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7304U - 耳机连接结构和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连接结构和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7304U
CN205987304U CN201621064699.9U CN201621064699U CN205987304U CN 205987304 U CN205987304 U CN 205987304U CN 201621064699 U CN201621064699 U CN 201621064699U CN 205987304 U CN205987304 U CN 205987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earphone
attachment structure
magnet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646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腾飞
薛俊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uiy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646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7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7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7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设置在耳机本体上,所述第二接头与耳机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上成对设置有极性相反的磁体;在所述磁体的磁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吸合;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离。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耳机连接结构的耳机。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以及设置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上磁体的配合,实现在紧急状态下耳机本体和耳机导线的即时分离,需要复位时,耳机本体和耳机导线可以自动复位,复位准确。正常工作时,耳机连接结构又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耳机连接结构和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或者传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连接结构和具有该耳机连接结构的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子设备之一,已经成为品质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戴着耳机听音乐,既不会打扰到别人,又能愉悦自己。
但是,在使用耳机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以下问题。据统计,戴耳机听音乐引发的交通事故已经占了六成以上。这是由于佩戴耳机听音乐的同时,人的视线会不自主的变差,而且同时耳机里的声音会屏蔽周围其它车辆的声音,极易发生意外。如果一边通过耳机听音乐,一边骑行自行车或者摩托车,还容易发生割伤的情况。同时,佩戴耳机听音乐时,如果同时需要和别人交谈,很有可能听不到对方的呼唤或者对方说的话,非常不礼貌。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事故,或者出于礼貌起见,在出现上述情况时,人们必须至少将一侧的耳机取下。但是取下耳机的过程有时候是比较繁琐的,尤其是耳挂式耳机,急忙取下时很有可能刮伤耳朵或者破坏耳机。又比如过马路时,在马路一侧需要摘下耳机,在另一侧又需要重新佩戴,费事费力。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理想的解决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设计一种耳机连接结构,对现有技术中的耳机进行改进,避免使用者频繁摘下或者佩戴耳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设置在耳机本体上,所述第二接头与耳机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上成对设置有极性相反的磁体;在所述磁体的磁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吸合;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上设置有插口,所述第二接头上设置有端子;当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吸合时,所述端子伸入至所述插口中形成通路。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成对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耳机导线的正负极,所述插口也成对设置并分别连接扬声器的正负极;当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吸合时,所述端子对应伸入至所述插口中形成通路;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中。
优选的,所述端子为金属导柱。
为保证复位准确,所述第一接头上设置有多个磁体,任意相邻两个磁体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接头上也设置有多个磁体且与设置在第一接头上的多个磁体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上设置有两个磁体,两个磁体的极性相反,所述插口设置在所述磁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的端面上形成有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上的磁体嵌入至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的,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上的磁体凸出于所述第二接头的端面;当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吸合时,所述第一接头的端面和第二接头的端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耳机连接结构,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以及设置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上磁体的配合,实现在紧急状态下耳机本体和耳机导线的即时分离,需要复位时,耳机本体和耳机导线可以自动复位,复位准确。正常工作时,耳机连接结构又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一种耳机,具有耳机连接结构,所述耳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设置在耳机本体上,所述第二接头与耳机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上成对设置有极性相反的磁体;在所述磁体的磁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吸合;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包括两个耳机本体,所述第一接头设置在其中一个耳机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耳机,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状态、使用环境和使用需要随时断开或连接耳机本体和耳机导线,不需要佩戴者取下耳机,具有使用方便,简单快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耳机连接结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耳机连接结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耳机连接结构,旨在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使得人们在使用耳机的同时,如果同时需要与人交谈、横穿马路、或者其它需要摘下耳机的情况下,可以及时的将耳机导线和耳机本体分离开,在交谈完毕或者行走到安全区域时,又可以很方便地将耳机导线和耳机本体复位连接在一起。在遇到危险情况,耳机导线可能会割伤皮肤时,在外力的作用下,耳机导线和耳机本体可以及时自动分离,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耳机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说,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4。其中第一接头2设置在耳机本体1上,第二接头4与耳机导线3连接。其中,耳机本体1可以是入耳式耳塞的外壳,也可以是耳挂式耳机的耳机壳,或者头戴式耳机的耳机壳。在耳机本体1中设置有输出音频信号的扬声器9。在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4上成对设置有极性相反的磁体5、6。当耳机正常使用时,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4在磁体5、6的磁力作用下吸合,形成扬声器9和耳机导线3之间连通的信号通路,佩戴者可以正常的收听音乐。如果一旦需要与人交谈或者横穿马路,或者需要通过一侧的耳机监听周围环境时,在耳机导线3上施加一定的外力,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4即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分离,使得耳机导线3和耳机本体1分离开。当需要重新连接时,只需要稍稍调整第一接头2或者第二接头4其中一个的位置,在磁体5、6的磁力作用下,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4即可以复位吸合。整个过程中,用户无需将耳机摘下,使用非常方便。如果用户是在运动或者骑行中佩戴耳机,一旦发生意外,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4会自动断开,避免耳机导线发生缠绕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参见图1所示,当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4在磁体5、6的磁力作用下吸合时,音频信号通过插口7和端子8的配合传递。具体来说,端子8优选为金属导柱,在金属导柱上形成有至少两个触点或触片,一对触点或触片分别电连接耳机导线3的正负极。插口7与端子8匹配,插口7对应连接扬声器9的正负极,当端子8伸入插口7形成连接后,音频信号可以正常传递。当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4在外力作用下分离时,端子8从插口7中拔出,信号中断。端子8和插口7也可以选用其它连接器或插头的形式。但是,由于磁体5、6本身具有一定的体积,优选的金属导柱一方面可以利于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4的结构设计,使得吸合时连接稳定,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信号传递稳定,线路在外力的作用下不容易断线,提高连接结构的使用稳定性。
