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0477U -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0477U
CN205980477U CN201620825855.2U CN201620825855U CN205980477U CN 205980477 U CN205980477 U CN 205980477U CN 201620825855 U CN201620825855 U CN 201620825855U CN 205980477 U CN205980477 U CN 205980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locating ring
liquid
carbon dioxide
tub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258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林君
陈春君
赵梅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CHANG COUNTY FANGYUAN BEA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SERVICE CENTER
QINGDAO KAITUO LONGHAI REFRIGERATION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COUNTY FANGYUAN BEA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SERVICE CENTER
QINGDAO KAITUO LONGHAI REFRIGERATION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COUNTY FANGYUAN BEA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SERVICE CENTER, QINGDAO KAITUO LONGHAI REFRIGERATION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COUNTY FANGYUAN BEA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6208258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0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0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0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包括筒体、上端盖和下端盖,筒体的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支腿,筒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腔体内设置有导流增压装置,导流增压装置包括上定位环、下定位环和导流板,上定位环转动连接在辅助杆上,辅助杆固定连接在上端盖的顶部,下定位环通过导流板连接上定位环,导流板从上往下依次收尾连接,下端盖上设置有反冲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可以在无动力导流增压装置的作用下实现增压输送,减小液体的能量损耗,环保安全,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型号大小的储液器进行间距调整,防止对需要输送的液体造成污染,同时密封效果好,可以满足液体和气体的同时排放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
背景技术
储液器是空调压缩机的重要部件,起到贮藏、气液分离、过滤、消音和制冷剂缓冲的作用,它是由筒体、进气管、出气管、滤网等零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储液器装配在空调蒸发器和压缩机吸气管部位,是防止液体制冷剂流入压缩机而产生液击的保护部件。
现有技术中的储液器在储存液体后需要外接设备提供动力才能将储液器中的液体输送出来,能量消耗较大,容易造成储液器内液体的污染,密封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在无动力导流增压装置的作用下实现增压输送,减小液体的能量损耗,环保安全,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型号大小的储液器进行间距调整,防止对需要输送的液体造成污染,同时密封效果好,可以满足液体和气体的同时排放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包括筒体、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固定连接在筒体的上下两端,筒体的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支腿,筒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其特征在于: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腔体内设置有导流增压装置,导流增压装置包括上定位环、下定位环和导流板,上定位环转动连接在辅助杆上,辅助杆固定连接在上端盖的顶部,下定位环位于上定位环的下方,下定位环通过导流板连接上定位环,导流板从上往下依次收尾连接,下端盖上设置有反冲装置;通过无动力导流增压装置的设计,不仅不会对筒体内的液体造成污染,而且减少了储液器的能量损耗,液体进入腔体后,在液体的流动速度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作用于导流板上,带动导流板旋转,同时液体向下流动,当腔体内的液体高度大于下定位板的位置时,即可实现液体的无动力增压输送,环保安全,上定位环和下定位环有效保证了导流增压装置在转动时的稳定性,防止撞击筒体的保温层,保温层则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保证腔体内液体的温度满足设定的要求,减少液体能量的损耗,有利于延长储存器的储存时间,导流板的收尾连接设计可以根据不同型号大小储液器的需要进行调整,进而调节上定位环与下定位环之间的间距,使其满足不同储液器的生产需要,增强了实用性和灵活性,反冲装置可以根据腔体内液体的粘稠度进行反冲操作,防止液体粘结在下端盖的底部而造成连接管组件的堵塞。
