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5433U - 锁接结构和采用该锁接结构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锁接结构和采用该锁接结构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55433U CN205955433U CN201620752315.6U CN201620752315U CN205955433U CN 205955433 U CN205955433 U CN 205955433U CN 201620752315 U CN201620752315 U CN 201620752315U CN 205955433 U CN205955433 U CN 2059554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ommodating chamber
- fixed body
- interlocking part
- halving
- 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锁接结构和采用该锁接结构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锁接结构包括:第一锁接部件和与第一锁接部件相锁接的第二锁接部件;第一锁接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第一锁接部件表面的插入体;第二锁接部件设置有从第二锁接部件的侧面向内部凹陷的容纳腔,容纳腔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体;插入体在插入容纳腔后与固定体相卡接;插入体与固定体卡接后,第一锁接部件中设置有插入体的侧面与第二锁接部件中设置有容纳腔的侧面相贴合。本实施例能够使得两个锁接部件在锁接之间能够紧密贴合,将插入体和固定体完全密封在容纳腔内,一方面对插入体和固定体起到防水防尘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对插入体和固定体的解锁起到保密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接结构和采用该锁接结构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加强对服刑人员的管理,设计了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腕带,佩戴于服刑人员的手腕上,通过手腕中的定位模块与定位装置及上位机的数据交互实现对服刑人员的位置监控。为了防止服刑人员对手腕的暴力拆卸,现有技术的腕带中还增加了防拆卸设计,使得当服刑人员对手腕进行暴力拆卸时,破坏掉手腕中的环路,进而触发手腕中的通信模块向上位机发送报警信号。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腕带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锁接装置一般设置在腕带中与主体相对的位置,占用空间大,使得腕带体积庞大,由于服刑人员需要日夜佩戴腕带,累赘且体积庞大的腕带会给服刑人员带来严重的不舒适感,不利于执法人性化建设。
2、锁接装置的结构对外可见,当为服刑人员佩戴腕带时,服刑人员能够清楚的看到锁接的过程,以及在拆卸锁接装置时,服刑人员也能够看到如何拆卸,不利于锁接装置的保密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便且保密性高的锁接结构和采用该锁接结构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接结构,包括:第一锁接部件和与所述第一锁接部件相锁接的第二锁接部件;所述第一锁接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所述第一锁接部件表面的插入体;所述第二锁接部件设置有从所述第二锁接部件的侧面向内部凹陷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体;所述插入体在插入所述容纳腔后与所述固定体相卡接;所述插入体与所述固定体卡接后,所述第一锁接部件中设置有插入体的侧面与所述第二锁接部件中设置有容纳腔的侧面相贴合。
本实施例能够使得两个锁接部件在锁接之间能够紧密贴合,将插入体和固定体完全密封在容纳腔内,一方面对插入体和固定体起到防水防尘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对插入体和固定体的解锁起到保密作用。
进一步,所述插入体具有弹性,所述插入体在受外界作用力插入所述容纳腔的过程中接触到所述固定体时,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发生偏移。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插入时,插入体依靠自身的弹性作用沿着固定体边缘擦过,而无需借助别的部件,能够实现插入体的结构简约化,缩小整个装置的体积。
进一步,所述插入体包括连接部和卡接头,所述卡接头与所述固定体相接触的一面凸出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体相接触的一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卡接头先与固定体接触,由于卡接头较连接部凸出,因此,当卡接头沿着固定体向前继续移动且越过了固定体时,卡接头能够与固定体相卡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体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所述固定体凸出所述容纳腔的侧壁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卡接头凸出所述连接部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卡接头中与所述固定体相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坡面,所述固定体中与所述卡接头相接触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坡面坡度相匹配的第二坡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坡面的设计能够使得当卡接头接触到固定体并被固定体阻挡时,外部继续给卡接头较小的压力,卡接头便能发生形变且沿着固定体向固定体的后方继续移动。
进一步,所述插入体的长度小于所述容纳腔的深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保证插入体能够完全进入容纳腔,不会裸露一部分在容纳腔之外,使得第一锁接部件中设置有插入体的侧面与所述第二锁接部件中设置有容纳腔的侧面能够相贴合。
