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2330U - 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2330U
CN205982330U CN201620943873.0U CN201620943873U CN205982330U CN 205982330 U CN205982330 U CN 205982330U CN 201620943873 U CN201620943873 U CN 201620943873U CN 205982330 U CN205982330 U CN 205982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robe
plat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438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永胜
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6209438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2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2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2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涉及电子产品检测工装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用于放置测试产品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方设有压板;接头,所述接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测试产品的接口相插接的产品接口,所述接头的另一端设有供探针插入的探针接口,所述产品接口与所述探针接口之间电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座之间竖向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探针固定板,所述探针竖向固定在所述探针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仅需要一次插拨就可实现产品的不同工站的多次测试,降低了产品损坏的风险,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检测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与PC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
背景技术
大多数的电子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要进行多次不同工站的性能测试,测试时需要将产品与计算机进行通信,目前的测试过程中通常是采用USB(Universal 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线的连接方式来实现产品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由于产品要进行多次不同工站的测试,产品在每一个工站进行测试时都需要USB线的插拔。目前插拨USB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人工插拨,人工插拨需要的人工较多,插拨效率低,同时人工插拨时容易对产品造成划伤,致使产品的返修率及报废率居高不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二、气缸带动USB线实现自动插拨,此种插拨方式存在插拨不准的现象,因为产品的USB接口位置固定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产品定位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前期调试比较困难,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插拨不准会造成USB线和产品的损坏,并且现有的部分产品的USB接口位置存在堵塞,实现自动插拨难度非常大,只能通过人工来实现USB线的插拨。
以上两种USB线的插拨方式均会对产品或USB线造成损伤,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此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能够自动实现插拨,且仅需要一次插拨就能够实现产品的多次不同工站的测试,有效减少了产品的通信接口插拨次数,降低了产品损伤的风险,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用于放置测试产品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方设有压板;接头,所述接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测试产品的接口相插接的产品接口,所述接头的另一端设有供探针插入的探针接口,所述产品接口与所述探针接口之间电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座之间竖向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探针固定板,所述探针竖向固定在所述探针固定板上。
其中,所述支撑座安装在垫板上,所述垫板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垫板与所述底板之间。
其中,所述探针固定板上竖向设有导向销,所述垫板上对应所述导向销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导向销相适配的导向孔。
其中,所述支撑座的侧部设有与所述接头相适配的定位槽。
其中,所述垫板上固定有铰接架,所述压板的中部通过第一铰轴铰接在所述铰接架上,所述压板的一端压在所述测试产品上,所述压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动力装置。
其中,所述动力装置为竖向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压板相连接。
其中,所述压板的端部通过第二铰轴铰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二铰轴与所述第一铰轴相平行。
其中,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通过第三铰轴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三铰轴与所述第二铰轴相平行。
其中,所述底板的下侧并排固定有两个铰接板,位于两所述铰接板之间的所述底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槽,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位于所述通槽内,所述缸体的下端固定在一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三铰轴与两所述铰接板相铰接。
其中,所述第一气缸为双活塞杆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两个活塞杆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探针固定板的两端。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包括底板,底板的上方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方设有压板;还包括接头,接头的一端设有与测试产品的接口插接的产品接口,另一端设有供探针插入的探针接口;底板与支撑座之间竖向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带动探针固定板上下移动,探针竖向固定在探针固定板上。在进行产品测试时,将接头插入测试产品的通信接口上,然后将测试产品放置在支撑座上,用压板将测试产品压住,启动第一气缸将探针插入接头的探针接口内,然后将探针的另一端与计算机相连接即可实现测试,一个工站测试结束后将探针与计算机分开,整个工装可以随着测试产品进入下一测试工站,从而在产品端仅需要一次插拨即可完成产品的全部测试,有效的减少了产品侧的插拨次数,减少了人为操作次数,降低了产品的损坏风险,减小了产品的返修率及报废率,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了物力;同时减少了测试人工,提高了测试效率;且可多次重复使用,有利于工装的集成化和通用化设计,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由于探针固定板上竖向设有导向销,垫板上对应导向销的位置设有与导向销相适配的导向孔。在第一气缸带动探针固定板向上运动时,导向销插入到导向孔内,起到导向和定位的作用,使得探针能够准确的插入接头上的探针接口内,提高了本工装的可靠性,降低了探针及接头损坏的风险,进一步的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由于支撑座的侧部设有与接头相适配的定位槽,定位槽对接头起到了定位的作用,可防止接头左右晃动,保证了接头位置的一致性,使得探针能够准确的插入接头上的探针接口内,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工装的可靠性,降低了探针及接头损坏的风险,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由于第二气缸的缸体通过第三铰轴铰接安装在底板上,第三铰轴与第二铰轴相平行,第二气缸的缸体铰接在底板上使得第二气缸动作时缸体能够根据情况调整位置,减小了运动死角,增大了压板的张开角度,更有利于测试产品的取放。
