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06755U - 一种防溅出的饮料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溅出的饮料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06755U
CN206006755U CN201620560581.9U CN201620560581U CN206006755U CN 206006755 U CN206006755 U CN 206006755U CN 201620560581 U CN201620560581 U CN 201620560581U CN 206006755 U CN206006755 U CN 206006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goblet
bowl cover
mozzl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605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杭孝
吕伟成
赵东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HZOU WEIQUAN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HZOU WEIQUAN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HZOU WEIQUAN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HZOU WEIQUAN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605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06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06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06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溅出的饮料杯,包括相互扣合的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上设有饮用口,在所述饮用口的内缘设有向杯体侧延伸的导流管,该导流管朝向杯体一侧的端部开口设有防溅挡片,所述端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被该防溅挡片遮挡。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溅出的饮料杯,通过导流管和防溅挡片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饮料杯在轻微晃动时能够防止饮料溅出。

Description

一种防溅出的饮料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杯,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溅出的饮料杯。
背景技术
如今,饮料杯被广泛使用,常用的饮料杯包括相互扣合的杯身和杯盖,杯盖上设有饮用口,饮用时,直接通过饮用口进行饮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46708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抛弃式饮料杯的杯盖防漏结构,其中该杯盖的盖缘设有一扣合部,该扣合部用以扣合于一饮料杯的杯口凸缘,该扣合部设有一内容槽,以供该杯口凸缘置入容设扣合,其特征在于该内容槽的内表面粘着布设一环形防漏层,该环形防漏层对应设于该杯口凸缘与该内容槽扣合接触的位置,以对该杯口凸缘产生隔漏封闭,进而防止该杯盖与该饮料杯扣合后发生饮料渗漏。
公开号为CN10500823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液体容器,所述液体容器包含具有边缘的杯,所述边缘形成通向所述杯的内部区域的开口。所述容器还包含盖,所述盖被配置成安装在所述杯的边缘上以便闭合所述开口。
授权公告号为CN2050065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杯盖结构,包括有一本体及一延伸件,其中:该本体贯设一饮用口;该延伸件一端设置于该本体,而另一端设有一封盖,且该封盖套设于饮用口并紧密封塞,封盖因延伸件连接于主体,使封盖不会遗失之外,于饮用过程中,还可依照需求再次将封盖重复套塞于饮用口内,不但可防止灰尘或细小物品经由饮用口飘飞进入杯内,可增加食用上的卫生性,也可预防杯内中的饮品失温。
授权公告号为CN20200695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热饮杯,具有一杯体,该杯体具有一用以盛装热饮的容置空间,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第一杯盖;一第二杯盖,该第二杯盖设有一饮用部,该饮用部包含有一通道并设有一饮用口,该第一杯盖水密卡固在该第二杯盖的顶缘,且于该第二杯盖与该第一杯盖之间夹有一散热空间;该第二杯盖水密式卡固在该杯体的顶缘,且热饮由该容置空间,经该通道,再由该饮用口流至该散热空间散热。
上述技术方案中,饮料杯在使用过程中,饮用口已经打开了,当饮料杯发生晃动时,饮料容易从饮用口溅出来,从而发生浪费,并且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溅出结构的饮料杯。
一种防溅出的饮料杯,包括相互扣合的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上设有饮用口,在所述饮用口的内缘设有向杯体侧延伸的导流管,该导流管朝向杯体一侧的端部开口设有防溅挡片,所述端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被该防溅挡片遮挡。饮用饮料时不需要取下杯盖,而可以从饮用口直接饮用,而饮用口打开后,由于没有遮挡,饮料容易在晃动过程中从饮用口溅出,而导流管和防溅挡片的设计,使得饮料不容易溅出。
