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18800U - 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18800U
CN206018800U CN201621040772.9U CN201621040772U CN206018800U CN 206018800 U CN206018800 U CN 206018800U CN 201621040772 U CN201621040772 U CN 201621040772U CN 206018800 U CN206018800 U CN 206018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f shell
heating half
electric heater
electrode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07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志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athay Pacif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athay Pacif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athay Pacif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athay Pacif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407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18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18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188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该电暖器包括壳体、电加热管和微晶相变石蜡,电加热管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微晶相变石蜡填充在壳体与电加热管之间的间隙空间中;电加热管包括中空管、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的横截面为半圆环形,在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的外圆周面上以及外圆周面与内圆周面的连接处上形成有外电极,在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的内圆周面上形成有内电极,外电极与第一电极连接板连接,内电极与第二电极连接板连接,第一电极连接板与第二电极连接板通过电源线连接外界电源的正负极;上加热半壳体、下加热半壳体、外电极、内电极、第一电极连接板和第二电极连接板共同构成PTC电加热管。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
背景技术
电暖器是一种常用的取暖设备,现有技术中的电暖器通常采用电加热管作为加热元件,在电暖器内部设置有导热油,利用电加热管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提高导热油的温度,通过导热油与室内空气之间的对流传热以及与墙壁、人体之间的辐射传热,达到供暖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电暖器实质上只是利用导热油与室内环境及人体之间的温差进行传热,这种热量传递仅仅利用了显热,热量转换效率不高,而且导热油作为热载体导致现有技术中的电暖器体积大,重量大,能耗大,出热量小。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电加热管是以金属管为外壳,沿管内中心轴向均布螺旋电热合金丝(镍铬、铁铬合金),管内空隙填充具有良好绝缘导热性能的介质——氧化镁砂或含氧化镁砂的颗粒组合物,管口两端用硅胶或陶瓷密封。这种电加热管只有外表面与被加热的流体(导热油、水或空气)接触,接触面积有限,导致加热效率不高,热电转换效率低。
公开号为CN104359146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散热式电暖器,包括腔体及电热元件,电热元件设置在腔体内,所述腔体为带有散热片的腔体,腔体内壳与外壳之间注有导热油,电热元件与腔体内壳之间具有一层绝缘层,所述温控元件设在腔体内部,温控元件与电热元件串联,所述电热元件由若干根加热杆组成,加热杆之间为并联连接,所述腔体外部上端设有温度调节旋钮,温度调节旋钮与温控元件串联,所述腔体底部外端设有小轮,腔体外壳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腔体内、外壳由金属薄板制成。
公开号为CN103442465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加热管,包括不锈钢空管,不锈钢空管内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外周填充导热绝缘材料,其中所述导热绝缘材料由氧化镁砂、填充颗粒物组成,所述填充物颗粒由硅橡胶、氧化铝、二氧化钛和陶瓷颗粒组成,导热率最高可达到1.98-3.1W/M·℃。
本领域中有进一步提高电暖器的电-热转换效率、减小电暖器的体积和重量、降低能耗并提高出热量的强烈需求,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电暖器的结构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所有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电暖器的电-热转换效率、减小电暖器的体积和重量、降低能耗并提高出热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储能电暖器包括壳体、电加热管和微晶相变石蜡,所述电加热管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微晶相变石蜡填充在壳体与电加热管之间的间隙空间中,电加热管通过电源线连接外界电源;所述电加热管包括中空管、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中空管固定设置在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之间;中空管的一端设置有进口,中空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所述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的横截面为半圆环形,在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的外圆周面上以及外圆周面与内圆周面的连接处上形成有外电极,在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的内圆周面上形成有内电极,外电极与第一电极连接板连接,内电极与第二电极连接板连接,第一电极连接板与第二电极连接板通过电源线连接外界电源的正负极;上加热半壳体、下加热半壳体、外电极、内电极、第一电极连接板和第二电极连接板共同构成PTC电加热管。
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所述散热孔为圆孔状或条状。
所述电加热管设置有多个。
优选地,多个所述电加热管互相平行地设置在壳体内部。
所述上加热半壳体与中空管之间以及下加热半壳体与中空管之间设置有导热胶。
所述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的外圆周面上套设有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横截面为带有缺口的圆环形。
优选地,所述中空管的长度为10-30cm。
