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5213U -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5213U
CN205985213U CN201620631991.8U CN201620631991U CN205985213U CN 205985213 U CN205985213 U CN 205985213U CN 201620631991 U CN201620631991 U CN 201620631991U CN 205985213 U CN205985213 U CN 205985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ole piece
trough
lithium ion
battery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319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传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iduli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D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D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D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319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5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5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5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包括第二电池外壳、第二电池芯,所述第二电池外壳的内腔至少设置有一个直角槽台阶,所述第二电池芯的一个侧边角部至少设置有一个直角槽台阶;所述第二电池芯包括2片隔离膜、第二电池极片;所述第二电池极片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隔离膜的排布按卷绕的方式卷绕,卷绕后再平压成扁平方形,在其一个侧边角部至少设置有一个直角槽台阶;以第二电池芯的直角槽台阶端安装进第二电池外壳的直角槽台阶端,并在其连接处使用第二密封胶密封,本实用新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采用单台阶或多台阶方式,使电池适应于现有的多种数码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蓝牙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正极由钴酸锂、锰酸锂、钴镍锰酸锂、磷酸亚铁锂组成,负极由石墨组成,外壳用铝塑复合膜组成,外露正负极耳。内部结构有两种,一种是条状极片通过卷绕的工艺,卷成扁平的电池体;另一种是多层极片通过叠片的工艺,堆叠而成。
如图1~2所示,图1~2为现有技术中聚合物离子电池结构示意图。
如图3~4所示,图3为图1去掉外部的第一电池外壳后的第一电池芯示意图,图4为图2去掉外部的电池壳体示意图。现有技术中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第一电池外壳101、第一电池外壳前盖102、第一电池极片103、第一电池芯105,所述第一电池极片103固定在第一电池芯105侧面,其端部露出于第一电池芯105外部,固定后将组合体套入第一电池外壳101,然后用第一电池外壳前盖102封盖,封盖后,使用第一密封胶104密封,所述第一电池外壳101、第一电池芯105都为扁平方形状。
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只有一种供电方式,其整个电池为一体,聚合物离子电池通常的外部形状是方型,在平面上,电池的厚度均匀,电池内部,卷绕式电池极片呈矩形。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如果要做成大容量电池,需要将电池厚度做得较大,大容量电池电量消耗随电池的用电时间而减小,由于容量电池处于充电或放电状态,很容易影响电池寿命。
随着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不断的进步,需要一种分段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包括第二电池外壳、第二电池芯,所述第二电池外壳的内腔至少设置有一个直角槽台阶,所述第二电池芯的一个侧边角部至少设置有一个直角槽台阶;
所述第二电池芯包括2片隔离膜、第二电池极片;
所述第二电池极片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隔离膜的排布按卷绕的方式卷绕,卷绕后再平压成扁平方形,在其一个侧边角部形成直角槽台阶;
以第二电池芯的直角槽台阶端的方向安装进第二电池外壳的直角槽台阶端,并在其连接处使用第二密封胶密封;
所述第二电池外壳直角槽台阶端的最右侧设置有第二顶封位,所述第二顶封位的边缘缝隙被第二密封胶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直角槽台阶设置为单台阶或多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池极片的正极片为钴酸锂正极片,其负极片为人造石墨负极片。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膜为PE隔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池外壳为铝塑复合膜外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采用单台阶或多台阶方式,使电池适应于现有的多种数码设备,通过台阶模式使电池形成多段式电池芯,每个电池芯可引出一对电池极片,形成可叠加式电源结构,给数码设备得以续航。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去掉外壳后的电池芯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单台阶电池极片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单台阶电池芯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单台阶电池外壳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单台阶锂离子电池侧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双台阶电池极片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双台阶电池芯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双台阶电池外壳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双台阶锂离子电池侧面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第一电池外壳101、第一电池外壳前盖102、第一电池极片103、第一密封胶104、第一电池芯105;第二电池芯201、第二电池外壳202、正极片203、第二密封胶204、第二电池极片205、负极片206、第二顶封位207;第三电池芯301、第三电池外壳302、第三电池极片305、第三顶封位3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以单台阶电池为例。
请参照附图5~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包括第二电池外壳202、第二电池芯201,所述第二电池外壳202的内腔设置有一个直角槽台阶,所述第二电池芯201的一个侧边角部设置有一个直角槽台阶,所述第二电池芯201包括2片隔离膜、第二电池极片205;所述第二电池极片205包括正极片203、负极片206,以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隔离膜的排布按卷绕的方式卷绕,卷绕后再平压成扁平方形,在其一个侧边角部形成一个直角槽台阶;以第二电池芯201的直角槽台阶端的方向安装进第二电池外壳202的直角槽台阶端,并在其连接处使用第二密封胶204密封;所述第二电池外壳202直角槽台阶端的最右侧设置有第二顶封位207,所述第二顶封位207的边缘缝隙被第二密封胶204密封,所述第二电池极片205的正极片为钴酸锂正极片,其负极片为人造石墨负极片。所述隔离膜为PE隔膜,所述第二电池外壳202为铝塑复合膜外壳。