参见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耳机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保证在断开后,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4可以很快再次吸合复位,在第一接头2上设置有多个磁体,而且任意相邻两个磁体5的极性相反。考虑到耳机的尺寸,通常设置两个磁体,如图所示5、13。对应的,在第二接头4上也设置两个磁性相反的磁体6、14。插口7设置在两个磁体5和13之间,端子8设置在两个磁体6和14之间。上述设计是为了保证复位时的准确性,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4上一一对应成组设置的磁铁极性相反(如图所示的5和13, 5和6),设置在对角线上的一对磁铁的极性相同(如图所示5和14, 6和13),这样复位的过程中,通过相斥的一对磁铁的磁力,可以保证插口7和端子8的一对触点或者触片准确连接复位,不会出现正负极接反的情况。
如果磁体只是设置在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4的端面上,从结构上说,对磁体端部的连接稳定性的要求较高,如果外力较大,磁体容易发生断裂损坏,可能导致耳机连接结构整体无法使用。因此,在第一接头2的端面上形成有凹槽10,设置在第一接头2上的磁体5和13分别嵌入到对应的所述凹槽中,对应的,设置在第二接头4上的磁体6凸出于第二接头4的端面设置。到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4吸合时,凸出于第二接头2端面的磁体6和14伸入至第一接头2上的凹槽中与设置在第一接头2上的的磁体5、13吸合,端子8插入至所述插口7中,第一接头2的端面和第二接头4的端面保持贴合。多个磁体、插头和插口呈齿状结构结合,连接稳定性得到很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耳机连接结构,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以及设置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上磁体的配合,实现在紧急状态下耳机本体和耳机导线的即时分离,需要复位时,耳机本体和耳机导线可以自动复位,复位准确。正常工作时,耳机连接结构又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耳机连接结构。耳机连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参见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的详细描述和描绘,在此不再赘述,设置有上述耳机连接结构的耳机可以实现同样的技术效果。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中可能设置一个耳机本体或者两个耳机本体。对于设置两个耳机本体的耳机来说,可以在两个耳机本体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接头,并设置两个第二接头分别与耳机导线连接。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仅需断开一个耳机本体和耳机导线即可实现对外部环境的监听和响应,所以,优选的,在一个耳机本体上设置第一接头,耳机导线与一个第二接头连接,并在磁体的磁力作用下吸合,在外力的作用下断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耳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设置在耳机本体上,所述第二接头与耳机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上成对设置有极性相反的磁体;在所述磁体的磁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吸合;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上设置有插口,所述第二接头上设置有端子;当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吸合时,所述端子伸入至所述插口中形成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成对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耳机导线的正负极,所述插口也成对设置并分别连接扬声器的正负极;当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吸合时,所述端子对应伸入至所述插口中形成通路;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耳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为金属导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上设置有多个磁体,任意相邻两个磁体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接头上也设置有多个磁体且与设置在第一接头上的多个磁体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上设置有两个磁体,两个磁体的极性相反,所述插口设置在所述磁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的端面上形成有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上的磁体嵌入至所述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上的磁体凸出于所述第二接头的端面;当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吸合时,所述第一接头的端面和第二接头的端面贴合。
9.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耳机连接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耳机本体,所述第一接头设置在其中一个耳机本体上。
CN201621064699.9U 2016-09-20 2016-09-20 耳机连接结构和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耳机 Active CN205987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4699.9U CN205987304U (zh) 2016-09-20 2016-09-20 耳机连接结构和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4699.9U CN205987304U (zh) 2016-09-20 2016-09-20 耳机连接结构和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7304U true CN205987304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40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64699.9U Active CN205987304U (zh) 2016-09-20 2016-09-20 耳机连接结构和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73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80479C (en) Cycling helmet capable of switching sound production guidance mode based on bone conduction earphone
CN202102188U (zh) 眼镜镜腿和眼镜镜架以及眼镜
WO2016145703A1 (zh) 具有音频输入输出的安全头盔
WO2017092166A1 (zh) 具有骨传导功能的智能眼镜
JP2019510144A (ja) 骨伝導モジュールを取り付けたキャップ帽子
CN107144982A (zh) 一种可实现骨传导功能的眼镜套
CN205987304U (zh) 耳机连接结构和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耳机
CN206182459U (zh) 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头盔
CN205408101U (zh) 一种多功能骨传导耳机
CN206260066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结构
CN208905167U (zh) 一种外放式多功能耳机
CN112068334B (zh) 带有蓝牙无线双声道耳机的多功能眼镜
CN211656385U (zh) 一种新型便捷佩戴式助听器
CN201477313U (zh) 一种眼镜
CN207148462U (zh) 一种可实现骨传导功能的眼镜套
CN204855943U (zh) 一种利用全息投影的智能眼镜式头戴型通信设备
TW202212921A (zh) 帶有藍芽無線雙聲道耳機的多功能眼鏡
CN206674157U (zh) 一种便携式耳机装置
CN206164781U (zh) 一种防掉落的蓝牙耳机
CN204733316U (zh) 一种耳挂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入耳式耳机
CN205610873U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耳机
CN212064313U (zh) 一种支撑式佩戴耳机
CN213690151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眼镜
CN219780347U (zh) 一种穿戴式沉浸折叠耳机
CN211128126U (zh) 一种运动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7

Address after: 18/F, Building 2, Shandong Priv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Minghui International), No. 39 Shi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035 (centralized office area)

Patentee after: Qingdao Suiy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No. 268 Dongfang Road,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Weifang

Patentee before: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