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8593U - 一种排枪加样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枪加样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58593U
CN205958593U CN201620901101.0U CN201620901101U CN205958593U CN 205958593 U CN205958593 U CN 205958593U CN 201620901101 U CN201620901101 U CN 201620901101U CN 205958593 U CN205958593 U CN 205958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volley
cell body
loading slot
rifle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011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209011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58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58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585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测试仪器领域,提供了一种排枪加样槽,包括槽体、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设置于槽体,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设置于两者之间的隔墙隔离,槽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开口以及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为条形开口,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上部连通。该排枪加样槽有效减小了样液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排枪加样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测试仪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枪加样槽。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排枪加样槽只有一个用于加样的腔室,当盛放在该腔室内的样液未使用完全时,由于其已经被污染,故多数做法是将其作为废液丢弃,这样只有一个腔室的结构使得样液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枪加样槽,旨在改善样液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排枪加样槽,包括槽体、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设置于槽体,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设置于两者之间的隔墙隔离,槽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开口以及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为条形开口,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上部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槽体与第一表面相对的外表面为第二表面,隔墙远离第二表面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导流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槽体与第一表面相对的外表面为第二表面,隔墙远离第二表面的一端所在水平面的高度低于第一表面所在水平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槽体靠近第二腔室的底部的位置设置有封闭的第三腔室,第三腔室内设置有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腔室的纵截面的底部呈三角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腔室的纵截面为三角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排枪加样槽还包括盖体,盖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槽体的第一表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盖体远离槽体的一侧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盖体为硅胶盖。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盖体远离槽体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隔离密封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盖合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排枪加样槽,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上部连通的设计,在加样时只需倾斜槽体,将第二腔室内的样液引入第一腔室内,而第二腔室内的样液不受污染,使得第二腔室内的样液剩余后还可以储存至下次继续使用,该设计有效减小了样液的浪费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排枪加样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槽体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槽体的仰视图;
图4是图1中槽体的第一个剖视图;
图5是图1中槽体的第二个剖视图;
图6是图1中盖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排枪加样槽的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排枪加样槽的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一个剖视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排枪加样槽 100;槽体 110,210,310;隔墙 111,211,311;导流槽 112;通孔 312;第一表面 113,213,313;第二表面 114,124,314;第一腔室 120,220,320;第一开口 121;第二腔室 130,230,330;第二开口 131,第三腔室 132,332;盖体 140;把手 141,盖合部1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排枪加样槽是与排枪一起配合使用,用于盛放被排枪取样的样液的仪器。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枪加样槽100包括盖体140、槽体110、第一腔室120、第二腔室130和第三腔室132。第一腔室120和第二腔室130均设置于槽体110,盖体140盖设于槽体110的一个表面,第三腔室132设置于槽体110靠近第二腔室130的底部处。
第一腔室120用于盛放即将被排枪取样的样液,第二腔室130用于将第一腔室120内的样液取尽后为第一腔室120提供样液,其内盛放储备样液。
槽体110呈梯台形,其具有第一表面113,第一表面113设置有第一开口121和第二开口131,第一开口121与第一腔室120连通,第二开口131与第二腔室130连通。槽体110的高度为3cm,第一表面113为长11cm宽6cm的长方形,第一开口121为长10cm宽1.5cm的长方形,第二开口131为长10cm宽2.5cm的长方形。
槽体110还设置有隔墙111,隔墙111设置于第一腔室120和第二腔室130之间。
如图1-图3所示,槽体110还具有与第一表面113位置相对的第二表面114,第二表面114为长13cm宽6cm的长方形,在隔墙111上远离第二表面114的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个导流槽112,导流槽112连通第一腔室120和第二腔室130,导流槽112的上部开口,该开口设置于第一表面113内,该开口长度为1cm。
第一腔室120、第二腔室130、隔墙111和导流槽112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浪费,取少量样液于第一腔室120中,待第一腔室120内样液用光,通过倾斜槽体110使第二腔室130内的储备样液通过导流槽112流入第一腔室120内,继续用于被取样,第二腔室130内的样液未用完,由于剩余样液没有被污染,故剩余样液也可以存放于其内,下次继续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要导流槽112设置于隔墙111远离第二表面114的一端的具体位置可以进行调整,此处设置于中间位置处主要是为了排枪加样槽100的整体美观;同时,根据需要导流槽112的数量也可以做调整,可以是2个及2个以上。
如图5所示,第一腔室120的纵截面为三角形,该三角形的一个角位于该三角形所在位置的最低水平面处,第一腔室120的深度为2.5cm。第一腔室120的纵截面设置为三角形是由于与排枪加样槽100配合的排枪的枪头是一端较尖的形状,这样的设置能使得取样过程更方便且位于第一腔室120的底部难以取出的样液更少。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腔室120的纵截面也可以是底部为三角形的多边形或者是底部为三角形底部以外为圆弧形拼接而成的形状。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腔室130的纵截面呈底部缺了两角的长方形,第二腔室130的深度为2.5cm。槽体110内,靠近第二腔室130的底部处设置有第三腔室132,第三腔室132的数量为2,分别分布于靠近第二腔室130的底部的相对两端,其纵截面与第二腔室130的纵截面拼接正好构成正方形。第三腔室132内设置有水。
设置第三腔室132及其内部设置水的目的是,在排枪加样槽100使用前可将其放入冰箱内,将第三腔室132内的水冷冻成冰后拿出,在第二腔室130内放置样液则第三腔室132可对盛放于第二腔室130内的样液有一个保温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调整第三腔室132的数量和其靠近第二腔室130底部处的具体分布的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槽体110内,靠近第一腔室120的底部处也可设置第三腔室132。
槽体110除设置有第一腔室120、第二腔室130、第三腔室132和导流槽112外,其余部分均为实心,这一设计加重了槽体110的底盘,使得排枪加样槽100放置于桌面更稳固而不易被碰掉。
如图1和图6所示,盖体140设置于槽体的第一表面113,盖体140采用密封效果较好的硅胶盖,盖体140远离槽体110的一侧设置有把手141,与把手14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盖合部142,盖合部142的形状大小与第一开口121、第二开口131和导流槽112相配合,其能够填充整个导流槽112,同时能够将第一开口121和第二开口131分别密封。
设置把手141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拿取盖体140,设置盖合部142的目的是将第一腔室120和第二腔室130分别密封,使得放置于第二腔室130内的样液不被污染。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盖体140也可以是硅胶以外的材质如塑料、橡胶等,可以在盖体140与第一表面113的连接处设置一圈密封环,以达到密封效果。还可在盖体140与槽体110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卡扣件组。
