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4474U - 一种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54474U
CN205954474U CN201620899007.6U CN201620899007U CN205954474U CN 205954474 U CN205954474 U CN 205954474U CN 201620899007 U CN201620899007 U CN 201620899007U CN 205954474 U CN205954474 U CN 205954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oyancy aid
anticollision
pier
settling
anticollision buoy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990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扬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8990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54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54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54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包括若干个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主防撞浮体,所述主防撞浮体能够围绕桥墩依次连接成环状设置的一级防撞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防撞结构体的外侧上可拆卸地安装有至少一层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次防撞浮体,位于同一层上的所述次防撞浮体构成次级防撞结构体。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撞能力强,维护成本较低;安装与拆卸方便,便于维修更换,有利于降低维护难度,适用性较强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防护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桥梁由于其跨越江河,方便两岸联系,缩短公路里程等特点被大量修建,与此同时水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也使得船舶的数量、吨位不断增加。这两个因素造成船只撞击桥梁的概率越来越大,威胁桥梁安全和桥上人员生命。例如:2007年“九江大桥 6-15 船撞桥事故”中造成桥梁垮塌和9人死亡的沉痛代价。
为提高船撞桥后桥梁的安全性,现有做法主要是两种,一是通过加强桥墩自身抵抗力,二是在桥墩上设防撞装置,其中,单纯依靠加强桥墩自身抵抗力的做法,需要提高桥梁建设的经济成本,不利于节约,而且仍然会面临着被撞毁的结局。目前大型桥墩防撞装置主要采用防撞钢浮箱以及其他材料的腔体缓冲装置。由于钢质腔体浮箱长期受水流浸泡冲击扰动,防锈涂层不可避免的脱落,产生锈蚀,在波浪扰动等外力作用下会加速锈蚀材料的破损,所以,这种形式的防撞装置,必须随时检查,并且每隔几年就要进行维修保养,使用成本高昂,否则,一旦进水沉没,不仅会失去防撞能力,同时,会极大的增加打捞维修的成本。这是腔体防撞形式的共同特点。
为此,发明人曾设计了一种防沉免维护桥墩防撞装置,包括若干个防撞箱,所述防撞箱可拆卸的连接成环状的防撞套,所述防撞套将桥墩包围;所述防撞箱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浮体;相邻两个所述壳体之间的部位设有连接机构。这样,防撞箱的壳体内设置有浮体,使得防撞箱自身具备浮力,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能够防止正常使用锈损进水或碰撞破损进水沉没。不必像其他进水沉没的防撞装置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以防沉没,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免维护,并大大减少可能发生的打捞维修费用,后期使用成本低。但是,由于将浮体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一旦发生碰撞导致壳体变形,则无法将壳体内的浮体完全取出,需要将壳体连同内部的浮体一同更换,使得维修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防撞能力较强,具有自浮能力,能够防止沉没;拆装方便,维修容易,成本较低的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包括若干个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主防撞浮体,所述主防撞浮体能够围绕桥墩依次连接成环状设置的一级防撞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防撞结构体的外侧上可拆卸地安装有至少一层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次防撞浮体,位于同一层上的所述次防撞浮体构成次级防撞结构体。
采用上述结构,将次防撞浮体安装在主防撞浮体的外侧,使得次防撞浮体的拆装更加方便,便于次防撞浮体的维修更换。一旦发生船舶撞桥的事故,位于外侧的次防撞浮体先发生变形吸收撞击能量,能够对内侧的主防撞浮体给予一定的保护,避免或减小内侧一级防撞结构体的损坏,维修时,仅需将外侧的次防撞浮体进行更换即可,有利于降低防护装置的维护难度以及维护成本。由于主防撞浮体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在水上现场安装或拆卸时,无需采用起重船等大型设备,易于施工。同时,当次防撞浮体在船舶的撞击下损毁,也不会造成主防撞浮体(架)沉入水底,不必像其他进水沉没的防撞装置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以防沉没,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免维护,并大大减少可能发生的打捞维修费用,后期使用成本低。另外,将自身具有漂浮能力的主防撞浮体围绕桥墩依次连接成环状设置的一级防撞结构体,一级防撞结构体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随着季节的水位变化而升降,始终包裹着桥墩靠近水面的部分,无需专门对桥墩的防护位置进行调整的维护,节省了维修成本和使用成本。
