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41112U - 一种usb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usb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41112U
CN206041112U CN201621042462.0U CN201621042462U CN206041112U CN 206041112 U CN206041112 U CN 206041112U CN 201621042462 U CN201621042462 U CN 201621042462U CN 206041112 U CN206041112 U CN 206041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b
fulcrum
engaging portion
usb socket
press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24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洲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424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41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41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41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SB插座,包括具有侧边的外框及至少一个设于所述侧边上的杠杆臂,所述外框开设有USB接口和与所述杠杆臂对应的安装位;所述杠杆臂包括按压部、扣接部及连接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扣接部的支点部,所述支点部通过所述安装位与所述侧边弹性连接,所述按压部的按压端与所述侧边具有高度差;所述扣接部设于所述USB接口上方且所述扣接部设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USB接口的倒扣。本实用新型的USB插座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操作体验且兼容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USB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连接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USB插座。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是电子设备连接外部装置的一个串口总线标准,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等信息通讯产品;而平常所说的USB接口通常应用于USB插头与USB插座。现在出现了很多种可以防止USB插头从USB插座中脱落的USB接口,例如在USB插头与USB插座分别设有卡勾和与卡勾配合的卡槽,当USB插头插进USB插座内时,两者上的卡勾与卡槽就会卡紧,从而防止USB插头脱落;或是分别在USB插头和USB插座上增加磁吸组件,通过的磁场作用力使得USB插头不容易从USB插座中脱落。
现有的防脱落USB插座往往只能与具有与其相对应的结构的USB插头配合使用,这样会使得防脱落USB插座的适用范围较小,兼容性不强;另外由于现有的防脱落USB插座不能与普通的USB插头配合使用,这样给用户的操作使用带来了麻烦,从而使得现有的防脱落USB插座的使用体验也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容性强并具有良好的操作体验的USB插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USB插座,包括具有侧边的外框及至少一个设于所述侧边上的杠杆臂,所述外框开设有USB接口和与所述杠杆臂对应的安装位;所述杠杆臂包括按压部、扣接部及连接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扣接部的支点部,所述支点部通过所述安装位与所述侧边弹性连接,所述按压部的按压端与所述侧边具有高度差;所述扣接部设于所述USB接口上方且所述扣接部设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USB接口的倒扣。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形成有一个一面开口的空腔,所述USB接口设于所述空腔的腔底处;所述安装位为所述侧边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孔;所述扣接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倒扣为至少两个,所述的至少两个倒扣沿着所述扣接部阶梯式排列,且所述倒扣到所述USB接口的中轴线的距离随所述倒扣到所述USB接口的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的对准所述开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支点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活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USB插座还包括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设置于所述支点部与所述侧边的内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或U型弹片。