由于第一气缸为双活塞杆气缸,第一气缸的两个活塞杆端部分别固定在探针固定板的两端,双杆气缸可提高探针固定板运行的稳定性,防止探针固定板运动时发生偏斜,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探针与探针接口插接的准确性,提高了工装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产品测试时需要多次插拨,增加生产成本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仅需要一次插拨就可实现产品的不同工站的多次测试,降低了产品损坏的风险,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可多次重复使用,有利于工装的集成化和通用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向视图;
图4是图3中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向视图;
图6是图4的D向视图;
图中:10、底板,100、通槽,12、垫板,120、导向孔,14、支撑座,140、定位槽,16、压板,162、铰接架,164、连接架,166、第一铰轴,168、第二铰轴,18、支撑柱,190、铰接板,192、第三铰轴,194、连接座,20、第一气缸,22、第二气缸,30、探针固定板,32、导向销,40、探针,50、接头,52、基座,520、探针插口,54、插头,540、产品插口,60、测试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指此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正常工作时所处的方位。
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一种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包括底板10,底板10上方依次设有垫板12和支撑座14,垫板12通过四根支撑柱18悬空固定在底板10的上方,支撑座14固定在垫板12上,且垫板12在长度上大于支撑座14,支撑座14位于垫板12的一端。在垫板12与底板10之间竖向安装有第一气缸20,第一气缸20的缸体下端固定在底板10上,第一气缸20的活塞杆端部水平固定有一探针固定板30,探针固定板30上竖向安装有探针40,探针40上下贯穿探针固定板30,位于探针固定板30上侧的一端与测试产品连接,位于探针固定板30下侧的一端与计算机连接。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一气缸20为双杆气缸,第一气缸20的两个活塞杆分别与探针固定板30的两端固定,双杆气缸可提高探针固定板30的运行稳定性。
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支撑座14的上方设有压板16,压板16的中部通过第一铰轴166铰接有铰接架162,铰接架162固定在垫板12未设有支撑座14的端部,压板16的一端压在位于支撑座14上的测试产品60的上方,另一端通过第二铰轴168铰接有连接架164,连接架164的下端连接有可驱动其上下运动的动力装置。第一铰轴166与第二铰轴168平行设置。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压板16压住测试产品60的一端宽度较大,与铰接架162和连接架164相连接的一端宽度较小,即压板16的形状近似为一个方铲。铰接架162和连接架164均近似为U字形,铰接架162的开口端跨接在压板16中部的两侧并通过第一铰轴166与压板16铰接,铰接架162的另一端固定在垫板12上;连接架164的开口端跨接在压板16端部的两侧并通过第二铰轴168与压板16铰接,连接架164的另一端的中部连接动力装置。
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动力装置为竖向安装在底板10上的第二气缸22,第二气缸22的活塞杆与连接架164下端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气缸22的缸体通过第三铰轴192铰接在底板10上,第三铰轴192与第一铰轴166和第二铰轴168均平行。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在底板10安装有第二气缸22的一端设有一竖向贯穿压板10的通槽100,第二气缸22的缸体竖向穿过通槽100,底板10的下侧位于通槽100两侧的相对位置上各固定有一铰接板190,两铰接板190之间通过第三铰轴192铰接有一连接座194,第二气缸22的缸体下端固定在连接座194上。
如图3、图4、图5和图6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工装还包括一用于连接测试产品60与探针40的接头50。接头50包括方形的基座52,还包括竖向设置在基座52上的插头54,插头54为扁平结构。插头54的端部设有与测试产品60的通信接口相适配的产品插口540,基座52的端部设有用于探针40插入的探针插口520,产品插口540与探针插口520之间电连接。图4至图6所示的接头50为USB接头,对接的是测试产品60的USB接口,产品插口540处设有五个电连接弹片,探针插口520共设有五个,分别与五个电连接弹片电连接,同样,探针固定板30上也固定有五根探针40。
接头为本实用新型工装中可替换的部件,可根据不同的通信方式更改产品插口和探针插口的结构和数量,以及探针的数量及分布,因此本实用新型工装仅需要更换接头和探针固定板就能够实现各种不同通信方式的自动对接,同时还可以通过更换支撑座来实现不同种类产品的自动通信对接,通用性较强,可为企业节省设备上的投资成本。
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探针固定板30的两端各竖向设有一导向销32,垫板12的下侧对应两导向销32的位置各设有一与导向销32相适配的导向孔120,两导向销32的端部均为圆头或尖头,更有利于插入导向孔120内,即使稍有小小的偏差,也能够顺利的插入到导向孔120内,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保证探针40能够很准确的插入到接头50的探针插口520(参见图6)内。
如图3所示,支撑座14的侧部对应接头50的位置设有一定位槽140,定位槽140的尺寸和形状均与接头50的基座52(参见图4)相适配,可在插有接头50的测试产品60放置到支撑座14上后对接头50起到固定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防止接头50左右晃动,保证探针40能够准确的插入到探针插口520(参见图6)内。
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的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将接头50插接到测试产品60上;
第二步,将测试产品60放置到支撑座14上,保证接头50的基座52(参见图4)能够卡在定位槽140内;
第三步,启动第二气缸22,第二气缸22的活塞杆向上顶起,从而将压板16压在测试产品60上;
第四步,启动第一气缸20,导向销32进行导向,将探针40插入到接头50的探针插口520(参见图6)内,探针40的另一端通过线材与计算机连接从而实现测试产品60与计算机的通信。