第二腔室130内若存留有未使用完的样液,在槽体110上侧盖上盖体140,将排枪加样槽100放入冰箱,将第二腔室130内的样液留作下次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要以上各个机构或部件的尺寸均可做调整。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排枪加样槽,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实施例1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1中相应内容。
如图7所示,第一腔室220和第二腔室230之间设置有隔墙211,隔墙211,隔墙211远离第二表面214的一端所在水平面的高度低于第一表面213所在水平面的高度。
隔墙211最上端的高度低于第一表面213所在水平面的高度,想要将第二腔室230内的样液注入第一腔室220内,直接倾斜槽体210,使样液直接越过隔墙211的最上端进入第一腔室220内。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排枪加样槽,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实施例1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1中相应内容。
如图8所示,第一腔室320和第二腔室330之间设置有隔墙311,在隔墙311上部靠近第一表面313远离第二表面314处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320和第二腔室330的通孔312,想要将第二腔室330内的样液注入第一腔室320内,直接倾斜槽体310,使样液通过通孔312进入第一腔室320内。
如图9所示,第二腔室330的纵截面为长方形,槽体310靠近第二腔室330的底部处设置有第三腔室332,第三腔室332纵截面的长度与第二腔室330纵截面的宽度相同。
综上所述,第一腔室120、第二腔室130和导流槽112的配合设置,第一腔室220、第二腔室230和隔墙211的配合设置,第一腔室320、第二腔室330和通孔312的配合设置使得剩余的样液留在第二腔室内能够下次继续使用,不至于浪费,盖体140的设置使得存放入第二腔室130内的样液于外界隔绝,使其不受污染,第三腔室132与其内的水的设置使得第二腔室120内的样液能够实现短时间内的保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排枪加样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均设置于所述槽体,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通过设置于两者之间的隔墙隔离,所述槽体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开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为条形开口,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上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枪加样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外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隔墙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导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枪加样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外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隔墙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端所在水平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表面所在水平面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枪加样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靠近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的位置设置有封闭的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内设置有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枪加样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纵截面的底部呈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枪加样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纵截面为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枪加样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枪加样槽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槽体的所述第一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枪加样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远离所述槽体的一侧设置有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枪加样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为硅胶盖。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枪加样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远离所述槽体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隔离密封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盖合部。
CN201620901101.0U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排枪加样槽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58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1101.0U CN205958593U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排枪加样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1101.0U CN205958593U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排枪加样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58593U true CN205958593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6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0110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58593U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排枪加样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585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6707A (zh) * 2017-10-26 2018-01-16 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操控机械手、分子杂交仪及操控机械手工作方法
CN107603873A (zh) * 2017-10-26 2018-01-19 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子杂交仪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6707A (zh) * 2017-10-26 2018-01-16 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操控机械手、分子杂交仪及操控机械手工作方法
CN107603873A (zh) * 2017-10-26 2018-01-19 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子杂交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07586707B (zh) * 2017-10-26 2020-04-17 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操控机械手、分子杂交仪及操控机械手工作方法
CN107603873B (zh) * 2017-10-26 2023-07-14 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子杂交仪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00551U (zh) 一种试管标本保存盒
CN205958593U (zh) 一种排枪加样槽
CN201095485Y (zh) 定量取用器
CN207376042U (zh) 微生物检测试剂盒
CN205815732U (zh) 一种生物芯片杂交装置
CN207338489U (zh) 一种锂电池存放盒
WO2020147706A3 (zh) 一种倒转定量容器
CN211568671U (zh) 一种样品运输箱
CN206275316U (zh) 一种多功能饭盒
GB647630A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electric batteries
CN208036942U (zh) 一种保存水域沉积物样品的保存箱
CN207956593U (zh) 标本运输盒
CN209437138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便携式免冲洗小便桶
CN206258373U (zh) 一种防水涂料闭水效果检测装置
CN208429374U (zh) 一种检验科临床化验试剂储存盒
CN207948730U (zh) 便携式细胞株转移盒
CN208802270U (zh) 一种实用型油漆罐
CN210593090U (zh) 一种血液专用运输箱
RU83529U1 (ru) Люк
KR200337796Y1 (ko) 밀폐기능이 강화된 휴대용 다용도 분할용기
CN205919631U (zh) 一种玻璃干燥器
CN210783245U (zh) 花生型午餐盒
GB1350503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liquid filling devices
CN210618868U (zh) 一种标准物质存放装置
CN205931891U (zh) 一种龙虾保鲜盒的盒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ai Jing

Inventor after: Cui Cheng

Inventor after: Jiang Jun

Inventor after: Li Haojie

Inventor after: Zhang Jinfang

Inventor after: Zheng Benchuan

Inventor after: Jiang Liangcai

Inventor before: Chai J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