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8698U - 检测电路 - Google Patents

检测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58698U
CN205958698U CN201620847252.2U CN201620847252U CN205958698U CN 205958698 U CN205958698 U CN 205958698U CN 201620847252 U CN201620847252 U CN 201620847252U CN 205958698 U CN205958698 U CN 205958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pin
detection module
testing circuit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472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波
肖适
刘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G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GI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G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472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58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58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58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电路与待检测模块相配合,包括通信接口、电源和检测模块。通信接口具体为USB接口,待检测模块设置有与通信接口相匹配的接头。通信接口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源连接,通信接口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三输入端与检测模块连接,当待检测模块的接头与通信接口插合时,通信接口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与待检测模块连接。检测信号可以从检测模块通过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经过通信接口传输到待检测模块,并且由于通信接口为USB接口,与现有的通过UART接口或4PIN接口作为通信接口相比,有利于提高检测信号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Description

检测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多数产品往往通过UART接口或4PIN接口作为DEBUG的接口。UART接口是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的接口。异步收发传输器可以将资料在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间作传输转换。
随着技术的发展,使用UART接口或4PIN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少,故通过UART接口或4PIN接口作为DEBUG的接口的普遍性和适用性也越来越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电路,以改善通过UART接口或4PIN接口作为DEBUG的接口导致的普遍性和适用性越来越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电路的有益效果为:与待检测模块相配合,所述检测电路包括通信接口、电源和检测模块,所述待检测模块设置有与所述通信接口相匹配的接头,所述通信接口为USB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接,所述通信接口的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三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相连接,当待检测模块的接口与所述通信接口插合时,所述通信接口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待检测模块相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检测电路中,所述检测模块为tool工具板。
检测模块具体可以为tool工具板,上述的通信接口可以与tool工具板固定连接。当待检测模块的接头与所述通信接口插合时,待检测模块可以通过通信接口与tool工具板通信。
优选地,上述的检测电路中,所述第一输入端为TX引脚。
TX引脚为发送数据引脚,即可以是待检测模块将数据通过通信接口的TX引脚发送至检测模块。
待检测模块可以是需要DEBUG的集成电路。并且DEBUG TX信号从所述检测模块传输到上述集成电路的TX管脚。
优选地,上述的检测电路中,还包括第一电阻器,所述第一电阻器的一端与所述通信接口的TX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器具体可以起到限流的作用,可以避免较大的电流使得电路遭到损坏。
优选地,上述的检测电路中,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TX引脚以及所述第一电阻器的靠近所述TX引脚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上述的第一二极管具体可以为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该二极管是一种二极管形式的高效能保护器件。当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两极收到反向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它能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吸收较高的浪涌功率,使两极间的电压箝位于一个预定值,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件,免受各种浪涌脉冲的损坏。
优选地,上述的检测电路中,所述第一二极管为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上述的第一二极管可以为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也可以为其他的电子元件,只要能对浪涌功率起到较好的吸收作用,第一二极管具体为何种二极管,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优选地,上述的检测电路中,所述第二输入端为RX引脚。
RX引脚为接收数据引脚,即可以待检测模块接收检测模块通过通信接口发送过来的数据。
待检测模块可以是需要DEBUG的集成电路。上述集成电路的RX管脚可以接收DEBUGRX信号。
优选地,上述的检测电路中,还包括第二电阻器,所述第二电阻器的一端与所述通信接口的RX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器具体可以起到限流的作用,能够避免较大的电流使得电路遭到损坏。
优选地,上述的检测电路中,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RX引脚以及所述第二第二电阻器的靠近所述RX引脚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上述的第一二极管具体可以为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该二极管是一种二极管形式的高效能保护器件。当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两极收到反向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它能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吸收较高的浪涌功率,使两极间的电压箝位于一个预定值,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件,免收各种浪涌脉冲的损坏。
