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45638U - 太阳能避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避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45638U
CN205945638U CN201620758306.8U CN201620758306U CN205945638U CN 205945638 U CN205945638 U CN 205945638U CN 201620758306 U CN201620758306 U CN 201620758306U CN 205945638 U CN205945638 U CN 205945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solar energy
solar panel
prote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583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Eopply New Energy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Eopply New Energ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Eopply New Energy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Eopply New Energ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583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45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45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456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太阳能避雷系统,包括光伏太阳能板方阵,所述光伏太阳能板方阵的四周设置有女儿墙防雷带,所述光伏太阳能板方阵的四角均架设有避雷塔,所述避雷塔的上端安装有避雷针,所述避雷针上设置有耐高压电压传感器,所述女儿墙防雷带和避雷塔的下端均通过引下线连接有汇流箱,所述汇流箱连接有接地网。本实用新型在光伏太阳能板方阵的四周设置有防雷带以及避雷塔和避雷针,有效地将雷电的电击目标转移,并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了太阳能板方阵的安全,微型避雷针也能起到一定的防雷作用,且直流配电柜和交流配电柜内均安装有防雷器,保护了电力传输过程中不会因为雷击导致输电通道损毁,保护了后续电路和其上的设备的安全。

Description

太阳能避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太阳能避雷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的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是太阳中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我们生活所需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是因为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后,再由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雷电产生与带电的积雨云中,当正负电荷分别聚积在同一云体的不同部位或在不同的云团中时,由于同一雷雨内部不同部位或不同云体间聚积的电荷量不同、或极性不同,而产生大气电场,当大气电场强度达到可以击穿空气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放电现象,闪电就发生了,此时的闪电称为云中闪或云际闪电。当带电云层移动接近地面或建筑物时,由于静电感应的原因,使地面或建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随着电荷量的增加或云地/建筑物距离的缩短,带电云层与地或建筑物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绝缘强度时,开始瞬间放电,闪电(云地闪)也就发生了。
太阳能发电装置大多布置在建筑物屋顶等位置较高且无遮挡的空旷地带,然而空旷地带中凸显的光伏太阳能板又非常容易被雷电击中,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以及城市用户用电也会受到影响,为此我们设计出太阳能避雷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 太阳能避雷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太阳能避雷系统,包括光伏太阳能板方阵,光伏太阳能板方阵的四周设置有女儿墙防雷带,光伏太阳能板方阵的四角均架设有避雷塔,避雷塔的上端安装有避雷针,避雷针上设置有耐高压电压传感器,女儿墙防雷带和避雷塔的下端均通过引下线连接有汇流箱,汇流箱连接有接地网,光伏太阳能板方阵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光伏架组成,且每个光伏架上均安装有两根微型避雷针,光伏太阳能板方阵通过电缆连接有保护中心,保护中心内设置有处理芯片和断路器,保护中心电性连接有直流配电柜,直流配电柜电性连接有继电器,继电器电性连接有交流配电柜,交流配电柜电性连接有储电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伏太阳能板方阵面朝太阳架设,且太阳能板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绝缘垫。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耐高压电压传感器与保护中心的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直流配电柜和交流配电柜内均安装有防雷器,且防雷器接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型避雷针连接有下引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汇流箱和接地网均设置于地表以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断路器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避雷塔的高度为m,避雷针的高度为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避雷塔由不锈钢金属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避雷塔的底部设置有加固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在光伏太阳能板方阵的四周设置有防雷带以及避雷塔和避雷针,有效地将雷电的电击目标转移,并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了太阳能板方阵的安全,当雷电过大时,光伏太阳能板方阵上的微型避雷针也能起到一定的防雷作用,且直流配电柜和交流配电柜内均安装有防雷器,保护了电力传输过程中不会因为雷击导致输电通道损毁,电压传感器在探测到雷电的电压过高时,控制器利用断路器将光伏太阳能板方阵之后的 