作为优化,所述主防撞浮体位于所述一级防撞结构体外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所述次防撞浮体的螺纹孔,所述次防撞浮体通过贯穿设置的螺栓固定在所述主防撞浮体的螺纹孔上。
这样,通过螺栓将次防撞浮体固定在主防撞浮体上,安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次防撞浮体的更换。
作为优化,所述主防撞浮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正对设置的浮体固定板,所述浮体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主防撞浮体上,另一端沿背离所述一级防撞结构体方向伸至所述主防撞浮体外;所述次防撞浮体夹装在两个所述浮体固定板之间;两个所述浮体固定板通过上下贯穿的螺杆固定连接。
这样,将次防撞浮体夹装在两个浮体固定板之间,适用于各种材质的次防撞浮体的安装,适用范围较广。另外,上述结构中,螺杆沿竖向设置,而且浮体固定板安装在主防撞浮体的上下两端。一旦发生碰撞,可以避免螺杆或者浮体固定板戳穿主防撞浮体。尽量减小主防撞浮体的损坏,提高主防撞浮体的重复利用率,节省维护成本。
作为优化,所述次防撞浮体采用吸水率小于5%的闭孔泡沫塑料材料制作。
闭孔泡沫塑料材料的浮力好,变形缓冲防撞能力强,能够减小防撞块和防撞套的体积。泡沫的吸水性较低,抗氧化能力强,使用寿命较长。
作为优化,所述主防撞浮体为采用钢质材料制成的密闭的箱体结构。
采用上述箱体结构,可以使主防撞浮体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采用钢质材料制作可以使主防撞浮体具有足够的强度,方便固定次防撞浮体,同时减小碰撞时发生破裂的概率,提高主防撞浮体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化,所述主防撞浮体的表面涂有防锈漆。
由于主防撞浮体长期浸泡在河水中,容易受水的腐蚀,在其表面涂上一层防锈漆可以减缓主防撞浮体表面腐蚀的速度,提高主防撞浮体的使用寿命,减少防撞装置的维护频率,实现免维护,降低维护成本。另外,涂上防锈漆可以避免主防撞浮体上表面反射太阳光影响船舶的行驶,提高航道的航行安全。
作为优化,所述主防撞浮体位于所述一级防撞结构体内侧的表面上硫化有一层橡胶。
使用时,由于防撞装置围绕桥墩设置,随水流的作用上下浮动,使得主防撞浮体的内侧容易与桥墩相接触,在主防撞浮体朝向一级防撞结构体内侧的表面上硫化一层橡胶,可以对主防撞浮体进行保护,减小主防撞浮体与桥墩的磨损,有利于提高主防撞浮体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化,相邻两个所述主防撞浮体的相对侧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采用上述可拆卸的连接,可以方便一级防撞结构体的装配,以及方便主防撞浮体的更换。
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防撞浮体一侧的截面呈圆弧型的凹槽,所述凹槽沿竖向方向贯通设置;以及竖向设置在所述主防撞浮体另一侧的圆柱形的凸块,所述凸块的直径于所述凹槽的直径相匹配,使所述凸块能够卡接在所述凹槽中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主防撞浮体。
采用上述结构,将一个主防撞浮体的凸块从上向下插入到相邻主防撞浮体的凹槽中,即可完成两个主防撞浮体的连接,由于凸块与凹槽均为圆柱形,使得配合后的凸块能够在凹槽内旋转,使得一级防撞结构体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桥墩。
作为优化,所述主防撞浮体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吊装的吊耳。这样,可以方便安装以及更换主防撞浮体和次防撞浮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将次防撞浮体安装在主防撞浮体的外侧,能够吸收撞击能量,给予主防撞浮体一定的保护,避免或减小内侧一级防撞结构体的损坏,维修时,仅需将外侧的次防撞浮体进行更换即可,增加一级防撞结构体的重复利用率,降低维护成本。同时,位于外侧的次防撞浮体更利于安装与拆卸,便于维修更换,有利于降低维护难度。
2、主防撞浮体采用钢质材料制成的箱体结构,在保证自身浮力的情况下,可以使主防撞浮体具有足够的强度,方便固定次防撞浮体,同时减小碰撞时发生破裂的概率,提高主防撞浮体的使用寿命。
3、采用浮体固定板夹装次防撞浮体,可以适用于不同材料制作的次防撞浮体的固定,适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主防撞浮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3所示,一种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包括若干个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主防撞浮体1,所述主防撞浮体1能够围绕桥墩依次连接成环状设置的一级防撞结构体2,所述一级防撞结构体2的外侧上可拆卸地安装有至少一层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次防撞浮体3,位于同一层上的所述次防撞浮体3构成次级防撞结构体。
采用上述结构,将次防撞浮体安装在主防撞浮体的外侧,使得次防撞浮体的拆装更加方便,便于次防撞浮体的维修更换。一旦发生船舶撞桥的事故,位于外侧的次防撞浮体先发生变形吸收撞击能量,能够对内侧的主防撞浮体给予一定的保护,避免或减小内侧一级防撞结构体的损坏,维修时,仅需将外侧的次防撞浮体进行更换即可,有利于降低防护装置的维护难度以及维护成本。由于主防撞浮体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在水上现场安装或拆卸时,无需采用起重船等大型设备,易于施工。同时,当次防撞浮体在船舶的撞击下损毁,也不会造成主防撞浮体(架)沉入水底,不必像其他进水沉没的防撞装置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以防沉没,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免维护,并大大减少可能发生的打捞维修费用,后期使用成本低。另外,将自身具有漂浮能力的主防撞浮体围绕桥墩依次连接成环状设置的一级防撞结构体,一级防撞结构体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随着季节的水位变化而升降,始终包裹着桥墩靠近水面的部分,无需专门对桥墩的防护位置进行调整的维护,节省了维修成本和使用成本。
