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5934U -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5934U
CN206075934U CN201621093164.4U CN201621093164U CN206075934U CN 206075934 U CN206075934 U CN 206075934U CN 201621093164 U CN201621093164 U CN 201621093164U CN 206075934 U CN206075934 U CN 206075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layer
conductive powder
current
power lin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931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蔡辉
阮兆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931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5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5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5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源线及电器设备,其中,电源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导线包括第一载流芯和包裹在第一载流芯外侧壁上的第一绝缘层,第二导线包括第二载流芯和包裹在第二载流芯外侧壁上的第二绝缘层;第一导电粉末层,第一导电粉末层包裹于第一绝缘层的外侧壁上;第二导电粉末层,第二导电粉末层包裹于第二绝缘层的外侧壁上;绝缘件,绝缘件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设于第一容置腔内;漏电检测导体,漏电检测导体设于第一容置腔内,漏电检测导体与第一导电粉末层和第二导电粉末层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准确和及时地检测电源线漏电问题。

Description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电器的日益普及,如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电压力锅等电器设备逐渐出现在大多数家庭中,人们对家用电器的使用安全越来越重视。
目前,各种家用电器一般都自带一根电源线,通过该电源线给电器供电。然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该电源线由于老化、动物撕咬、挤压或在电器移动过程中磨损等问题,造成漏电或线路短路而引起人畜触电或着火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线,旨在准确和及时地检测电源线漏电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线,包括:
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包括第一载流芯和包裹在所述第一载流芯外侧壁上的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导线包括第二载流芯和包裹在所述第二载流芯外侧壁上的第二绝缘层;
第一导电粉末层,所述第一导电粉末层包裹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侧壁上;
第二导电粉末层,所述第二导电粉末层包裹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侧壁上;
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具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
漏电检测导体,所述漏电检测导体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漏电检测导体与所述第一导电粉末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粉末层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粉末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粉末层为石墨粉末层和/或金属粉末层。
优选地,所述石墨粉末层静电吸附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或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金属粉末层电镀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或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粉末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粉末层接触。
优选地,所述漏电检测导体与所述第一导电粉末层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粉末层接触。
优选地,所述漏电检测导体呈线状、片状、块状、环状或管状。
优选地,所述漏电检测导体为导电线。
优选地,所述电源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用于接地,所述第三导线包括第三载流芯和包裹在所述第三载流芯外侧壁上的第三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包括电器设备本体和与所述电器设备本体电连接的电源线,该电源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包括第一载流芯和包裹在所述第一载流芯外侧壁上的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导线包括第二载流芯和包裹在所述第二载流芯外侧壁上的第二绝缘层;第一导电粉末层,所述第一导电粉末层包裹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侧壁上;第二导电粉末层,所述第二导电粉末层包裹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侧壁上;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具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漏电检测导体,所述漏电检测导体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漏电检测导体与所述第一导电粉末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粉末层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导线包括第一载流芯和包裹在第一载流芯外侧壁上的第一绝缘层,第二导线包括第二载流芯和包裹在第二载流芯外侧壁上的第二绝缘层;第一导电粉末层包裹于第一绝缘层的外侧壁上;第二导电粉末层包裹于第二绝缘层的外侧壁上;绝缘件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设于第一容置腔内;漏电检测导体设于第一容置腔内,漏电检测导体与第一导电粉末层和第二导电粉末层电连接。当第一绝缘层和/或第二绝缘层受损时,第一载流芯和/或第二载流芯就会从第一绝缘层和/或第二绝缘层的受损处产生漏电问题,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绝缘层的外侧壁和第二绝缘层的外侧壁上分别对应包裹第一导电粉末层和第二导电粉末层,使得第一载流芯和/或第二载流芯在第一绝缘层和/或第二绝缘层的受损处与第一导电粉末层和/或第二导电粉末层接触,而第一导电粉末层和第二导电粉末层又是与漏电检测导体电连接的,如此,漏电检测导体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漏电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线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线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第一导线 11 第一载流芯
12 第一绝缘层 20 第二导线
21 第二载流芯 22 第二绝缘层
30 第三导线 31 第三载流芯
32 第三绝缘层 40 绝缘件
41 第一容置腔 50 漏电检测导体
61 第一导电粉末层 62 第二导电粉末层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其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源线,该电源线具有漏电检测导体,以方便将该电源线应用于具有漏电自检功能的电源线组件中。
如图1所示,该电源线包括第一导线10、第二导线20、第一导电粉末层61、第二导电粉末层62、绝缘件40和漏电检测导体50。其中,第一导线10包括第一载流芯11和包裹在第一载流芯11外侧壁上的第一绝缘层12,第二导线20包括第二载流芯21和包裹在第二载流芯21外侧壁上的第二绝缘层22;第一导电粉末层61包裹于第一绝缘层12的外侧壁上;第二导电粉末层62包裹于第二绝缘层22的外侧壁上;绝缘件40具有第一容置腔41,第一导线10和第二导线20设于第一容置腔41内;漏电检测导体50设于第一容置腔41内,漏电检测导体50与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第二导电粉末层62电连接。
如图1和2所示,当第一绝缘层12和/或第二绝缘层22受损时,第一载流芯11和/或第二载流芯21就会从第一绝缘层12和/或第二绝缘层22的受损处产生漏电问题,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绝缘层12的外侧壁和第二绝缘层22的外侧壁上分别对应包裹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第二导电粉末层62,使得第一载流芯11和/或第二载流芯21在第一绝缘层12和/或第二绝缘层22的受损处与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或第二导电粉末层62接触,而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第二导电粉末层62又是与漏电检测导体50电连接的,如此,漏电检测导体50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第一导线10和第二导线20的漏电现象,然后通过脱扣机构及时地断开电源,考虑到本实用新型中漏电检测导体50一般是检测到电压或电流变化,上述脱扣机构可优选为电磁脱扣机构。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第二导电粉末层62是粉末状的结构,如此,当第一绝缘层12和/或第二绝缘层22受损时,且在该破损仅仅是微小的破损裂纹时,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或第二导电粉末层62也会进入该受损的地方与第一载流芯11和/或第二载流芯21接触,从而能够非常及时地发现第一导线10和第二导线20的漏电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该第一导线10和第二导线20通常是电源线中的火线和零线,如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源线可有效防止第一导线10和第二导线20同时产生漏电而导致的短路问题,以防发生火灾;或者第一导线10和/或第二导线20产生漏电现象,且绝缘件40也破损时,导致电源线对外漏电的问题,以防引起人畜触电。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第二导电粉末层62为石墨粉末层或金属粉末层。由于石墨粉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高温性、高吸附性和密度小的特点,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第二导电粉末层62可优选为石墨粉。