优选的,所述杯盖的中部为下沉区,外围为环形的隆起区,所述饮用口开设在隆起区的顶面;所述导流管的端部开口高于下沉区底面。杯盖中部设置下沉区有两个好处,一是在饮用时,饮用口所在区域的隆起区可以伸入口腔中,便于饮用;二是由于导流管有一定高度,势必造成最后有一小部分饮料不容易被从导流管倒出来而被饮用,下沉区的设计大大减少了这部分不易被饮用的饮料,使得只有隆起区附近的很小部分饮料因为导流管的存在而不容易被饮用。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长度为隆起区顶面与下沉区底面高度差的1/4~1/2。导流管长度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会造成有很大一部分饮料不容易被饮用到,而过短则对防溅出效果有影响。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端部开口分为受防溅挡片遮挡的遮挡区以及未受遮挡的开放区,其中所述开放区靠近下沉区一侧,所述遮挡区靠近杯盖的外缘侧;所述导流管的侧壁设有与开放区相连通的助流孔。由于饮料杯在晃动时,饮料撞到杯体或杯盖的内壁才会溅起,所以将遮挡区设置在靠近杯盖的外缘侧所取得的防溅出效果最好。而开放区一侧不容易发生饮料溅出,所以在导流管位于开放区一侧的侧壁上设置助流孔,有利于顺利饮用饮料,且减少了最后不容易饮用到的那部分饮料。
优选的,所述遮挡区占导流管的端部开口截面的1/4~3/4。遮挡区太大使得饮用饮料不顺畅,太小又会影响防溅出效果。
优选的,所述隆起区设有透气孔;所述杯盖顶部设有覆盖所述下沉区和隆起区的盖膜。透气孔的设计,保证了饮用的顺畅。而饮用口和透气孔均为开放式,可以通过所述盖膜的设置,将两者密封起来,并且盖膜也将下沉区和隆起区也覆盖,有利于保持卫生,否则在饮料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下沉区容易积灰。
优选的,所述防溅挡片垂直导流管的轴线。
优选的,所述防溅挡片相对导流管的轴线倾斜布置。
优选的,杯体外周设有凸环,所述凸环的底缘连接有防盗环,杯盖与防盗环分别限位在凸环的上下两侧。防盗环设置使得杯体和杯盖不能轻易被打开,而一旦通过撕掉防盗环打开,则防盗环无法再复原,保证了饮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会被恶意打开。
优选的,杯体外周与杯盖内周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牙;所述杯盖与杯体口部接合处设有容纳杯体口部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杯体内周贴合面设有与杯体内周过盈配合的环形内塞。杯体外周与杯盖内周设置的相互配合的螺牙,使得杯体和杯盖扣合在一起。而环形内塞的设置使得杯体和杯盖能够达到密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溅出的饮料杯,通过导流管和防溅挡片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饮料杯在轻微晃动时能够防止饮料溅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饮料杯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饮料杯撕掉盖膜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A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防溅出的饮料杯,包括杯体1和杯盖2。杯体1的外周设有螺牙3,杯盖2的内周设有螺牙4,螺牙3和螺牙4相互配合,使得杯体1和杯盖2扣合封盖。杯盖2与杯体1的口部接合处设有容纳杯体1口部的环形槽5,环形槽5与杯体1内周贴合面设有环形内塞6,环形内塞6与杯体1的内周过盈配合,从而达到密封效果。杯体1的外周设有凸环7,凸环7的底缘连接有防盗环8,杯盖2与防盗环8分别限位在凸环7的上下两侧,防盗环8的设置使得杯体1和杯盖2不能轻易被打开,而一旦通过撕掉防盗环8打开,则防盗环8无法再复原,保证了饮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会被恶意打开。
杯盖2的中部为下沉区9,外围为环形的隆起区10。隆起区10的顶面设有饮用口11。在饮用口11的内缘设有向杯体1侧延伸的导流管12,导流管12的端部开口高于下沉区9的底面。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导流管12的长度为隆起区10的顶面与下沉区9的底面高度差的1/4~1/2。杯盖2中部设置下沉区9有两个好处,一是在饮用时,饮用口11所在区域的隆起区10可以伸入口腔中,便于饮用;二是由于导流管12有一定高度,势必造成最后有一小部分饮料不容易被从导流管12倒出来而被饮用,下沉区9的设计大大减少了这部分不易被饮用的饮料,使得只有隆起区10附近的很小部分饮料因为导流管12的存在而不容易被饮用。
导流管12朝向杯体1一侧的端部开口设有防溅挡片13。导流管12的端部开口分为受防溅挡片13遮挡的遮挡区以及未受遮挡的开放区,其中开放区靠近下沉区9一侧,遮挡区靠近杯盖2的外缘侧。导流管12端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被防溅挡片13遮挡。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遮挡区占导流管的端部开口截面的1/4~3/4。防溅挡片13垂直导流管12的轴线。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防溅挡片13相对导流管13的轴线倾斜布置。导流管12的侧壁设有与开放区相连通的助流孔。由于饮料杯在晃动时,饮料撞到杯体1或杯盖2的内壁才会溅起,所以将遮挡区设置在靠近杯盖2的外缘侧所取得的防溅出效果最好。而开放区一侧不容易发生饮料溅出,所以在导流管12位于开放区一侧的侧壁上设置助流孔,有利于顺利饮用饮料,且减少了最后不容易饮用到的那部分饮料。
隆起区10设有透气孔14。在饮用饮料时,空气从透气孔14进入到饮料杯内部,保持饮料杯内部气压与大气压一致,从而保证饮用饮料的顺畅。杯盖2顶部设有覆盖下沉区9和隆起区10的盖膜15,有利于保持卫生,否则下沉区容易积累灰尘。盖膜15同时也将位于隆起区10上的透气孔14和饮用口11覆盖密封。

Claims (10)

