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45083U - 一种输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45083U
CN206045083U CN201620768370.4U CN201620768370U CN206045083U CN 206045083 U CN206045083 U CN 206045083U CN 201620768370 U CN201620768370 U CN 201620768370U CN 206045083 U CN206045083 U CN 206045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opping funnel
liquid
transfusion device
film
trans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683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由渠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ili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aili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aili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aili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683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45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45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45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液器,包括:滴斗和穿刺单元,滴斗底端与输液导管连通,穿刺单元内设有进气孔及进液孔,进气孔的入口处设有第一止液膜;滴斗上设有排气单元,排气单元包括第二止液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滴斗上设置第二止液膜,可以在刚开始输液时或更换药液过程中自动排气,实现自动调节滴斗液面的功能;滴斗底部阻气膜的设置可以实现自动止液的功能;在滴斗内设置过滤膜可以对即将进入人体的药液进行过滤,防止杂质进入人体;穿刺单元上的进气孔可以实现自动进气,保证药液可以自动滴入滴斗内;上述结构集聚与同一套输液器上时,输液器可以同时具有上述多种功能,从多个方面保证输液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输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液器。
背景技术
现有输液器的滴斗本身没有调节液面高度的功能,当开始进行输液时和更换药液前滴斗内液面较低时,还需要手动将滴斗内的部分气体挤出才能将滴斗内的液面抬升起来,无法实现自动调节,操作过程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输液器无法实现自动调节滴斗内的液面高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器,包括:滴斗和穿刺单元,滴斗底端与输液导管连通,穿刺单元内设有用于将外界空气引入药液储存单元内部的进气孔、以及用于连通药液储存单元与滴斗的进液孔,所述进气孔的入口处设有能阻止药液通过、但允许气体通过的第一止液膜,进液孔与滴斗的顶端连通;
所述滴斗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单元,排气单元包括第二止液膜,所述第二止液膜仅能允许气体从滴斗内侧流向滴斗外侧。
其中,所述排气单元设置于所述滴斗下部的侧壁上。
其中,所述排气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止液膜外侧的排气帽,所述排气帽上设有排气孔。
其中,在所述滴斗内且位于滴斗的底部设有阻气膜,所述滴斗的底端设有与输液管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阻气膜下方。
其中,在所述阻气膜与出液口之间还设有过滤膜。
其中,所述滴斗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空腔,所述阻气膜与过滤膜均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其中,在所述空腔内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抵在所述过滤膜的下方。
其中,在所述进气孔的入口处且位于第一止液膜的外侧设有与穿刺单元连接的防护帽,所述防护帽能够允许气体进入所述进气孔。
其中,所述滴斗与穿刺单元为一体结构。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器,通过采用在滴斗上设置第二止液膜,可以在刚开始输液时或更换药液过程中自动排气,实现自动调节滴斗液面的功能,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滴斗底部阻气膜的设置可以实现自动止液的功能,可以避免气体随着残留的药液进入人体,保证安全;在滴斗内设置过滤膜可以对即将进入人体的药液进行过滤,防止杂质进入人体;穿刺单元上的进气孔可以实现自动进气,保证玻璃瓶等体积无法变化的药液储存单元内的药液可以自动滴入滴斗内;进气孔入口处的第一止液膜在实现组织药液流出的同时、又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防止药液被污染;上述结构集聚与同一套输液器上时,输液器可以同时具有上述多种功能,从多个方面保证输液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滴斗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图1的右视剖面图。
其中,1、滴斗;2、穿刺单元;3、进液孔;4、进气孔;5、第一止液膜;6、防护帽;7、排气帽;8、排气孔;9、第二止液膜;10、底座;11、阻气膜;12、过滤膜;13、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输液器,包括:滴斗1和穿刺单元2,滴斗1底端与输液导管连通,穿刺单元2内设有用于将外界空气引入药液储存单元内部的进气孔4、以及用于连通药液储存单元与滴斗1的进液孔3,所述进气孔4的入口处设有能阻止药液通过、但允许气体通过的第一止液膜5,进液孔3与滴斗1的顶端连通;
对于玻璃瓶等体积无法变化的药液储存单元来说,输液过程中必须要向药液储存单元内通入气体才能使药液流出,所以设置了进气孔4;进气孔4入口设置第一止液膜5,既可以防止药液流出,又能供空气通过,同时对经过的空气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避免药液被污染。
所述滴斗1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单元,排气单元包括第二止液膜9,所述第二止液膜9仅能允许气体从滴斗1内侧流向滴斗1外侧。
滴斗1侧壁上设置第二止液膜9,可以将滴斗1内的部分气体排出,又不会有外界气体进入,即气体在第二止液膜9上只能单向通过;这样设置后,当输液暂停后,滴斗1内的药液无法继续向下流动,穿刺单元2处引入的新的药液进入滴斗1后,滴斗1内的部分气体会通过该第二止液膜9排出;当药液的液面上升到第二止液膜9上方时,滴斗1内的气压逐渐上升,新的药液无法继续滴入,滴斗1内的液面保持稳定;输液管道打开继续输液时,外界气体无法进入滴斗1内,滴斗1内的空气与外界隔离,药液只能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滴入滴斗1的药液量与流出滴斗1的药液量相同,滴斗1内的液面保持稳定。整个液面调节过程自动完成,无需医护人员手动操作,节省时间。
优选的,所述排气单元设置于所述滴斗1下部的侧壁上。
具体的,所述排气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止液膜9外侧的排气帽7,所述排气帽7上设有排气孔8。滴斗1内的气体经第二止液膜9流出后通过排气孔8排出,排气帽7的设置可以对第二止液膜9进行保护,防止第二止液膜9处出现药液泄漏或药液被污染的现象,保证安全。
进一步的,在所述滴斗1内且位于滴斗1的底部设有阻气膜11,所述滴斗1的底端设有与输液管连通的出液口13,所述出液口13位于所述阻气膜11下方。阻气膜11可以防止滴斗1内的药液被排空;当药液储存单元内没有药液时,滴斗1内的药液在重力作用下继续向下滴,当液面降至阻气膜11处时,药液上方的气体无法通过阻气膜11,由于气压作用,药液将无法继续滴出,输液自动停止;这种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气体随残留药液进入人体的现象发生,保障安全。
