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18378U - 路灯接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路灯接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18378U
CN206018378U CN201620761742.0U CN201620761742U CN206018378U CN 206018378 U CN206018378 U CN 206018378U CN 201620761742 U CN201620761742 U CN 201620761742U CN 206018378 U CN206018378 U CN 206018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electric power
forceful electric
light current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617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国昌
王成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h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U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U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U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617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18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18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18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灯接线系统。其中包括:单灯监控单元,包括:弱电端口排和强电端口排;接线端口排,包括:强电接线端口排和弱电接线端口排;其中,所述强电接线端口排连接所述强电端口排,所述弱电接线端口排中的各端口对应连接所述弱电端口排中的各端口;所述接线端口排为施工人员提供路灯上各电路回路的强电和弱电接入。本实用新型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统一的接线标准,实现了施工人员快速、准确进行路灯接线的目的。

Description

路灯接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路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路灯接线系统。
背景技术
路灯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在最初的路灯管理网络中,各路段的路灯采用大致串联方式进行远程统一控制。随着城市发展对道路照明的信息化管理,路灯亮灯率、路灯设施维护等,均需要道路管理部门更及时的给予响应。
高新产品在路灯上的应用,为施工人员进行配线和安装提供了障碍。这是因为,施工人员必须在现有路灯布线的基础上加载新的监测装置。显然,路灯上附加的电子器件越多,路灯布线就越繁杂,相应的,施工难度越大。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灯接线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入路灯的电路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灯接线系统,包括:单灯监控单元,包括:弱电端口排和强电端口排;接线端口排,包括:强电接线端口排和弱电接线端口排;其中,所述强电接线端口排连接所述强电端口排,所述弱电接线端口排中的各端口对应连接所述弱电端口排中的各端口;所述接线端口排为施工人员提供路灯上各电路回路的强电和弱电接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路灯杆上设置所述接线端口排,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统一的接线标准,实现了施工人员快速、准确进行路灯接线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路灯接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接线系统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强电分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干簧管与接线端口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路灯接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管理路灯中附加的电路、电子器件的线路连接情况。所述路灯杆内置/外挂路灯附属单元,同时,所述路灯杆上还安装了路灯照明单元。所述路灯接线系统包括:单灯监控单元31、以及接线端口排32。其中,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及接线端口排32可内置在单个路灯杆内。
所述路灯照明单元包括:LED灯、和LED灯的驱动器。
所述路灯附属单元用于实现对路灯运行、监控/采集道路交通情况等。
通常,所述路灯照明单元和路灯附属单元是指由施工人员现场操作接入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的器件、或电路回路。其中,所述路灯附属单元可以是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路灯照明调节单元、路灯运行监测单元、道路监测单元和定位单元。(均未予图示)
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包括:弱电端口排312和强电端口排311。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可以是包含CPU的电路,例如,单片机等。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也可以是包含FGPA的电路,以有效减少单灯监控单元31的尺寸。
