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55658U - 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55658U
CN206055658U CN201621033096.2U CN201621033096U CN206055658U CN 206055658 U CN206055658 U CN 206055658U CN 201621033096 U CN201621033096 U CN 201621033096U CN 206055658 U CN206055658 U CN 206055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st cap
guide hole
air guide
windproof
c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330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江河
程峥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Oriental Spark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Oriental Spark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Oriental Spark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Oriental Spark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330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55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55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55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筒防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包括:风帽罩和烟筒管;所述风帽罩套设在所述烟筒管的排烟口外部,所述风帽罩与所述烟筒管之间通过多块导流板连接;所述风帽罩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圈沿所述风帽罩周向排列的风帽导风口,所述风帽导风口能够使外部来风由所述风帽导风口引入所述风帽内,并沿烟筒管轴向方向排出,在风帽罩内部形成负压,进而提升排烟效果。

Description

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筒防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生炉取暖,已是很多家庭的防寒取暖措施,但每年冬季因燃烧煤炭取暖和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而致人中毒的事故不断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世界上每年有超过250万人死于煤气中毒,我国每年也发生10万多宗煤气中毒事故。
防风帽,也叫排气帽或通风帽,已是社会上工业场合使用的成熟产品,它主要是安装在各种通气管道终端的出气口上,作用是只允许管道里的气体通过它顺利排出,而不允许室外气流倒灌回管道内,简单的说,就是相当于止回阀,只出不进。
纵观国内外各种防风帽,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有所限制,这是因为自然界的风向变化无常,想要完全避开是很不容易的。另外,这些防风帽在工业应用方面已经比较普及了,但在民用方面推广较为艰难,主要是因为现在市场上的防风帽结构加工要求高、制作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价格高,让人们难以接受。
有些原始的简易的烟道防风帽是用砖砌成,一是阻力较大,二是根本不能实现防风效果。风一旦进入烟道就会给烟道排烟添加阻力,破坏烟道的热压效应,造成往各支道串烟的现象。
所有,有一种方案是在眼到内增加一个抽风机来解决排烟问题。一是能够将倒进风造成排烟有阻力的问题彻底清除,二是能够增加烟道的吸拔力,更有利于排烟。但增加抽风机关系到噪音、震动、维护、成本等问题,适用性较低。
近年来,有企业推出了民用防风帽,其外表层是圆筒形的防风筒,中间是烟筒管,烟筒管出气口在防风筒的中间,烟筒管上面设有一个扁平的碟形挡风盖。防风筒能够挡住水平方向的风刮向烟筒管内,烟筒管的两头由于风的流动,在其内外出现了压力差,让烟筒管内产生了负压、形成了空吸作用,更有利于烟筒的排烟效果,通过采用“伯努利”原理,避免了不同风向的风倒灌回烟筒内。
这种防风帽虽然能够做到不错的防风效果,但防风筒只是简单的圆筒结构,并不能完全的将各方面的来风都挡住或加以利用,尤其是风速较大的时候,防风效果会变差。因此,这种结构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风帽不能彻底防风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包括:风帽罩和烟筒管;
所述风帽罩套设在所述烟筒管的排烟口外部,所述风帽罩与所述烟筒管之间通过多块导流板连接;
所述风帽罩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圈沿所述风帽罩周向排列的风帽导风口,所述风帽导风口能够使外部来风由所述风帽导风口引入所述风帽内,并沿烟筒管轴向方向排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遮挡盖,其包括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设置为上小下大的锥形体,所述第一盖体的外缘通过支架与烟筒管的排烟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盖还包括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设置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体,所述第二盖体的上部与第一盖体下部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风帽导风口包括多圈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多圈所述第一导风口的位置均高于第二盖体下部的低点,多圈所述第二导风口的位置均低于第二盖体下部的低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为冲压形成,
所述第一导风口上缘为外凸状,其下缘为内凹状;
所述第二导风口上缘为内凹状,其下缘为外凸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相邻接的位置设有保护带,所述保护带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烟筒管排烟口与所述遮挡盖最大直径的外缘之间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风帽罩与所述烟筒管之间通过沿所述烟筒管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导流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的截面为S形。
进一步的,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烟筒管内,
