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21550U - 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21550U
CN206021550U CN201620723362.8U CN201620723362U CN206021550U CN 206021550 U CN206021550 U CN 206021550U CN 201620723362 U CN201620723362 U CN 201620723362U CN 206021550 U CN206021550 U CN 206021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mobile terminal
finger ring
main control
l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233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德
蔡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 silv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now Beneficial Bio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now Beneficial Bio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now Beneficial Bio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233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21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21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215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包括:摄像头(1)、近红外光源(2)、滑块(3)、滑槽(4)、滑带(5)、上限位点(6)、下限位点(7)、固定端(8)、主控模块(9)、指环体(10)、指静脉采集窗口(11)、电源(12)。本实用新型采用手指静脉识别技术、DSP技术、蓝牙通信技术、超短波通信技术,实现了指环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识别、配对、数据传输,实现了基于手指环的移动终端的防丢失。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终端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智能手机依然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通讯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购物,理财,账号安全需要保障。目前手机端及移动设备采用的大多为指纹识别。相对来说由于指纹裸露在皮肤的表面,指纹信息很容易被复制,且手指易发生脱皮、划伤等状况,指纹的安全性并不是很高。目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在当手机丢失或者遗落时,即使察觉及时,用另一手机查找丢失手机时,此时相信大家听到的都是“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针对以上两点,本实用新型提出手指静脉识别防丢指环。其实静脉识别系统已逐渐出现在门禁系统、考试系统、社保系统等领域,由于手指静脉采集系统需要照明,传统的指静脉采集模块尺寸较大,无法应用在手机、移动终端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传统指静脉采集模块尺寸较大的问题以及手机丢失后拾到者恶意关机的问题,将手指静脉应用手机防丢指环上,配合手机及移动设备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将手指静脉采集设备集成在防丢指环上,具有小巧精致、造型美观、操作简单、使用方面、防丢距离远、应用广泛等特点,解决了移动终端的防丢失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包括:摄像头、近红外光源、滑块、滑槽、滑带、上限位点、下限位点、固定端、主控模块、指环体、指静脉采集窗口、电源;
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指环体内,与所述近红外光源对应,用于接收近红外光源发出的近红外光透过手指时形成的指静脉影像,并将所获得的指静脉影像传送给所述主控模块;此时所述滑块位于所述上限位点;
所述近红外光源安装在所述滑带的凸起位置,与所述摄像头对应,用于发射700~900nm 的近红外光;
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滑带的移动端,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所述上限位点与下限位点之间来回滑动;
所述滑槽位于所述指环体内部,用于支撑所述滑块在所述上限位点与下限位点之间来回滑动;
所述滑带为两头椭圆细长软胶材质,弯曲后,与所述指环体构成指环状,手指插入后,与手指紧密接触;
所述上限位点用于限制所述滑块的移动位置,所述滑块到达所述上限位点位置时,所述滑带所形成的指环状最小;
所述下限位点用于限制所述滑块的移动位置,所述滑块到达所述下限位点时,所述滑带呈水平状,紧贴于所述指环体表面;
所述固定端用于将所述滑带的没有安装所述滑块的一端固接在所述指环体上;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与控制所述近红外光源发光,控制所述摄像头拍摄近红外光源发出的近红外光透过手指时形成的指静脉影像;并接收所述摄像头传送的指静脉影像,将指静脉影像转换成适合与移动终端传输的数据;完成与移动终端APP的通讯、配对、识别;完成指静脉影像作为开机密码时在移动终端APP上的注册,移动终端APP收到指静脉影像与预存的指静脉影像样本进行比较,一致时,验证通过,关闭所述近红外光源和所述摄像头,移动终端解锁;完成与移动终端的距离检测,超过安全距离时产生报警声音;
所述指静脉采集窗口透光、防水,安装在所述摄像头表面,用于保护所述摄像头;
所述电源用于给所述摄像头、所述近红外光源、所述主控模块供电;
所述指环体用于承载所述摄像头、滑块、滑槽、滑带、上限位点、下限位点、固定端、主控模块、指静脉采集窗口、电源,并能够吸附或粘接在移动终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之间的滑动有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可使手指插入指环时,所述滑块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在述滑槽内任意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近红外光源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为无线通信,可实现在固定频率下的双工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在手指插入时,能够根据所采集的指静脉影像,发出引导使用者调整手指位置的提示应,使用者手指位置调整准确后,终止提示音。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在手指插入时,所发出的提示音可根据插入手指的影像的准确率,发出不同频率的提示音,使用者根据提示音的频率可得知手指插入的误差。
