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39556U - 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39556U
CN206039556U CN201620479930.4U CN201620479930U CN206039556U CN 206039556 U CN206039556 U CN 206039556U CN 201620479930 U CN201620479930 U CN 201620479930U CN 206039556 U CN206039556 U CN 206039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chip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799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振刚
徐坤平
杨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799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39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39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39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电路板;芯片,芯片设置在电路板的上表面,并通过引线组与电路板电连接;覆盖层,覆盖层设置在芯片的上表面,且覆盖层上设置有图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美观、协调,方便用户使用,能够提升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指纹识别作为比较流行、方便和可靠的身份鉴别方式,己经在社会生活中的诸多方面开始广泛使用,例如在智能手机上使用指纹识别来进行身份验证,保护系统及信息安全。但是,因为指纹的变化量很小,要求检测精度非常高。如果在上面制作图案,有图案的部分和没有图案的部分数据就会有差别,甚至图案的不同的部分数据都会不均匀,影响指纹的比对正确率。因此,为了保证指纹芯片检测数据的一致性,相关技术中大都没有在指纹识别装置上制作图案。
然而,指纹识别装置的外观是智能手机外观设计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只有一种颜色而没有图案和标示的表面不太美观。而且随着指纹检测芯片的各种应用不断增加,在芯片上制作图案也能够起到引导应用的作用。由此,对于对产品外观要求较高或要求个性化的用户,目前常用的指纹识别装置并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指纹识别装置。该装置外观优美,方便用户使用,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电路板;芯片,所述芯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并通过引线组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设置在所述芯片的上表面,且所述覆盖层上设置有图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通过在芯片上表面设置有图案的覆盖层,外观更加协调、美观,且能够起到标识作用,方便用户使用,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指纹识别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覆盖层为喷涂在所述芯片上表面的带有图案的涂层。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涂层由至少一种颜色涂料形成,且所述涂层不透明。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涂层的图案通过刻蚀、丝网印刷或喷涂形成。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覆盖层为粘接在所述芯片上表面的带有图案的贴片。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贴片为玻璃、蓝宝石或陶瓷。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贴片的图案通过在所述贴片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刻蚀、丝网印刷或喷涂形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外观协调美观,方便用户使用,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图4、图5、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案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指纹采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指纹识别装置包括:电路板10、芯片20和覆盖层30。
其中,芯片20设置在电路板10的上表面,并通过引线组与电路板10电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芯片20包括芯片塑料封装21和芯片晶圆22,芯片晶圆22通过引线组40和焊锡50与电路板10电连接。
覆盖层30设置在芯片20的上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覆盖层可以是喷涂在芯片上表面的带有图案的涂层。
其中,涂层由至少一种颜色涂料形成,且涂层不透明,涂层的图案可以但不限于通过刻蚀、丝网印刷或喷涂形成。
具体地,如图1所示,涂层设置在芯片20的上表面,涂层可以是各种颜色,但是不透明,可以在涂层的上表面刻蚀(如用激光刻蚀)出图案,也可以在涂层的上表面进行丝网印刷以形成图案,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涂料分多次喷涂在芯片20的上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覆盖层30可以是通过粘结层60粘接在芯片20上表面的带有图案的贴片。
具体地,贴片可以是透明的,如玻璃、蓝宝石等,此时,贴片的图案可以在贴片的下表面制作图案,制作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刻蚀、丝网印刷和喷涂。贴片也可以是不透明的,如陶瓷等,此时,贴片的图案可以在贴片的上表面制作图案,制作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刻蚀、丝网印刷和喷涂。
其中,刻蚀可以但不限于是用激光刻蚀,喷涂可以但不限于是彩色喷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涂层或贴片上的图案包括但不限于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正六边形。
需要说明的是,刻蚀比如常用的激光刻蚀,通过在涂层或贴片表面刻蚀掉一部分,使用户看到刻蚀掉的图案。但这样涂层或贴片表面会不平整,采集到的指纹数据一致性会受到影响。喷涂是将至少一种颜色的涂料分成一次或多次喷涂到芯片20的上表面或贴片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形成图案。但若是多次分层喷涂,芯片20上表面或贴片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厚度就会不同。即使是将不同颜色的涂料喷涂在同一层,且喷涂厚度相同,由于不同颜色涂料性质差别(如介电常数),也会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一致性产生影响。
为了降低上述影响,保证指纹识别的正确率,芯片20可以用于采集用户指纹覆盖覆盖层时生成的指纹数据。
具体地,如图7所示,用户将手指指纹覆盖覆盖层30,通过芯片20上的多个感应单元采集用户指纹生成的指纹数据。
进一步地,芯片20根据比对数据和指纹数据生成修正指纹数据,并根据修正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
其中,比对数据的获取步骤包括:该指纹识别装置在制作完成后,通过在覆盖层30上覆盖导电物,并通过图7所示的感应单元获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芯片20具体可通过如下公式(1)计算修正指纹数据:
X′=X-a*Xj (1)
其中,X为指纹数据,X′为修正指纹数据,a为变化系数,Xj为比对数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公式(2)计算上述变化系数a:
a=Xz/b (2)
其中,b为固定值,Xz为指纹数据X的总和。
需要说明的是,变化系数a的计算方法并不限于上述公式(2)。
