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76485U - 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 - Google Patents

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76485U
CN205976485U CN201620949450.XU CN201620949450U CN205976485U CN 205976485 U CN205976485 U CN 205976485U CN 201620949450 U CN201620949450 U CN 201620949450U CN 205976485 U CN205976485 U CN 205976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binds
brace
cross bar
fende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494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海祥
崔斌
屈建银
刘忠
韩继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ONSTRUCTION NINTH ENGINEERING Co Ltd
Chongq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ONSTRUCTION NINTH ENGINEERING Co Ltd
Chongq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ONSTRUCTION NINTH ENGINEERING Co Ltd, Chongq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ONSTRUCTION NINTH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4945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76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76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76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包括脚手架主杆及悬挑平台主体,悬挑平台主体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杆、与横杆端部连接且垂直横杆的防护杆、连接于防护杆和脚手架主杆之间的斜杆,所述横杆和边梁底部的间距为50‑100cm,所述横杆和斜杆上分别开设有相对设置的通孔,通孔中间隙配合有竖直的封顶杆,封顶杆的上部设有螺纹段,螺纹段的端部设有碗扣式封顶托,封顶杆上设有位于螺纹段下方的转动柄,所述封顶杆上设有用于固定封顶杆位置的扣件,且扣件在横杆和斜杆上的通孔处均有设置,本实用新型意在解决现有悬挑施工平台采用向外斜拉的脚手架外缘竖向杆和铺设脚手板的方式,而造成工人操作危险、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Description

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工艺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面临着日益膨胀的城市人口的压力,为了缓解城市空间的拥挤,立体化的城市空间发展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随着这股趋势和建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耸立起来。
对于城市高层建筑的施工,所最常用到的是钢管脚手架和悬挑施工平台,人可站在悬挑施工平台上进行边梁的支模或其他操作,所以就要求悬挑施工平台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必须满足相关要求,且与建筑结构有可靠连接,才能够将脚手架的荷载安全地传递给建筑结构。然而现有的悬挑施工平台通常是将脚手架外缘的一根竖向杆向外斜拉,然后铺设脚手板,工人在脚手板上操作,非常危险,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固亟待对现有悬挑施工平台的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以解决现有悬挑施工平台采用向外斜拉的脚手架外缘竖向杆和铺设脚手板的方式,而造成工人操作危险、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基础方案: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包括脚手架主杆及悬挑平台主体,所述悬挑平台主体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杆、与横杆端部连接且垂直横杆的防护杆、连接于防护杆和脚手架主杆之间的斜杆,所述横杆、防护杆、斜杆和脚手架主杆整体围成梯形结构,所述横杆和边梁底部的间距为50-100cm,所述横杆和斜杆上分别连接有竖直的封顶杆,封顶杆的上部设有螺纹段,螺纹段的端部设有碗扣式封顶托,封顶杆上设有位于螺纹段下方的转动柄。