实施时,所述主防撞浮体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正对设置的浮体固定板4,所述浮体固定板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主防撞浮体1上,另一端沿背离所述一级防撞结构体2方向伸至所述主防撞浮体1外;所述次防撞浮体3夹装在两个所述浮体固定板4之间;两个所述浮体固定板4通过上下贯穿的螺杆固定连接。
这样,将次防撞浮体夹装在两个浮体固定板之间,适用于各种材质的次防撞浮体的安装,适用范围较广。另外,上述结构中,螺杆沿竖向设置,而且浮体固定板安装在主防撞浮体的上下两端。一旦发生碰撞,可以避免螺杆或者浮体固定板戳穿主防撞浮体。尽量减小主防撞浮体的损坏,提高主防撞浮体的重复利用率,节省维护成本。
具体实施时,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主防撞浮体1位于所述一级防撞结构体2外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所述次防撞浮体3的螺纹孔,所述次防撞浮体3通过贯穿设置的螺栓固定在所述主防撞浮体1的螺纹孔上。
这样,通过螺栓将次防撞浮体固定在主防撞浮体上,安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次防撞浮体的更换。
实施时,所述次防撞浮体3采用吸水率小于5%的闭孔泡沫塑料材料制作。
闭孔泡沫塑料材料的浮力好,变形缓冲防撞能力强,能够减小防撞块和防撞套的体积。泡沫的吸水性较低,抗氧化能力强,使用寿命较长。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采用其他低密度防撞材料制作,使次防撞块具有浮力,即使破损进水也不沉没,同时其浮力也保证主防撞体破损也不沉没。
实施时,所述主防撞浮体1为采用钢质材料制成的密闭的箱体结构。
采用上述箱体结构,可以使主防撞浮体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采用钢质材料制作可以使主防撞浮体具有足够的强度,方便固定次防撞浮体,同时减小碰撞时发生破裂的概率,提高主防撞浮体的使用寿命。
实施时,所述主防撞浮体1的表面涂有防锈漆。
由于主防撞浮体长期浸泡在河水中,容易受水的腐蚀,在其表面涂上一层防锈漆可以减缓主防撞浮体表面腐蚀的速度,提高主防撞浮体的使用寿命,减少防撞装置的维护频率,实现免维护,降低维护成本。另外,涂上防锈漆可以避免主防撞浮体上表面反射太阳光影响船舶的行驶,提高航道的航行安全。
实施时,所述主防撞浮体1位于所述一级防撞结构体2内侧的表面上硫化有一层橡胶。
使用时,由于防撞装置围绕桥墩设置,随水流的作用上下浮动,使得主防撞浮体的内侧容易与桥墩相接触,在主防撞浮体朝向一级防撞结构体内侧的表面上硫化一层橡胶,可以对主防撞浮体进行保护,减小主防撞浮体与桥墩的磨损,有利于提高主防撞浮体的使用寿命。
实施时,相邻两个所述主防撞浮体1的相对侧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采用上述可拆卸的连接,可以方便一级防撞结构体的装配,以及方便主防撞浮体的更换。
实施时,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防撞浮体1一侧的截面呈圆弧型的凹槽,所述凹槽沿竖向方向贯通设置;以及竖向设置在所述主防撞浮体1另一侧的圆柱形的凸块,所述凸块的直径于所述凹槽的直径相匹配,使所述凸块能够卡接在所述凹槽中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主防撞浮体1。
采用上述结构,将一个主防撞浮体的凸块从上向下插入到相邻主防撞浮体的凹槽中,即可完成两个主防撞浮体的连接,由于凸块与凹槽均为圆柱形,使得配合后的凸块能够在凹槽内旋转,使得一级防撞结构体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桥墩。
实施时,所述主防撞浮体1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吊装的吊耳。这样,可以方便安装以及更换主防撞浮体和次防撞浮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包括若干个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主防撞浮体(1),所述主防撞浮体(1)能够围绕桥墩依次连接成环状设置的一级防撞结构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防撞结构体(2)的外侧上可拆卸地安装有至少一层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次防撞浮体(3),位于同一层上的所述次防撞浮体(3)构成次级防撞结构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防撞浮体(1)位于所述一级防撞结构体(2)外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所述次防撞浮体(3)的螺纹孔,所述次防撞浮体(3)通过贯穿设置的螺栓固定在所述主防撞浮体(1)的螺纹孔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防撞浮体(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正对设置的浮体固定板(4),所述浮体固定板(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主防撞浮体(1)上,另一端沿背离所述一级防撞结构体(2)方向伸至所述主防撞浮体(1)外;所述次防撞浮体(3)夹装在两个所述浮体固定板(4)之间;两个所述浮体固定板(4)通过上下贯穿的螺杆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防撞浮体(3)采用吸水率小于5%的闭孔泡沫塑料材料制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防撞浮体(1)为采用钢质材料制成的密闭的箱体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防撞浮体(1)的表面涂有防锈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防撞浮体(1)位于所述一级防撞结构体(2)内侧的表面上硫化有一层橡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主防撞浮体(1)的相对侧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机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防撞浮体(1)一侧的截面呈圆弧型的凹槽,所述凹槽沿竖向方向贯通设置;以及竖向设置在所述主防撞浮体(1)另一侧的圆柱形的凸块,所述凸块的直径于所述凹槽的直径相匹配,使所述凸块能够卡接在所述凹槽中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主防撞浮体(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防撞浮体(1)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吊装的吊耳。