进一步,上端盖上设置有出气管组件、进口管组件和吊耳,出气管组件和进口管组件均通过第一密封垫圈连接在上端盖上,出气管组件和进口管组件上均设置有第一橡胶塞子,进口管组件方便将液体输送至腔体进行存储,出气管组件则可以将腔体内的气体排放出去,第一密封垫圈提高了进口管组件、出气管组件与上端盖之间连接的密封效果,防止造成泄漏,第一橡胶塞子可以根据实际的操作需要进行塞紧。
进一步,筒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观察窗口和显示屏,通过观察窗口可以直观的看到腔体内液体的深度,当腔体内的液体淹没过上定位环时,将第一橡胶塞子堵住进口管组件,防止由于液体超过设定深度而影响储液器的使用寿命,显示屏可以实时对筒体内液体的容量、温度和压力进行检测,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筒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出口管,出口管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筒体,出口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橡胶塞子,出口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组件连接至下端盖的内部,连接管组件与下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圈,连接管组件的端部转动连接下定位环,当需要使用筒体内的二氧化碳制冷剂时,只需将第二橡胶塞子打开,腔体内的液体即可从连接管组件和出口管中流出,提高了使用时的灵活性,第二密封垫圈可以有效防止连接管组件与下端盖的连接处发生泄漏,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上定位环的中心处设置有立柱,立柱通过悬梁固定连接上定位环,立柱上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与辅助杆相匹配,上定位环通过立柱连接辅助杆,可以使上定位环能绕着辅助杆转动,悬梁提高了立柱与上定位环之间的连接强度,使上定位环在旋转时保持平衡。
进一步,上定位环上设置有均布网格,均布网格可以使进入腔体的液体能均匀分布流动,防止上定位环的一侧受力过大而造成倾斜,进而影响整个导流增压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导流板包括板体和弧形侧板,弧形侧板固定连接在板体的顶面上,板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半圆槽和连接孔,半圆槽位于板体的侧面的中心处,连接孔对称分布在半圆槽的两侧,当液体流入到板体的顶面上时,可以沿着弧形侧板的内侧流动,使液体的重力势能尽可能转化成导流增压装置的动能,实现能量的转换,半圆槽不仅减轻了板体的重量,而且提高了导流板的稳定性,连接孔便于相邻两个导流板之间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板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助推块,助推块呈三角形状,助推块的直角边朝向液体流下的一侧,助推块可以增大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液体对导流板的作用力,同时助推块的直角边直接与液体接触,进一步提高了导流板转动的动力,实现导流增压装置的连续旋转。
进一步,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两个导流板之间的夹角为a,夹角a的范围为30゜~60゜,在此夹角范围内可以满足不同型号大小的储液器的生产加工,增强了储液器的工作范围。
进一步,反冲装置包括箱体和喷射板,喷射板固定连接在箱体的顶面上,喷射板上均匀设置有喷射孔,箱体内设置有增压器,增压器通过喷射孔对腔体内的液体进行作用,实现反冲除垢,延长了储液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无动力导流增压装置的设计,不仅不会对筒体内的液体造成污染,而且减少了储液器的能量损耗,液体进入腔体后,在液体的流动速度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作用于导流板上,带动导流板旋转,同时液体向下流动,当腔体内的液体高度大于下定位板的位置时,即可实现液体的无动力增压输送,环保安全;
2、上定位环和下定位环有效保证了导流增压装置在转动时的稳定性,防止撞击筒体的保温层,保温层则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保证腔体内液体的温度满足设定的要求,减少液体能量的损耗,有利于延长储存器的储存时间;
3、导流板的收尾连接设计可以根据不同型号大小储液器的需要进行调整,进而调节上定位环与下定位环之间的间距,使其满足不同储液器的生产需要,增强了实用性和灵活性,当液体流入到板体的顶面上时,可以沿着弧形侧板的内侧流动,使液体的重力势能尽可能转化成导流增压装置的动能,实现能量的转换,半圆槽不仅减轻了板体的重量,而且提高了导流板的稳定性,连接孔便于相邻两个导流板之间的稳定连接;