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为:在实际操作时,工人可站在悬挑平台主体上进行相关施工操作,横杆、防护杆、斜杆和脚手架主杆整体围成梯形结构,整体易搭建,封顶杆上螺纹段顶部的碗扣式封顶托能对梁进行有效支撑,将杆和边梁底部的间距设置为50-100cm,适用于边梁截面较大,顶托传力的情况下,方便工人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又不会影响支撑受力的稳定性;在悬挑平台主体的外端安装防护杆,且防护杆是可伸缩调节结构,操作时,只需将拉伸杆拉伸到所需高度,并使用锁止螺母进行位置固定即可,从而能适应不同待施工梁高和不同操作人员的身高,能有效对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本基础方案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安全性好,适用于边梁截面较大,顶托传力的情况下,悬挑平台主体安装快捷方便,悬挑平台主体呈梯形结构,易于实现、易搭建,在悬挑平台主体的外侧安装防护栏,相比现有施工平台采用向外斜拉的脚手架外缘竖向杆和铺设脚手板的方式,防护作用更强,不会存在安全隐患,工人在施工时操作也更为方便;将杆和边梁底部的间距设置为50-100cm,适用于边梁截面较大,顶托传力的情况下,方便工人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又不会影响支撑受力的稳定性。
优选方案1: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横杆和斜杆上分别开设有相对设置的通孔,封顶杆间隙配合在通孔中,且封顶杆上设有用于固定封顶杆位置的扣件,且扣件在横杆和斜杆上的通孔处均有设置,通过转动封顶杆上的转动柄,以此带动封顶杆整体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封顶杆是间隙配合在通孔中的,封顶杆的下部直接穿过通孔来上、下移动,上升到预定高度后,通过横杆和斜杆上通孔处的扣件进行位置锁定,此时封顶杆上螺纹段顶部的碗扣式封顶托能对梁进行有效支撑,可拆卸连接,方便模块化安装和运输。
优选方案2: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横杆和斜杆上固定连接封顶杆,连接方便,稳定性好。
优选方案3:作为优选方案1的一种改进,所述扣件为圆环状卡盘,横杆和斜杆上的通孔处均有卡槽,卡盘和卡槽配合连接,通过圆环状卡盘对封顶杆的位置进行锁定,便于支撑和位置调节,且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优选方案4:作为优选方案3的一种改进,所述防护杆为栅栏式结构,且防护杆上设有防护网,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优选方案5:作为优选方案4的一种改进,所述横杆和斜杆可拆卸连接在脚手架主杆上,可将悬挑平台主体设置成单独模块,在需要进行使用时,直接加装即可,大大提升安装的效率,可拆卸连接方式可选用螺栓和扣件固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脚手架主杆1、悬挑平台主体2、横杆3、防护杆4、斜杆5、边梁6、通孔7、封顶杆8、螺纹段9、碗扣式封顶托10、转动柄11、扣件12、卡槽13。
实施例1
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包括脚手架主杆1及悬挑平台主体2,悬挑平台主体2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杆3、与横杆3端部连接且垂直横杆3的防护杆4、连接于防护杆4和脚手架主杆1之间的斜杆5,防护杆4为栅栏式结构,且防护杆4上设有防护网,横杆3和斜杆5通过螺栓固接在脚手架主杆1上,横杆3、防护杆4、斜杆5和脚手架主杆1整体围成梯形结构,横杆3和边梁6底部的间距为50-100cm,横杆3和斜杆5上分别开设有相对设置的通孔7,通孔7中间隙配合有竖直的封顶杆8,封顶杆8的上部设有螺纹段9,螺纹段9的端部设有碗扣式封顶托10,封顶杆8上设有位于螺纹段9下方的转动柄11,封顶杆8上设有扣件12,扣件12为圆环状的卡盘,横杆3和斜杆5上的通孔7处均有卡槽13,卡盘和卡槽13配合连接,扣件12在横杆3和斜杆5上的通孔7处均有设置。
工作时,工人可站在悬挑平台主体2上进行相关施工操作,横杆3、防护杆4、斜杆5和脚手架主杆1整体围成梯形结构,整体易搭建,通过转动封顶杆8上的转动柄11,以此带动封顶杆8整体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封顶杆8是间隙配合在通孔7中的,封顶杆8的下部直接穿过通孔7来上、下移动,上升到预定高度后,通过横杆3和斜杆5上通孔7处的扣件12进行位置锁定,此时封顶杆8上螺纹段9顶部的碗扣式封顶托10能对梁进行有效支撑,将杆和边梁6底部的间距设置为50-100cm,适用于边梁6截面较大,顶托传力的情况下,方便工人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又不会影响支撑受力的稳定性;在悬挑平台主体2的外端安装防护杆4,且防护杆4是可伸缩调节结构,操作时,只需将拉伸杆拉伸到所需高度,并使用锁止螺母进行位置固定即可,从而能适应不同待施工梁高和不同操作人员的身高,能有效对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扣件12为圆环状卡盘,横杆3和斜杆5上的通孔7处均有卡槽13,卡盘和卡槽13配合连接,通过圆环状卡盘对封顶杆8的位置进行锁定,便于支撑和位置调节,且安装拆卸方便、快捷;防护杆4为栅栏式结构,且防护杆4上设有防护网,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横杆3和斜杆5通过螺栓固接在脚手架主杆1上,可将悬挑平台主体2设置成单独模块,在需要进行使用时,直接加装即可,大大提升安装的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将横杆3和斜杆5上的封顶杆8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方便,稳定性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6)