CN201620899007.6U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 Active CN205954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9007.6U CN205954474U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9007.6U CN205954474U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54474U true CN205954474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5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99007.6U Active CN205954474U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5447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9018A (zh) * 2017-04-17 2017-06-20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一种桥墩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4808670A (zh) * 2022-05-25 2022-07-2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相对高度位置可自适应调整的桥墩防撞装置
CN115288082A (zh) * 2022-08-09 2022-11-04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装置、桥梁以及防撞装置的施工方法
CN115369826A (zh) * 2022-09-21 2022-11-2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桥墩保护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9018A (zh) * 2017-04-17 2017-06-20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一种桥墩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69018B (zh) * 2017-04-17 2019-10-18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一种桥墩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4808670A (zh) * 2022-05-25 2022-07-2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相对高度位置可自适应调整的桥墩防撞装置
CN115288082A (zh) * 2022-08-09 2022-11-04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装置、桥梁以及防撞装置的施工方法
CN115369826A (zh) * 2022-09-21 2022-11-2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桥墩保护装置
CN115369826B (zh) * 2022-09-21 2023-11-2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桥墩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54474U (zh) 一种多级防沉的桥墩防撞装置
CN105438411B (zh) 一种可拖航的海上风电spar浮式基础
CN201276202Y (zh) 一种灯浮标
CN201437585U (zh) 一种大桥主墩防撞套箱
CN101219704A (zh) 双t型高弹性复合浮标
CN106351178B (zh) 一种桥墩防船撞装置
CN205295923U (zh) 一种防沉免维护桥墩防撞装置
CN103332268A (zh) 一种抗撞防沉的多舱室浮标
CN210857117U (zh) 一种新型群桩式桥梁防船撞装置
CN203200647U (zh) 桥墩防船撞装置用固态泡沫填充刚浮箱
CN209211396U (zh) 一种悬浮式防船撞多层耗能装置
CN214139890U (zh) 一种船舶港口集装箱运输用固定装置
CN105711764B (zh) 一种平台
CN105539734A (zh) 一种多立柱防冲击通流浮标及其组装方法
CN202847985U (zh) 圆角倒棱台形浮式生产储油装置
CN201914402U (zh) 一种无海水压载的油船
CN106012978A (zh) 增强型浮筒式复合材料防撞设施
CN205688406U (zh) 增强型浮筒式复合材料防撞设施
CN205591191U (zh) 一种适用于极地冰区海域海洋平台的抗冰装置
CN105711765B (zh) 一种水上浮台
CN203904921U (zh) 一种柔性桥墩防撞圈
CN1295114C (zh) 弹性体灯浮标
CN102900019A (zh) 一种桥梁防撞装置
CN208293399U (zh) 一种桥梁减震结构
US6558076B2 (en) Flow permeable port embank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