进一步,所述固定体与所述插入体相卡接的一面到达所述容纳腔端口的距离等于所述插入体与所述固定体相卡接的一面到达所述插入体的根部的距离。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保证插入体在卡接固定体之后,第一锁接部件中设置有插入体的侧面与所述第二锁接部件中设置有容纳腔的侧面能够相贴合,继而实现插入体与固定体完全密封在容纳腔之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锁接部件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插入体,两个所述插入体对称设置;所述容纳腔固定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体,两个所述固定体对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两个插入体分别卡接两个固定体,使得第一锁接部件与第二锁接部件的锁接更为牢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锁接结构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所述第一锁接部件为主体,所述第二锁接部件为环带;所述主体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所述插入体;所述环带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设置有所述固定体;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环带内部嵌设有沿着环带结构贯穿环带两端的导电体;所述插入体与所述固定体卡接后,所述导电体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两端,使得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电路板形成电路回路;当所述环带的一端与连接的所述主体的一端断开时,所述电路回路断开,触发电路板中的报警模块生成报警信号。
本实施例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通常将锁接结构设置在腕带中部的设计,而是将锁接结构一部分设置在了环带的一端,另一部分设置在了主体的一端,大大节约了对腕带的占用空间,另外,在腕带中设置了容纳腔,使得锁接结构在锁接完成后能够密闭在容纳腔中,对外不可见,使得服刑人员在不借助强拆工具的情况下不能了解锁接结构,提高了拆卸报警穿戴装置的保密性。
进一步,所述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入体;所述环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体;所述插入体与所述固定体卡接后,所述环带与所述主体形成封闭的环形,且所述主体中设置有插入体的一端的端口面与所述环带中设置有容纳腔的一端的端口面相贴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当环带与所述主体连接时,环带与主体之间能够紧密贴合,将导电体的连接点、插入体和固定体完全密封在容纳腔内,从而对连接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锁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a是第一实施方式第一锁接部件与第二锁接部件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1b是第一实施方式第一锁接部件与第二锁接部件锁接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锁接结构中插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锁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第二实施方式第一锁接部件与第二锁接部件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3b是第二实施方式第一锁接部件与第二锁接部件锁接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锁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第三实施方式第一锁接部件与第二锁接部件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4b是第三实施方式第一锁接部件与第二锁接部件锁接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沿B—B切割面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锁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是第一锁接部件1与第二锁接部件2分离状态示意图;图1b是第一锁接部件1与第二锁接部件2锁接状态示意图。
如图1a所示,锁接结构包括第一锁接部件1和与第一锁接部件1相锁接的第二锁接部件2。第一锁接部件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第一锁接部件1的表面的插入体10。其中,第一锁接部件1的表面为第一锁接部件1与第二锁接部件2相对接的一个侧面,如图1a中的侧面100,第二锁接部件2设置有从所述第二锁接部件2的一个侧面向内部凹陷的容纳腔21,其中,所述侧面为第二锁接部件2与第一锁接部件1相对接的一个侧面,如图1a中的侧面200。
如图1b所示,当第一锁接部件1受外力作用向第二接部件靠近时,或第二锁接部件2受外力作用向第一锁接部件1靠近时,插入体10插入容纳腔21,并与固定体20相卡接。插入体10与固定体20卡接后,第一锁接部件1中设置有插入体10的侧面100与第二锁接部件2中设置有容纳腔21的侧面200相贴合。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锁接结构中插入体1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体10包括连接部101和卡接头102。连接部101的一端连接第一锁接部件1,另一端连接卡接头102。卡接头102与固定体20相接触的一面即图2中的接触面300凸出所述连接部101与所述固定体20相接触的一面即图2中的接触面400。卡接头102凸出连接部101能够实现当卡接头102穿过固定体20后,卡接头102由于没有固定体20的阻碍,会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发生回位,由于卡接头102凸出连接部101,使卡接头102与连接部101的连接处与固定体20锁接。
