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60340U - 一种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60340U
CN205960340U CN201620827505.XU CN201620827505U CN205960340U CN 205960340 U CN205960340 U CN 205960340U CN 201620827505 U CN201620827505 U CN 201620827505U CN 205960340 U CN205960340 U CN 205960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or
groove
housing
temperature
back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275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宣
王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275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60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60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60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开槽位置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中的一个或任意几个;每一个所述凹槽内都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以实现快速准确地检测电连接器中出现的接触不良故障。

Description

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用于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它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
电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接触不良的故障的比例非常大。电连接器中的接触不良,有电连接器的内部接线部位接触不良,也有电连接器的插接部位接触不良,也有电连接器的焊接不良。电连接器通电后,其接触不良的部位就会发热,可能导致整个电连接器过热烧毁,甚至引起整个系统的烧毁。
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电连接器中出现的接触不良故障,对于保证整个电连接器乃至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都是至关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实现快速准确地检测电连接器中出现的接触不良故障。
一种电连接器,其中:
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开槽位置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中的一个或任意几个;
每一个所述凹槽内都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
其中,每一个所述凹槽都用导热绝缘材料填充。
其中,所述若干个凹槽开设在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内壁上。
其中,当开槽位置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三个部位时,有:
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设有三个凹槽,这三个凹槽分别靠近所述三个部位中的一个;
或者,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设有两个凹槽,一个凹槽靠近所述三个部位中的一个,另一个凹槽同时靠近所述三个部位中的其余两个;
或者,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仅开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同时靠近所述三个部位。
其中,当开槽位置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中的任意两个部位时,有:
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设有两个凹槽,这两个凹槽分别靠近所述任意两个部位中的一个;
或者,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仅开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同时靠近所述任意两个部位。
可选地,当所述任意两个部位为所述电连接器的插接部位和内部接线部位时,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连接器外、且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部位的温度检测装置。
其中,当开槽位置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中的任意一个部位时,有:
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仅开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靠近所述任意一个部位。
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由多位电连接器组装而成,所述多位电连接器包括N位第一电连接器和M位第二电连接器,N>0,M≥0,其中:
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为上述公开的任一种电连接器;
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具有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位置相同的凹槽;
每相邻两位电连接器所具有的位置相同的凹槽相通。
其中,N=1,M>0。
其中,所述第二电连接器所具有的凹槽用导热绝缘材料填充;
每相邻两位电连接器所具有的位置相同的凹槽的相通部位也用导热绝缘材料填充。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检测电连接器中相应部位是否出现温度异常,是快速准确地检测此部位是否出现接触不良故障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槽,开槽位置靠近电连接器内部易出现接触不良故障的部位,槽内放置温度检测装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壳体对所述电连接器内部易出现接触不良故障的部位与温度检测装置的热隔离效果,那么在电连接器内部出现接触不良故障时,槽内的温度检测装置就能够更加及时地检测到故障部位的温度异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连接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电连接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电连接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电连接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电连接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检测电连接器中相应部位是否出现温度异常,是快速准确地检测此部位是否出现接触不良故障最直接的方式,但电连接器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此方式在应用于电连接器的不同部位时所涉及到的具体技术手段不尽相同,具体描述如下:
电连接器的焊接部位(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从电连接器内部引出后焊接在外部的印制电路板上形成焊接部位)、插接部位(即电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相配合的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即即导线与电连接器相接的部位)是电连接器中最常出现接触不良故障的三个部位,这三个部位中只有焊接部位裸露在外,而插接部位和内部接线部位则是被设计在电连接器的壳体内部。
由于电连接器的焊接部位是裸露在外的,因此可以在电连接器外靠近焊接部位处贴装温度检测装置,当电连接器出现焊接不良故障时,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能够敏感地检测到电连接器的焊接部位的温度异常。
而由于电连接器的壳体为绝热材料(比如最常见的塑胶外壳),当电连接器出现内部接线部位接触不良故障或插接部位接触不良故障时,其内部接线部位或插接部位发出的热量无法透过电连接器的壳体快速传导到壳体外,因此同样利用在电连接器外贴装温度检测装置的方式,则无法敏感地检测到电连接器的内部接线部位接触不良故障和插接部位接触不良故障。