4、反冲装置可以根据腔体内液体的粘稠度进行反冲操作,防止液体粘结在下端盖的底部而造成连接管组件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可以在无动力导流增压装置的作用下实现增压输送,减小液体的能量损耗,环保安全,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型号大小的储液器进行间距调整,防止对需要输送的液体造成污染,同时密封效果好,可以满足液体和气体的同时排放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定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腔体;3-保温层;4-吊耳;5-出气管组件;6-进口管组件;7-第一橡胶塞子;8-第一密封垫圈;9-导流增压装置;10-辅助杆;11-观察窗口;12-连接管组件;13-出口管;14-支撑板;15-上定位环;16-导流板;17-下定位环;18-第二密封垫圈;19-反冲装置;20-支腿;21-上端盖;22-下端盖;23-显示屏;24-立柱;25-悬梁;26-限位孔;27-均布网格;28-板体;29-弧形侧板;30-半圆槽;31-连接孔;32-助推块;33-箱体;34-喷射板;35-增压器;36-喷射孔;37-第二橡胶塞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包括筒体1、上端盖21和下端盖22,上端盖21和下端盖22分别固定连接在筒体1的上下两端,上端盖21上设置有出气管组件5、进口管组件6和吊耳4,出气管组件5和进口管组件6均通过第一密封垫圈8连接在上端盖21上,出气管组件5和进口管组件6上均设置有第一橡胶塞子7,进口管组件6方便将液体输送至腔体2进行存储,出气管组件5则可以将腔体2内的气体排放出去,第一密封垫圈8提高了进口管组件6、出气管组件5与上端盖21之间连接的密封效果,防止造成泄漏,第一橡胶塞子7可以根据实际的操作需要进行塞紧。
筒体1的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支腿20,筒体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观察窗口11和显示屏23,通过观察窗口11可以直观的看到腔体2内液体的深度,当腔体2内的液体淹没过上定位环15时,将第一橡胶塞子7堵住进口管组件6,防止由于液体超过设定深度而影响储液器的使用寿命,显示屏23可以实时对筒体1内液体的容量、温度和压力进行检测,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筒体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出口管13,出口管13通过支撑板14固定连接筒体1,出口管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橡胶塞子37,出口管1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组件12连接至下端盖22的内部,连接管组件12与下端盖2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圈18,连接管组件12的端部转动连接下定位环17,当需要使用筒体1内的二氧化碳制冷剂时,只需将第二橡胶塞子37打开,腔体2内的液体即可从连接管组件12和出口管13中流出,提高了使用时的灵活性,第二密封垫圈18可以有效防止连接管组件12与下端盖22的连接处发生泄漏,提高了安全性。
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腔体2,筒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3,腔体2内设置有导流增压装置9,导流增压装置9包括上定位环15、下定位环17和导流板16,上定位环15转动连接在辅助杆10上,辅助杆10固定连接在上端盖21的顶部,上定位环15的中心处设置有立柱24,立柱24通过悬梁25固定连接上定位环15,立柱24上设置有限位孔26,限位孔26与辅助杆10相匹配,上定位环15通过立柱24连接辅助杆10,可以使上定位环15能绕着辅助杆10转动,悬梁25提高了立柱24与上定位环15之间的连接强度,使上定位环15在旋转时保持平衡,上定位环15上设置有均布网格27,均布网格27可以使进入腔体2的液体能均匀分布流动,防止上定位环15的一侧受力过大而造成倾斜,进而影响整个导流增压装置9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下定位环17位于上定位环15的下方。
下定位环17通过导流板16连接上定位环15,导流板16从上往下依次收尾连接,导流板16包括板体28和弧形侧板29,弧形侧板29固定连接在板体28的顶面上,板体28的侧面上设置有半圆槽30和连接孔31,半圆槽30位于板体28的侧面的中心处,连接孔31对称分布在半圆槽30的两侧,当液体流入到板体28的顶面上时,可以沿着弧形侧板29的内侧流动,使液体的重力势能尽可能转化成导流增压装置9的动能,实现能量的转换,半圆槽30不仅减轻了板体28的重量,而且提高了导流板16的稳定性,连接孔31便于相邻两个导流板16之间的稳定连接,板体28的顶面上设置有助推块32,助推块32呈三角形状,助推块32的直角边朝向液体流下的一侧,助推块32可以增大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液体对导流板16的作用力,同时助推块32的直角边直接与液体接触,进一步提高了导流板16转动的动力,实现导流增压装置9的连续旋转,相邻的两个导流板16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两个导流板16之间的夹角为a,夹角a的范围为30゜~60゜,在此夹角范围内可以满足不同型号大小的储液器的生产加工,增强了储液器的工作范围。
下端盖22上设置有反冲装置19,反冲装置19包括箱体33和喷射板34,喷射板34固定连接在箱体33的顶面上,喷射板34上均匀设置有喷射孔36,箱体33内设置有增压器35,增压器35通过喷射孔36对腔体2内的液体进行作用,实现反冲除垢,延长了储液器的使用寿命;通过无动力导流增压装置9的设计,不仅不会对筒体1内的液体造成污染,而且减少了储液器的能量损耗,液体进入腔体2后,在液体的流动速度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作用于导流板16上,带动导流板16旋转,同时液体向下流动,当腔体2内的液体高度大于下定位板的位置时,即可实现液体的无动力增压输送,环保安全,上定位环15和下定位环17有效保证了导流增压装置9在转动时的稳定性,防止撞击筒体1的保温层3,保温层3则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保证腔体2内液体的温度满足设定的要求,减少液体能量的损耗,有利于延长储存器的储存时间,导流板16的收尾连接设计可以根据不同型号大小储液器的需要进行调整,进而调节上定位环15与下定位环17之间的间距,使其满足不同储液器的生产需要,增强了实用性和灵活性,反冲装置19可以根据腔体2内液体的粘稠度进行反冲操作,防止液体粘结在下端盖22的底部而造成连接管组件12的堵塞。