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锁扣,能够使得两个锁接部件在锁接之后能够紧密贴合,将插入体10和固定体20完全密封在容纳腔21内,一方面对插入体10和固定体20起到防水防尘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固定体20始终隐蔽在容纳腔21内,因此在服刑人员应用的场景中,在为服刑人员佩戴具有该锁接结构的装置时,服刑人员看不到固定体20、不了解固定体20的结构位置以及与插入体的锁接原理,在固定体20与插入体锁接后,固定体20与插入体均被密封在容纳腔21内,服刑人员也不能得知锁接原理,其若想在不触发报警的情况下破坏锁接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该锁接结构具有很好的保密作用。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插入体10为弹性材料制成,具有弹性,插入体10在受外界作用力下插入所述容纳腔21的过程中接触到所述固定体20时,插入体10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插入体10的一侧与固定体20的一侧贴合而过。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体2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21的侧壁上,具体的,所述固定体20一部分嵌入所述容纳腔21的侧壁,另一部分凸出所述容纳腔21的侧壁。所述固定体20凸出所述容纳腔21的侧壁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卡接头102凸出所述连接部101的距离。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插入体10的长度小于容纳腔21的深度。本实施例能够保证插入体10和固定体20卡接后,插入体10能够完全进入容纳腔21,不会裸露一部分在容纳腔21之外,使得第一锁接部件1中设置有插入体10的侧面与所述第二锁接部件2中设置有容纳腔21的侧面能够相贴合,从而起到很好的防水防尘作用。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体20与所述插入体10相卡接的一面到达所述容纳腔21端口的距离等于所述插入体10与所述固定体20相卡接的一面到达所述插入体10的根部的距离。本实施例能够保证插入体10在卡接固定体20之后,第一锁接部件1中设置有插入体10的侧面与所述第二锁接部件2中设置有容纳腔21的侧面能够相贴合,继而实现插入体10与固定体20完全密封在容纳腔21之内。
第二实施方式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锁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第二实施方式第一锁接部件1与第二锁接部件2分离状态示意图;图3b是第二实施方式第一锁接部件1与第二锁接部件2锁接状态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卡接头102中与固定体20相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坡面30,所述固定体20中与所述卡接头102相接触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坡面30坡度相匹配的第二坡面40。相匹配指的是第一坡面30与第二坡面40接触时,彼此倾斜度一致,使得能够完全贴合。
两个坡面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坡面的大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图3中所给出的坡面的角度和坡面的大小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坡面的设计能够使得当卡接头102接触到固定体20并被固定体20阻挡时,外部继续给卡接头102较小的压力,卡接头102便能发生形变且沿着固定体20向固定体20的后方继续移动。
第三实施方式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锁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第三实施方式第一锁接部件1与第二锁接部件2分离状态示意图;图4b是第三实施方式第一锁接部件1与第二锁接部件2锁接状态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插入体10的个数为两个,均设置在第一锁接部件1上,且两个插入体10沿着第一锁接部件1的横向中轴线对称设置。容纳腔21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体20,两个所述固定体20对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1的侧壁上。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插入体10分别卡接两个固定体20,使得第一锁接部件1与第二锁接部件2的锁接更为牢固。
第四实施方式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沿B—B切割面的剖面图。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述锁接结构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第一锁接部件1为主体1000,第二锁接部件2为环带2000。主体1000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上述锁接结构中的插入体10。环带2000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容纳腔21,容纳腔21中设置有固定体20。主体1000内部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导电片。环带2000内部嵌设有沿着环带2000结构贯穿环带2000两端的导电体。导电体材料采用金属,优选的采用镀金铜,导电体的形状可以为细长的圆柱形或细长扁平的片状。