或者,所述风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风帽罩外部,且所述风机正对于所述风帽导风口进行吹风。
进一步的,所述烟筒管的外壁上铺设光伏发电薄膜,所述烟筒管上设置一容纳蓄电池的封闭电池盒,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光伏发电薄膜和所述风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风帽罩将烟筒管的排烟口隐蔽起来,实现了全方位防风的效果,以保证烟道始终保持畅通;利用风帽罩上不同朝向的风帽导风口,将烟气引入风帽罩和烟筒管之间并排出,使烟筒管以及风道内始终维持负压,对烟气保持一定的吸拔力,有效的利用各向来风进行排烟。
整个结构简单实用,易于批量生产,价格低廉,适合民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烟筒管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1-烟筒管; 2-风帽罩; 3-导流板;
4-遮挡盖; 5-风机; 6-光伏发电薄膜;
7-电池盒;
21-风帽导风口; 22-保护带;
211-第一导风口; 212-第二导风口;
41-第一盖体; 42-第二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4;
本实施例提供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包括:
风帽罩2和烟筒管1。
风帽罩2套设在烟筒管1的排烟口外部,图示为风帽罩2套设在烟筒管1的上端的排烟口外部,并且,风帽罩2与烟筒管1之间通过多块导流板3连接,以使两者相固定。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风帽罩2为圆筒状,且风帽罩2与烟筒管1同轴布置。
风帽罩2的尺寸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风帽罩2的直径为烟筒管直径的1.5~3倍。
在风帽罩2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圈沿该风帽罩2周向排列的风帽导风口21,该风帽导风口21能够使外部来风由该风帽导风口21引入所述风帽2内,并沿烟筒管1轴向方向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还包括遮挡盖4,遮挡盖4包括第一盖体41,所述第一盖体41设置为上小下大的锥形体,所述第一盖体41的外缘通过支架与烟筒管1的排烟口连接。应用时,第一盖体41一方面起到遮挡外部杂物以及雨水等作用,防止杂物及雨水进入烟筒管1而影响排烟效果,另一方面,第一盖体41的形状采用上小下大的锥形体设计,在外部由上至下进风时,其锥形面能够有效将风力引流至烟筒管的排风口外,进而避免对排风产生影响,另外,该锥形体设计的第一盖体在导流过程中,还能够使烟筒管排烟口附近产生负压作用,进而对烟筒管内的烟气产生抽吸力,增加排烟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遮挡盖4还包括第二盖体42,第二盖体42设置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体,即第二盖体42的形状与第一盖体41的形状相同,且成对称状态进行对接,使第二盖体42的上部与第一盖体41下部连接固定。应用时,第二盖体42可以对烟筒管排出的烟气产生引流作用,避免仅仅设计第一盖体时,第一盖体的底部对排出的烟气的阻挡。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筒状的风帽罩2的上端口高度高于遮挡盖4中第一盖体41最高点的高度,进而将烟筒管的排烟口和遮挡盖4全覆盖。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风帽导风口21包括多圈第一导风口211和第二导风口212,多圈第一导风口211的位置均高于第二盖体42下部的低点,多圈第二导风口212的位置均低于第二盖体42下部的低点。
优选地,第一导风口211和第二导风口212为冲压形成,第一导风口211上缘为外凸状,其下缘为内凹状;与第一导风口结构相反,第二导风口212上缘为内凹状,其下缘为外凸状。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第一导风口211和第二导风口212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圈,每一圈形成一排,一般情况下,每排至少设置6个第一导风口211或第二导风口212,以12个以上为佳。相邻两排的第一导风口211之间以及相邻两排的第二导风口212之间均采用交错方式布置,构成鱼鳞式的排列形式。
在外部来风时,气流在风帽罩外部会分别沿第一导风口211和第二导风口212进入风帽罩内,并且,第一导风口211内凹状的下缘能够使引导气流在风帽罩和烟筒管之间向上移动;同时,第二导风口212内凹状的上缘能够使引导气流在风帽罩和烟筒管之间向下移动;分别通过第一导风口211和第二导风口212进入风帽罩内的气流使烟筒管的排烟口附近形成负压,进而有效提升对烟气的吸拔力,大幅提升排烟效果。
在风帽罩上设置多圈第一导风口211和第二导风口212的目的是,可以实现对各方向来风的全面覆盖,更有效的利用各向来风。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第一导风口211和第二导风口212相邻接的位置设有保护带22,该保护带2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烟筒管1排烟口与所述遮挡盖4最大直径的外缘之间距离。
保护带22的作用是使第一导风口211和第二导风口212的进气流隔离开,以使排烟口附近形成负压。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风帽罩2与所述烟筒管1之间通过沿所述烟筒管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导流板3相连。
导流板3的截面为S形,并且导流板自下至上为螺旋状。上述的导流板一方面起到对烟筒管与风帽罩的连接作用,另一方面,截面为S形、自下至上为螺旋状的结构设计,能够起到对烟筒管与风帽罩之间区域进风起到引流作用,进一步减小外部风力对烟筒管的排烟效果的影响。
在无风天气时,第一导风口211和第二导风口212都难以为烟气提供额外的动力,这对烟气的顺利排出是不利的。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还可以在所述烟筒管1内设置有风机,以在无风天气为烟气的排放提供额外的动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的主视图,如图5所示,在烟筒管1内设置有风机5,以便在无风天气或者微风天气开启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还可以在烟筒管1的外壁上铺设一圈光伏发电薄膜6,在烟筒管1上设置一容纳蓄电池的封闭电池盒7,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光伏发电薄膜6和所述风机5连接,为风机全天候供电。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的主视图,如图6所示,风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风帽罩外部,且所述风机正对于所述风帽导风口进行吹风,以便在无风天气或者微风天气开启使用。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还可以在烟筒管1的外壁上铺设一圈光伏发电薄膜6,在烟筒管1上设置一容纳蓄电池的封闭电池盒7,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光伏发电薄膜6和所述风机5连接,为风机全天候供电。
