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3666U - 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3666U
CN206073666U CN201620958360.7U CN201620958360U CN206073666U CN 206073666 U CN206073666 U CN 206073666U CN 201620958360 U CN201620958360 U CN 201620958360U CN 206073666 U CN206073666 U CN 206073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dus vespae
dual pathways
rotary wheel
casing
retur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583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志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Orst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Orst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Orst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Orst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583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3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3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36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干燥桶、除粉除油系统、蜂巢转轮装置、再生装置、干燥过滤器、冷却器、输送风机和干燥加热器;所述除粉除油系统包括旋风集尘器、过滤装置、冷却装置、钢纤维装置和吸附装置,所述干燥桶的顶部设置有双通道出口,所述双通道出口汇集并与所述旋风集尘器相连接,所述旋风集尘器、过滤装置、冷却装置、钢纤维装置、吸附装置、干燥过滤器、冷却器、输送风机、蜂巢转轮装置、干燥加热器和干燥桶依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过滤掉干燥桶返回空气中的粉尘和油性物质,减少蜂巢转轮装置的污染,提升蜂巢转轮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蜂巢转轮除湿机的吸湿性能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有所下降,因为蜂巢转轮的吸附表面会被从干燥桶返回的空气中的粉尘和油性物质堵塞,从而降低蜂巢的吸附能力;进而降低蜂巢转轮除湿机的除湿性能,致使蜂巢除湿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大大隆低。
另外,大型除湿干燥机干燥桶直径较大,从干燥桶出来后的空气已含有较多水分,以往大多数干燥桶顶部的边缘处有一个出风口,这样不利于潮湿风的及时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其有效过滤掉干燥桶返回空气中的粉尘和油性物质,从而减少对蜂巢转轮装置的污染,极大提升蜂巢转轮装置的使用寿命,确保蜂巢转轮装置的除湿效果,延长蜂巢转轮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客户生产中的不良品产生,降低客户生产成本,同时干燥桶由现有技术的单通道改成双通道出口后,潮湿风回风速度更快,干燥桶内原料干燥更均匀,效果更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干燥桶、除粉除油系统、蜂巢转轮装置、再生装置、干燥过滤器、冷却器、输送风机和干燥加热器;
所述除粉除油系统包括旋风集尘器、过滤装置、冷却装置、钢纤维装置和吸附装置,所述干燥桶的顶部设置有双通道出口,所述双通道出口汇集并与所述旋风集尘器相连接,所述旋风集尘器、过滤装置、冷却装置、钢纤维装置、吸附装置、干燥过滤器、冷却器、输送风机、蜂巢转轮装置、干燥加热器和干燥桶依次相连接;
所述再生装置包括再生过滤器、再生风机和再生电热器,所述再生过滤器、再生风机、再生电热器和蜂巢转轮装置依次相连接;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箱体、造雾机、水箱和雾化喷头,所述箱体中心设置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轴与设置于所述箱体外部的电机一相连接,所述雾化喷头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水箱与所述造雾机相连接,所述造雾机与所述雾化喷头相连接,所述箱体的箱体进口与所述旋风集尘器相连接,所述箱体的箱体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相连接;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冷却管、制冷设备和循环泵,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壳体出口,底部设置有壳体进口和第一泄油口,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壳体出口与所述钢纤维装置相连接,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壳体进口与所述过滤装置的箱体出口相连接,所述冷却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冷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制冷设备相连接,所述制冷设备与所述循环泵相连接