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60333U - 无人机连接结构和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连接结构和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60333U
CN205960333U CN201620928652.6U CN201620928652U CN205960333U CN 205960333 U CN205960333 U CN 205960333U CN 201620928652 U CN201620928652 U CN 201620928652U CN 205960333 U CN205960333 U CN 205960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female
male
unmanned plan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286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学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JIAXIY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arcia Unite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arcia United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arcia Unite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286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60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60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60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出一种无人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和第二杆通过设于第一杆和第二杆的端部的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固定装置的内侧设有母头端子和公头端子,其中第一杆的端部设有与电源相连的母头端子,第二杆的端部设有与母头端子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的公头端子,母头端子通过绝缘的母头支架固定于第一杆上,母头支架上设有公头插槽,母头端子设于公头插槽内,并在公头端子插入公头插槽内时与公头端子导电相连。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无人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母头端子设置于母头支架内侧,防止使用无人机过程中因接触母头端子造成触电,同时不需要工具就可以实现快速拆装,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无人机连接结构和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旋翼和机身之间的连接结构和应用该连接结构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现有无人机通常包括机身和设置于机身周围的旋翼,这种无人机占用的空间大,为了方便携带,通常将机身和旋翼之间设置成可拆卸连接。但是现有的连接方式中,当无人机的机身和旋翼处于分离状态时,机身和旋翼之间的接线端子通常暴露在外,尤其是机身部分的接线端子与机身内的电源相连,所以可能会因意外触碰造成触电,虽然无人机的电源电压较低,但仍会形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连接结构及无人机,旨在解决现有无人机机身和旋翼之间的的连接部容易造成触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人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的端部的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的内侧设有母头端子和公头端子,其中所述第一杆的端部设有与电源相连的母头端子,所述第二杆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母头端子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的公头端子,所述母头端子通过绝缘的母头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杆上,所述母头支架上设有公头插槽,所述母头端子设于所述公头插槽内,并在所述公头端子插入所述公头插槽内时与所述公头端子导电相连。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外螺纹杆和锁紧螺母,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中的一个上设有所述外螺纹杆,另一个上设有所述锁紧螺母,所述外螺纹杆与所述锁紧螺母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锁紧螺母内侧的连接杆,所述连 接杆上设有卡槽,所述外螺纹杆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限位螺钉固定于设有所述锁紧螺母的第一杆或第二杆上,所述限位螺钉还用于限制所述锁紧螺母沿所述第一杆或第二杆的轴线方向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外设有增加摩擦力的花纹。
优选的,所述母头支架为圆柱形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杆,所述公头插槽按角度均匀设置于所述母头支架上,每个所述公头插槽内设有一个母头端子,所述公头端子通过绝缘的公头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上,
优选的,所述公头支架为圆盘状,所述公头端子的位置和尺寸与所述公头插槽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母头支架的中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母头支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一杆的端部中心。
优选的,所述公头支架的中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母头支架通过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二杆的端部中心。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和旋翼,所述机身和旋翼之间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连接结构相连,其中所述机身与所述第一杆固定连接,所述旋翼与所述第二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无人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的端部的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杆的端部设有与电源相连的母头端子,所述第二杆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母头端子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的公头端子,所述母头端子和公头端子设于所述固定装置内侧,所述母头端子通过绝缘的母头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杆上,所述母头支架上设有公头插槽,所述母头端子设于所述公头插槽内,并在所述公头端子插入所述公头插槽内时与所述公头端子导电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母头端子设置于母头支架内侧,防止使用无人机过程中因接触母头端子造成触电,同时不需要工具就能实现快速拆装,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连接结构的组装状态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第一杆 70 外螺纹杆
