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3120U - 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73120U CN206073120U CN201621050011.1U CN201621050011U CN206073120U CN 206073120 U CN206073120 U CN 206073120U CN 201621050011 U CN201621050011 U CN 201621050011U CN 206073120 U CN206073120 U CN 2060731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ft straw
- feed chute
- biomass boiler
- soft
- charging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hu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该给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软质秸秆的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输送装置下方的给料溜槽,所述给料溜槽的进料口与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对应设置,所述给料溜槽的出料口与生物质锅炉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给料溜槽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分散软质秸秆的散料滚筒,所述散料滚筒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向给料溜槽鼓风的播料风箱。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滚筒将软质秸秆打散后,再用播料风箱将打散的软质秸秆给入锅炉炉膛内,不仅减少了软质秸秆在给料段的缠绕及堵塞,简化了给料系统设备,而且提高了生物质直燃电厂对软质秸秆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料装置,具体地指一种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国家政策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全国各地禁止在田间地头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了鼓励加强农作物秸杆的综合利用,已经寻求出了多种利用途径,但真正可以大量利用农作物秸杆的有效途径是生物质直燃发电。
农作物秸杆分为硬质秸杆和软质秸杆,农业生产中数量最多的是麦秆、稻秆、玉米秆等软质秸秆,软质秸杆由于其密度低、难破碎、易缠绕的特性,是困扰生物质发电厂入炉的主要问题,至今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各生物质电厂中普遍采用螺旋给料方式,由于软质秸秆(麦秆、稻秆、玉米秆等)的质地较软,收割后的秸秆长度约30~60cm,容易缠绕螺旋给料机,导致生物质直燃锅炉只能掺烧少量软质秸秆或掺烧破碎后的软质秸秆,不能及时地大量利用这些季节性的生物质燃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该给料装置通过采用滚筒将软质秸秆打散后,再用播料风箱将打散的软质秸秆给入锅炉的炉膛内,不仅减少了软质秸秆在给料段的缠绕及堵塞,简化了给料系统设备,而且提高了生物质直燃电厂对软质秸秆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软质秸秆的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输送装置下方的给料溜槽,所述给料溜槽的进料口与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对应设置,所述给料溜槽的出料口与生物质锅炉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给料溜槽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分散软质秸秆的散料滚筒,所述散料滚筒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向给料溜槽鼓风的播料风箱。
进一步地,所述播料风箱连续环绕或者均匀间隔布置在给料溜槽的外周侧壁上。这样,可以通过播料风箱喷出的播料风驱动软质秸秆向下运动进入锅炉,避免堵塞给料溜槽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散料滚筒的外圈设置有指杆齿、弓齿、直齿或这些齿的组合。这样,有利于对软质秸秆进行分散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给料溜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为皮带输送机或者链板输送机。
再进一步地,所述散料滚筒的转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给料溜槽内壁上的轴承座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给料溜槽呈竖直布置、倾斜布置、水平布置或这几种布置方式的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滚筒将软质秸秆打散后,再用播料风箱将打散的软质秸秆给入锅炉炉膛内,不仅减少了软质秸秆在给料段的缠绕及堵塞,而且提高了生物质直燃电厂对软质秸秆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二,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与锅炉之间的输送管道设计为倾斜设置的给料溜槽,软质秸秆可以在播料风的作用下沿倾斜面进入锅炉,简化了给料系统设备。
其三,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外圈设有指杆齿、弓齿、直齿或这些齿的组合,有利于对软质秸秆进行打散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散料滚筒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散料滚筒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输送装置1、给料溜槽2、生物质锅炉3、散料滚筒4、播料风箱5、软质秸秆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中所示的一种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软质秸秆6的输送装置1、设置在输送装置1下方的给料溜槽2,给料溜槽2的进料口与输送装置1的出料端对应设置,给料溜槽2的出料口与生物质锅炉3的进料口连通;输送装置1的出料端与给料溜槽2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分散软质秸秆6的散料滚筒4,散料滚筒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向给料溜槽2鼓风的播料风箱5。播料风箱5连续环绕或者均匀间隔布置在给料溜槽2的外周侧壁上。这样,可以通过播料风箱5喷出的播料风驱动软质秸秆6进入生物质锅炉3,避免堵塞给料溜槽2的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散料滚筒4的外圈设置有指杆齿、弓齿、直齿或这些齿的组合。这样,有利于对软质秸秆进行分散作业。