进一步地,所述杠杆臂为两个,所述的杠杆臂分别设置于所述外框的相对的所述侧边上,且两个所述杠杆臂上的所述倒扣一一相对,其中,一一相对的两个所述倒扣形成倒斗状。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的按压端向远离所述侧边的方向设有弧形翘起。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所述支点部与所述扣接部三者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支点部的材质为弹性材料,所述支点部与所述侧边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SB插座,通过将所述支点部设置于所述安装位处并与所述侧边弹性连接,将所述按压部设于所述侧边的外侧,并将所述扣接部设于所述USB接口上方,且所述扣接部还设有朝向所述USB接口的所述倒扣;当所述按压部受到一个按压的作用力或在所述扣接部施加一个挤压力时,所述支点部也会受到所述按压部传导过来的所述作用力或者是受到所述扣接部传来的挤压力而使得所述支点部发生形变,这时所述支点部会绕着一个点作旋转运动,所述按压部也会运动并靠近所述侧边,而所述扣接部会向远离所述USB接口的中轴线的方向运动,这个时候所述扣接部就会形成一个容纳空间供USB插头放入进来或者被拔出去;当所述USB插头插入到所述USB接口后,撤去所述作用力,所述支点部会因为形变产生的弹力而绕着一个点往反方向作旋转运动,这时,所述按压部会远离所述侧边,而所述扣接部会向所述USB接口的中轴线的方向运动直到所述扣接部的所述倒扣扣紧所述USB插头的外框。本实用新型的USB插座可以扣紧普通的USB插头从而避免所述USB插头从所述USB插座中脱落,无需与具有特定结构的USB插头配合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述USB插座兼容性好,同时因为本实用新型只需施加或者撤去一个按压的作用力就可以使得所述USB插头插入到所述USB插座或者从所述USB插座拔出,因此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SB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在所述USB插座上插入USB插头的第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在所述USB插座上拔出USB插头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USB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在所述USB插座上插入USB插头的第二种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SB插座1,包括具有侧边2的外框3及至少一个设于所述侧边2上的杠杆臂4,所述外框3开设有USB接口5和与所述杠杆臂4对应的安装位6;所述杠杆臂4包括按压部41、扣接部42及连接所述按压部41与所述扣接部42的支点部43,所述支点部43设置于所述安装位6处并与所述侧边2弹性连接,所述按压部41位于所述侧边2的外侧,且所述按压部41的按压端与所述侧边2具有高度差;所述扣接部42设于所述USB接口5上方且所述扣接部42设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USB接口5的倒扣7。优选地,所述外框3形成有一个一面开口的空腔,所述USB接口5设于所述空腔的腔底处;所述安装位6为所述侧边2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孔6;所述扣接部42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位于所述侧边2的内侧。通过使得所述外框3形成有一个容纳所述USB接口5的空腔,可以使得USB插头8通过所述空腔插入到所述USB接口5内,避免了插到所述USB接口5中的所述USB插头8被外界物体碰撞到而使得所述USB插头8松动,从而可以使得所述USB插头8更稳固地与所述USB接口5连接。另外通过在所述侧边2开设有所述开孔和在所述空腔内设有所述扣接部42,可以使得所述支点部43可以在所述开孔处自由活动并使得所述扣接部42在所述空腔内自由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空腔的大小以可以供不同规格的所述USB插头8放入为宜,在此也不做具体限定。此外,所述开孔6的大小以可以供所述支点部43能够在所述开孔6内自由活动为宜,所述扣接部42可以在所述空腔内自由活动:例如,当所述开孔6的大小与所述支点部43的大小相适应时,这时位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按压部41与所述侧边2具有空隙,使得所述支点部43能够在所述开孔6内自由活动的同时所述扣接部42在所述空腔内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自由活动;当所述开孔6可以容纳所述支点部43和所述扣接部42时,所述支点部43和所述扣接部42能够在所述开孔6内自由活动。
优选地,所述按压部41、所述支点部43与所述扣接部42三者一体成型。这样使得所述按压部41、所述支点部43与所述扣接部42能够更加有效地连接成为所述杠杆臂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按压部41、所述支点部43与所述扣接部42三者间也可以通过螺丝连接、卡接或者是其他连接方式连接起来,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框3的对准所述开孔6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柱(图未示),所述支点部43设有定位孔(图未示),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活动配合。