实施例1
首先将出气管组件5上的第一橡胶塞子7和出口管13上的第二橡胶塞子37塞紧,然后打开进口管组件6的第一橡胶塞子7,将进口管组件6与外部管道连接,即可将液体输送至筒体1内部,液体流动至上定位环15上的均布网格27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滴落的液体作用在导流板16上的助推块32和弧形侧板29上,带动导流板16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无动力导流增压装置9转动,当腔体2内的液体淹没过下定位板时,打开出口管13上的第二橡胶塞子37,即可实现一边储存一边输送,满足实际的操作需要,并通过显示屏23可以实时观测腔体2内液体的压力、温度和流动速度;液体输送结束后通过反冲装置19可以对位于下端盖22底部的液体进行反冲,防止其粘结在底部而造成腐蚀,使用结束后将第一橡胶塞子7和第二橡胶塞子37塞紧即可。
实施例2
首先将出气管组件5上的第一橡胶塞子7和出口管13上的第二橡胶塞子37塞紧,然后打开进口管组件6的第一橡胶塞子7,将进口管组件6与外部管道连接,即可将液体输送至筒体1内部,液体流动至上定位环15上的均布网格27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滴落的液体作用在导流板16上的助推块32和弧形侧板29上,带动导流板16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无动力导流增压装置9转动,当腔体2内的液体淹没过上定位板时,将进口管组件6上的第一橡胶塞子7塞紧,当需要使用液体时打开出口管13上的第二橡胶塞子37和出气管组件5上的第一橡胶塞子7,液体从开始流动便对导流板16上的助推块32和弧形侧板29进行助推作用,带动整个导流增压装置9转动,进而实现对液体的增压输送,满足实际的操作需要,并通过显示屏23可以实时观测腔体2内液体的压力、温度和流动速度;液体输送结束后通过反冲装置19可以对位于下端盖22底部的液体进行反冲,防止其粘结在底部而造成腐蚀,使用结束后将第一橡胶塞子7和第二橡胶塞子37塞紧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参数要求如下:
1、设计压力 7~10MPa;
2、耐压压力 10~15MPa,强度压力 22~27MPa;
3、筒体1与端盖焊接时要求:从焊接前5秒开始到焊接后5秒为止要充氮气;
4、容器表面(配管除外)用黑色涂料静电喷涂,涂层膜厚度应大于30μm,喷涂后漆膜表面不得有明显划伤,(各配管离管口20~30mm不喷涂);
5、喷涂漆膜前,容器表面应无毛刺、锐边等坚硬缺陷;
6、容器内外应无锈迹、焊剂、粉尘、水迹等缺陷,内部残留异物200mg/m2以下,其中黑铅、铁要在20200mg/m2以下,残留水分量在27mg/m2+6mg以下;
7、容器干燥后,抽真空-0.01MPa后冲入0.02~0.05MPa氮气,各管口封装橡胶塞子。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包括筒体、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的上下两端,所述筒体的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支腿,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导流增压装置,所述导流增压装置包括上定位环、下定位环和导流板,所述上定位环转动连接在辅助杆上,所述辅助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端盖的顶部,所述下定位环位于所述上定位环的下方,所述下定位环通过所述导流板连接所述上定位环,所述导流板从上往下依次收尾连接,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反冲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出气管组件、进口管组件和吊耳,所述出气管组件和所述进口管组件均通过第一密封垫圈连接在所述上端盖上,所述出气管组件和所述进口管组件上均设置有第一橡胶塞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观察窗口和显示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出口管,所述出口管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筒体,所述出口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橡胶塞子,所述出口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组件连接至所述下端盖的内部,所述连接管组件与所述下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圈,所述连接管组件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下定位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环的中心处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通过悬梁固定连接所述上定位环,所述立柱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辅助杆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环上设置有均布网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包括板体和弧形侧板,所述弧形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板体的顶面上,所述板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半圆槽和连接孔,所述半圆槽位于所述板体的侧面的中心处,所述连接孔对称分布在所述半圆槽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助推块,所述助推块呈三角形状,所述助推块的直角边朝向液体流下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导流板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夹角a的范围为30゜~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装置包括箱体和喷射板,所述喷射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的顶面上,所述喷射板上均匀设置有喷射孔,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增压器。