在此,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中预设有针对上述各路灯附属单元所提供信息的控制方式和报警方式。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设有集中排列的弱电端口和强电端口。其中,路灯中所有强电电路均通过所述强电端口排311连成电路回路。所述弱电端口排312中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弱电电平信号端口、标准串行接口(如RS485)、和网卡端口等。
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包括:多个指示灯,其中,每个指示灯指示单灯监控单元31的不同工作过程。其中,所述工作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两种:报警过程、通过单灯监控单元31所连入的广域网上行发送信息/下行接收信息的过程、和通电运行过程等。
所述接线端口排32包括:强电接线端口排321和弱电接线端口排322;其中,所述强电接线端口排321连接所述强电端口排311,所述弱电接线端口排322中的各端口对应连接所述弱电端口排312中的各端口;所述接线端口排32为施工人员提供路灯上各电路回路的强电和弱电接入。
其中,所述强电接线端口排321和弱电接线端口排322可分别通过明线连接的方式,与强电端口排311和弱电端口排312中的各端口一一连接。一种可选方案,为了减少明线连接,所述强电接线端口排321中的所有强电端口与强电端口排311中的至少部分强电端口内部对应连通;所述弱电接线端口排322中的所有弱电端口与弱电端口排312中的至少部分弱电端口内部对应连通。例如,单灯监控单元31中的强电端口排311和弱电端口排312均焊接在接线电路板上,接线端口排32中的各端口通过该接线电路板与单灯监控单元31的对应端口相连。另一种可选方案,如图2所示,接线端口排32中包含两组强电接线端口排和弱电接线端口排。其中,各组强电接线端口排和弱电接线端口排中的端口对应连通。其中,一组强电接线端口排和弱电接线端口排专门对应连接单灯监控单元31中各端口,另一组强电接线端口排321和弱电接线端口排322专门为施工人员提供强电和弱电的接线操作。
其中,所述弱电接线端口排322用来连接路灯附属单元。例如,所述弱电接线端口排322中包含RS485接口,则道路监测单元和定位单元均可通过该RS485接口连接到单灯监控单元31,并通过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将所得到的信息发送给道路交通管控中心、或道路维修中心等远程监控服务中心。
其中,所述强电接线端口排321用来将路灯照明单元和路灯运行监测单元接入强电系统中,以便以220v供电正常运行。
另外,为了便于施工人员识别强电接线端口排321和弱电接线端口排322,本实施例中可利用颜色、和/或排列顺序等予以区分。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按照接线端口排32中所提供的各强电端口和各弱电端口的颜色将路灯照明单元、各路灯附属单元进行线路连接。连接后的回路受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的监测和控制。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专为施工人员使用的接线端口排32,实现了线路的内外分离。有效减少了施工人员在现场布线的工作量,以及提供了标准化作业的模式。
实施例二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路灯接线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的弱电端口排312和强电端口排311中的各端口直接对应连接的外置检测单元。
在此,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也预先内置了对外置检测单元所提供的检测信息的控制和报警处理方式。
所述外置检测单元可集中的安装在单灯监控单元31外壳上,并通过导线直接连接到单灯监控单元31的弱电端口排312和强电端口排311中的各端口。
其中,所述外置检测单元包括无需施工人员现场连线,与单灯监控单元31一并固定在路灯杆即可的器件或电路。
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外置检测单元包括:防雷单元34、熔丝33和漏电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防雷单元34与所述弱电端口排312和强电端口排311中的强电端口和弱电端口对应连接;其中,所述防雷单元34通过所连接的强电端口对路灯中的各强电电路提供防电涌保护,以及通过所连接的弱电端口将当前的工作状态发送给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
具体地,所述防雷单元34连接在路灯的强电干电路上。当路灯因雷电影响产生电涌时,所述防雷单元34监测电涌并进行抑制,同时,所述防雷单元34中还设有器件监测电路,监测电路采集防雷单元34中关键器件状态,并转成相应的电平信号(或数字信号),并通过弱电端口排312发送给单灯监控单元31。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根据所接收的电平信号(或数字信号)监测防雷单元34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当监测到异常状态时,可通过单灯监控单元31中内置/外接的通信模块发出报警信息。
所述熔丝33是通过所述强电端口排311中的强电端口接入路灯照明单元所在电路的。
对应的,单灯监控单元31中内置对熔丝33通断的监测。当监测到熔丝33断开时,可通过单灯监控单元31中内置/外接的通信模块发出报警信息。
所述漏电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路灯是否漏电。所述漏电检测单元与所述弱电端口排312和/或强电端口排311中的端口对应连接。
在此,所述漏电检测单元通过强电端口排311接入所述路灯照明单元所在电路。当路灯照明单元有漏电情况时,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指示路灯漏电检测单元检测所连接的路灯照明单元的漏电情况。
和/或,所述路灯漏电检测单元的一端中设置在路灯杆上、另一端连接强电接线端口排321,构成路灯杆的漏电信号采集回路。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根据该路灯漏电检测单元所提供的采样信号监测漏电情况。
为了便于连线,所述接线端口排32还外接了强电端口排311和弱电端口排312中的所有端口,所述外置检测单元通过所述接线端口排32连接所述单灯监测单元。例如,图2所示的防雷单元34和熔丝33分别通过接线端口排32与单灯监控单元31连接,和/或直接和单灯监控单元31连接。
