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48087U - 安装组件 - Google Patents

安装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48087U
CN206048087U CN201620895967.5U CN201620895967U CN206048087U CN 206048087 U CN206048087 U CN 206048087U CN 201620895967 U CN201620895967 U CN 201620895967U CN 206048087 U CN206048087 U CN 206048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connecting rod
mounting assembly
support ba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959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曙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959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48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48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48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支架;悬臂,设置在支架上;安装部,安装部沿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悬臂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进行零件安装时安装方向难以把控的问题。

Description

安装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拆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线上,对转向机隔热盖板进行安装时,是工作人员用自攻螺栓将盖板与转向机装配在一起,工作人员在安装时,拧紧方向难以把控,易对零件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进行零件安装时安装方向难以把控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支架;悬臂,设置在支架上;安装部,安装部沿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悬臂上。
进一步地,安装部为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用于容纳工具。
进一步地,悬臂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架上,悬臂具有第一移动状态和固定在支架上的第一固定状态。
进一步地,悬臂包括:第一悬臂,设置在支架上;第二悬臂,设置在第一悬臂上,且第二悬臂可相对第一悬臂沿预设方向移动,安装部设置在第二悬臂上。
进一步地,悬臂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一悬臂上,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二悬臂上,第二悬臂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悬臂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可枢转连接,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可枢转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平行设置,且均位于第一悬臂的同侧。
进一步地,第二悬臂穿设在第一悬臂上,第二悬臂具有相对第一悬臂移动的第二移动状态和固定在第一悬臂的第二固定状态。
进一步地,支架包括:底座;支撑杆,支撑杆设置在底座上,支撑杆可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悬臂设置在支撑杆上。
进一步地,悬臂穿设在支撑杆上,且悬臂可相对支撑杆移动。
进一步地,预设方向与支撑杆的轴线平行。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安装组件的安装部配置为沿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悬臂上,从而实现安装组件在进行零件安装时,通过沿预设方向移动的安装部,实现零件的准确安装,从而提供一种安装精确度高的安装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进行零件安装时安装方向难以把控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悬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支架;11、底座;12、支撑杆;21、第一悬臂;22、第二悬臂;23、连接杆;23a、第一连杆;23b、第二连杆;30、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支架10、悬臂和安装部30,其中,悬臂设置在支架10上,安装部30沿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悬臂上。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此种配置,通过将安装组件的安装部30配置为沿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悬臂上,从而实现安装组件在进行零件安装时,通过沿预设方向移动的安装部30,实现零件的准确安装,从而提供一种安装精确度高的安装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进行零件安装时安装方向难以把控的问题。
为了实现对工具的安装,可将安装部30配置为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用于容纳工具。通过此种配置,通过将工具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容纳槽中,从而当安装组件的安装部30在悬臂上沿着预设方向进行移动时,工具也会沿着预设方向运动,从而能够保证零件安装的精确性。
为了调整工具的安装位置,可将悬臂配置为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架10上,悬臂具有第一移动状态和固定在支架10上的第一固定状态。当需要使用工具进行零件的安装操作时,可以通过移动设置在支架10上的悬臂,以使悬臂到达一合适位置,该合适位置以能够实现工具安装零件即可。此时,可将悬臂固定在支架10上,即悬臂处于第一固定状态,从而通过操作安装部30上的工具来实现零件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悬臂可配置为包括第一悬臂21和第二悬臂22,其中,第一悬臂21设置在支架10上,第二悬臂22设置在第一悬臂21上,且第二悬臂22可相对第一悬臂21沿预设方向移动,安装部30设置在第二悬臂22上。