CN201620825855.2U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 Active CN205980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5855.2U CN205980477U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5855.2U CN205980477U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0477U true CN205980477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29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25855.2U Active CN205980477U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047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1496A (zh) * 2016-07-29 2016-11-09 青岛开拓隆海制冷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
CN107270598A (zh) * 2017-07-31 2017-10-20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储液器以及具有它的压缩机
CN107975987A (zh) * 2017-11-21 2018-05-0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线性可调式低温设备气液分离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1496A (zh) * 2016-07-29 2016-11-09 青岛开拓隆海制冷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
CN106091496B (zh) * 2016-07-29 2022-07-05 青岛开拓隆海制冷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
CN107270598A (zh) * 2017-07-31 2017-10-20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储液器以及具有它的压缩机
CN107975987A (zh) * 2017-11-21 2018-05-0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线性可调式低温设备气液分离器
CN107975987B (zh) * 2017-11-21 2020-05-2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线性可调式低温设备气液分离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80477U (zh)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
CN106091496A (zh)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剂用储液器
CN206647132U (zh) 一种便携式矿井湿喷除尘装置
CN105854061A (zh) 扩香机
CN102601010A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缓蚀剂涂膜装置
CN108087999A (zh) 一种空气净化防御系统
CN206996910U (zh) 一种多用途户外喷雾风机
CN206924924U (zh) 一种用于滤清器外壳喷漆的生产装置
CN105742557B (zh) 一种碱性干电池电解液高效旋转注射机构
CN204017219U (zh) 一种灭火器
CN205723755U (zh) 一种电解液高效旋转注射机构
CN202970548U (zh) 矿山钻孔用气射流除尘器
CN204025706U (zh) 一种便于充灭火剂的灭火器
CN104056739A (zh) 高杆无动力旋转喷雾装置
CN209539396U (zh) 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除尘设备
CN209303000U (zh) 一种园林中低压均匀喷洒式旋转喷头
CN207169321U (zh) 一种改善大气污染的环保型喷雾系统
CN208564473U (zh) 一种用于风力排渣钻机的运封抽一体化除尘装置
CN208169121U (zh) 一种卧式径流真空泵
CN208095523U (zh) 一种隐蔽式园林绿化加湿装置
CN105702910B (zh) 一种碱性干电池电解液旋转定量注射机构
CN105702911B (zh) 一种碱性干电池电解液吸收装置
CN205846100U (zh) 一种碱性干电池电解液旋转定量注射机构
CN205207101U (zh) 带雾化冷却装置的空压机
CN204688820U (zh) 贝壳粉储存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