具体的,设置石墨粉末层静电吸附于第一绝缘层12和/或第二绝缘层22的外壁上,如此,可将石墨粉稳定地吸附于第一绝缘层12和/或第二绝缘层22的外壁上,从而保证了电源线结构和性能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金属粉末层电镀于第一绝缘层12和/或第二绝缘层22的外壁上,如此,可实现金属粉末层稳定地附着于第一绝缘层12和/或第二绝缘层22的外壁上,从而保证电源线结构和性能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漏电检测导体50与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第二导电粉末层62电连接的具体结构,可通过设置漏电检测导体50同时与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第二导电粉末层62接触的方式实现。具体的,可设置漏电检测导体50夹持于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第二导电粉末层62之间,该结构比较紧凑,能够有效保证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线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漏电检测的性能。
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也可设置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第二导电粉末层62接触,如此,只需设置漏电检测导体50与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第二导电粉末层62中的一个接触,即可实现漏电检测导体50与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第二导电粉末层62的电连接;当然设置漏电检测导体50与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第二导电粉末层62同时接触更好,如此,可以提供多重保障,保证了漏电检测导体50与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第二导电粉末层62电连接的稳定性,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线的漏电检测性能。
优选地,漏电检测导体50可选择导电线,如铜线或铝线,该结构比较简单,而且比较实用。为了增强漏电检测的准确性,可设置多根导电线,且设置该多根导电线间隔分布于绝缘件40中。当然,漏电检测导体50也可根据需要设置成其它形状,如片状、块状、环状或管状,如此,可增大漏电检测导体50与第一导电粉末层61和/或第二导电粉末层62的接触面积,提高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线的漏电检测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源线大致上为长条形,且具有卷绕性;第一导线10和第二导线20的两端通常是裸露出第一载流芯11和第二载流芯21的,如此,可方便将该电源线与其它部件组装成一电源线组件。
如图1和2所示,为了加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线的安全性能,保证使用该电源线的电器设备的用电安全,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源线还包括设于第一容置腔41内的第三导线30,该第三导线30用于接地,该第三导线30包括第三载流芯31和包裹在第三载流芯31外侧壁上的第三绝缘层32,如此,使用该电源线的电器设备的部分金属本体可方便地做到接地保护,防止漏电引起人身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器设备,该电器设备包括上述电源线和与该电源线电连接的电器设备本体。电源线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电器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该电器设备可以是空调、洗衣机、冰箱、电压力锅和微波炉等家用电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包括第一载流芯和包裹在所述第一载流芯外侧壁上的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导线包括第二载流芯和包裹在所述第二载流芯外侧壁上的第二绝缘层;
第一导电粉末层,所述第一导电粉末层包裹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侧壁上;
第二导电粉末层,所述第二导电粉末层包裹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侧壁上;
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具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
漏电检测导体,所述漏电检测导体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漏电检测导体与所述第一导电粉末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粉末层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粉末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粉末层为石墨粉末层和/或金属粉末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粉末层静电吸附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或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壁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层电镀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或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粉末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粉末层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导体与所述第一导电粉末层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粉末层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导体呈线状、片状、块状、环状或管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导体为导电线。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用于接地,所述第三导线包括第三载流芯和包裹在所述第三载流芯外侧壁上的第三绝缘层。
10.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器设备本体和与所述电器设备本体电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线。
CN201621093164.4U 2016-09-28 2016-09-28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Active CN206075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3164.4U CN206075934U (zh) 2016-09-28 2016-09-28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3164.4U CN206075934U (zh) 2016-09-28 2016-09-28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5934U true CN206075934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39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93164.4U Active CN206075934U (zh) 2016-09-28 2016-09-28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59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8784A1 (zh) * 2016-09-28 2018-04-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8784A1 (zh) * 2016-09-28 2018-04-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90261Y (zh) 一种带有漏电检测导体的电源线
CN206075937U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N202423618U (zh) 单芯大功率电源连接器
TWM543493U (zh) 一種電動車的充電延長線
CN206075930U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N106229065B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WO2018058784A1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N206075934U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N106229063B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N206075936U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N206075931U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N206075932U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N206225053U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N217767856U (zh) 一种电缆及采用该电缆的用电设备
CN206075933U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N206922139U (zh) 插片导体连接结构及带插片导体连接结构的插座
CN206075935U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N206249939U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N201111991Y (zh) 带有漏电检测导体的电源线
CN208570300U (zh) 一种高频电源开关用隔离变压器
CN207853078U (zh) 一种重载短接器
CN208336912U (zh) 一种电力配电箱的防爆结构
WO2018058785A1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N106229064A (zh) 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CN204651028U (zh) 一种智慧能源用发光电源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