此外,为了便于施工人员区分仅供内部连接的强电端口排311和弱电端口排312、和为施工人员提供操作的接线端口排32。一种可选方案为,实时路灯接线系统还包括:封装盒,用于将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外置检测单元、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与所述外置检测单元之间的连接线、以及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与所述接线端口排32之间的连接线保护起来。
本实施例通过预设对应单灯监控单元31的外置检测单元,实现了对路灯照明期间及非照明期间的全天检测,并通过单灯监控单元31实时上报报警信息,来实现路灯网络的智能化。
实施例三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方便施工人员将铺设于地下的强电系统的干线电缆与路灯的强电主线路的快速连接,同时又能便于干线电缆将强电输送至下一路灯。本实施例中的路灯接线系统还包括:与外部强电系统的干线电缆相连的强电分出器4。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强电分出器4上设有三个端口,分别为:干线电缆接入端口41和干线电缆接出端口42,以及与所述强电接线端口排321中的强电端口相连的强电支线接入端口43。其中,施工人员按照干线电缆中电流流向,将电流流入的电缆接入干线电缆接入端口41,将电流流出的电缆接入干线电缆接出端口42。同时,施工人员还将路灯的强电干线路连接在上述强电支线接入端口43和强电接线端口排321之间。如此实现了施工人员的标准化操作。
实施例四
在上述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路灯接线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路灯杆舱门上的、且用于监测舱门是否被打开的舱门监测单元(未予图示)。所述舱门监测单元通过弱电接线端口排322中的端口连接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
具体地,所述舱门监测单元可设置在舱门转轴与路灯杆的杆体的连接处,根据舱门开合所产生的牵引力来监测舱门是否被打开。所述舱门监测单元可采用标准端口(如USB、或RS232),施工人员将舱门监测单元的端口接入与单灯监控单元31的对应标准端口对应连接的弱电接线端口排322中。
一种可选方案是,所述舱门监测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舱门和路灯杆的杆体之间的干簧管;所述干簧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弱电接线端口排322中的端口连接至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
如图4所示,所述干簧管通过两弱电接线端口排322中的端口连接至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
具体地,所述干簧管位于舱门和杆体开合处。当舱门关闭时,舱门上的磁铁使干簧管导通。当舱门打开时,磁铁远离干簧管,干簧管断开,此时,干簧管输出的断开信号被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打开指令(如数字1),则所述单灯监控单元31根据所接收的打开指令发出警报信息,和/或将该打开指令发送给道路监控中心。
本实施例通过在舱门处设置监测舱门是否打开的舱门监测单元,能及时发现舱门打开的情况,避免不法分子在非维护时间打开舱门,并对内部线路进行违法行为。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路灯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单灯监控单元,包括:弱电端口排和强电端口排;
接线端口排,包括:强电接线端口排和弱电接线端口排;其中,所述强电接线端口排连接所述强电端口排,所述弱电接线端口排中的各端口对应连接所述弱电端口排中的各端口;所述接线端口排为施工人员提供路灯上各电路回路的强电和弱电接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灯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单灯监控单元的弱电端口排和强电端口排中的各端口直接对应连接的外置检测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灯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检测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防雷单元,与所述弱电端口排和强电端口排中的强电端口和弱电端口对应连接;其中,所述防雷单元通过所连接的强电端口对路灯中的各强电电路提供防电涌保护,以及通过所连接的弱电端口将当前的工作状态发送给所述单灯监控单元;
熔丝,通过所述强电端口排中的强电端口接入路灯照明电路;
以及,用于检测路灯是否漏电的漏电检测单元,与所述弱电端口排和/或强电端口排中的端口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灯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装盒,用于将所述单灯监控单元、外置检测单元、所述单灯监控单元与所述外置检测单元之间的连接线、以及所述单灯监控单元与所述接线端口排之间的连接线保护起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灯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灯监控单元包括:多个指示灯,其中,每个指示灯指示单灯监控单元的不同工作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路灯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接线端口排中的所有强电端口与强电端口排中的至少部分强电端口内部对应连通;所述弱电接线端口排中的所有弱电端口与弱电端口排中的至少部分弱电端口内部对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路灯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接线端口排中包括标准串行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路灯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外部强电系统的干线电缆相连的强电分出器,包括:干线电缆接入端口和干线电缆接出端口,以及与所述强电接线端口排中的强电端口相连的强电支线接入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路灯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路灯杆舱门上的、且用于监测舱门是否被打开的舱门监测单元;所述舱门监测单元通过弱电接线端口排中的端口连接所述单灯监控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路灯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监测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舱门和路灯杆的杆体之间的干簧管;所述干簧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弱电接线端口排中的端口连接至所述单灯监控单元。
