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9671U - 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9671U
CN205989671U CN201621043931.0U CN201621043931U CN205989671U CN 205989671 U CN205989671 U CN 205989671U CN 201621043931 U CN201621043931 U CN 201621043931U CN 205989671 U CN205989671 U CN 205989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power
sea water
submarine cable
power station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39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Tongch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Tongch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Tongch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Tongch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439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9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9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967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属于充电桩应用技术领域。金字塔风力发电站的下部是提供浮力的浮体,其中空的中部和上部内安装导电线、控制器和储能电池,风力吹进发电站侧面上的进风口,通过风力发电站内中空的中部和上部,从塔顶部出风口吹出,风力吹动出风口上方的叶轮快速旋转、带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流,电流通过导电线、控制器、储能电池输入海底电缆丙、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海底电缆乙、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海底电缆甲,接着输入分流供电塔,分成三股电流:其中第一股电流通过导电线向充电桩供电,为电动汽车服务,第二股电流通过导电线向红外热像仪供电,第三股电流通过导电线向红外引导仪供电。

Description

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属于充电桩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一部分电动汽车内部的电气装置过热、过载、负荷不平衡,线路接头松动或接触不良,还有内部机械零件存在裂纹或断裂,存在以上安全隐患的电动汽车混杂在前来充电桩充电的大量电动汽车的中间,如果不能在充电之前从大量电动汽车中发现这一部分存在隐患的电动汽车,仍然给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动汽车充电,极有可能造成起火、短路、烧毁,出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
由于部分海岛供电困难,必需先解决供电源。海岛周围的海面上有丰富的风力资源。本公司发明的金字塔风力发电站由于其下部的浮体能够长时间提供足够的浮力,所以金字塔风力发电站能够长时间浮在水面上。金字塔风力发电站是由四个三角形侧面组合成的锥体,四个三角形侧面分别面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四个三角形侧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在每个三角形侧面的中部开设进风口,无论金字塔风力发电站在水面上如何旋转,都有风向适合的风力进入进风口,在金字塔风力发电站的塔顶部出风口的上方安装卧式风力发电机,进入进风口的风力吹过中空的金字塔风力发电站的中部和上部,从塔顶部出风口吹出去。从塔顶部出风口吹出去的风力吹动卧式风力发电机的叶轮快速旋转、带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流,电流通过金字塔风力发电站的内部导电线、控制器、储能电池输入海底电缆丙对外部供电,电流通过海底电缆丙、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海底电缆乙、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海底电缆甲输入分流供电塔,电流通过分流供电塔后分成三股电流,这三股电流分别向红外热像仪、红外引导仪、充电桩三个用电器供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由红外热像仪1、红外引导仪2、充电桩3、显示屏4、输出电流插口5、输入电流插口6、导电线7、分流供电塔8、海底电缆甲9、防海水密封胶10、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11、海底电缆乙12、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13、海底电缆丙14、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发电站内部导电线17、储能电池18、浮体19、控制器20、进风口21、塔顶部出风口22、卧式风力发电机23共同组成;
在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的塔顶部出风口22的上方安装卧式风力发电机23,在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的四个三角形侧面的中部各开设一个进风口21,在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的中空的中部和上部内安装发电站内部导电线17、控制器20、储能电池18,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的下部是浮体19,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浮在海面15上,从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内的储能电池18伸出的海底电缆丙14进入海底,在海底电缆丙14和海底电缆乙12之间安装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13,在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13的左端和右端注入防海水密封胶10进行密封,在海底电缆乙12和海底电缆甲9之间安装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11,在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11的左端和右端注入防海水密封胶10进行密封,海底电缆甲9的右端露出海面接入分流供电塔8,从分流供电塔8接出三条导电线7,分流供电塔8通过三条导电线7分别向红外热像仪1、红外引导仪2、充电桩3供电;
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通过海底电缆丙14与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13连接,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13通过海底电缆乙12与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11连接,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11通过海底电缆甲9与分流供电塔8连接,分流供电塔8通过导电线7与红外引导仪2连接,分流供电塔8通过导电线7与红外热像仪1连接,分流供电塔8通过导电线7与充电桩3连接,在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内:卧式风力发电机23通过发电站内部导电线17与控制器20连接,控制器20通过发电站内部导电线17与储能电池18连接,在充电桩3内:输入电流插口6通过内置导电线与显示屏4及其他用电器连接,显示屏4及其他用电器通过内置导电线与输出电流插口5连接。
