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00550U - 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00550U
CN206000550U CN201620971543.2U CN201620971543U CN206000550U CN 206000550 U CN206000550 U CN 206000550U CN 201620971543 U CN201620971543 U CN 201620971543U CN 206000550 U CN206000550 U CN 206000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wire
rock
wire rope
layer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715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波
杨学红
范五
范五一
王曙东
何为
朱卫军
牛运华
杨波
潘少华
吴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715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00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00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0055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钢筋混凝土顶板(1)上面铺设有防水层(5),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板(1)的一侧浇筑有钢筋混凝土侧墙(3),在防水层(5)上相间铺设有黏土层(6)和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并在最上层的黏土层(6)上铺设有反滤层(8),所述的防腐钢丝绳(9)呈网状结构并内附有钢丝格栅(10);所述的防腐钢丝绳(9)与钢丝格栅(10)之间通过卡扣(11)固定;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钢筋用量较多,顶板自重荷载较大的缺点,采用钢绳网内附钢丝格栅的网状结构,具有既能拦截落石,又能禁固下面缓冲层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公路隧道防护技术领域,更加具体来说是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
背景技术
公路隧道在崇山峻岭穿梭的过程中,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要跨越V型沟谷区域;通常该区域上覆岩体较薄,不易成洞,并且上方有落石存在,需采用棚洞方案对跨沟谷路段进行防护,从而保障隧道交通安全。目前棚洞顶部结构型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钢筋混凝土板;2.钢筋混凝土板上覆缓冲层;3.金属网罩。当沟谷为泥石流沟时,棚洞顶部既有落石存在,又有泥石流过流,上述三种型式分别存在以下缺陷:
1、钢筋混凝土板:为抵抗落石和泥石流的冲击力,棚洞顶板较厚,钢筋用量较多,不仅浪费了材料,而且增加了顶板的自重荷载,对顶板本身及其下部支撑结构受力不利;
2.钢筋混凝土板上覆缓冲层:缓冲层一般为砂、黏土、泡沫板、橡胶制品、轻质矿渣等,这些轻质缓冲材料在泥石流过流时易被冲毁,最终丧失缓冲效果;
3.金属网罩:一般是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作为骨架,顶部安装金属网罩。当泥石流经过时较小固体颗粒物质和水将透过金属网孔落入棚洞内,造成棚洞淤积、堵塞。
目前,还没有一种较好的棚洞顶部结构既能承受落石冲击,又能抗泥石流冲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在钢筋混凝土顶板上面铺设有防水层,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板的一侧浇筑有钢筋混凝土侧墙,在防水层上相间铺设有黏土层和聚苯乙烯泡沫板层;并在最上层的黏土层上铺设有反滤层,所述的反滤层上部铺设有防护层;所述的防护层由防腐钢丝绳和钢丝格栅组成;所述的防腐钢丝绳呈网状结构并内附有钢丝格栅;所述的防腐钢丝绳一端沿竖向预埋在聚苯乙烯泡沫板层和黏土层内且横向平铺在所述的反滤层上部;所述的防腐钢丝绳的底端与预埋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板内的地脚螺栓连接;所述的防腐钢丝绳与钢丝格栅之间通过卡扣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反滤层由级配碎石组成,且平铺在所述的黏土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侧墙内设置有排水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防护层的一端与钢筋混凝土侧墙内预埋的地脚螺栓固定,另一端通过外伸的防腐钢丝绳与钢绳锚杆固定,所述的钢绳锚杆插入到岩体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水层由防水板和土工布组成,所述的防水层通过沥青与钢筋混凝土顶板上表面粘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优点:1、缓冲层具有良好的吸收落石冲击能量之功效,能够有效减小落石对顶板的冲击力。
2、缓冲层采用黏土和聚苯乙烯泡沫板复合而成,具有重量轻、缓冲寿命长的优点,而传统的缓冲层仅采用黏土作缓冲层,具有自重荷载大、易固结的缺点。