CN201620761742.0U 2016-07-19 2016-07-19 路灯接线系统 Active CN206018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61742.0U CN206018378U (zh) 2016-07-19 2016-07-19 路灯接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61742.0U CN206018378U (zh) 2016-07-19 2016-07-19 路灯接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18378U true CN206018378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44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61742.0U Active CN206018378U (zh) 2016-07-19 2016-07-19 路灯接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183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9019A (zh) * 2020-02-17 2020-05-22 浙江方大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灯杆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9019A (zh) * 2020-02-17 2020-05-22 浙江方大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灯杆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91086U (zh)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安全智能预警设备及系统
CN105185132A (zh) 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6018378U (zh) 路灯接线系统
CN106163057B (zh) 单灯控制设备
CN103606276B (zh) 一种公路交通抓拍机辅助控制系统
CN110848614A (zh) 智慧路灯
CN110109386A (zh) 公路隧道智慧管理一体机
CN108506841A (zh) 一种智慧路灯及其控制监测系统
CN112530131A (zh) 终端箱
CN206963163U (zh) 一种高杆灯的监控系统
CN207200740U (zh) 一种适合于通信多业务的前端一体化控制箱
CN206038333U (zh) 一种智能化的门系统循环试验仪
CN206618513U (zh) 一种输电线路在线测温摄像智能预警装置
CN205912126U (zh) 多业务接入控制器
CN206117660U (zh) 一种路灯供电线路工频通信系统
CN101170857B (zh) 电线电路自动化控制及防盗报警装置
CN211529309U (zh) 一种可加改装的航空警示球平台
CN212807122U (zh) 一种设备状态智能检测运维箱
CN209250225U (zh) 一种模块化智能电源分配管理装置
CN210198949U (zh) 一种自动检测电力井盖破损设备
CN208638765U (zh) 一种基于城市路灯灯杆安装的物联网网关
US11327104B2 (en) Fault circuit indicator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CN207884787U (zh) 视频监控智能运维管理系统
CN207884788U (zh) 视频监控智能运维管理装置
CN206042463U (zh) 路灯节能监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121, Building 27, No. 451 Yuanzhong Road, Huinan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uhui Intelligent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21, Building 27, No. 451 Yuanzhong Road, Huinan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u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305, No. 2, Lane 8666,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UHUI INTELLIGENT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21, Building 27, No. 451 Yuanzhong Road, Huinan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uhui Intelligent System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5

Address after: Room 306-P, 3rd Floor, No. 11, No. 1888 Caoyang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0

Patentee after: Luh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305, No. 2, Lane 8666,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UHUI INTELLIGENT SYSTE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