红外热像仪1是监控用红外热像仪或检测用红外热像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提供风电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海岛周围的风力资源,夜以继日的利用各种风向的风力进行风力发电,向海岛上源源不断供电。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②向红外热像仪和红外引导仪供电,在充电前及时监控、检测电动汽车存在的安全隐患,不给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动汽车充电,有效控制充电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动汽车存在黑体辐射,其各个部件依据温度的不同对外进行电磁波辐射,波长为2.0—1000微米的部分称热红外线,热红外成像通过对热红外敏感CCD对物体进行成像,能反映出电动汽车表面的温度场,电动汽车就是红外辐射源,能够不断向周围发射和吸收红外辐射。
红外热像仪利用电动汽车表面的温度场,通过热红外成像发现电动汽车存在的安全隐患,发出充电预警,防止充电事故的发生,显著提高了使用充电桩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安全性。电动汽车在红外引导仪的引导下,先要到红外热像仪的监控和检测区去接受红外热像仪的监控和检测,确认电动汽车内部没有安全隐患以后,通过监控和检测合格的电动汽车才可以开到红外热像仪和红外引导仪近旁的充电桩开始进行充电作业。红外引导仪能引导电动汽车来到充电桩旁进行充电,还能对行驶中的电动汽车进行测速和限速,确保充电区的交通安全。红外热像仪和红外引导仪结合在一起,使电动汽车接受充电作业时更加安全、可靠。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由红外热像仪1、红外引导仪2、充电桩3、显示屏4、输出电流插口5、输入电流插口6、导电线7、分流供电塔8、海底电缆甲9、防海水密封胶10、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11、海底电缆乙12、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13、海底电缆丙14、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发电站内部导电线17、储能电池18、浮体19、控制器20、进风口21、塔顶部出风口22、卧式风力发电机23共同组成;
在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的塔顶部出风口22的上方安装卧式风力发电机23,在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的四个三角形侧面的中部各开设一个进风口21,在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的中空的中部和上部内安装发电站内部导电线17、控制器20、储能电池18,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的下部是浮体19,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浮在海面15上,从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内的储能电池18伸出的海底电缆丙14进入海底,在海底电缆丙14和海底电缆乙12之间安装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13,在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13的左端和右端注入防海水密封胶10进行密封,在海底电缆乙12和海底电缆甲9之间安装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11,在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11的左端和右端注入防海水密封胶10进行密封,海底电缆甲9的右端露出海面接入分流供电塔8,从分流供电塔8接出三条导电线7,分流供电塔8通过三条导电线7分别向红外热像仪1、红外引导仪2、充电桩3供电;
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通过海底电缆丙14与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13连接,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13通过海底电缆乙12与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11连接,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11通过海底电缆甲9与分流供电塔8连接,分流供电塔8通过导电线7与红外引导仪2连接,分流供电塔8通过导电线7与红外热像仪1连接,分流供电塔8通过导电线7与充电桩3连接,在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内:卧式风力发电机23通过发电站内部导电线17与控制器20连接,控制器20通过发电站内部导电线17与储能电池18连接,在充电桩3内:输入电流插口6通过内置导电线与显示屏4及其他用电器连接,显示屏4及其他用电器通过内置导电线与输出电流插口5连接。
红外热像仪1是监控用红外热像仪或检测用红外热像仪。
金字塔风力发电站是浮在海面上的一个整体,可以用坚固的材料制造其中部和上部的外壳,进风口的面积要比塔顶部出风口大,塔顶部出风口的风速要比进风口的风速大,风速大可以吹动叶轮更快旋转、带动风力发电机产生更大量的电流。从金字塔风力发电站通过海底电缆丙、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海底电缆乙、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海底电缆甲对外部输电时,要在放入海水之前,用专用的防海水密封胶向海水密封接线盒的两端进行密封,待密封胶完全凝固、完成密封后,才能将海底电缆和相连的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一起放入海水。当电动汽车前来充电时,要求电动汽车一定要先到红外热像仪和红外引导仪的面前,接受监控、检测并限速,确认电动汽车内部没有充电隐患后,才可以将充电桩内的电流通过输出电流插口和充电枪输入电动汽车。
现举出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
在金字塔风力发电站的四个三角形侧面的中部各开设一个进风口,金字塔风力发电站的下部是提供浮力的浮体,其中空的中部和上部内安装导电线、控制器和储能电池,风力吹进进风口,通过风力发电站内中空的中部和上部,从塔顶部出风口吹出,风力吹动出风口上方的叶轮快速旋转、带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流,电流通过导电线、控制器、储能电池输入海底电缆丙对电站外部供电,通过海底电缆丙、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海底电缆乙、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海底电缆甲,接着输入分流供电塔,分成三股电流:其中第一股电流通过导电线向充电桩供电,为电动汽车服务,第二股电流通过导电线向监控用红外热像仪供电,第三股电流通过导电线向红外引导仪供电。
实施例二:
在金字塔风力发电站的四个三角形侧面的中部各开设一个进风口,金字塔风力发电站的下部是提供浮力的浮体,其中空的中部和上部内安装导电线、控制器和储能电池,风力吹进进风口,通过风力发电站内中空的中部和上部,从塔顶部出风口吹出,风力吹动出风口上方的叶轮快速旋转、带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流,电流通过导电线、控制器、储能电池输入海底电缆丙对电站外部供电,通过海底电缆丙、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海底电缆乙、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海底电缆甲,接着输入分流供电塔,分成三股电流:其中第一股电流通过导电线向充电桩供电,为电动汽车服务,第二股电流通过导电线向检测用红外热像仪供电,第三股电流通过导电线向红外引导仪供电。