,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冷却管的冷却水进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蜂巢转轮装置包括蜂巢转轮、隔板、转轴和电机二,两所述隔板将所述蜂巢转轮分隔成三个扇形区域,三个扇形区域分别为干燥区、冷却区和再生区,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蜂巢转轮的中间,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二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再生电热器与所述再生区相通,所述输送风机与所述干燥区相通,所述冷却区与所述冷却器相通,所述干燥加热器与所述干燥区相通,所述干燥区与所述冷却区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泄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钢纤维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泄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通过过滤网与所述造雾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干燥桶返回的空气(含粉尘及气状油性物质),首先依次经过旋风集尘器和过滤装置,在旋风集尘器和过滤装置的作用下,除去干燥桶返回空气中的粉尘,以完成干燥桶返回空气的除粉处理。其中过滤装置实现了雾化除尘,除尘效率高,其水箱内的水经造雾机雾化后从雾化喷头喷出至箱体内,同时电机一转动以带动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混合搅动,经过滤装置的进口流入的含有粉尘的空气,与箱体内的水雾在螺旋叶片混合搅动的作用下混合均匀,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粉尘,除尘效率高。
干燥桶返回的空气经除粉处理后进入冷却装置内,其空气中含有的油性物质被冷却凝结成液态后从冷却装置的第一泄油口排出。其中冷却装置的水经制冷设备制冷后得到的冷却水通过循环泵输送至冷却管的冷却水进口,冷却管内的冷却水吸收壳体内的热量后,从冷却管的出水口回流至制冷设备,再次经制冷设备制冷,以实现冷却装置的冷却水的循环使用,节省水资源。经冷却装置去除掉部分油性杂质后,空气依次进入钢纤维装置和吸附装置,以吸附掉空气中剩余部分的油性杂质,其中吸附后的油性物质从钢纤维装置的第二泄油口排出,吸附装置吸附后的油性物质从第三泄油口排出,以完成干燥桶返回的空气的除油处理。经吸附装置出来后的干净空气,依次经过干燥过滤器、冷却器和输送风机输送至蜂巢转轮装置的干燥区除湿,被吸湿后的空气经干燥加热器干燥后回送至干燥桶内继续干燥原料,以实现除湿回风的循环利用,节省资源。
其中再生装置的再生过滤器将外界空气过滤后,通过再生风机和再生电热器后加热至高温风,用于再生蜂巢转轮装置,以去除蜂巢转轮装置中所吸收的水分,即用于干燥蜂巢转轮装置。蜂巢转轮装置的冷却区用于冷却蜂巢转轮装置的温度以提高其吸湿能力,经冷却区吸热后得到的温风回流至冷却器冷却,以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经干燥桶返回的空气(含粉尘及气状油性物质),依次经过旋风集尘器、过滤装置、冷却装置、钢纤维装置、吸附装置处理,以有效过滤掉干燥桶返回空气中的粉尘和油性物质,从而减少对蜂巢转轮的污染,极大提升蜂巢转轮的使用寿命,确保除湿机的除湿效果,延长除湿机的使用寿命,减少客户生产中的不良品产生,降低客户生产成本。干燥桶返回的空气经除粉除油后,再依次经过干燥过滤器、冷却器和输送风机输送至蜂巢转轮装置的干燥区除湿,被吸湿后的空气经干燥加热器干燥后回送至干燥桶内继续干燥原料,以实现除湿回风的循环利用,节省资源。再生过滤器将外界空气过滤后,通过再生风机和再生电热器后加热至高温风,用于再生蜂巢转轮装置,以去除蜂巢转轮装置中所吸收的水分,保证除蜂巢转轮装置的吸湿性能。干燥桶由现有技术的单通道改成双通道出口后,潮湿风回风速度更快,干燥桶内原料干燥更均匀,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粉除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蜂巢转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干燥桶1、除粉除油系统3、蜂巢转轮装置10、再生装置、干燥过滤器4、冷却器5、输送风机6和干燥加热器11;所述再生装置包括再生过滤器7、再生风机8和再生电热器9,所述再生过滤器7、再生风机8、再生电热器9和蜂巢转轮装置10依次相连接。
如图1、2所示,所述除粉除油系统3包括旋风集尘器30、过滤装置31、冷却装置32、钢纤维装置33和吸附装置34,所述干燥桶1的顶部设置有双通道出口2,所述双通道出口2汇集并与所述旋风集尘器30相连接,所述旋风集尘器30、过滤装置31、冷却装置32、钢纤维装置33、吸附装置34、干燥过滤器4、冷却器5、输送风机6、蜂巢转轮装置10、干燥加热器11和干燥桶1依次相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过滤装置31包括箱体310、造雾机314、水箱313和雾化喷头315,所述箱体310中心设置有螺旋轴311,所述螺旋轴311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轴311与设置于所述箱体310外部的电机一312相连接,所述雾化喷头315设置于所述箱体310的内壁,所述水箱313与所述造雾机314相连接,所述造雾机314与所述雾化喷头135相连接,所述箱体310的箱体进口316与所述旋风集尘器30相连接,所述箱体310的箱体出口317与所述冷却装置32相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冷却装置32包括壳体320、冷却管321、制冷设备322和循环泵323,所述壳体320的顶部设置有壳体出口324,底部设置有壳体进口325和第一泄油口326,所述壳体320通过所述壳体出口234与所述钢纤维装置33相连接,所述壳体320通过所述壳体进口325与所述过滤装置