通过此种配置方式,第一悬臂21可以通过在支架10上移动以使悬臂到达一合适位置,该合适位置以能够实现工具安装零件即可;第二悬臂22可相对第一悬臂21沿预设方向移动,以保证设置在第二悬臂22上的安装部30沿预设方向移动。由于工具安装设置在安装部30上,因此也就保证实现了工具沿着预设方向的移动。
再者,为了避免机械设备本身的安装和制造误差,可将安装部30设置为能够采用垫片方式来调整位置,以提高安装部30的安装精度。
为了实现安装部30沿预设方向的移动,可将悬臂配置为还包括连接杆23,连接杆23的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一悬臂21上,连接杆23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二悬臂22上,第二悬臂22通过连接杆23与第一悬臂21连接。
具体地,连接杆23包括第一连杆23a和第二连杆23b,第一连杆23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悬臂21和第二悬臂22可枢转连接,第二连杆23b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悬臂21和第二悬臂22可枢转连接,第一连杆23a与第二连杆23b平行设置,且均位于第一悬臂21的同侧。
通过此种配置方式,由于第二悬臂22通过连接杆23与第一悬臂21连接,连接杆23包括第一连杆23a和第二连杆23b,且第一连杆23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悬臂21和第二悬臂22可枢转连接,第二连杆23b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悬臂21和第二悬臂22可枢转连接,因此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23a和第二连杆23b在运动过程中,其与第一悬臂21和第二悬臂22的固定端所形成的结构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结构。
因此,当所设定的预定方向为与支撑杆12的轴线平行的方向时,可将第一连杆23a与第二连杆23b配置为其分别与第一悬臂21连接的一端端部之间的连线与支撑杆12的轴线的方向平行,且第一连杆23a与第二连杆23b分别与第二悬臂22连接的另一端端部之间的连线与支撑杆12的轴线的方向平行,则在悬臂运动时,能够通过连接杆23的第一连杆23a与第二连杆23b动作驱动第二悬臂22沿着与支撑杆12的轴线平行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了安装在第二悬臂22上的安装部30沿与支撑杆12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的运动。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有进一步地了解,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组件在进行自攻螺栓安装时的具体动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实现安装组件对自攻螺栓的安装,采用电池螺丝刀作为安装组件的工具。悬臂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架10上,安装部30沿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悬臂上。其中,预设方向为与支撑杆12的轴线平行。悬臂包括第一悬臂21和第二悬臂22,其中,第一悬臂21设置在支架10上,第二悬臂22设置在第一悬臂21上,且第二悬臂22可相对第一悬臂21沿预设方向移动,安装部30设置在第二悬臂22上。
第二悬臂22通过连接杆23与第一悬臂21连接,连接杆23的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一悬臂21上,连接杆23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二悬臂22上。连接杆23包括第一连杆23a和第二连杆23b,第一连杆23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悬臂21和第二悬臂22可枢转连接,第二连杆23b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悬臂21和第二悬臂22可枢转连接,第一连杆23a与第二连杆23b平行设置,且均位于第一悬臂21的同侧。
在进行自攻螺栓安装时,首先第一悬臂21在支架10上移动以使悬臂到达一合适位置,该合适位置以能够实现电池螺丝刀安装自攻螺栓即可。
然后,将第一连杆23a与第二连杆23b配置为其分别与第一悬臂21连接的一端端部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支撑杆12的轴线方向,且第一连杆23a与第二连杆23b分别与第二悬臂22连接的另一端端部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支撑杆12的轴线方向,则在悬臂运动时,能够通过连接杆23的第一连杆23a与第二连杆23b动作驱动第二悬臂22沿着与支撑杆12的轴线平行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了安装在第二悬臂22上的安装部30沿与支撑杆12的轴线平行的方向运动。
电池螺丝刀安装在安装部30上,安装部30与电池螺丝刀固定安装可采用聚氨酯仿形,以保证电池螺丝刀安装螺栓方向与第二悬臂22平行。由于安装组件在运行过程中,第二悬臂22沿与支撑杆12的轴线平行的方向运动,因此,能够保证电池螺丝刀也朝向与支撑杆12的轴线平行的方向运动。其中,电池螺丝刀位置可通过垫片来进行调整,以便于修正安装和制造误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可将第二悬臂22配置为穿设在第一悬臂21上,第二悬臂22具有相对第一悬臂21移动的第二移动状态和固定在第一悬臂21的第二固定状态。其中,第二悬臂22相对于第一悬臂21移动的方向即为预设方向。
当预设方向为与支撑杆12的轴线平行的方向时,可将底座11设置为水平放置,支撑杆12设置在底座11上,第一悬臂21设置在支撑杆12上,第二悬臂22穿设在第一悬臂21上,且能够相对于第一悬臂21进行移动,第二悬臂22平行于支撑杆12设置,从而保证安装部30沿Z方向的运动,以实现工具安装零件的安装方向的准确度。
当预设方向为Z方向时,可将底座11设置为水平放置,支撑杆12设置为垂直底座11设置,第一悬臂21设置在支撑杆12上,且第一悬臂21也设置为水平放置,第二悬臂22穿设在第一悬臂21上,且能够相对于第一悬臂21进行移动,第二悬臂22平行于支撑杆12设置,从而保证安装部30沿Z方向的运动,以实现工具安装零件的安装方向的准确度。
为了扩大工具的安装范围,可将支架10配置为包括底座11和支撑杆12,支撑杆12设置在底座11上,支撑杆12可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悬臂设置在支撑杆12上。进一步地,悬臂穿设在支撑杆12上,且悬臂可相对支撑杆12移动。
在进行自攻螺栓安装时,首先可使支撑杆12在竖直方向上转动,当转动到合适位置时,即零件的安装区域,可将支撑杆12进行固定。然后,第一悬臂21在支架10上进行移动,以使悬臂到达一合适位置,该合适位置以能够实现电池螺丝刀安装自攻螺栓即可。接着,第二悬臂22沿着平行于支撑杆12的方向在第一悬臂21上进行移动,从而保证安装部30沿着平行于支撑杆12的方向进行运动,以实现零件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
支架(10);
悬臂,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