Claims (2)

1.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其特征是,由红外热像仪(1)、红外引导仪(2)、充电桩(3)、显示屏(4)、输出电流插口(5)、输入电流插口(6)、导电线(7)、分流供电塔(8)、海底电缆甲(9)、防海水密封胶(10)、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11)、海底电缆乙(12)、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13)、海底电缆丙(14)、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发电站内部导电线(17)、储能电池(18)、浮体(19)、控制器(20)、进风口(21)、塔顶部出风口(22)、卧式风力发电机(23)共同组成;
在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的塔顶部出风口(22)的上方安装卧式风力发电机(23),在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的四个三角形侧面的中部各开设一个进风口(21),在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的中空的中部和上部内安装发电站内部导电线(17)、控制器(20)、储能电池(18),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的下部是浮体(19),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浮在海面(15)上,从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内的储能电池(18)伸出的海底电缆丙(14)进入海底,在海底电缆丙(14)和海底电缆乙(12)之间安装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13),在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13)的左端和右端注入防海水密封胶(10)进行密封,在海底电缆乙(12)和海底电缆甲(9)之间安装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11),在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11)的左端和右端注入防海水密封胶(10)进行密封,海底电缆甲(9)的右端露出海面接入分流供电塔(8),从分流供电塔(8)接出三条导电线(7),分流供电塔(8)通过三条导电线(7)分别向红外热像仪(1)、红外引导仪(2)、充电桩(3)供电;
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通过海底电缆丙(14)与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13)连接,防海水密封接线盒乙(13)通过海底电缆乙(12)与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11)连接,防海水密封接线盒甲(11)通过海底电缆甲(9)与分流供电塔(8)连接,分流供电塔(8)通过导电线(7)与红外引导仪(2)连接,分流供电塔(8)通过导电线(7)与红外热像仪(1)连接,分流供电塔(8)通过导电线(7)与充电桩(3)连接,在金字塔风力发电站(16)内:卧式风力发电机(23)通过发电站内部导电线(17)与控制器(20)连接,控制器(20)通过发电站内部导电线(17)与储能电池(18)连接,在充电桩(3)内:输入电流插口(6)通过内置导电线与显示屏(4)及其他用电器连接,显示屏(4)及其他用电器通过内置导电线与输出电流插口(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红外热像仪(1)是监控用红外热像仪或检测用红外热像仪。
CN201621043931.0U 2016-09-08 2016-09-08 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89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3931.0U CN205989671U (zh) 2016-09-08 2016-09-08 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3931.0U CN205989671U (zh) 2016-09-08 2016-09-08 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9671U true CN205989671U (zh) 2017-03-01

Family

ID=58105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3931.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89671U (zh) 2016-09-08 2016-09-08 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96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3879A (zh) * 2016-09-08 2016-12-07 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3879A (zh) * 2016-09-08 2016-12-07 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
CN106183879B (zh) * 2016-09-08 2018-03-23 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8016A (zh) 一种模块化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6183879B (zh) 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
CN205989671U (zh) 海上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的红外充电桩供电装置
CN107517276A (zh) 一种风光互补水面网箱养殖综合监控平台
CN201255349Y (zh) 风光互补跟踪式路灯
CN205334663U (zh) 一种带提前灭火和警报功能的防山火装置
CN106704084A (zh) 一种洋流式发电机组整机分布设计方案
CN103219920B (zh) 空中太阳能发电站
CN202940277U (zh) 电池防水透气包装袋
CN205991842U (zh) 一种红外水上充电桩
CN20461014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指示灯
CN206574529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的防腐蚀电缆
CN103723048A (zh) 电动汽车环保充电系统
CN203746185U (zh) 输电线路防外破发光限高警示装置
CN209229600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节能警示灯
CN202599447U (zh) 一种带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电的大坝测报仪
CN208986865U (zh) 悬浮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05677336U (zh) 一种带有驱鸟功能的电力塔
CN106160627B (zh) 海上光伏电站通过电缆向海岛上激光定位充电桩供电装置
CN206041604U (zh) 无人机巡检线路风力充电系统
CN205955914U (zh) 一种水上风能收集系统
CN206602119U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206041614U (zh) 无人机巡检线路太阳能充电系统
CN205945638U (zh) 太阳能避雷系统
CN108798079A (zh) 一种户外停车场遮阳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