1.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包括脚手架主杆及悬挑平台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平台主体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杆、与横杆端部连接且垂直横杆的防护杆、连接于防护杆和脚手架主杆之间的斜杆,所述横杆、防护杆、斜杆和脚手架主杆整体围成梯形结构,所述横杆和边梁底部的间距为50-100cm,所述横杆和斜杆上分别连接有竖直的封顶杆,封顶杆的上部设有螺纹段,螺纹段的端部设有碗扣式封顶托,封顶杆上设有位于螺纹段下方的转动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和斜杆上分别开设有相对设置的通孔,封顶杆间隙配合在通孔中,且封顶杆上设有用于固定封顶杆位置的扣件,且扣件在横杆和斜杆上的通孔处均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和斜杆上固定连接封顶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为圆环状卡盘,横杆和斜杆上的通孔处均有卡槽,卡盘和卡槽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杆为栅栏式结构,且防护杆上设有防护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和斜杆可拆卸连接在脚手架主杆上。
CN201620949450.XU 2016-08-26 2016-08-26 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 Active CN205976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9450.XU CN205976485U (zh) 2016-08-26 2016-08-26 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9450.XU CN205976485U (zh) 2016-08-26 2016-08-26 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76485U true CN205976485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36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49450.XU Active CN205976485U (zh) 2016-08-26 2016-08-26 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764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7959A (zh) * 2018-12-26 2019-03-12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一体式悬挑边梁支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7959A (zh) * 2018-12-26 2019-03-12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一体式悬挑边梁支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6074B (zh) 电梯井模板施工方法、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支架
CN106400691B (zh) 防撞墙模架一体化施工工艺
CN205025074U (zh) 一种电梯井道钢斜撑提升式双层脚手架操作平台
CN206233541U (zh) 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内顶外爬式模架施工平台
CN208056596U (zh) 一种新型工程外墙脚手架
CN107178203A (zh) 一种平面尺寸及高度可调的操作平台
CN205976485U (zh) 防护一体化边梁支模平台
CN205976412U (zh) 边梁支模防护一体化悬挑平台
CN207003981U (zh) 一种带有安全支撑的移动式高空作业防护架
CN110185247A (zh) 移动式悬挑平台
CN104372923B (zh) 脚手架
CN212957538U (zh) 屋面花架梁及外墙装饰施工可移动式操作平台
CN205421890U (zh) 一种模架承重横梁
CN209523198U (zh) 一种支撑格构柱的托换结构
CN207727978U (zh) 无梁楼板柱帽模板加固装置
CN2853976Y (zh) 用于中空形建筑物施工的套装自升径向伸缩结构式工作架
CN206957175U (zh) 一种平面尺寸及高度可调的操作平台
CN205617771U (zh) 高层住宅电梯井内施工操作平台及管道输送一体化装置
CN211037748U (zh) 无扣件新型建筑施工脚手架
CN211114732U (zh) 便携可移动式钢筋绑扎操作平台
CN205502549U (zh) 分体式吊挂脚手架
CN206220484U (zh) 一种钢平台的模板吊点承重梁
CN213774398U (zh) 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
CN206267039U (zh) 一种空心板梁顶升施工用的千斤顶支撑平台
CN206503347U (zh) 一种用于维修抓斗的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