优选地,上述的检测电路中,所述第二二极管为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可以理解,上述的第二二极管可以为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也可以为其他的电子元件,只要能对浪涌功率起到较好的吸收作用,第二二极管具体为何种二极管,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电路与待检测模块相配合,包括通信接口、电源和检测模块。通信接口具体为USB接口,待检测模块设置有与通信接口相匹配的接头。通信接口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源连接,通信接口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三输入端与检测模块连接,当待检测模块的接头与通信接口插合时,通信接口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与待检测模块连接。检测信号可以从检测模块通过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经过通信接口传输到待检测模块,并且由于通信接口为USB接口,与现有的通过UART接口或4PIN接口作为通信接口相比,有利于提高检测信号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
检测电路100;
通信接口110;电源120;检测模块130;
待检测模块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详情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电路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检测电路100与待检测模块200相配合,所述检测电路100包括通信接口110、电源120和检测模块130。所述通信接口110分别与电源120以及检测模块130相连接,详情请参见图1。
所述通信接口110具体可以为USB接口,所述通信接口110的输入端具体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三输入端。所述通信接口110的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源120相连接,所述通信接口110的所述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三输入端均与所述检测模块130相连接。
所述电源120具体可以为5V,用于给所述通信接口110的电路充电,详情请参见图2。
所述检测模块130具体可以为tool工具板,具体地,可以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10的TX引脚以及RX引脚与所述待检测模块200通信。
详情请参见图2,所述通信接口110的VCC引脚(即如图2所示的第一引脚)接电源120。
所述通信接口110的D-引脚(如图2所示的第二引脚)和D+引脚(如图2所示的第三引脚)可以与USB设备通信。
所述通信接口110的GND引脚(如图2所示的第四引脚)、GND_DRAIN引脚(如图2所示的第七引脚)、GND1引脚(如图2所示的第十引脚)、GND2引脚(如图2所示的第十一引脚)、GND3引脚(如图2所示的第十二引脚)以及GND4引脚(如图2所示的第十三引脚)接地。
所述通信接口110的TX引脚(如图2所示的第八引脚)以及RX引脚(如图2所示的第九引脚)则分别可以与检测模块130相连接。
该检测电路100还包括第一电阻器R1、第二电阻器R2、第三电阻器R3以及第四电阻器R4。详情请参见图2,所述第一电阻器R1可以设置在所述检测模块130与所述通信接口110的所述TX引脚之间,所述第二电阻器R2设置在所述检测模块130与所述通信接口110的所述RX引脚之间。所述第三电阻器R3与所述通信接口110的所述D-引脚相连,所述第四电阻器R4与所述通信接口110的D+引脚相连。
该检测电路100还可以包括第一二极管DU1、第二二极管DU2、第三二极管DU3以及第四二极管DU4,详情请参见图2。
所述第一二极管DU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器R1以及TX引脚相连接,第一二极管DU1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二极管DU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器R2以及RX引脚相连接,第二二极管DU2的另一端接地。
第三二极管DU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器R3以及D-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U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四二极管DU4的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器R4以及D+引脚相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U4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U1、第二二极管DU2、第三二极管DU3以及第四二极管DU4均可以为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电路100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检测电路100具体可以对需要进行故障检测的集成电路进行故障检测,即对于待检测的集成电路进行debug操作。将待检测的集成电路的USB接头接入所述通信接口110(即USB接口)中,所述检测模块130的TX接头与USB接口的TX引脚(即如图2所示的第八引脚)相连,所述检测模块130的RX接头与USB接口的RX引脚(即如图2所示的第九引脚)相连,能够起到串口通信的作用。Debug TX信号从所述检测模块130经过第一电阻器R1传递至待检测的集成电路中,Debug RX信号从所述检测模块130经过第二电阻器R2传递至待检测的集成电路中。
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通过USB接口以及与USB接口相关的电路可以实现对待检测模块200进行检测的需求,使用USB接口与现有的检测电路100相比,带有USB接口的检测电路100的适用性更高。
使用USB接口用来DEBUG,使用较为方便,并且可以减少因拆机debug问题时,对外观造成损伤的风险。
检测模块130具体可以为tool工具板,上述的通信接口110可以与tool工具板固定连接。当待检测模块200的接头与所述通信接口110插合时,待检测模块200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10与tool工具板通信。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是一种二极管形式的高效能保护器件。当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两极收到反向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它能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吸收较高的浪涌功率,使两极间的电压箝位于一个预定值,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件,免受各种浪涌脉冲的损坏。
