轴旋转的第一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斜齿轮、同心设置于第二斜齿轮上的螺孔、与螺孔螺纹连接的螺杆以及用于安装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的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固定于床架上,所述螺杆的一端伸入齿轮箱、另一端伸出齿轮箱,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均设置于其螺杆伸出齿轮箱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由电机驱动进行转动的滚动丝杆和轴向活动在滚动丝杆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驱动杆或第二驱动杆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低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丝杆包括左丝杆和右丝杆,所述左丝杆和右丝杆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分别与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的顶部连接,所述左丝杆与右丝杆转动方向相同且螺纹螺旋方向相反,或,所述左丝杆与右丝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螺纹螺旋方向相同。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低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丝杆安装在所述活动架上,滚动丝杆的至少一个端部与所述活动架之间设有滚珠或平面轴承。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低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上设有上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于上滑槽内。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低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下滑槽,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的底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于下滑槽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70391.XU CN206080904U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一种超低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70391.XU CN206080904U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一种超低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80904U true CN206080904U (zh) | 2017-04-12 |
Family
ID=58466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7039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80904U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一种超低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8090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37611A (zh) * | 2016-07-20 | 2016-11-23 |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超低床 |
-
2016
- 2016-07-20 CN CN201620770391.XU patent/CN2060809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37611A (zh) * | 2016-07-20 | 2016-11-23 |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超低床 |
CN106137611B (zh) * | 2016-07-20 | 2019-05-31 |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超低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37611B (zh) | 一种超低床 | |
CN204016687U (zh) | 多功能医护床 | |
CN106038130B (zh) | 一种智能床垫 | |
CN202908987U (zh) | 电动护理床 | |
CN205672149U (zh) | 一种轮椅结构 | |
CN105476775B (zh) | 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 | |
CN204600956U (zh) | 多方向翻转型护理床 | |
CN111839947A (zh) | 一种主动翻转装置 | |
CN204840012U (zh) | 一种实用型护理床 | |
CN203943836U (zh) | 体位移动护理床 | |
CN206080904U (zh) | 一种超低床 | |
CN111419579A (zh) | 一种多功能侧翻医用床 | |
CN217245265U (zh) | 一种护理床自延位腹部减压机构及多功能护理床 | |
CN213788327U (zh) | 一种新型电动多功能医用床 | |
CN201861867U (zh) | 多功能护理床 | |
CN212439299U (zh) | 一种康复健身床 | |
CN209951619U (zh) | 一种骨伤病人翻身助力护理床 | |
CN204971967U (zh) | 一种肛瘘手术术后护理床 | |
CN209203820U (zh) | 一种便于调节大小的医用病床 | |
CN205964352U (zh) | 一种整体式的升降床头架 | |
CN207979898U (zh) | 一种智能床垫 | |
CN206414422U (zh) | 一种家用电动双人床 | |
CN111329642B (zh) | 一种双向牵引的医疗牵引椅 | |
CN206414424U (zh) | 一种家用电动单人床 | |
CN106344302B (zh) | 家用电动单人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