3、防护层为钢绳网内附钢丝格栅的网状结构,不仅能够拦截落石,又能够禁固下面的缓冲层,可以防止缓冲层被泥石流冲毁,实现了棚洞顶部结构既能抗落石冲击,又能抗泥石流冲击。
4、防护层由厂家生产,现场直接安装,施工便捷、便于更换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层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钢筋混凝土顶板1、地脚螺栓2、钢筋混凝土侧墙3、排水孔4、防水层5、黏土层6、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反滤层8、防腐钢丝绳9、防护层9.10、钢丝格栅10、卡扣11、钢绳锚杆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照图1-2所示: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在钢筋混凝土顶板1上面铺设有防水层5,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板1的一侧浇筑有钢筋混凝土侧墙3,在防水层5上相间铺设有黏土层6和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并在最上层的黏土层6上铺设有反滤层8,所述的反滤层8上部铺设有防护层9.10;所述的防护层9.10由防腐钢丝绳9和钢丝格栅10组成;所述的防腐钢丝绳9呈网状结构并内附有钢丝格栅10;所述的防腐钢丝绳9一端沿竖向预埋在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和黏土层6内且横向平铺在所述的反滤层8上部;所述的防腐钢丝绳9的底端与预埋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板1内的地脚螺栓2连接;所述的防腐钢丝绳9与钢丝格栅10之间通过卡扣11固定。所述的反滤层8由级配碎石组成,且平铺在所述的黏土层6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侧墙3内设置有排水孔4。
所述的防护层9.10的一端与钢筋混凝土侧墙3内预埋的地脚螺栓2固定,另一端通过外伸的防腐钢丝绳9与钢绳锚杆12固定,所述的钢绳锚杆12插入到岩体中。
防水层5由防水板和土工布组成,所述的防水层5通过沥青与钢筋混凝土顶板1上表面粘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①、进行棚洞钢筋混凝土顶板1及钢筋混凝土侧墙3施工,在钢筋混凝土顶板1和钢筋混凝土侧墙3浇筑时预埋地脚螺栓2,并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侧墙3中设排水孔4;
②、在步骤①中的混凝土到达设计强度后,在钢筋混凝土顶板1上铺设防水层5,所述的防水层5由防水板和土工布组成,并采用沥青与钢筋混凝土顶板1上表面牢固粘结;
③、在所述的防水层5上相间铺设黏土层6和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并且缓冲层上下均为黏土层6,所述的防腐钢丝绳9竖向预埋在黏土层6和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内,所述的防腐钢丝绳9一端与预埋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板1中的地脚螺栓2连接;
④、在所述的最上层的黏土层6上铺设反滤层8,所述的反滤层8选用级配碎石;碎石料石质坚硬,不易风化和水解,粒径根据防护层网格尺寸确定。
⑤、用防腐钢丝绳9编制成网状且内附钢丝格栅10,所述的防腐钢丝绳9的一端与钢绳锚杆12连接,另一端通过预埋在钢筋混凝土侧墙3内的地脚螺栓2连接,所述的防腐钢丝绳9沿竖向与预埋在钢筋混凝土顶板1中的地脚螺栓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防护层9.10上的卡扣11连接。
通过上述实施步骤,当落石13冲击到防护层9.10时,钢绳锚杆12和钢筋混凝土侧墙3内的地脚螺栓2可承担部分冲击荷载,剩余冲击荷载传递到下面的缓冲层被其压缩变形吸收(所述的缓冲层由间隔铺设黏土层6和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组成,如图1所示);最终传递到钢筋混凝土顶板1上的冲击力很小,从而达到保护顶板的目的;
当泥石流14经过防护层9.10时,由于防护层9.10对下面的缓冲层具有良好的禁固作用,再加上反滤层8的反滤作用,可以防止缓冲层被带走和冲毁,保证了缓冲层的持久效果。
上述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Claims (4)

1.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钢筋混凝土顶板(1)上面铺设有防水层(5),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板(1)的一侧浇筑有钢筋混凝土侧墙(3),在防水层(5)上相间铺设有黏土层(6)和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并在最上层的黏土层(6)上铺设有反滤层(8),所述的反滤层(8)上部铺设有防护层(9.10);所述的防护层(9.10)由防腐钢丝绳(9)和钢丝格栅(10)组成;所述的防腐钢丝绳(9)呈网状结构并内附有钢丝格栅(10);所述的防腐钢丝绳(9)一端沿竖向预埋在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和黏土层(6)内且横向平铺在所述的反滤层(8)上部;所述的防腐钢丝绳(9)的底端与预埋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板(1)内的地脚螺栓(2)连接;所述的防腐钢丝绳(9)与钢丝格栅(10)之间通过卡扣(1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滤层(8)由级配碎石组成,且平铺在所述的黏土层(6)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侧墙(3)内设置有排水孔(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层(9.10)的一端与钢筋混凝土侧墙(3)内预埋的地脚螺栓(2)固定,另一端通过外伸的防腐钢丝绳(9)与钢绳锚杆(12)固定,所述的钢绳锚杆(12)插入到岩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水层(5)由防水板和土工布组成,所述的防水层(5)通过沥青与钢筋混凝土顶板(1)上表面粘结。