具体而言,指纹识别装置在制作完图案后,利用导电橡胶块或其他导电物覆盖到覆盖层30的上表面,并读取数据,即比对数据,将比对数据保存在指纹识别装置的芯片20中。
正常使用该指纹识别装置时,把采集到的指纹数据和这个数据进行运算,来消除表面图案所造成的影响。由于不同变化量的指纹造成的影响不同,所以可以通过公式X′=X-a*Xj计算修正指纹数据,即去除覆盖层30影响的指纹数据,其中,X为采集到的指纹数据,X′为修正指纹数据,Xj为上述比对数据,a为变化系数,它和指纹数据X的平均值成正比,即a=Xz/b,Xz为采集到的指纹数据X的总和,b为固定值,由此,该指纹识别装置表面制作的图案就不会影响指纹识别功能的正确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通过在芯片上表面设置有图案的覆盖层,外观更加协调、美观,且能够起到标识作用,方便用户使用,并通过比对数据和指纹数据获得修正指纹数据,以保证指纹识别的正确率,进而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该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指纹门禁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外观协调、美观,便于用户使用,指纹识别效果好,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其它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为了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
芯片,所述芯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并通过引线组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设置在所述芯片的上表面,且所述覆盖层上设置有图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为喷涂在所述芯片上表面的带有图案的涂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由至少一种颜色涂料形成,且所述涂层不透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的图案通过刻蚀、丝网印刷或喷涂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为粘接在所述芯片上表面的带有图案的贴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为玻璃、蓝宝石或陶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的图案通过在所述贴片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刻蚀、丝网印刷或喷涂形成。
8.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
CN201620479930.4U 2016-05-24 2016-05-24 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206039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79930.4U CN206039556U (zh) 2016-05-24 2016-05-24 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79930.4U CN206039556U (zh) 2016-05-24 2016-05-24 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39556U true CN206039556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12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79930.4U Active CN206039556U (zh) 2016-05-24 2016-05-24 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395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8660A (zh) * 2019-09-19 2019-12-20 上海图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指纹传感器表面发光图案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8660A (zh) * 2019-09-19 2019-12-20 上海图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指纹传感器表面发光图案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1923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same
CN105511661B (zh) 触控装置
CN208044621U (zh) 电子设备覆盖窗口一体型指纹传感器模块组件
CN102918546B (zh) 包括电容透镜的手指传感器及其相关方法
CN105138988B (zh) 互容式指纹识别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06444994A (zh) 一种整合全屏指纹识别的3d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93688A (zh) 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3746036U (zh) 触控板
EP2814054A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home key
CN206039556U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5809127A (zh) 指纹传感器的感测装置及方法
CN106462740A (zh) 终端设备
CN104063696A (zh) 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包含其的终端设备
US20150242740A1 (en) Car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card
CN204731799U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贴合结构
CN207148866U (zh) 指纹识别组件及智能终端
CN206546535U (zh) 一种整合全屏指纹识别的3d盖板
CN205158393U (zh) 一种新型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7180209B (zh) 交互面上物体姿态识别系统
CN207926668U (zh) 显示屏组件,透明盖板和电子设备
CN108694360A (zh) 指纹成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7423660A (zh) 指纹识别装置、指纹识别方法和终端设备
CN203930876U (zh) 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07015710A (zh) 具有多重生物辨识功能的触控传感器
CN205917178U (zh) 玻璃镀层结构、指纹检测装置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7

Address after: 518119 1 Yanan Road, Kwai Chu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YD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BYD 518118 Shenzhen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Pingshan New District No. 3009

Patentee before: BYD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YD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YD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after: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YD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YD Semiconducto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