优选地,所述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的壁厚为1-3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暖器利用微晶相变石蜡作为储热介质,石蜡的焓值高,密度大,热传导快,而且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相变,充分利用了显热和潜热,由于不需要大量的导热油,因此能够有效减小电暖器的体积和重量,降低能耗并提高出热量;而且本实用新型还采用新型的电加热器,提高了电加热器与被加热物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暖器的电-热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储能电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加热管的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储能电暖器包括壳体1、电加热管2和微晶相变石蜡3,所述电加热管2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部,微晶相变石蜡3填充在壳体1与电加热管2之间的间隙空间中,电加热管2通过电源线5连接外界电源6;如图2所示,所述电加热管2包括中空管10、上加热半壳体20和下加热半壳体21,中空管10固定设置在上加热半壳体20和下加热半壳体21之间;中空管10的一端设置有进口11,中空管1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12;如图3所示,所述上加热半壳体20和下加热半壳体21的横截面为半圆环形,在上加热半壳体20和下加热半壳体21的外圆周面上以及外圆周面与内圆周面的连接处上形成有外电极30a,在上加热半壳体20和下加热半壳体21的内圆周面上形成有内电极30b,外电极30a与第一电极连接板50连接,内电极30b与第二电极连接板51连接,第一电极连接板50与第二电极连接板51通过电源线连接外界电源的正负极;上加热半壳体20、下加热半壳体21、外电极30a、内电极30b、第一电极连接板50和第二电极连接板51共同构成PTC(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电加热管。
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4。
所述散热孔为圆孔状或条状。
所述电加热管设置有多个。
优选地,多个所述电加热管互相平行地设置在壳体1内部。
所述上加热半壳体20与中空管10之间以及下加热半壳体21与中空管10之间设置有导热胶40。
所述上加热半壳体20和下加热半壳体21的外圆周面上套设有第一套环60和第二套环61。第一套环60和第二套环61用于将上加热半壳体20和下加热半壳体21箍紧在中空管10的外圆周面上,使上加热半壳体20和下加热半壳体21挤压导热胶40,使导热胶40均匀地分布在上加热半壳体20和下加热半壳体21与中空管10的接触面上,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上加热半壳体20和下加热半壳体21与中空管10之间的间隙。导热胶40能够有效地减少热阻,提高上加热半壳体20和下加热半壳体21向中空管10传导热量的效率。
所述第一套环60和第二套环61的横截面为带有缺口的圆环形,
优选地,所述中空管10的长度为10-30cm。作为优选,中空管10的材质可以选用氧化铝或氮化铝。
优选地,所述上加热半壳体20和下加热半壳体21的壁厚为1-3mm。
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储能电暖器在加热时,PTC电加热管发出的热量不仅沿径向向外传播,使包围在上加热半壳体20和下加热半壳体21外围的微晶相变石蜡3温度升高,同时还会沿径向向中空管10的内部传播,受热发生相变而成为液态的石蜡从进口进入中空管10,在中空管10内部进一步受热,温度进一步升高,在自然循环的作用下由中空管10出口流出中空管10。这样在上加热半壳体20和下加热半壳体21的外周和中空管10的管内同时加热,加大了石蜡的受热面积,优化了换热,提高了电暖器的电-热转换效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所述电暖器包括壳体、电加热管和微晶相变石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微晶相变石蜡填充在壳体与电加热管之间的间隙空间中,电加热管通过电源线连接外界电源;所述电加热管包括中空管、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中空管固定设置在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之间;中空管的一端设置有进口,中空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所述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的横截面为半圆环形,在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的外圆周面上以及外圆周面与内圆周面的连接处上形成有外电极,在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的内圆周面上形成有内电极,外电极与第一电极连接板连接,内电极与第二电极连接板连接,第一电极连接板与第二电极连接板通过电源线连接外界电源的正负极;上加热半壳体、下加热半壳体、外电极、内电极、第一电极连接板和第二电极连接板共同构成PTC电加热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为圆孔状或条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设置有多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加热管互相平行地设置在壳体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加热半壳体与中空管之间设置有导热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的外圆周面上套设有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横截面为带有缺口的圆环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的长度为10-30cm。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半壳体和下加热半壳体的壁厚为1-3mm。
CN201621040772.9U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18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0772.9U CN206018800U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0772.9U CN206018800U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18800U true CN206018800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59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077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18800U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188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7430A (zh) * 2016-09-07 2016-12-21 北京国泰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7430A (zh) * 2016-09-07 2016-12-21 北京国泰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18800U (zh) 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
CN2916429Y (zh) 一种热超导电暖器
CN106247430A (zh) 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
CN201368530Y (zh) 一种高效电暖气
CN205232479U (zh) 一种ptc电热管
CN206300263U (zh) 一种硝酸盐电蓄热储能装置
CN201795617U (zh) 一种炬阵干式加热太阳能热水器
CN205909491U (zh) 浸入式隔爆加热器
CN213454250U (zh) 一种相变储能石墨烯碳纳米管多次循环加热装置
CN206944787U (zh) 一种钢铁储能装置
CN205666973U (zh) 一种法兰加热管
CN208693004U (zh) 一种节能热罐
CN207850147U (zh) 一种环缝流道型熔盐加热器
CN206944786U (zh) 一种钢铁储能装置
CN207407522U (zh) 一种高效节能电加热锅炉
CN104883758A (zh) 电热线在相变储能单元中的应用
CN214544842U (zh) 一种取暖器用电热管结构
CN204345898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介质的换热器
CN204350333U (zh) 有机工质高温高压管道式电加热器
CN218349181U (zh) 正温度电磁感应变流热风烘干加热装置
CN204388663U (zh) 一种换热管
CN201436501U (zh) Ptc发热体
CN107314695B (zh) 一种钢铁储能装置
CN211668030U (zh) 一种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储能电热水器
CN206563349U (zh) 一种蓄热采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