进一步地,所述指静脉采集窗口为长波透滤光片,用于抑制环境可见光和非近红外光对指静脉识别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讯方式为蓝牙通信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讯方式为超短波通信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频率为40MHz至45MHz。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可通过移动终端与云端存储的指静脉影像对比。
本实用新型采用手指静脉识别技术、DSP技术、蓝牙通信技术、超短波通信技术,实现了指环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识别、配对、数据传输,实现了基于手指环的移动终端的防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物影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加图1至图2,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包括:摄像头1、近红外光源2、滑块3、滑槽4、滑带5、上限位点6、下限位点7、固定端8、主控模块9、指环体10、指静脉采集窗口11、电源12;
所述摄像头1位于所述指环体10内,与所述近红外光源2对应,用于接收近红外光源2发出的近红外光透过手指时形成的指静脉影像,并将所获得的指静脉影像传送给所述主控模块9;此时所述滑块3位于所述上限位点6,;
所述近红外光源2安装在所述滑带5的凸起位置,与所述摄像头1对应,用于发射700~900nm的近红外光;
所述滑块3固定在所述滑带5的移动端,能够在所述滑槽4内所述上限位点6与下限位点7之间来回滑动;
所述滑槽4位于所述指环体10内部,用于支撑所述滑块3在所述上限位点6与下限位点7之间来回滑动;
所述滑带5为两头椭圆细长软胶材质,弯曲后,与所述指环体10构成指环状,手指插入后,与手指紧密接触;
所述上限位点6用于限制所述滑块3的移动位置,所述滑块3到达所述上限位点6位置时,所述滑带5所形成的指环状最小;
所述下限位点7用于限制所述滑块3的移动位置,所述滑块3到达所述下限位点7时,所述滑带5呈水平状,紧贴于所述指环体10表面;
所述固定端8用于将所述滑带5的没有安装所述滑块3的一端固接在所述指环体10上;
所述主控模块9用于与控制所述近红外光源2发光,控制所述摄像头1拍摄近红外光源2发出的近红外光透过手指时形成的指静脉影像;并接收所述摄像头1传送的指静脉影像,将指静脉影像转换成适合与移动终端传输的数据;完成与移动终端APP的通讯、配对、识别;完成指静脉影像作为开机密码时在移动终端APP上的注册,移动终端APP收到指静脉影像与预存的指静脉影像样本进行比较,一致时,验证通过,关闭所述近红外光源2和所述摄像头1,移动终端解锁;完成与移动终端的距离检测,超过安全距离时产生报警声音;
所述指静脉采集窗口11透光、防水,安装在所述摄像头1表面,用于保护所述摄像头1;
所述电源12用于给所述近摄像头1、所述近红外光源2、所述指控模块9供电;
所述指环体10用于承载所述摄像头1、滑块3、滑槽4、滑带5、上限位点6、下限位点7、固定端8、主控模块9、指静脉采集窗口11、电源12,并能够吸附或粘接在移动终端上。
实施例2:参加图1至图2,在实施例1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的基础上,所述滑块3与所述滑槽4之间的滑动有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可使手指插入指环时,所述滑块3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在述滑槽4内任意滑动。
实施例3:参加图1至图2,在实施例1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的基础上,所述近红外光源2与所述主控模块9之间为无线通信,可实现在固定频率下的双工通信。
实施例4:参加图1至图2,在实施例1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的基础上,所述主控模块9在手指插入时,能够根据所采集的指静脉影像,发出引导使用者调整手指位置的提示应,使用者手指位置调整准确后,终止提示音。
实施例5:参加图1至图2,在实施例1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的基础上,所述主控模块9在手指插入时,所发出的提示音可根据插入手指的影像的准确率,发出不同频率的提示音,使用者根据提示音的频率可得知手指插入的误差。
实施例6:参加图1至图2,在实施例1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的基础上,所述指静脉采集窗口11为长波透滤光片,用于抑制环境可见光和非近红外光对指静脉识别的影响。
实施例7:参加图1至图2,在实施例1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的基础上,所述主控模块9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讯方式为蓝牙通信方式或超短波通信方式。
实施例8:参加图1至图2,在实施例1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的基础上,所述主控模块9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采用超短波通信方式时通信频率为40MHz至45MHz。
实施例9:参加图1至图2,在实施例1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的基础上,所述主控模块9可通过移动终端与云端存储的指静脉影像对比。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1)、近红外光源(2)、滑块(3)、滑槽(4)、滑带(5)、上限位点(6)、下限位点(7)、固定端(8)、主控模块(9)、指环体(10)、指静脉采集窗口(11)、电源(12);
所述摄像头(1)位于所述指环体(10)内,与所述近红外光源(2)对应,用于接收近红外光源(2)发出的近红外光透过手指时形成的指静脉影像,并将所获得的指静脉影像传送给所述主控模块(9);此时所述滑块(3)位于所述上限位点(6);
所述近红外光源(2)安装在所述滑带(5)的凸起位置,与所述摄像头(1)对应,用于发射700~900nm的近红外光;
所述滑块(3)固定在所述滑带(5)的移动端,能够在所述滑槽(4)内所述上限位点(6)与下限位点(7)之间来回滑动;
所述滑槽(4)位于所述指环体(10)内部,用于支撑所述滑块(3)在所述上限位点(6)与下限位点(7)之间来回滑动;
所述滑带(5)为两头椭圆细长软胶材质,弯曲后,与所述指环体(10)构成指环状,手指插入后,与手指紧密接触;
所述上限位点(6)用于限制所述滑块(3)的移动位置,所述滑块(3)到达所述上限位点(6)位置时,所述滑带(5)所形成的指环状最小;
所述下限位点(7)用于限制所述滑块(3)的移动位置,所述滑块(3)到达所述下限位点(7)时,所述滑带(5)呈水平状,紧贴于所述指环体(10)表面;
所述固定端(8)用于将所述滑带(5)的没有安装所述滑块(3)的一端固接在所述指环体(10)上;
所述主控模块(9)用于与控制所述近红外光源(2)发光,控制所述摄像头(1)拍摄近红外光源(2)发出的近红外光透过手指时形成的指静脉影像;并接收所述摄像头(1)传送的指静脉影像,将指静脉影像转换成适合与移动终端传输的数据;完成与移动终端APP的通讯、配对、识别;完成指静脉影像作为开机密码时在移动终端APP上的注册,移动终端APP收到指静脉影像与预存的指静脉影像样本进行比较,一致时,验证通过,关闭所述近红外光源(2)和所述摄像头(1),移动终端解锁;完成与移动终端的距离检测,超过安全距离时产生报警声音;
所述指静脉采集窗口(11)透光、防水,安装在所述摄像头(1)表面,用于保护所述摄像头(1);
所述电源(12)用于给所述摄像头(1)、所述近红外光源(2)、所述主控模块(9)供电;