安装部(30),所述安装部(30)沿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悬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0)为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工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所述悬臂具有第一移动状态和固定在所述支架(10)上的第一固定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包括:
第一悬臂(21),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
第二悬臂(22),设置在所述第一悬臂(21)上,且所述第二悬臂(22)可相对所述第一悬臂(21)沿所述预设方向移动,所述安装部(30)设置在所述第二悬臂(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还包括:
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的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悬臂(21)上,所述连接杆(23)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悬臂(22)上,所述第二悬臂(22)通过所述连接杆(23)与所述第一悬臂(2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3)包括:
第一连杆(23a)和第二连杆(23b),所述第一连杆(23a)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悬臂(21)和所述第二悬臂(22)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3b)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悬臂(21)和所述第二悬臂(22)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3a)与所述第二连杆(23b)平行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第一悬臂(21)的同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悬臂(22)穿设在所述第一悬臂(21)上,所述第二悬臂(22)具有相对所述第一悬臂(21)移动的第二移动状态和固定在所述第一悬臂(21)的第二固定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包括:
底座(11);
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支撑杆(12)可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悬臂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穿设在所述支撑杆(12)上,且所述悬臂可相对所述支撑杆(12)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支撑杆(12)的轴线平行。
CN201620895967.5U 2016-08-17 2016-08-17 安装组件 Active CN206048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5967.5U CN206048087U (zh) 2016-08-17 2016-08-17 安装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5967.5U CN206048087U (zh) 2016-08-17 2016-08-17 安装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48087U true CN206048087U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80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95967.5U Active CN206048087U (zh) 2016-08-17 2016-08-17 安装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480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1260A (zh) * 2018-03-14 2018-09-04 天津智通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车底装配用工具托举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1260A (zh) * 2018-03-14 2018-09-04 天津智通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车底装配用工具托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0735A (zh) 一种发动机托架
CN206048087U (zh) 安装组件
CN213840121U (zh) 一种组合式的工程测量测绘装置支架
CN105897137B (zh) 角度调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摆臂式支架
CN204225419U (zh) 磁吸式背景墙板
CN115031059A (zh) 一种管道支撑件及管道移动支撑架
CN205280074U (zh) 一种激光跟踪仪装配式三角支撑装置
CN202769205U (zh) 一种立杆支架
CN114877178A (zh) 一种具有零位锁定机构的模拟姿态台架
CN212058849U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便携式的工地扬尘监测仪
CN203858278U (zh) 电能表支架
CN202937965U (zh) 一种方向盘振动试验夹紧固定装置
CN214024506U (zh) 一种数控机床底座调节装置
CN205136827U (zh) 多功能电缆支架
CN205833211U (zh) 一种用于流体实验的多功能支架
CN219912457U (zh) 一种tbm隧洞施工测量仪器吊挂固定装置
CN220719300U (zh) 一种土木工程管道摆放架
CN215488712U (zh) 一种用于快速测绘作业的水平仪三脚架
CN214537915U (zh) 一种带传感器的水平尺
CN220582127U (zh) 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装置
CN220354860U (zh) 一种便携式建筑工程测绘架
CN220136486U (zh) 一种耐火材料布料设备称重装置底部连接装置
CN215110970U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用安装架
CN208723498U (zh) 一种机电工程设备安装定位装置
CN219513707U (zh) 一种电力施工的电缆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Installation component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