插入体10与所述固定体20卡接后,所述导电体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两端,使得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电路板形成电路回路;当所述环带2000的一端与连接的所述主体1000的一端断开时,所述电路回路断开,触发电路板中的报警模块生成报警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拆卸报警穿戴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10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入体10;所述环带20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体20;所述插入体10与所述固定体20卡接后,所述环带2000与所述主体1000形成封闭的环形,且所述主体1000中设置有插入体10的一端的端口面与所述环带2000中设置有容纳腔21的一端的端口面相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两个弹针500。弹针500为导电体,可以采用金属,优选的采用镀金铜。主体1000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弹针500的弹针500孔。弹针500的一端连接导电体的一端,另一端连接电路板的导电片。本实施方式采用小巧的弹针500,使得与导电体的接触面积小,这样使得一但环带2000与主体1000受到外界暴力分离时,弹针500与导电体能够容易断开连接,提高了断电报警反应的灵敏度。
以下以监狱中狱警对服刑人员的监管的应用场景为例说明。
当狱警对服刑人员佩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将固定体20与插入体10连接,使得环带2000的两端与主体1000的两端连接,使得导电体的两端分别电连接电路板的两端的导电片,导电体与电路板形成电路回路,电路板中的报警模块进入监测状态。当服刑人员试图逃脱采用暴力拆除本实施例时,一但电路回路断开,触发电路板中的报警模块生成报警信号。当服刑人员发生困难需要求助预警时,也可以采用用力拉扯环带2000,由于环带2000与主体1000的紧固部分仅仅为固定体20与插入体10的连接,即使是力气很小的服刑人员也能够使得固定体20与插入体10分离,进而使得弹针500与导电体断开连接,实现电路回路断开,触发电路板中的报警模块生成报警信号,由于预警在接到报警信号之后,会查看当前服刑人员,因此无论是服刑人员呼救报警还是恶意损坏本实施例的报警都能使得预警查看服刑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可以佩戴于手腕、手臂、腿部、脚腕、颈部等人体部位,其保护范围不受佩戴位置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可以用于监狱中狱警对服刑人员的监管,也可以用于家长对儿童的监护、子女对老人的监护等场景,其保护范围不受应用场景的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锁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锁接部件(1)和与所述第一锁接部件(1)相锁接的第二锁接部件(2);
所述第一锁接部件(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所述第一锁接部件(1)表面的插入体(10);
所述第二锁接部件(2)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二锁接部件(2)的侧面向内部凹陷的容纳腔(21),所述容纳腔(21)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体(20);
所述插入体(10)在插入所述容纳腔(21)后与所述固定体(20)相卡接;
所述插入体(10)与所述固定体(20)卡接后,所述第一锁接部件(1)中设置有插入体(10)的侧面与所述第二锁接部件(2)中设置有容纳腔(21)的侧面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接结构,所述插入体(10)在插入所述容纳腔(21)的过程中接触到所述固定体(20)时,发生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接结构,所述插入体(10)包括连接部(101)和卡接头(102),所述卡接头(102)与所述固定体(20)相接触的一面凸出所述连接部(101)与所述固定体(20)相接触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接结构,所述固定体(2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21)的侧壁上,所述固定体(20)凸出所述容纳腔(21)的侧壁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卡接头(102)凸出所述连接部(101)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接结构,所述卡接头(102)与所述固定体(20)相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坡面(30),所述固定体(20)中与所述卡接头(102)相接触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坡面(30)坡度相匹配的第二坡面(4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锁接结构,所述插入体(10)的长度小于所述容纳腔(21)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锁接结构,所述固定体(20)与所 述插入体(10)相卡接的一面到所述容纳腔(21)端口的距离等于所述插入体(10)与所述固定体(20)相卡接的一面到所述插入体(10)根部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锁接结构,所述第一锁接部件(1)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插入体(10),两个所述插入体(10)对称设置;
所述容纳腔(21)固定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体(20),两个所述固定体(20)对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1)的侧壁上。
9.一种拆卸报警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锁接结构,所述第一锁接部件(1)为主体(1000),所述第二锁接部件(2)为环带(2000);所述主体(1000)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所述插入体(10);所述环带(2000)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所述容纳腔(21),所述容纳腔(21)中设置有所述固定体(20);
所述主体(1000)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环带(2000)内部嵌设有沿着环带(2000)结构贯穿环带(2000)两端的导电体;