CN201620971543.2U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00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71543.2U CN206000550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71543.2U CN206000550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00550U true CN206000550U (zh) 2017-03-08

Family

ID=58194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71543.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00550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0055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4212A (zh) * 2016-08-29 2016-12-07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487271A (zh) * 2018-06-22 2018-09-04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锚拉框架支护体系的构建方法
CN109162297A (zh) * 2018-09-29 2019-01-08 吴帆 一种防泥石流的固液分离式棚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4212A (zh) * 2016-08-29 2016-12-07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194212B (zh) * 2016-08-29 2018-07-03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487271A (zh) * 2018-06-22 2018-09-04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锚拉框架支护体系的构建方法
CN109162297A (zh) * 2018-09-29 2019-01-08 吴帆 一种防泥石流的固液分离式棚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4212B (zh) 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6000550U (zh) 一种抗泥石流和落石冲击的棚洞顶部结构
CN102562077B (zh) 一种下穿特殊构筑物框架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CN109024487A (zh) 一种寒区库岸边坡防渗抗冻的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KR100801599B1 (ko) 교면포장의 공용성능 향상을 위한 침투수 배수공법 및 그교면포장체
CN211036590U (zh) 一种透水路基防护结构
CN111962533A (zh) 一种强震区消能型桩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700324U (zh) 一种截水沟
CN105862858A (zh) 置于锚杆挡墙混凝土面板内的锚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035505U (zh) 一种跨越泥石流沟的棚洞结构
CN210262555U (zh) 一种轻质土道路结构
CN210946837U (zh) 一种边坡防护结构
CN106194213B (zh) 一种跨越泥石流沟的棚洞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4125850U (zh) 一种设有钢管混凝土桩和预应力锚索的悬臂式棚洞
CN106677806B (zh) 一种用于井下巷道、隧道的管式棚架支护结构
CN208917774U (zh) 一种寒区库岸边坡防渗抗冻的防护结构
CN103572761A (zh) 一种临近既有线施工时利用布鲁克防护网进行防护的方法
CN209040863U (zh) 一种隧道防水结构
CN109973113A (zh) 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法
CN214366089U (zh) 一种跨越特大型溶洞的斜拉桥式隧道结构
CN104929101B (zh) 一种扩底‑多段侧扩的抗拔预应力锚固碎石桩及施工方法
KR100991505B1 (ko) 친환경 하천변 보강구조물
CN210315400U (zh) 一种深陡坑涉水边坡加固结构
CN212270826U (zh) 一种格宾网箱
CN109958456B (zh) 一种在无自稳能力的地层中建造隧道的超前加固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