20 第二杆 71 卡块
30 母头端子 80 锁紧螺母
40 公头端子 81 连接杆
50 母头支架 82 卡槽
51 公头插槽 83 限位螺钉
60 公头支架 90 机身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 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人机连接结构。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无人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杆10和第二杆20,所述第一杆10和第二杆20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杆10和第二杆20的端部的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的内侧设有母头端子30和公头端子40,其中所述第一杆10端部设有与电源相连的母头端子30,所述第二杆20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母头端子30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的公头端子40,所述母头端子30通过绝缘的母头支架50固定于所述第一杆10上,所述母头支架50上设有公头插槽51,所述母头端子30设于所述公头插槽51内,并在所述公头端子40插入所述公头插槽51内时与所述公头端子40导电相连。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杆10与无人机设有电源的机身90相连,具体的,所述机身90和所述第一杆10镶嵌在一起啤塑成型或者采用强力胶固定。第二杆20与旋翼(图未示)相连,所述第二杆20和旋翼之间也同样采用啤塑成型或者强力胶固定。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能实现第一杆10和第二杆2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即可。为了使与电源相连的母头端子30不暴露在外,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杆10的端部设置了母头支架50,并将母头端子30设置于母头支架50上,母头端子30与母头支 架50镶嵌在一起且啤塑成型,可以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因多次插拔而造成母头端子30松动。第二杆20的端部设置了公头端子40,母头支架50上设置了公头插槽51,当公头端子40插入所述公头插槽51后,母头端子30和公头端子40之间是导电相连。
本实施例中,由于公头端子40与旋翼中的电动机相连,所以即使直接接触暴露在外的公头端子40也不会触电。母头端子30位于母头支架50内,并不暴露在外,所以使用过程中,人员无法直接接触到母头端子30,防止了触电,消除了安全隐患。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装置优选包括外螺纹杆70和锁紧螺母80,所述第一杆10和第二杆20中的一个上设有所述外螺纹杆70,另一个上设有所述锁紧螺母80,所述外螺纹杆70与所述锁紧螺母80相匹配。
应当理解的是,外螺纹杆70和锁紧螺母80的设置位置是可选的,例如第一杆10上设置外螺纹杆70,第二杆20上设置锁紧螺母80,反之也成立。本实施例中以外螺纹杆70设置于第一杆10上,锁紧螺母80设置于第二杆20上为例。锁紧螺母80是与外螺纹杆70上的螺纹相匹配的,锁紧螺母80套设于第二杆20上。第二杆20的端部设有环状的背向中轴线方向延伸的凸沿(未标识),锁紧螺母80上设有环状的向中轴线方向延伸的凸沿,锁紧螺母80套设于第二杆20上,防止脱落。当锁紧螺母80与外螺纹杆70相连时,实现第一杆10和第二杆20之间的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锁紧螺母80内侧的连接杆81,所述连接杆81上设有卡槽82,所述外螺纹杆70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82相匹配的卡块71。
因为无人机旋翼的螺旋桨必须设置为向上,所以为了保证第一杆10和第二杆20之间以指定角度连接,本实施例中进一步设置了连接杆81,连接杆81上设置有卡槽82,外螺纹杆70的内壁上设置有卡块71,当卡块71插入卡槽82后,限制了第一杆10和第二杆20之间的相对旋转。保证第一杆10和第二杆20以指定角度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81通过限位螺钉83固定于设有所述锁紧螺母80的第一杆10或第二杆20上,所述限位螺钉83还用于限制所述锁紧螺母80沿所述第一杆10或第二杆20的轴线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81和限位 螺钉83设置于第二杆20上,由于限位螺钉83的存在,锁紧螺母80只能在限位螺钉83和第二杆20的端部之间移动。
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80外设有增加摩擦力的花纹,方便拧紧所述锁紧螺母80。
如图1所示,所述母头支架50为圆柱形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杆10,所述公头插槽51按角度均匀设置于所述母头支架50上,每个所述公头插槽51内设有一个母头端子30,所述公头端子40通过绝缘的公头支架60固定于所述第二杆20上,所述公头支架60为圆盘状,所述公头端子40的位置和尺寸与所述公头插槽51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四个母头端子30,为了便于加工和美观起见,四个母头端子30按角度均匀的设置在母头支架50上,且每个母头端子30距离母头支架50的中心的距离相等。应当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公头端子40能准确的插入公头插槽51,所述公头支架60的位置与所述母头支架50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母头支架50的中央设有第一通孔(未标识),所述母头支架50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一杆10的端部中心。所述公头支架60的中央设有第二通孔(未标识),所述母头支架50通过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二杆20的端部中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90和旋翼,所述机身90和旋翼之间通过上述任一无人机连接结构相连,其中所述机身90与所述第一杆10固定连接,所述旋翼与所述第二杆20固定连接。该无人机连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无人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的端部的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的内侧设有母头端子和公头端子,其中所述第一杆的端部设有与电源相连的母头端子,所述第二杆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母头端子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的公头端子,所述母头端子通过绝缘的母头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杆上,所述母头支架上设有公头插槽,所述母头端子设于所述公头插槽内,并在所述公头端子插入所述公头插槽内时与所述公头端子导电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外螺纹杆和锁紧螺母,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中的一个上设有所述外螺纹杆,另一个上设有所述锁紧螺母,所述外螺纹杆与所述锁紧螺母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锁紧螺母内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卡槽,所述外螺纹杆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通过限位螺钉固定于设有所述锁紧螺母的第一杆或第二杆上,所述限位螺钉还用于限制所述锁紧螺母沿所述第一杆或第二杆的轴线方向的移动。