优选的,在所述阻气膜11与出液口13之间还设有过滤膜12。即在阻气膜11下方还设有过滤膜12,过滤膜12可以对药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进入人体,保证安全。
具体的,所述滴斗1的底部设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内设有空腔,所述阻气膜11与过滤膜12均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出液口13与所述空腔连通。在所述空腔内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抵在所述过滤膜12的下方。无论是阻气膜11还是过滤膜12,都属于比较薄的膜结构,在药液的重力作用下,这两种膜结构的中部必然会向下鼓出,为防止阻气膜11或过滤膜12局部集中受力而被损坏,在过滤膜12下方设置了支撑架,以便分担一部分作用力,减少阻气膜11与过滤膜12的变形量,防止膜结构损坏。
优选的,在所述进气孔4的入口处且位于第一止液膜5的外侧设有与穿刺单元2连接的防护帽6,所述防护帽6能够允许气体进入所述进气孔4。防护帽6可以对第一止液膜5进行保护,防止第一止液膜5被损坏或被污染,同时也避免了第一止液膜5外漏,起到一定的美观作用。
优选的,所述滴斗1与穿刺单元2为一体结构。两者一体成型,无需再进行连接,保证两者的密封性,也可以避免连接过程对输液器造成的污染,保证安全。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滴斗1上设置第二止液膜9,可以在刚开始输液时或更换药液过程中自动排气,实现自动调节滴斗1液面的功能,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滴斗1底部阻气膜11的设置可以实现自动止液的功能,可以避免气体随着残留的药液进入人体,保证安全;在滴斗1内设置过滤膜12可以对即将进入人体的药液进行过滤,防止杂质进入人体;穿刺单元2上的进气孔4可以实现自动进气,保证玻璃瓶等体积无法变化的药液储存单元内的药液可以自动滴入滴斗1内;进气孔4入口处的第一止液膜5在实现组织药液流出的同时、又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防止药液被污染;上述结构集聚与同一套输液器上时,输液器可以同时具有上述多种功能,从多个方面保证输液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滴斗和穿刺单元,滴斗底端与输液导管连通,穿刺单元内设有用于将外界空气引入药液储存单元内部的进气孔、以及用于连通药液储存单元与滴斗的进液孔,所述进气孔的入口处设有能阻止药液通过、但允许气体通过的第一止液膜,进液孔与滴斗的顶端连通;
所述滴斗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单元,排气单元包括第二止液膜,所述第二止液膜仅能允许气体从滴斗内侧流向滴斗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单元设置于所述滴斗下部的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止液膜外侧的排气帽,所述排气帽上设有排气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滴斗内且位于滴斗的底部设有阻气膜,所述滴斗的底端设有与输液管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阻气膜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气膜与出液口之间还设有过滤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空腔,所述阻气膜与过滤膜均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腔内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抵在所述过滤膜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气孔的入口处且位于第一止液膜的外侧设有与穿刺单元连接的防护帽,所述防护帽能够允许气体进入所述进气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与穿刺单元为一体结构。
CN201620768370.4U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输液器 Active CN206045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68370.4U CN206045083U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输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68370.4U CN206045083U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输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45083U true CN206045083U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76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68370.4U Active CN206045083U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输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450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1582A (zh) * 2017-08-09 2017-12-08 北京凯利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止液过滤滴斗、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1582A (zh) * 2017-08-09 2017-12-08 北京凯利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止液过滤滴斗、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7441582B (zh) * 2017-08-09 2023-10-24 北京凯利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止液过滤滴斗、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7043A (zh) 一种医用静脉输液器
CN202605452U (zh) 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
CN201798965U (zh) 一种自动排气的静脉输液器
CN203525090U (zh) 浮塞式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
CN103495224A (zh) 止液罐式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
CN206045083U (zh) 一种输液器
CN114247006A (zh) 一种自动止液及防回血的输液器
CN203525069U (zh) 止液罐式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
CN103495243A (zh) 止液袋式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
CN200957231Y (zh) 多功能医用过滤器
CN203525089U (zh) 止液袋式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
CN206518701U (zh) 一种精密过滤输液容器
CN211611076U (zh) 一种自动换液输液装置
CN109172936A (zh) 一种便携式输液装置
CN105268062B (zh) 一种输液器滴斗
CN203355005U (zh) 新式茂菲滴管输液器
CN208756678U (zh) 一种多接口输液器
CN209770998U (zh) 一种自动止液自动排气滴斗
CN206809504U (zh) 输液器滴斗及其精密输液装置
CN208552692U (zh) 一种自动止液过滤滴斗及其系统
CN213284872U (zh) 一种精密输液器用自动排气止液滴斗
CN210698385U (zh) 一种非邻苯中心定位自动止液装置精密膜止液输液器
CN208492831U (zh) 自动排气、止液、精密过滤器装置
CN208864934U (zh) 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
CN206261893U (zh) 一种新型输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