通过在所述外框3的对准所述开孔6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定位柱并让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支点部43设有的所述定位孔活动配合,这样所述支点部43可以绕着所述定位柱进行旋转运动;当在所述按压部41施加一个按压力时,所述支点部43受到所述按压部41传来的按压力而绕着所述定位柱做旋转运动,这时所述按压部41会向靠近所述侧边2的方向运动,而所述支点部43所连接的所述扣接部42会向远离所述USB接口5的中轴线的方向运动,这时所述扣接部42就会与所述空腔形成一个容纳空间供所述USB插头8放入进来或者被拔出去。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定位孔可以是贯穿所述支点部43,也可以是设置在所述支点部43内的一个浅孔,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SB插座1还包括弹性装置(图未示),所述弹性装置设置于所述支点部43与所述侧边2的内侧之间。通过在支点部43与所述侧边2两者间设置有的所述弹性装置,参见图2,当在所述按压部41施加一个按压力时,所述支点部43受到所述按压部41传来的按压力而绕着所述定位柱做旋转运动(所述弹性装置或因为所述支点部43运动而发生相应的弹性形变),这时所述按压部41会向靠近所述侧边2的方向运动,而所述支点部43所连接的所述扣接部42会向远离所述USB接口5的中轴线的方向运动,这时所述扣接部42就会与所述空腔形成一个容纳空间供所述USB插头8放入进来;参见图1,当所述USB插头8插入所述USB接口5并在所述按压部41上撤去所述按压力后,所述支点部43会因为弹性装置的形变所产生的弹力而绕着所述定位柱往反方向作旋转运动,这时,所述按压部41会远离所述侧边2,而所述扣接部42会向所述USB接口5的中轴线的方向运动直到所述扣接部42的所述倒扣7扣紧所述USB插头8的外框3;当所述USB插头8从所述USB接口5拔出时,参见图3,所述支点部43也会因为弹性装置的形变所产生的弹力而绕着所述定位柱往反方向作旋转运动,这时,所述按压部41会远离所述侧边2,而所述扣接部42会向所述USB接口5的中轴线的方向运动,这时所述扣接部42会与所述空腔形成一个容纳空间供所述USB插头8拔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弹性装置可以为设置在所述支点部43与所述侧边2之间的弹簧,其中,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定位孔与所述扣接部42之间,且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侧边2的内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点部43的靠近所述侧边2内壁的一侧的表面;另外所述弹性装置也可以为设置在所述侧边2的内壁与设置在所述支点部43之间的弹片(如U型弹片),其中,所述支点部43的位于所述空腔最里面的一端延伸有突出块,所述突出块与所述侧边2平行,所述弹片绕着所述定位柱弯折成U形且所述U形底朝向所述倒扣7,所述弹片的一端接触所述侧边2的内壁,另一端接触所述突出块的一侧且所述对准所述侧边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性装置还可以为片弹簧等其他弹性元器件,在这里不作具体限定。另外,所述弹性装置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所述侧边2与所述杠杆臂4之间的任意地方,只要所述弹性装置能够因为其变形所产生的弹力而使得所述杠杆臂4作旋转运动并使得所述扣接部42向所述USB接口5的中轴线的方向运动,那么就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赘述。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倒扣7为至少两个,所述的至少两个倒扣7沿着所述扣接部42阶梯式排列,且所述倒扣7到所述USB接口5的中轴线的距离随所述倒扣7到所述USB接口5的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其中,所述倒扣7到所述USB接口5的中轴线的距离随所述倒扣7到所述USB接口5的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这样在没有按压力作用于所述按压部41时,所述扣接部42会向所述USB接口5的中轴线倾斜,从而所述扣接部42上的所述倒扣7。此外,在所述扣接部42的不同位置来设置相应的所述倒扣7并使得所述的至少两个倒扣7在所述扣接部42上阶梯排列,可以使得所述扣接部42能够根据所述USB插头8的外框3结构的不同而让所述扣接部42上的相应的所述倒扣7扣紧所述USB插头8的外框3:例如,参见图4,当所述USB插头8的外框3的轴向长度比较短时,这时可以让所述扣接部42上靠近所述USB接口5的所述倒扣7来扣紧所述USB插头8的外框3,使得所述USB插头8稳定地固定在所述USB插座1里面;而当所述USB插头8的外框3的轴向长度比较长时,参见图1,这时可以让所述扣接部42上远离所述USB接口5的所述倒扣7来扣紧所述USB插头8的外框3,使得所述USB插头8稳定地固定在所述USB插座1里面;由上述可知,通过让所述扣接部42上的至少两个所述倒扣7阶梯排列,可以使得所述扣接部42的所说倒扣7能够扣紧不同外框3结构的所述USB插头8,即所述USB插座1可以适用于不同结构的USB插头8,从而提高了所述USB插座1的兼容性。
进一步地,所述杠杆臂4为两个,所述的杠杆臂4分别设置于所述外框3的相对的所述侧边2上,且两个所述杠杆臂4上的所述倒扣7一一相对,其中,一一相对的两个所述倒扣7形成倒斗状。
具体地,通过将两个所述杠杆臂4分别设置在所述外框3的相对的两条所述侧边2上,并且使得两个所述杠杆臂4上的所述倒扣7一一相对,使得扣紧所述USB插头8的倒扣7更多,从而可以使得所述USB插座1更加稳固地扣紧所述USB插头8,并且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所述USB插头8从所述USB插座1上脱落。其中,一一相对的两个所述倒扣7形成倒斗状,参见图5,当所述USB插头8从形成倒斗状的两个所述倒扣7插入时,所述USB插头8会给所述倒扣7施加一个挤压的作用力,而所述倒扣7会传递该作用力给所述扣接部42、所述支点部43和所述按压部41,这时所述扣接部42会向远离所述USB接口5的中轴线方向运动,而所述按压部41会向所述USB接口5的中轴线方向运动,当所述扣接部42与所述空腔形成一个供所述USB插头8插入的容纳空间时,所述USB插头8就可以插进所述USB接口5。即,无需在所述按压部41施加按压的作用力,而只要给所述倒扣7施加一个挤压的作用力就可以使得所述USB插头8插进所述USB插座1,从而可以使得所述USB插头8更加容易且方便地插进所述USB插座1。