给料溜槽2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输送装置1为皮带输送机或者链板输送机。散料滚筒4的转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给料溜槽2内壁上的轴承座内。给料溜槽2呈竖直布置、倾斜布置、水平布置或这几种布置方式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软质秸秆6经由输送装置1输送进入给料溜槽2的进料口,通过散料滚筒4将软质秸秆6打散后沿着给料溜槽2运动,散料滚筒4下方的播料风箱5喷出播料风携带软质秸秆从给料溜槽2的出料口进入生物质锅炉3的进料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软质秸秆(6)的输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输送装置(1)下方的给料溜槽(2),所述给料溜槽(2)的进料口与输送装置(1)的出料端对应设置,所述给料溜槽(2)的出料口与生物质锅炉(3)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输送装置(1)的出料端与给料溜槽(2)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分散软质秸秆(6)的散料滚筒(4),所述散料滚筒(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向给料溜槽(2)鼓风的播料风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料风箱(5)连续环绕或者均匀间隔布置在给料溜槽(2)的外周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料滚筒(4)的外圈设置有指杆齿、弓齿、直齿或这些齿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溜槽(2)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为皮带输送机或者链板输送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料滚筒(4)的转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给料溜槽(2)内壁上的轴承座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溜槽(2)呈竖直布置、倾斜布置、水平布置或这几种布置方式的组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50011.1U CN206073120U (zh) | 2016-09-12 | 2016-09-12 | 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50011.1U CN206073120U (zh) | 2016-09-12 | 2016-09-12 | 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73120U true CN206073120U (zh) | 2017-04-05 |
Family
ID=58437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50011.1U Active CN206073120U (zh) | 2016-09-12 | 2016-09-12 | 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7312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68215A (zh) * | 2017-12-27 | 2018-06-15 | 上海泽玛克敏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给料设备及干燥机 |
-
2016
- 2016-09-12 CN CN201621050011.1U patent/CN20607312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68215A (zh) * | 2017-12-27 | 2018-06-15 | 上海泽玛克敏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给料设备及干燥机 |
CN108168215B (zh) * | 2017-12-27 | 2024-04-16 | 泽玛克(上海)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给料设备及干燥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554363U (zh) | 一种生物质废弃物粉碎设备 | |
CN201992674U (zh) | 生物质能热电厂炉前给料系统 | |
CN203653452U (zh) | 生物有机肥专用生产装置 | |
CN206073120U (zh) | 生物质锅炉软质秸秆给料装置 | |
CN102954482A (zh) | 发电用生物质燃料的直接使用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 |
CN208840198U (zh) | 一种小麦秸秆快速生物降解装置 | |
CN203866040U (zh) | 一种车载式秸秆粉碎与炭化一体装置 | |
CN206786700U (zh) | 一种颗粒燃料锅炉送料机构 | |
CN205619252U (zh) | 一种生物质燃烧机 | |
CN207065579U (zh) | 一种生物质及城市固废综合利用装置 | |
CN203076324U (zh) | 一种蔬菜废弃物综合处理装置 | |
CN203392530U (zh) | 出仓破拱喂料器 | |
CN103196150B (zh) | 一种生物质燃料输送装置 | |
CN201011447Y (zh) | 生物质燃烧系统 | |
CN101713545B (zh) | 燃烧农作物秸秆锅炉的燃料输送方法及设备 | |
CN204039353U (zh) | 一种组合式生活垃圾制棒机联合加料装置 | |
CN204694026U (zh) | 一种热风炉 | |
CN211240903U (zh) | 一种玉米杆破碎装置 | |
CN102353068A (zh) | 生物质发电燃烧炉前送料装置 | |
CN201626949U (zh) | 利用废菌糠生产块状燃料的工艺设备 | |
CN207054111U (zh) | 玉米脱粒滚筒装置 | |
CN202411082U (zh) | 一种臭氧无害处理有机废弃物的设备 | |
CN206160098U (zh) | 一种木质压块生物质燃烧机 | |
CN101813312A (zh) |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的装置 | |
CN105202564A (zh) | 锅炉给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2 Address after: 430223 Room 309, floor 3, Kaidi building, No.1, Jiangxia Avenu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Fengying Energy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23 room 613, Kaidi building, No.1 Jiangxia Avenue, Miao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KAID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