电路切断,保护了后续电路和其上的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太阳能避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伏太阳能板方阵、2女儿墙防雷带、3微型避雷针、4避雷塔、5避雷针、6耐高压电压传感器、7引下线、8汇流箱、9接地网、10保护中心、11直流配电柜、12继电器、13交流配电柜、14防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太阳能避雷系统,包括光伏太阳能板方阵1,光伏太阳能板方阵1面朝太阳架设,且太阳能板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绝缘垫,光伏太阳能板方阵1的四周设置有女儿墙防雷带2,光伏太阳能板方阵1的四角均架设有避雷塔4,避雷塔4由不锈钢金属制成,避雷塔4的底部设置有加固装置,避雷塔4的上端安装有避雷针5,避雷塔4的高度为15m,避雷针5的高度为5m,避雷针5上设置有耐高压电压传感器6,耐高压电压传感器6与保护中心10的控制芯片电性连接,女儿墙防雷带2和避雷塔4的下端均通过引下线7连接有汇流箱8,汇流箱8连接有接地网9,光伏太阳能板方阵1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光伏架组成,且每个光伏架上均安装有两根微型避雷针3,微型避雷针3连接有引下线7,光伏太阳能板方阵1通过电缆连接有保护中心10,保护中心10内设置有处理芯片和断路器,断路器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保护中心10电性连接有直流配电柜11,直流配电柜11电性连接有继电器12,继电器12电性连接有交流配电柜13,直流配电柜11和交流配电柜13内均安装有防雷器14,且防雷器14接地,交流配电柜13电性连接有储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在光伏太阳能板方阵1的四周设置有女儿墙防雷带2以及避雷塔4和避雷针5,有效地将雷电的电击目标 转移,并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了太阳能板方阵的安全,当雷电过大时,光伏太阳能板方阵1上的微型避雷针3也能起到一定的防雷作用,且直流配电柜11和交流配电柜13内均安装有防雷器14,保护了电力传输过程中不会因为雷击导致输电通道损毁,耐高压电压传感器6在探测到雷电的电压过高时,控制器利用断路器将光伏太阳能板方阵1之后的电路切断,保护了后续电路和其上的设备的安全。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太阳能避雷系统,包括光伏太阳能板方阵(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太阳能板方阵(1)的四周设置有女儿墙防雷带(2),所述光伏太阳能板方阵(1)的四角均架设有避雷塔(4),所述避雷塔(4)的上端安装有避雷针(5),所述避雷针(5)上设置有耐高压电压传感器(6),所述女儿墙防雷带(2)和避雷塔(4)的下端均通过引下线(7)连接有汇流箱(8),所述汇流箱(8)连接有接地网(9),所述光伏太阳能板方阵(1)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光伏架组成,且每个光伏架上均安装有两根微型避雷针(3),所述光伏太阳能板方阵(1)通过电缆连接有保护中心(10),所述保护中心(10)内设置有处理芯片和断路器,所述保护中心(10)电性连接有直流配电柜(11),所述直流配电柜(11)电性连接有继电器(12),所述继电器(12)电性连接有交流配电柜(13),所述交流配电柜(13)电性连接有储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太阳能板方阵(1)面朝太阳架设,且太阳能板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绝缘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压电压传感器(6)与保护中心(10)的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配电柜(11)和交流配电柜(13)内均安装有防雷器(14),且防雷器(14)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避雷针(3)连接有引下线(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 流箱(8)和接地网(9)均设置于地表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太阳能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塔(4)的高度为15m,避雷针(5)的高度为5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太阳能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塔(4)由不锈钢金属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太阳能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塔(4)的底部设置有加固装置。
CN201620758306.8U 2016-07-18 2016-07-18 太阳能避雷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45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8306.8U CN205945638U (zh) 2016-07-18 2016-07-18 太阳能避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8306.8U CN205945638U (zh) 2016-07-18 2016-07-18 太阳能避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45638U true CN205945638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9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5830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45638U (zh) 2016-07-18 2016-07-18 太阳能避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456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3948A (zh) * 2018-07-19 2018-12-07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用于超大型钢结构雷达的防雷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3948A (zh) * 2018-07-19 2018-12-07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用于超大型钢结构雷达的防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30988U (zh) 路灯综合一体式智能充电桩
CN106848881A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防雨雪装置
CN108598892A (zh) 一种带有避雷装置的户外用电力设备
CN107014435A (zh) 一种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
CN205945638U (zh) 太阳能避雷系统
CN108512044A (zh) 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环网柜除湿装置
CN202248573U (zh) 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及节能减排装置
CN203826990U (zh) 一种家庭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装置
CN206379622U (zh) 一体化直击雷有源主动防护系统
CN206116870U (zh) 一种带太阳能板的可折叠避雷针
CN205502713U (zh) 一种交流特高压输电线塔
CN208875222U (zh) 一种声音驱鸟器
CN208955507U (zh) 一种集装箱体式移动变电站
CN203944472U (zh) 以光伏发电为供电源用于收集空气中颗粒物的升空气球
CN207817099U (zh) 一种输变电安装的防雷击监测装置
CN206533034U (zh) 一种节能式避雷针
CN205753016U (zh)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
CN102496487A (zh) 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
CN210866920U (zh) 开关柜
CN207117563U (zh) 一种光伏防雷汇流箱
CN202405670U (zh) 一种室外变电站
CN201850789U (zh) 全站仪野外保护系统
CN207251680U (zh) 一种风光互补水面网箱养殖综合监控平台
CN206922686U (zh) 一种光伏大棚顶用太阳能发电站
CN207544184U (zh) 一种变电站用智能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