优选地,所述按压部41的按压端向远离所述侧边2的方向设有弧形翘起。其中,所述弧形翘起可以让人更加方便地按压所述按压部41,防止在按压的过程中出现打滑脱手的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按压部41的按压端还可以通过其他设置来让人更加方便地按压所述按压部41,例如,可以在所述按压端的表面设置一些凸起或者是在所述按压端的表面设置一些相互交错的划痕这些可以增加用户在按压所述按压部41的所述按压端时的摩擦力而防止出现打滑脱手的现象,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外框3的对准所述开孔6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定位柱并让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支点部43设有的所述定位孔活动配合,并通过在支点部43与所述侧边2两者间设置有的所述弹性装置,这样当在位于所述侧边2的外侧的所述按压部41施加一个按压力或在所述扣接部42施加一个挤压力时,所述支点部43受到所述按压部41传来的按压力或者是受到所述扣接部42传来的挤压力而绕着所述定位柱做旋转运动,这时所述按压部41会向靠近所述侧边2的方向运动,而所述支点部43所连接的所述扣接部42会向远离所述USB接口5的中轴线的方向运动,这时设于所述USB接口5上方的所述扣接部42形成一个容纳空间供所述USB插头8放入进来或者被拔出去;当所述USB插头8插入到所述USB接口5并在所述按压部41上撤去所述按压力后,所述支点部43会因为弹性装置的形变所产生的弹力而绕着所述定位柱往反方向作旋转运动,这时,所述按压部41会远离所述侧边2,而所述扣接部42会向所述USB接口5的中轴线的方向运动直到所述扣接部42的所述倒扣7扣紧所述USB插头8的外框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USB插座1可以扣紧普通的USB插头8从而避免所述USB插头8从所述USB插座1中脱落,无需与具有特定结构的USB插头8配合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述USB插座1兼容性好,同时因为本实用新型只需施加或者撤去一个按压的作用力就可以使得所述USB插头8插入到所述USB插座1或者从所述USB插座1拔出,因此操作方便,从而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操作体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
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之处主要在于:所述支点部43的材质为弹性材料,所述支点部43与所述侧边2一体成型。即,所述支点部43无需通过其它装置(弹性装置、定位柱、定位孔)来与所述侧边2弹性连接,而是直接与所述侧边2一体成型。需要说明的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所述支点部43也可以通过螺丝连接、卡接或是其它连接方式与所述侧边2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所述支点部43与所述侧边2一体成型,将所述按压部41设于所述侧边2的外侧,并将所述扣接部42设于所述USB接口5上方,且所述扣接部42还设有朝向所述USB接口5的所述倒扣7;当所述按压部41受到一个按压的作用力或在所述扣接部42施加一个挤压力时,所述支点部43会受到所述按压部41传导过来的所述作用力或者是受到所述扣接部42传来的挤压力而使得所述支点部43发生形变,这时所述支点部43会绕着一个点作旋转运动,所述按压部41也会运动并靠近所述侧边2,而所述扣接部42会向远离所述USB接口5的中轴线的方向运动,这个时候所述扣接部42就会形成一个容纳空间供USB插头8放入进来或者被拔出去;当所述USB插头8插入到所述USB接口5后,撤去所述作用力,所述支点部43会因为其形变产生的弹力而绕着一个点往反方向作旋转运动,这时,所述按压部41会远离所述侧边2,而所述扣接部42会向所述USB接口5的中轴线的方向运动直到所述扣接部42的所述倒扣7扣紧所述USB插头8的外框3。本实用新型的USB插座1可以扣紧普通的USB插头8从而避免所述USB插头8从所述USB插座1中脱落,无需与具有特定结构的USB插头8配合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述USB插座1兼容性好,同时因为本实用新型只需施加或者撤去一个按压的作用力就可以使得所述USB插头8插入到所述USB插座1或者从所述USB插座1拔出,因此操作方便,从而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操作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USB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侧边的外框及至少一个设于所述侧边上的杠杆臂,所述外框开设有USB接口和与所述杠杆臂对应的安装位;所述杠杆臂包括按压部、扣接部及连接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扣接部的支点部,所述支点部通过所述安装位与所述侧边弹性连接,所述按压部的按压端与所述侧边具有高度差;所述扣接部设于所述USB接口上方且所述扣接部设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USB接口的倒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形成有一个一面开口的空腔,所述USB接口设于所述空腔的腔底处;所述安装位为所述侧边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孔;所述扣接