1.一种防溅出的饮料杯,包括相互扣合的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上设有饮用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饮用口的内缘设有向杯体侧延伸的导流管,该导流管朝向杯体一侧的端部开口设有防溅挡片,所述端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被该防溅挡片遮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的中部为下沉区,外围为环形的隆起区,所述饮用口开设在隆起区的顶面;所述导流管的端部开口高于下沉区底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长度为隆起区顶面与下沉区底面高度差的1/4~1/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的端部开口分为受防溅挡片遮挡的遮挡区以及未受遮挡的开放区,其中所述开放区靠近下沉区一侧,所述遮挡区靠近杯盖的外缘侧;所述导流管的侧壁设有与开放区相连通的助流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区占导流管的端部开口截面的1/4~3/4。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区设有透气孔;所述杯盖顶部设有覆盖所述下沉区和隆起区的盖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挡片垂直导流管的轴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挡片相对导流管的轴线倾斜布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杯体外周设有凸环,所述凸环的底缘连接有防盗环,杯盖与防盗环分别限位在凸环的上下两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于,杯体外周与杯盖内周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牙;所述杯盖与杯体口部接合处设有容纳杯体口部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杯体内周贴合面设有与杯体内周过盈配合的环形内塞。
CN201620560581.9U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防溅出的饮料杯 Active CN206006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60581.9U CN206006755U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防溅出的饮料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60581.9U CN206006755U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防溅出的饮料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06755U true CN206006755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41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60581.9U Active CN206006755U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防溅出的饮料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0675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3734A (zh) * 2019-02-01 2019-05-10 北京未来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杯盖透气系统及杯盖
CN110207355A (zh) * 2019-06-05 2019-09-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机水箱的盖体、除湿机水箱和除湿机
CN112006537A (zh) * 2019-05-28 2020-12-01 Seb公司 设有高度可调分配头的饮料制备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3734A (zh) * 2019-02-01 2019-05-10 北京未来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杯盖透气系统及杯盖
CN109733734B (zh) * 2019-02-01 2023-11-17 北京未来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杯盖透气系统及杯盖
CN112006537A (zh) * 2019-05-28 2020-12-01 Seb公司 设有高度可调分配头的饮料制备机
CN112006537B (zh) * 2019-05-28 2023-12-26 Seb公司 设有高度可调分配头的饮料制备机
CN110207355A (zh) * 2019-06-05 2019-09-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机水箱的盖体、除湿机水箱和除湿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06755U (zh) 一种防溅出的饮料杯
KR100706426B1 (ko) 병의 스파우트
TWM580559U (zh) Cup cover structure
CN101491416B (zh)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CN206734926U (zh) 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饮料杯
CN109938555A (zh) 兼具防回流和多次密封功能的热饮杯盖
CN209995830U (zh) 兼具防回流和多次密封功能的热饮杯盖
US10906707B2 (en) Disposable lid for beverage containers
CN205952657U (zh) 一种容器口密封结构瓶盖
CN213385597U (zh) 一种具有封盖的饮料杯杯盖
KR20170002104U (ko) 밸브패킹을 구비한 물병
CN201026083Y (zh) 一种即喝即冷保温杯
JP4276726B2 (ja) プッシュプルキャップ
CN205652602U (zh) 一种具有保留式拉环的奶瓶盖
CN206087630U (zh) 一种自封口容器
CN203252438U (zh) 用于容装食物的密封容器和隔水炖锅
TWM598281U (zh) 杯蓋結構
CN213706421U (zh) 一种带有封盖的饮料杯盖
TWI818711B (zh) 防漏咖啡杯蓋
CN104890998A (zh) 一种带吸管的瓶盖
CN214179980U (zh) 一种容器的盖本体及包含该盖本体的水杯
CN213893611U (zh) 一种盖帽可嵌入固定的新型直饮杯盖
CN221795541U (zh) 带直饮口与吸管口的瓶盖
CN218484276U (zh) 一种直饮杯
CN105292676A (zh) 纳米塑料易拉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