所述指环体(10)用于承载所述摄像头(1)、滑块(3)、滑槽(4)、滑带(5)、上限位点(6)、下限位点(7)、固定端(8)、主控模块(9)、指静脉采集窗口(11)、电源(12),并能够吸附或粘接在移动终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与所述滑槽(4)之间的滑动有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可使手指插入指环时,所述滑块(3)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在述滑槽(4)内任意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源(2)与所述主控模块(9)之间为无线通信,可实现在固定频率下的双工通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9)在手指插入时,能够根据所采集的指静脉影像,发出引导使用者调整手指位置的提示应,使用者手指位置调整准确后,终止提示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9)在手指插入时,所发出的提示音可根据插入手指的影像的准确率,发出不同频率的提示音,使用者根据提示音的频率可得知手指插入的误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静脉采集窗口(11)为长波透滤光片,用于抑制环境可见光和非近红外光对指静脉识别的影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9)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讯方式为蓝牙通信方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9)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讯方式为超短波通信方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9)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频率为40MHz至45MHz。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9)可通过移动终端与云端存储的指静脉影像对比。
CN201620723362.8U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21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3362.8U CN206021550U (zh)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3362.8U CN206021550U (zh)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21550U true CN206021550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44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2336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21550U (zh)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215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5971A (zh) * 2019-10-31 2020-02-07 杭州财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寒冷环境下正常使用的安全验证用静脉指环
CN112839122A (zh) * 2019-11-22 2021-05-25 肖申克电子有限公司 使便携电子装置的操作能基于与其附接而进行的把持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5971A (zh) * 2019-10-31 2020-02-07 杭州财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寒冷环境下正常使用的安全验证用静脉指环
CN112839122A (zh) * 2019-11-22 2021-05-25 肖申克电子有限公司 使便携电子装置的操作能基于与其附接而进行的把持装置
CN112839122B (zh) * 2019-11-22 2023-09-08 肖申克电子有限公司 把持装置、把持方法和把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193208A1 (en) Multimodal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photoplethysmography (ppg) bulk absorption biometric
CN107463883A (zh) 生物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51449A (zh) 生物识别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JP2007537680A5 (zh)
CN106796643A (zh) 对电子装置进行存取的自动授权
CN206021550U (zh) 一种基于手指静脉识别的移动终端防丢指环
US9892247B2 (en) Multimodal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photoplethysmography (PPG) bulk absorption biometric
CN106453375A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寻回方法和装置
CN104079710A (zh) 一种新型全封闭卡机一体化手机
CN107292290A (zh) 人脸活体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097524A (zh) 一种带有触摸屏的汽车遥控钥匙
CN112307451A (zh) 一种多模态身份识别方法及设备
CN206209868U (zh) 新型虹膜智能支付手机
CN207008745U (zh) 一种基于手机摄像头的智能锁系统
CN107371144A (zh) 一种智能发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15001A (zh) 应用于移动终端上的人脸识别方法
CN206115526U (zh) 一种面部识别智能锁
CN205654255U (zh) 人脸识别智能门
CN209072605U (zh) 一种具有无源控制装置的宽带执法仪设备
CN107451547A (zh) 识别活体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206460357U (zh) 一种基于手指静脉的电脑显示器
CN207424883U (zh)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功能的装置
CN206863840U (zh)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物联网智能锁
CN108022353A (zh) 具有3d拍照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锁系统
CN215954383U (zh) 一种可选择解锁方式的门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27

Address after: 100000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West Road No. 3 Building No. 3 hospital 15 floor room 1809

Patentee after: Gold silv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on the ground floor, No. 26, No. 03, room 0306

Patentee before: Know beneficial biotechnology (Beijing) company limite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