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扣为至少两个,所述的至少两个倒扣沿着所述扣接部阶梯式排列,且所述倒扣到所述USB接口的中轴线的距离随所述倒扣到所述USB接口的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对准所述开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支点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活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座还包括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设置于所述支点部与所述侧边的内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或U型弹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臂为两个,所述的杠杆臂分别设置于所述外框的相对的所述侧边上,且两个所述杠杆臂上的所述倒扣一一相对,其中,一一相对的两个所述倒扣形成倒斗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的按压端向远离所述侧边的方向设有弧形翘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所述支点部与所述扣接部三者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部的材质为弹性材料,所述支点部与所述侧边一体成型。
CN201621042462.0U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usb插座 Active CN206041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2462.0U CN206041112U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usb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2462.0U CN206041112U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usb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41112U true CN206041112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298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2462.0U Active CN206041112U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usb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411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9179A (zh) * 2017-12-21 2018-04-24 江西佰仕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线路连接插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9179A (zh) * 2017-12-21 2018-04-24 江西佰仕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线路连接插头
CN107959179B (zh) * 2017-12-21 2023-07-21 江西佰仕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连接插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23297U (zh) 大电流电连接器用插孔
CN206041112U (zh) 一种usb插座
CN202084697U (zh) 可改变接触件通路短路状态的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
CN201243128Y (zh) 一种防松脱的插头插座结构
CN201238110Y (zh) 滚柱接触易拔插座
CN201533066U (zh) 多路电连接器
CN203553499U (zh) 一种应用于插座的防插头脱落结构
JP3135442U (ja)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モジュラープラグ
CN205724066U (zh) 高压接插件
CN104283058A (zh) 一种应用于插座的防插头脱落结构
CN204858136U (zh) 一种防松脱电连接器组合
CN201270311Y (zh) 一种新型防松动插头
CN208753660U (zh) 线对线连接器
CN208461049U (zh) 可同步装配的电源连接器
CN203553498U (zh) 一种防插头脱出插座的刺破结构
CN220324337U (zh) 一种连接器按键结构
CN204633041U (zh) 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
CN215339999U (zh) 一种改进的电能表
JP3187066U (ja) ネットワークコネクタ
CN211320452U (zh) 耦合器的防脱装置
CN2916997Y (zh) 一种具有卡钩结构的插头连接器
CN203812732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220066112U (zh) 便捷接线的端子台结构
CN204631091U (zh) 一种电能表接插端子及电能表
CN209880899U (zh) 一种电连接器的插孔接触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