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阀的电机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流道用电控装置,特别是一种电动阀的电机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控阀一般是通过电磁铁驱动的,其只有单纯的电动开关控制,而没有对水路的开度进行控制,即不能改变水路的截面大小,因此不能改变水流的量、速度、压力等。
另外,电动阀的流体通道均没有对水流的方向进行限定,在某些使用场合下可能会对电动阀以外水路带来一定的影响。
还有,电控阀的使用场合的水压不定,如果当水压过高时,将会导致电控阀后方的水设备(如净水机)收到影响,严重时将会导致净水机管路爆裂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电机固定效果好的电动阀的电机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电动阀的电机固定结构,包括阀体、阀芯和电控盒,阀体内设有流体通道,阀芯一端设置在流体通道中,其特征是,所述电控盒包含盒体、电机和控制电路,盒体与阀体固定连接在一起,阀芯另一端伸至盒体内与电机传动连接,电机倒立、正立或横放设置在盒体上,控制电路与电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或步进电机,电机设置在盒体内或盒体外,减速电机的外壳上带有减速箱;其中,电机设置在盒体外时,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盒体内。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原动齿轮,阀芯上连接有从动扇齿轮,原动齿轮与从动扇齿轮啮合。
所述从动扇齿轮上设有触头,盒体内对应触头的转动轨迹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角度检测开关,角度检测开关为光电开关或微动开关、并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盒体由底壳和上壳密封连接而成,底壳通过连接件与阀体连接,或者,底壳与阀体一体成型。
所述底壳底部设有电机安装腔,电机安装腔与底壳内部连通,底壳内部还设有支撑板,电机设置在电机安装腔内、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流体通道包括主流通道和支流通道,支流通道通过阀芯与主流通道连通,阀芯设置在支流通道与主流通道连接处。
所述主流通道上设有至少一个直通接口,直通接口直接与主流通道连通;支流通道上设有一个受控出口,受控出口通过支流通道、阀芯与主流通道连通。
所述受控出口包括管头和锁紧螺母套,管头外壁设有压紧凸环,锁紧螺母套螺接在管头外,锁紧螺母套内壁与管头外壁的压紧凸环之间形成夹紧腔。连接时,先将锁紧螺母套从净水机水管接口中拧出并套在与净水机连接的软管上,然后将软管套进管头外壁,最后将锁紧螺母套拧至管头外,即可将软管压紧在管头外,实现良好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上还电性连接有无线通讯模块、外接信号端口、供电线、电池盒和/或可充电电池。其中,智能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有电池盒和/或可充电电池时,可以使得电动阀的电机固定结构的安装使用更加灵活,不一定局限于其旁边具有电源插座。无线通讯模块使得水阀可以与手机、服务器、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其它电气设备等实现无线连接,达到无线远程控制或者无线远程监控的目的。外接信号端口则可以与其它电气设备连接,实现数据的共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阀通过电机控制,由于电机具有旋转角度可控的优点,所以使得电动阀可以对出水量进行调节,而不是单纯的开与关;另外,由于电动阀的安装场合很多,所以电动阀的外型也应该有多种,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种关于电机的摆放固定方式,以适合不同造型的电动阀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打开上壳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机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电机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打开上壳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动阀的电机固定结构,包括阀体7、阀芯73和电控盒,阀体7内设有流体通道,阀芯73一端设置在流体通道中,所述电控盒包含盒体、电机1和控制电路8,盒体与阀体7固定连接在一起,阀芯73另一端伸至盒体内与电机1传动连接,电机1倒立、正立或横放设置在盒体上(本实施例中电机1为正立设置,即输出轴12竖直设置),控制电路8与电机1电性连接。
所述电机1为减速电机1或步进电机1(见图3所示),电机1设置在盒体内,减速电机1的外壳上带有减速箱11。
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12上设有原动齿轮2,阀芯73上连接有从动扇齿轮3,原动齿轮2与从动扇齿轮3啮合。
所述从动扇齿轮3上设有触头31,盒体内对应触头31的转动轨迹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角度检测开关,角度检测开关为微动开关、并与控制电路8电性连接。结合图7所示,所述角度检测开关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角度检测开关4和第二角度检测开关5。
所述盒体由底壳61和上壳62密封连接而成,底壳61通过连接件与阀体7连接。所述底壳61底部设有电机安装腔611,电机安装腔611与底壳61内部连通,底壳61内部还设有支撑板63(支撑板63可以是钢板),电机1设置在电机安装腔611内、并与支撑板63固定连接。
所述流体通道包括主流通道75和支流通道724,支流通道724通过阀芯73与主流通道75连通,阀芯73设置在支流通道724与主流通道75连接处。
所述主流通道75上设有至少一个直通接口,直通接口直接与主流通道75连通;支流通道724上设有一个受控出口72,受控出口72通过支流通道724、阀芯73与主流通道75连通。结合图6所示,具体是主流通道75上设有两个直通接口,两个直通接口分别为第一直通接口74和第二直通接口71,所述第一直通接口74设有活接头组件,活接头组件包括定接头741和动接头742,定接头741与主流通道75螺纹连接,动接头742转动设置在定接头741外,定接头741设有与外界和主流通道75连通的通孔,单向阀9设置在通孔中。所述定接头741与阀体7二次注塑固定成一体。
所述受控出口72包括管头和锁紧螺母套721,管头外壁设有压紧凸环722,锁紧螺母套721螺接在管头外,锁紧螺母套721内壁与管头外壁的压紧凸环722之间形成夹紧腔723。
作为更佳的方案,所述控制电路8上还电性连接有无线通讯模块、外接信号端口、供电线、电池盒和/或可充电电池,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8所示,所述流体通道中设有过压保护装置,过压保护装置和电驱动装置分别与控制电路8电性连接,当水压过高而触发过压保护装置时,控制电路8控制电驱动装置工作,以通过电驱动装置对阀芯73进行调节。所述阀体7对应过压保护装置设有容腔20,容腔20设有旁通口76与流体通道连通;过压保护装置包括密封活动膜40、弹性件30和轻触开关10,密封活动膜40密封设置在容腔20内,密封活动膜40一侧朝向旁通口76,轻触开关10固定设置在容腔20内、并与控制电路8电性连接,轻触开关10朝向密封活动膜40的另一侧,弹性件30设置在密封活动膜40另一侧;当水压过大时,密封活动膜40克服弹性件30的弹力触动轻触开关10,控制电路8接收到轻触开关10信号后对阀芯73进行调节,直至密封活动膜40离开轻触开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