31的箱体出口317相连接,所述冷却管321设置于所述壳体320内,所述冷却管321的出水口与所述制冷设备322相连接,所述制冷设备322与所述循环泵323相连接,所述循环泵323与所述冷却管321的冷却水进口相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蜂巢转轮装置10包括蜂巢转轮100、隔板102、转轴105和电机二,两所述隔板102将所述蜂巢转轮100分隔成三个扇形区域,三个扇形区域分别为干燥区101、冷却区104和再生区103,所述转轴105设置于所述蜂巢转轮100的中间,所述转轴100与所述电机二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再生电热器9与所述再生区103相通,所述输送风机6与所述干燥区101相通,所述冷却区104与所述冷却器5相通,所述干燥加热器118与所述干燥区101相通,所述干燥区101与所述冷却区104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吸附装置34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泄油口。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钢纤维装置3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泄油口。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水箱313通过过滤网与所述造雾机314相连接。过滤网实现了水箱313内的水经过滤处理后,再输送至造雾机314内,保证输送至造雾机314内的水干净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干燥桶1返回的空气(含粉尘及气状油性物质),首先依次经过旋风集尘器30和过滤装置31,在旋风集尘器31和过滤装置31的作用下,除去干燥桶1返回空气中的粉尘,以完成干燥桶1返回空气的除粉处理。其中过滤装置31实现了雾化除尘,除尘效率高,其水箱313内的水经造雾机314雾化后从雾化喷头135喷出至箱体310内,同时电机一312转动以带动螺旋轴313上的螺旋叶片混合搅动,经过滤装置31的进口流入的含有粉尘的空气,与箱体310内的水雾在螺旋叶片混合搅动的作用下混合均匀,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粉尘,除尘效率高。
干燥桶1返回的空气经除粉处理后进入冷却装置32内,其空气中含有的油性物质被冷却凝结成液态后从冷却装置32的第一泄油口326排出。其中冷却装置32的水经制冷设备322制冷后得到的冷却水通过循环泵323输送至冷却管321的冷却水进口,冷却管321内的冷却水吸收壳体320内的热量后,从冷却管321的出水口回流至制冷设备322,再次经制冷设备322制冷,以实现冷却装置32的冷却水的循环使用,节省水资源。经冷却装置32去除掉部分油性杂质后,空气依次进入钢纤维装置33和吸附装置34,以吸附掉空气中剩余部分的油性杂质,其中吸附后的油性物质从钢纤维装置33的第二泄油口排出,吸附装置34吸附后的油性物质从第三泄油口排出,以完成干燥桶1返回的空气的除油处理。经吸附装置34出来后的干净空气,依次经过干燥过滤器4、冷却器5和输送风机6输送至蜂巢转轮装置10的干燥区101除湿,被吸湿后的空气经干燥加热器11干燥后回送至干燥桶1内继续干燥原料,以实现除湿回风的循环利用,节省资源。
其中再生装置的再生过滤器7将外界空气过滤后,通过再生风机8和再生电热器9后加热至高温风,用于再生蜂巢转轮装置10,以去除蜂巢转轮装置10中所吸收的水分,即用于干燥蜂巢转轮装置10。蜂巢转轮装置10的冷却区104用于冷却蜂巢转轮装置10的温度以提高其吸湿能力,经冷却区104吸热后得到的温风回流至冷却器5冷却,以循环利用。
干燥桶1由现有技术的单通道改成双通道出口2后,潮湿风回风速度更快,干燥桶内原料干燥更均匀,效果更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桶、除粉除油系统、蜂巢转轮装置、再生装置、干燥过滤器、冷却器、输送风机和干燥加热器;
所述除粉除油系统包括旋风集尘器、过滤装置、冷却装置、钢纤维装置和吸附装置,所述干燥桶的顶部设置有双通道出口,所述双通道出口汇集并与所述旋风集尘器相连接,所述旋风集尘器、过滤装置、冷却装置、钢纤维装置、吸附装置、干燥过滤器、冷却器、输送风机、蜂巢转轮装置、干燥加热器和干燥桶依次相连接;
所述再生装置包括再生过滤器、再生风机和再生电热器,所述再生过滤器、再生风机、再生电热器和蜂巢转轮装置依次相连接;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箱体、造雾机、水箱和雾化喷头,所述箱体中心设置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轴与设置于所述箱体外部的电机一相连接,所述雾化喷头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水箱与所述造雾机相连接,所述造雾机与所述雾化喷头相连接,所述箱体的箱体进口与所述旋风集尘器相连接,所述箱体的箱体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相连接;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冷却管、制冷设备和循环泵,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壳体出口,底部设置有壳体进口和第一泄油口,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壳体出口与所述钢纤维装置相连接,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壳体进口与所述过滤装置的箱体出口相连接,所述冷却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冷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制冷设备相连接,所述制冷设备与所述循环泵相连接,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冷却管的冷却水进