本工装可随同测试产品流向各个测试工站实现各工站的测试,所有工站均测试完成后,将测试产品从工装上取下,从测试产品上取下接头,继续下一产品的测试,实现产线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仅需要一次插拨就能够实现全部测试工站的测试,降低了产品损坏的风险,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本;同时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可多次重复使用,有利于工装的集成化和通用化设计。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带有序号的命名(如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均是为了区别技术特征,并不代表各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工作顺序及安装顺序等。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用于放置测试产品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方设有压板;
接头,所述接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测试产品的接口相插接的产品接口,所述接头的另一端设有供探针插入的探针接口,所述产品接口与所述探针接口之间电连接;
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座之间竖向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探针固定板,所述探针竖向固定在所述探针固定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安装在垫板上,所述垫板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垫板与所述底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固定板上竖向设有导向销,所述垫板上对应所述导向销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导向销相适配的导向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侧部设有与所述接头相适配的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上固定有铰接架,所述压板的中部通过第一铰轴铰接在所述铰接架上,所述压板的一端压在所述测试产品上,所述压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动力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竖向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压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端部通过第二铰轴铰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二铰轴与所述第一铰轴相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通过第三铰轴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三铰轴与所述第二铰轴相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侧并排固定有两个铰接板,位于两所述铰接板之间的所述底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槽,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位于所述通槽内,所述缸体的下端固定在一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三铰轴与两所述铰接板相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为双活塞杆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两个活塞杆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探针固定板的两端。
CN201620943873.0U 2016-08-25 2016-08-25 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 Active CN205982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3873.0U CN205982330U (zh) 2016-08-25 2016-08-25 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3873.0U CN205982330U (zh) 2016-08-25 2016-08-25 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2330U true CN205982330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35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43873.0U Active CN205982330U (zh) 2016-08-25 2016-08-25 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23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6178A (zh) * 2018-08-08 2019-01-01 贵州林东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线端口的检测装置
CN109239621A (zh) * 2018-11-07 2019-01-18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多位测试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6178A (zh) * 2018-08-08 2019-01-01 贵州林东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线端口的检测装置
CN109116178B (zh) * 2018-08-08 2023-12-22 贵州林东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线端口的检测装置
CN109239621A (zh) * 2018-11-07 2019-01-18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多位测试装置
CN109239621B (zh) * 2018-11-07 2024-05-07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位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82330U (zh) 通信接口自动对接工装
CN105548778A (zh) 带航空母座的usb充电器多通道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440222U (zh) 一种接口测试装置
CN219676082U (zh) 一种io模块测试架
CN112362310A (zh) 一种显示屏检测设备
CN203324468U (zh) 一种电能表接拆线装置
CN205120769U (zh) 一种pos机自动化测试装置
CN219891363U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工装
CN208596850U (zh) 电源接口组装测试设备的铁壳装配移位机构
CN107340451A (zh) 一种通用电气线束快速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2004517B (zh) 无缆电连接装置
CN201307146Y (zh) 电路板原理图测绘装置
CN106646258B (zh) 测试针床
CN205912350U (zh) Fpc烧录测试治具
CN208953622U (zh) 一种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
CN216434244U (zh) 一种防热插拔电测治具
CN207215947U (zh) 主板自动测试装置
CN219608964U (zh) 一种工控一体机用测试工装架
CN207007981U (zh) 一种用于可拆分多连接器相连模块的测试治具
CN205950178U (zh) 支架转轴的装配装置
CN210156121U (zh) 一种ssd卡斜插卡模块
CN206710008U (zh) 拔出力测试工装
CN217846586U (zh) 一种支持自动对插的安规测试机
CN213658790U (zh) 载盘系统
CN204944945U (zh) 安抚奶嘴自动装配机的成品检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