所述插入体(10)与所述固定体(20)卡接后,所述导电体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两端,使得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电路板形成电路回路;
当所述环带(2000)的一端与连接的所述主体(1000)的一端断开时,所述电路回路断开,触发电路板中的报警模块生成报警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所述主体(10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入体(10);所述环带(20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体(20);所述插入体(10)与所述固定体(20)卡接后,所述环带(2000)与所述主体(1000)形成环形,且所述主体(1000)中设置有插入体(10)的一端的端口面与所述环带(2000)中设置有容纳腔(21)的一端的端口面相贴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52315.6U CN205955433U (zh) | 2016-07-15 | 2016-07-15 | 锁接结构和采用该锁接结构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52315.6U CN205955433U (zh) | 2016-07-15 | 2016-07-15 | 锁接结构和采用该锁接结构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55433U true CN205955433U (zh) | 2017-02-15 |
Family
ID=57971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52315.6U Active CN205955433U (zh) | 2016-07-15 | 2016-07-15 | 锁接结构和采用该锁接结构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5543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68593A (zh) * | 2020-09-25 | 2021-01-26 | 湖南常德牌水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水表计量系统防拆结构 |
CN112647781A (zh) * | 2020-12-24 | 2021-04-13 | 湖北科技学院 | 一种电子脚镣的监管方法 |
CN113638657A (zh) * | 2021-08-12 | 2021-11-12 | 江门市普州照明有限公司 | 电子脚镣 |
-
2016
- 2016-07-15 CN CN201620752315.6U patent/CN20595543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68593A (zh) * | 2020-09-25 | 2021-01-26 | 湖南常德牌水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水表计量系统防拆结构 |
CN112647781A (zh) * | 2020-12-24 | 2021-04-13 | 湖北科技学院 | 一种电子脚镣的监管方法 |
CN113638657A (zh) * | 2021-08-12 | 2021-11-12 | 江门市普州照明有限公司 | 电子脚镣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55433U (zh) | 锁接结构和采用该锁接结构的拆卸报警穿戴装置 | |
BR112016026713B1 (pt) | Conector de dados e alimentação | |
CN103124011B (zh) | 带有外部触点的双向电子连接器 | |
CN203415782U (zh) | 通信连接器 | |
BR112012030285B1 (pt) | conector de plugue e conector de plugue com orientação dupla | |
CN103947056A (zh) | 用于电子设备的连接器 | |
CN104337101A (zh) | 安全监控系统及其疲劳监控装置与安全帽 | |
KR101393388B1 (ko) | 스마트워치 및 그에 연결되는 젠더 | |
CN104614745A (zh) |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电子腕表 | |
CN204129924U (zh) | 一种防拆装置 | |
CN206249024U (zh) | 一种具有防解脱报警装置的智能手表 | |
CN205990836U (zh) | 一种指纹密码防盗锁自动控制系统 | |
CN110584620B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205005044U (zh) | 基于北斗技术的儿童手环 | |
CN209547176U (zh) | 一种电子手环防拆结构 | |
CN209942456U (zh) | 一种防脱逃电子手铐 | |
CN205984743U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按键结构 | |
CN113141558A (zh) | 一种适用于英语听力训练的耳机 | |
CN114501693A (zh) | 一种基于5g信息安全的信息终端 | |
CN209606985U (zh) |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换的安全装置 | |
CN208318482U (zh) | 一种防破坏智能手环 | |
CN207863771U (zh) | 一种屏蔽门 | |
CN206079319U (zh) | 一种监控手环及加工模具 | |
CN213844211U (zh) | 考勤装置 | |
CN105071463A (zh) | 一种具有防盗系统的矿灯充电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7 Address after: Room B-221, 2nd Floor, Building 2, Yard 1, Nongda Sou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nfe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03-68, 8th Floor, No. 18, Zhongguancu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0 Patentee before: CHINA-UNITE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