但如果在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槽,开槽位置靠近电连接器的内部接线部位,槽内放置温度检测装置,则:由于在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槽可以削弱壳体对内部接线部位与槽内温度检测装置的热隔离效果,那么在电连接器出现内部接线部位接触不良故障时,槽内的温度检测装置就能够更加敏感地检测到电连接器的内部接线部位的温度异常。该种技术手段同样适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电连接器中出现的插接部位接触不良故障以及焊接部位接触不良故障(其中,焊接部位虽然位于电连接器的壳体外,但焊接部位发热时热量可以快速传导到整个焊接引脚,因此检测壳体内的焊接引脚根部,即作为焊接引脚的金属针被包裹在电连接器壳体内的部分的温度异常就相当于是检测壳体外的焊接部位的温度异常,由此可见该种技术手段同样适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焊接不良故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便是基于该种技术手段提出的。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以实现快速准确地检测电连接器中出现的接触不良故障,其与现有电连接器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开槽位置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中的一个或任意几个;每一个所述凹槽内都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
本实施例可以在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内壁上开槽,也可以在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外壁上开槽,但以前者作为优选,这是因为:相比较而言,前者可以使壳体对待检测部位与槽内温度检测装置的热隔离效果降为零,槽内的温度检测装置能够更加敏感地检测到所述待检测部位的温度异常。
本实施例在壳体上开槽的具体位置由检测需要确定,比如说:当仅需要检测内部接线部位接触不良故障时,开槽位置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内部接线部位即可;当既需要检测内部接线部位接触不良故障又需要检测插接部位接触不良故障时,开槽位置就需要兼顾所述电连接器的内部接线部位和插接部位。
槽内的温度检测装置以放置在本凹槽的中间位置为最佳。以凹槽位置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内部接线部位为例,图1为一种电连接器A的剖视图,电连接器A的内部接线部位覆盖于盖板B下方,所述内部接线部位上排布有许多个内部接线端子,只有当凹槽C内放置温度检测装置D的位置为凹槽C的中间位置时,才能保证排布在所述内部接线部位端部的内部接线端子不至于距离温度检测装置D太远,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到各个内部接线端子的接触不良故障。
可选地,每一个所述凹槽内还用导热绝缘材料填充。仍沿用图1的示例,在凹槽C内填充上导热绝缘材料后,当排布在所述内部接线部位端部的内部接线端子接触不良时,其发出的热量可以通过所述导热绝缘材料更快速地传导到温度检测装置D,从而使温度检测装置D更加快速地检测到温度异常。
其中,本实施例可以针对所述电连接器中每一个容易出现接触不良故障的部位单独开槽,也可以让多个容易出现接触不良故障的部位共用一个凹槽,具体描述如下:
1)当要求满足开槽位置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这三个部位时,有:
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可以开设有三个凹槽,这三个凹槽分别靠近所述三个部位中的一个,如图2所示,假设凹槽C1、凹槽C2和凹槽C3分别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则凹槽C1内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D1用于检测焊接引脚根部的温度异常,凹槽C2内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D2用于检测插接部位的温度异常,凹槽C3内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D3用于检测内部接线部位的温度异常;
或者,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可以开设有两个凹槽,一个凹槽靠近所述三个部位中的一个,另一个凹槽同时靠近所述三个部位中的其余两个,如图3所示,假设凹槽C4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凹槽C5(凹槽C5相当于是将图2中的凹槽C2和凹槽C3连通得到)同时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则凹槽C4内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D4用于检测焊接引脚根部的温度异常,凹槽C5内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D5用于检测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的温度异常;
或者,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仅开设有一个凹槽,该凹槽同时靠近所述三个部位,如图4所示,凹槽C6(凹槽C6相当于是将图2中的凹槽C1、凹槽C2和凹槽C3连通得到)同时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则凹槽C6内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D6用于检测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的温度异常。相较于图2,图4无法定位故障点,但其节省了温度检测装置的成本。
2)当要求满足开槽位置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中的任意两个部位时,有:
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设有两个凹槽,这两个凹槽分别靠近所述任意两个部位中的一个;
或者,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仅开设有一个凹槽,该凹槽同时靠近所述任意两个部位。
此外,考虑到电连接器的焊接部位位于壳体外,可以用独立于电连接器的温度检测装置直接进行检测其温度异常,因此当所述任意两个部位为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时,所述电连接器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连接器外、且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部位的温度检测装置。
3)当要求满足开槽位置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中的任意一个部位时,有:
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有一个凹槽,该凹槽靠近所述任意一个部位。
此外,考虑到电连接器的焊接部位位于壳体外,可以用独立于电连接器的温度检测装置直接进行检测其温度异常,因此当所述任意一个部位为插接部位或内部接线部位时,所述电连接器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连接器外、且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部位的温度检测装置。
由上可知,由于检测电连接器中相应部位是否出现温度异常,是快速准确地检测此部位是否出现接触不良故障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本实施例在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槽,开槽位置靠近电连接器内部易出现接触不良故障的部位,槽内放置温度检测装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壳体对所述电连接器内部易出现接触不良故障的部位与温度检测装置的热隔离效果,那么在电连接器内部出现接触不良故障时,槽内的温度检测装置就能够更加及时地检测到故障部位的温度异常。
本实施例中用到的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是热敏电阻、热电偶或光纤测温装置等,本实施例中用到的导热绝缘材料,可以是陶瓷等。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又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由多位电连接器组装而成,其中,所述多位电连接器包括N位第一电连接器和M位第二电连接器,N>0,M≥0,具体的:
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为上述公开的任一种电连接器;
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具有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位置相同的凹槽;
每相邻两位电连接器所具有的位置相同的凹槽相通。