可以理解,可以使用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来起到吸收浪涌功率的作用,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电子元件。只要能对浪涌功率起到较好的吸收作用,具体使用何种电子元件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电路100与待检测模块200相配合,包括通信接口110、电源120和检测模块130。通信接口110具体为USB接口,待检测模块200设置有与通信接口110相匹配的接头。通信接口110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源120连接,通信接口110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三输入端与检测模块130连接,当待检测模块200的接头与通信接口110插合时,通信接口110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与待检测模块200连接。检测信号可以从检测模块130通过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经过通信接口110传输到待检测模块200,并且由于通信接口110为USB接口,与现有的通过UART接口或4PIN接口作为通信接口110相比,有利于提高检测信号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检测电路,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检测电路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检测电路、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检测电路、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检测电路、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与待检测模块相配合,所述检测电路包括通信接口、电源和检测模块,所述通信接口为USB接口,所述待检测模块设置有与所述通信接口相匹配的接头,
所述通信接口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接,所述通信接口的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三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相连接,
当待检测模块的接头与所述通信接口插合时,所述通信接口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待检测模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为tool工具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端为TX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器,所述第一电阻器的一端与所述通信接口的TX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TX引脚以及所述第一电阻器的靠近所述TX引脚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为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端为RX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阻器,所述第二电阻器的一端与所述通信接口的RX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RX引脚以及第二电阻器的靠近所述RX引脚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二极管为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CN201620847252.2U 2016-08-05 2016-08-05 检测电路 Active CN205958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7252.2U CN205958698U (zh) 2016-08-05 2016-08-05 检测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7252.2U CN205958698U (zh) 2016-08-05 2016-08-05 检测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58698U true CN205958698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3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47252.2U Active CN205958698U (zh) 2016-08-05 2016-08-05 检测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586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9054A (zh) * 2020-03-04 2021-09-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治具、电源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9054A (zh) * 2020-03-04 2021-09-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治具、电源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2154B (zh) 一种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检测电路和方法
CN102707321B (zh) 一种瞬变电磁仪接收采集系统和方法
CN205017345U (zh) 一种高速can通讯电路及电动汽车
CN202870145U (zh) 用于公变终端的直流模拟信号采集电路
CN102096620A (zh) 一种串口连接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205958698U (zh) 检测电路
CN109299022A (zh) 一种usb接口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3219042B (zh) 通过usb接口实现程序烧录的电路及存储器电路
CN204242259U (zh) 一种用于航空的数据记录仪
CN104361656B (zh) 一种用于航空的数据记录仪
CN107422214B (zh) 一种触摸屏测试装置
CN204204056U (zh) 一种用于航空数据记录仪的数据采集装置
CN201965202U (zh) Esd测试设备
CN204464655U (zh) 一种数据线、识别装置及充电器
CN206209078U (zh) 电能存储装置及相应的电动工具
CN101290607B (zh) 一种芯片调试接口装置
CN109885517B (zh) 一种切换电路及终端设备
CN104502646B (zh) 一种移动终端测试夹具保护装置
CN207601785U (zh) 外接电连接接口
CN105182214A (zh) 基于1-wire通信的电子标签在位状态的检测电路及方法
CN208013976U (zh) 一种电子商务用的扫描仪
CN205958139U (zh) 一种精确度高的温度变送器
CN206332449U (zh) 一种抗干扰滤波器
CN206596112U (zh) 一种dvi接口电路及电视机
CN206117132U (zh) 一种基于arm平台的漏电流保护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10000 Tianfu Software Park Area A, 1129 Century City Road, Chengdu High-tech Zone,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1129 Tianfu Software Park A District Century City high tech Zone of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Road 610000 7 5 storey building No. 501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XGIMI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