第二电池极片205由两种不同的宽度两段极片组成一整体,隔离膜则是一矩形,通过卷绕成形,第二电池外壳202用铝塑复合膜冲制成型,呈现单台阶形。将卷绕的第二电池芯201装入第二电池外壳202,通过顶侧封、干燥、注液、化成、分容,完成电池的制作。电池主体呈单台阶外形。
实施例2:以双台阶电池为例。
如图10~14所示,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包括第三电池外壳、第三电池芯301,所述第三电池外壳302的内腔设置有二个直角槽台阶,所述第三电池芯301的一个侧边角部设置有二个直角槽台阶,所述第三电池芯301包括2片隔离膜、第三电池极片305;所述第三电池极片305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隔离膜的排布按卷绕的方式卷绕,卷绕后再平压成扁平方形,在其一个侧边角部形成二个直角槽台阶;以第三电池芯301的直角槽台阶端的方向安装进第三电池外壳302的直角槽台阶端,并在其连接处使用密封胶密封;所述第三电池外壳302直角槽台阶端的最右侧设置有第三顶封位307,所述第三顶封位307的边缘缝隙被密封胶密封,所述第三电池极片305的正极片为钴酸锂正极片,其负极片为人造石墨负极片。所述隔离膜为PE隔膜,所述第三电池外壳302为铝塑复合膜外壳。
第三电池极片305由两种不同的宽度三段极片组成一整体,隔离膜则是一矩形,通过卷绕成形,第三电池外壳302用铝塑复合膜冲制成型,呈现双台阶形。将卷绕的第三电池芯301装入第三电池外壳302,通过顶侧封、干燥、注液、化成、分容,完成电池的制作。电池主体呈双台阶外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包括第二电池外壳(202)、第二电池芯(2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外壳(202)的内腔至少设置有一个直角槽台阶,所述第二电池芯(201)的一个侧边角部至少设置有一个直角槽台阶;
所述第二电池芯(201)包括2片隔离膜、第二电池极片(205);
所述第二电池极片(205)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隔离膜的排布按卷绕的方式卷绕,卷绕后再平压成扁平方形,在其一个侧边角部形成直角槽台阶;
以第二电池芯(201)的直角槽台阶端的方向安装进第二电池外壳(202)的直角槽台阶端,并在其连接处使用第二密封胶(204)密封;
所述第二电池外壳(202)直角槽台阶端的最右侧设置有第二顶封位(207),所述第二顶封位(207)的边缘缝隙被第二密封胶(204)密封;
所述直角槽台阶设置为单台阶或多台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极片(205)的正极片为钴酸锂正极片,其负极片为人造石墨负极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为PE隔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外壳(202)为铝塑复合膜外壳。
CN201620631991.8U 2016-06-23 2016-06-23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Active CN205985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31991.8U CN205985213U (zh) 2016-06-23 2016-06-23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31991.8U CN205985213U (zh) 2016-06-23 2016-06-23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5213U true CN205985213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21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31991.8U Active CN205985213U (zh) 2016-06-23 2016-06-23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5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90415U (zh) 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
CN105355962B (zh) 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的制备方法
CN202495523U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极片
CN102290614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提高其容量的方法
CN10266428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极片组合方法
CN201838680U (zh) 一种软包装电池
CN204793030U (zh) 混合正极极片及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2916156B (zh) 一种多卷芯准双极耳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02025828U (zh) 一种锂电子动力电池
CN102694197B (zh) 环型锂离子电池
CN203434247U (zh) 镍钴锰酸锂圆柱型高倍率电池
CN202695606U (zh) 一种大容量汽车用锂离子电池z形叠片电芯
CN204464391U (zh) 电芯
CN204348808U (zh) 一种卷绕式高倍率锂离子电池
CN205985213U (zh)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密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N201877491U (zh) 一种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CN206040850U (zh) 一种用钴酸锂材料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N201673968U (zh) 非对称组装结构的微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N103985860A (zh)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及制造方法
CN202585549U (zh)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CN202695648U (zh) 单体大容量电芯并联式锂电池
CN203589160U (zh) 一种容量为250Ah的大容量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CN202601797U (zh) 一种多卷芯准双极耳电池
CN20745902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
CN201845835U (zh) 卷绕式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21

Address after: 52300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wangniudunzhen Huiyuan road 13, No. 15 South Korea Bridge Industrial Park District Four, building 2, 1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Weiduli new ener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6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City Avenue Xixiang Airlines route Shu City Industrial Area D building 3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VDL Elec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