烟筒管1的下端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或使用场景,设计为多种形状和尺寸,用来与锅炉、煤炉、灶台等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风帽罩将烟道口隐蔽起来,实现了全方位防风的效果,以保证烟道始终保持畅通;利用风帽罩上不同朝向的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将烟气引入风帽罩和烟筒管之间并排出,使烟筒管以及风道内始终维持负压,对烟气保持一定的吸拔力,有效的利用各向来风进行排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帽罩和烟筒管;
所述风帽罩套设在所述烟筒管的排烟口外部,所述风帽罩与所述烟筒管之间通过多块导流板连接;
所述风帽罩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圈沿所述风帽罩周向排列的风帽导风口,所述风帽导风口能够使外部来风由所述风帽导风口引入所述风帽内,并沿烟筒管轴向方向排出,在风帽罩内部形成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盖,其包括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设置为上小下大的锥形体,所述第一盖体的外缘通过支架与烟筒管的排烟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盖还包括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设置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体,所述第二盖体的上部与第一盖体下部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导风口包括多圈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多圈所述第一导风口的位置均高于第二盖体下部的低点,多圈所述第二导风口的位置均低于第二盖体下部的低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为冲压形成,
所述第一导风口上缘为外凸状,其下缘为内凹状;
所述第二导风口上缘为内凹状,其下缘为外凸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相邻接的位置设有保护带,所述保护带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烟筒管排烟口与所述遮挡盖最大直径的外缘之间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罩与所述烟筒管之间通过沿所述烟筒管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导流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截面为S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烟筒管内,
或者,所述风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风帽罩外部,且所述风机正对于所述风帽导风口进行吹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筒管的外壁上铺设光伏发电薄膜,所述烟筒管上设置一容纳蓄电池的封闭电池盒,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光伏发电薄膜和所述风机连接。
CN201621033096.2U 2016-08-31 2016-08-31 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 Active CN206055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3096.2U CN206055658U (zh) 2016-08-31 2016-08-31 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3096.2U CN206055658U (zh) 2016-08-31 2016-08-31 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55658U true CN206055658U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7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33096.2U Active CN206055658U (zh) 2016-08-31 2016-08-31 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556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6309A (zh) * 2017-07-25 2017-10-13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式排烟防雨帽
CN109758820A (zh) * 2018-10-12 2019-05-17 杭州青琅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导流功能的可调节水池滤水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6309A (zh) * 2017-07-25 2017-10-13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式排烟防雨帽
CN109758820A (zh) * 2018-10-12 2019-05-17 杭州青琅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导流功能的可调节水池滤水笼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01497U (zh) 万向来风防雨助排烟装置
CN106224992B (zh) 万向来风防雨助排烟装置
CN206226868U (zh) 电控盒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055658U (zh) 全天候防风防雨自然动力排烟装置
CN102913956B (zh) 燃气灶
CN207962728U (zh) 一种燃烧炉
CN206001496U (zh) 全天候防风防雨助排烟装置
CN209295159U (zh) 自动助排烟装置
CN208804717U (zh) 一种新型天然气炉灶
CN203226635U (zh) 节能烧水壶
CN209511993U (zh) 环保高效水暖炉
CN105135456B (zh) 万向烟筒防风装置
CN201709189U (zh) 暖风炉
CN204987052U (zh) 万向烟筒防风装置
CN205878245U (zh) 一种导气装置
CN208042293U (zh) 一种防雨防蒸发自排气燃气采暖热水汀
CN204918506U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管道开关装置
CN206160223U (zh) 一种水箱灶炉
CN203229551U (zh) 一种发热效果好的燃气球化退火炉
CN2202888Y (zh) 热水器防风帽
CN204285603U (zh) 热风式取暖炉
CN204213978U (zh) 一种带尾撑炒炉
CN210267362U (zh) 一种燃气灶灶芯
CN204923461U (zh) 一种防尘高效采暖炉
CN207335178U (zh) 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的集烟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