举例说明:如图5所示,所述电连接器由一位第一电连接器L1和两位第二电连接器L2~L3组装而成,假设第一电连接器L1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则第二电连接器L2~L3也具有与第一电连接器位置相同的凹槽C1、凹槽C2和凹槽C3。由于这三个电连接器的凹槽C1是相通的,因此第一电连接器L1的凹槽C1内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D1可用于同时检测这三个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的温度异常;由于这三个电连接器的凹槽C2是相通的,因此第一电连接器L1的凹槽C2内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D2可用于同时检测这三个电连接器的插接部位的温度异常;由于这三个电连接器的凹槽C3是相通的,因此第一电连接器L1的凹槽C3内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D3可用于同时检测这三个电连接器的内部接线部位的温度异常。
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的凹槽内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由于每相邻两位电连接器所具有的位置相同的凹槽是相通的,因此任一个第一电连接器中用于检测某部位温度异常的温度检测装置,还能用于检测其余位电连接器中相同某部位的温度异常,为降低成本,在保证所述第一电连接器数量不为零的前提下,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的数量越少越好,即最优选的方案为N=1,M>0。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连接器所具有的凹槽用导热绝缘材料填充,每相邻两位电连接器所具有的位置相同的凹槽的相通部位也用导热绝缘材料填充,以使远处的热量能够较快地传导到温度检测装置上。
综上所述,由于检测电连接器中相应部位是否出现温度异常,是快速准确地检测此部位是否出现接触不良故障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槽,开槽位置靠近电连接器内部易出现接触不良故障的部位,槽内放置温度检测装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壳体对所述电连接器内部易出现接触不良故障的部位与温度检测装置的热隔离效果,那么在电连接器内部出现接触不良故障时,槽内的温度检测装置就能够更加及时地检测到故障部位的温度异常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开槽位置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中的一个或任意几个;
每一个所述凹槽内都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凹槽都用导热绝缘材料填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凹槽开设在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开槽位置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三个部位时,有:
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设有三个凹槽,这三个凹槽分别靠近所述三个部位中的一个;
或者,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设有两个凹槽,一个凹槽靠近所述三个部位中的一个,另一个凹槽同时靠近所述三个部位中的其余两个;
或者,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仅开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同时靠近所述三个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开槽位置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中的任意两个部位时,有:
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开设有两个凹槽,这两个凹槽分别靠近所述任意两个部位中的一个;
或者,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仅开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同时靠近所述任意两个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任意两个部位为所述电连接器的插接部位和内部接线部位时,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连接器外、且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部位的温度检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开槽位置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焊接引脚根部、插接部位以及内部接线部位中的任意一个部位时,有:
所述电连接器的壳体上仅开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靠近所述任意一个部位。
8.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由多位电连接器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位电连接器包括N位第一电连接器和M位第二电连接器,N>0,M≥0,其中:
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
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具有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位置相同的凹槽;
每相邻两位电连接器所具有的位置相同的凹槽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N=1,M>0。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所具有的凹槽用导热绝缘材料填充;
每相邻两位电连接器所具有的位置相同的凹槽的相通部位也用导热绝缘材料填充。
CN201620827505.XU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电连接器 Active CN205960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7505.XU CN205960340U (zh)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7505.XU CN205960340U (zh)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60340U true CN205960340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3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27505.XU Active CN205960340U (zh)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60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11582B2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アダプタ
US9559470B2 (en) Power extension wire
TWI713715B (zh) 穩健且高電流的智慧插頭
US9362690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temperature-sensing mechanism within
TW201118549A (en) Power supply with arc flash protection mechansim and data-processing system employing same
US9705308B2 (en) Power strip, power plug, and power outlet
JP2012514826A (ja) 過温度および過電流保護電源プラグ
WO2009006519A3 (en) Interconnect system engagement sensor
CN205960340U (zh) 一种电连接器
TW201911708A (zh) 無線傳輸組件及家用電器系統
AU2020247076B2 (en) Circuit board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CN206893927U (zh) 一种带温控装置的电源插头
CN208421123U (zh) 一种高密度电气接插件装配短路测试装置
CN206531584U (zh) 集束架空绝缘电缆用超温报警系统
CN202872061U (zh) 带过载保护的组合插座
KR101272078B1 (ko) 히터 자켓 모니터링 기구 및 이를 구비한 히터 자켓
CN207964108U (zh) 一种电能表温升监控系统
WO2023184965A1 (zh) 一种连接器
CN103078217A (zh) 一种挂烫机保护电路连接线束
CN217215179U (zh) 一种热电偶焊点的转接装置
TWI809387B (zh) 插頭
CN203707472U (zh) Pcb板大电流传输电连接器
CN104655971A (zh) 灯座接口测试工装及测试方法
CN202444127U (zh) 电源限流温控安全插座
CN201994242U (zh) 改进温度传感效果的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