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外设有增加摩擦力的花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支架为圆柱形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杆,所述公头插槽按角度均匀设置于所述母头支架上,每个所述公头插槽内设有一个母头端子,所述公头端子通过绝缘的公头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支架为圆盘状,所述公头端子的位置和尺寸与所述公头插槽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支架的中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母头支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一杆的端部中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支架的中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母头支架通过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二杆的端部中心。
10.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和旋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和旋翼之间通过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相连,其中所述机身与所述第一杆固定连接,所述旋翼与所述第二杆固定连接。
CN201620928652.6U 2016-08-23 2016-08-23 无人机连接结构和无人机 Active CN205960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8652.6U CN205960333U (zh) 2016-08-23 2016-08-23 无人机连接结构和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8652.6U CN205960333U (zh) 2016-08-23 2016-08-23 无人机连接结构和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60333U true CN205960333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7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28652.6U Active CN205960333U (zh) 2016-08-23 2016-08-23 无人机连接结构和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6033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5362A (zh) * 2017-07-26 2019-02-05 昊翔电能运动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
CN110001940A (zh) * 2018-12-13 2019-07-12 泉州齐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
CN110001942A (zh) * 2018-12-13 2019-07-12 泉州齐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装的四旋翼无人机
CN108110521B (zh) * 2017-12-28 2024-01-23 浙江红星电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拆式无人机线缆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5362A (zh) * 2017-07-26 2019-02-05 昊翔电能运动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
CN108110521B (zh) * 2017-12-28 2024-01-23 浙江红星电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拆式无人机线缆连接器
CN110001940A (zh) * 2018-12-13 2019-07-12 泉州齐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
CN110001942A (zh) * 2018-12-13 2019-07-12 泉州齐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装的四旋翼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60333U (zh) 无人机连接结构和无人机
CN103904463A (zh) 一种可拆卸的大电流连接器
CN204616231U (zh) 一种卡钩
CN104882727A (zh) 稳定可靠的电气连接机构
CN104917018A (zh) 一种方向可选的高压大电流连接器
CN105514638B (zh) 通用线夹
CN201336449Y (zh) 自锁式电连接器
CN207677145U (zh) Hsd线端直式母头
CN203312601U (zh) 带旋转功能的插头
CN204858125U (zh) 可锁紧安全插头
CN206255206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接插件固定结构及相应的无人机
CN204497451U (zh) 方向可调的电源分配单元
CN110206802A (zh) 一种自锁机械连接件
CN105587743A (zh) 一种可以防盗的高速公路护栏紧固件
CN204793333U (zh) 蜂窝形多头插座的连接护套
CN205657276U (zh) 一种轨道工程车用库电连接器装置
CN205876929U (zh) 一种分体式锁紧螺母
CN104966926A (zh) 蜂窝形多头插座的连接护套
CN204905459U (zh) 安全便捷式接地棒
CN205406845U (zh) 一种安装圣诞树的电连接器
CN204243283U (zh) 导电电缆的接线结构
CN202695853U (zh) 一种适配器输出线的卡锁装置
CN207782023U (zh) 一种电力柜元件安装装置
CN21790358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轨道交通用线束
CN214100043U (zh) 一种具有保护套的计算机电源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22

Address after: 528200 room 325, building B, phase I, Nanhai industrial think tank City, Taoyuan Road, software park,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tion for residence)

Patentee after: Foshan JIAXIY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Sha Tau Street, Tian An Digital City,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Plaza, two, East Block 20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arcia United Technologie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