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蜂巢转轮装置包括蜂巢转轮、隔板、转轴和电机二,两所述隔板将所述蜂巢转轮分隔成三个扇形区域,三个扇形区域分别为干燥区、冷却区和再生区,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蜂巢转轮的中间,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二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电热器与所述再生区相通,所述输送风机与所述干燥区相通,所述冷却区与所述冷却器相通,所述干燥加热器与所述干燥区相通,所述干燥区与所述冷却区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泄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纤维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泄油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通过过滤网与所述造雾机相连接。
CN201620958360.7U 2016-08-27 2016-08-27 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73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8360.7U CN206073666U (zh) 2016-08-27 2016-08-27 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8360.7U CN206073666U (zh) 2016-08-27 2016-08-27 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3666U true CN206073666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33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5836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73666U (zh) 2016-08-27 2016-08-27 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366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2484A (zh) * 2019-03-14 2019-05-10 舟山德玛吉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螺杆抛光机
CN110849111A (zh) * 2019-12-20 2020-02-28 彭华 正压高效除湿干燥系统
CN110849112A (zh) * 2019-12-22 2020-02-28 彭华 动态除湿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2484A (zh) * 2019-03-14 2019-05-10 舟山德玛吉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螺杆抛光机
CN110849111A (zh) * 2019-12-20 2020-02-28 彭华 正压高效除湿干燥系统
CN110849112A (zh) * 2019-12-22 2020-02-28 彭华 动态除湿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86258U (zh) 一种茶叶清洗烘干装置
CN105169886B (zh) 高效节能的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回收治理装置及方法
CN206073666U (zh) 双通道除湿回风循环利用系统
CN209155473U (zh) 一种六氟磷酸锂用尾气吸收洗涤塔
CN206965440U (zh) 锂电池生产过程中nmp溶剂回收装置
CN100486670C (zh) 利用超重力技术净化含油烟气体的方法及装置
CN210584393U (zh) 一种氨化离心尾气处理系统
CN109621609A (zh) 一种漆雾收集装置
CN207422369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110898601A (zh) 一种高纯氨工厂富氨尾气过滤系统
CN206198925U (zh) 除粉除油系统
CN208356506U (zh) 一种dsd酸氧化废液喷雾干燥塔除尘装置
CN205796855U (zh) 一种高效湿式有机异味废气净化除尘器
CN209662900U (zh) 一种装有组合式除雾器的废气治理喷淋塔
CN208612064U (zh)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车间除尘装置
CN207907385U (zh) 一种工业空调滤尘装置
CN108159850B (zh) 一种水雾流体冷剥离器和除湿除雾装置及其除湿除雾方法
CN108548239A (zh) 一种可杀灭细菌并降低pm2.5的喷雾净化装置
CN216856693U (zh) 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生产用的反应装置
CN212166550U (zh) 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用喷淋干燥设备
CN210320382U (zh) 一种快速除湿机
CN212680540U (zh) 一种蓄电池加工用酸雾收集装置
CN208612097U (zh) 一种高效湿式离心除尘器
CN209348321U (zh) 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
CN206404339U (zh) 一种可自动清理废气节能环保的喷雾干燥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