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1257U - 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51257U CN205951257U CN201620928360.2U CN201620928360U CN205951257U CN 205951257 U CN205951257 U CN 205951257U CN 201620928360 U CN201620928360 U CN 201620928360U CN 205951257 U CN205951257 U CN 2059512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el strength
- coat
- extrusion
- heating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包括涂覆层从挤出机的模头的模唇口挤出之后依次经过的氧化区域和贴合区域,氧化区域内在涂覆层的运动路径上设置有加热保温装置。本实用新型在涂覆层离开的模唇口至贴合区域之间的氧化区域内设置加热保温装置,使氧化区域内的涂覆层材料保持在能充分氧化的适当温度,从而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并且不会出现漏复和变色的不良产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膜加工领域,进一步地涉及软包装行业中挤出复合设备,具体而言是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挤出机挤出的涂覆层通常需要经过模唇口和复合点之间的氧化区域才能使得涂覆层氧化充分,并且涂覆层与基材复合后的剥离强度较好,因而,当前软包装行业在加工挤出复合膜时为了提高复合膜的剥离强度,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增大氧化区域的长度即模唇口距离复合点的距离的方法,第二种是升高模口温度的方法。升高模口温度能够提高涂覆层离开模唇口时的温度从而使涂覆层经过氧化区域时温度不会下降的太快,但是涂覆层材料会产生过热从而导致难以成膜或成膜变色,影响了产品的质量;而增大氧化区域的长度,会使得涂覆层材料在氧化过程中降温速度过快导致复合膜的剥离强度不升反降。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两点问题需要有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包括涂覆层从挤出机的模头的模唇口挤出之后依次经过的氧化区域和贴合区域,氧化区域内在涂覆层的运动路径上设置有加热保温装置。
优选的,加热保温装置是红外线加热器。
优选的,加热保温装置是陶瓷加热器。
优选的,加热保温装置外套设有壳体,壳体围绕加热保温装置形成保温腔室。
优选的,保温腔室内设置有循环风机。
优选的,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布置的导热板。
优选的,贴合区域包括有用于涂覆层与基材相复合的冷却辊和胶辊。
有益效果是:正常的出模的工艺温度挤出的涂覆层材料在不同长度的氧化区域配以适当的温度控制能够使涂覆层材料得到充分的氧化,产生大量的极性基团,这种极性基团与基材表面的极性基团产生化学结合,从而产生更强的粘合强度,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涂覆层离开的模唇口至贴合区域之间的氧化区域内设置加热保温装置,使氧化区域内的涂覆层材料保持在能充分氧化的适当温度,从而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并且不会出现漏复和变色的不良产品。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 为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所示,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方法如下:从挤出机的模头2挤出的涂覆层1在离开模唇口之后,进入到设置在模唇口和贴合区域之间的氧化区域,在通过氧化区域的过程中对涂覆层1进行加热保温,涂覆层1在氧化区域中氧化充分之后进入到贴合区域与基材9进行复合。
进一步的有,涂覆层1进入到贴合区域后在冷却辊7和胶辊8的配合挤压下与基材9进行复合,氧化区域的长度优选为50-60cm。
正常的出模的工艺温度挤出的涂覆层1材料在不同长度的氧化区域配以适当的温度控制能够使涂覆层1材料得到充分的氧化,产生大量的极性基团,这种极性基团与基材9表面的极性基团产生化学结合,从而产生更强的粘合强度,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涂覆层1离开的模唇口至贴合区域之间的氧化区域内设置加热保温装置3,使氧化区域内的涂覆层1材料保持在能充分氧化的适当温度,从而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并且不会出现漏复和变色的不良产品。
基于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方法有以下关于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 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包括涂覆层1从挤出机的模头2的模唇口挤出之后依次经过的氧化区域和贴合区域,氧化区域内在涂覆层1的运动路径上设置有加热保温装置3。其中加热保温装置3可以是红外线加热器,也可以是陶瓷加热器或者石英加热器。
加热保温装置3优选地连接有温度控制组件,温度控制组件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控制加热保温装置3开闭的信号开关、识别温度传感器信号的控制单元以及防止温度过高的温控片。控制单元能够接受温度传感器所发出的温度信号,并且通过对比设定的温度上、下限来决定是否给信号开关发射关闭加热保温装置3的信号,上、下限温度可以根据实际的涂覆层1的加工需求来设定,温控片的设定温度略大于上限温度数值。温度控制组件的作用是为了保证加热保温装置3的温度能够控制在涂覆层1与基材9复合时剥离强度最高所对应的温度值左右,从而使得产品质量提高。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包括涂覆层1从挤出机的模头2的模唇口挤出之后依次经过的氧化区域和贴合区域,氧化区域内在涂覆层1的运动路径上设置有加热保温装置3。加热保温装置3外套设有壳体4,壳体4围绕加热保温装置3形成保温腔室,保温腔室内设置有循环风机5,壳体4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布置的导热板6。
保温腔室用于储存热量,保温腔室配合实施例一中的温度控制组件能够高效稳定地控制涂覆层1在氧化区域中的温度,并且在达到需求温度后能够关闭加热保温装置3,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循环风机5配合导热板6使得保温腔室内的热气能够均匀的循环流动,利于保温腔室内的温度均匀控制。加热保温装置3优选地设置在循环风机5的出风口,便于加热保温装置3的热量扩散。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均有,贴合区域包括有用于涂覆层1与基材9相复合的冷却辊7和胶辊8。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涂覆层(1)从挤出机的模头(2)的模唇口挤出之后依次经过的氧化区域和贴合区域,氧化区域内在涂覆层(1)的运动路径上设置有加热保温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保温装置(3)是红外线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保温装置(3)是陶瓷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保温装置(3)外套设有壳体(4),壳体(4)围绕加热保温装置(3)形成保温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腔室内设置有循环风机(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布置的导热板(6)。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区域包括有用于涂覆层(1)与基材(9)相复合的冷却辊(7)和胶辊(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28360.2U CN205951257U (zh) | 2016-08-23 | 2016-08-23 | 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28360.2U CN205951257U (zh) | 2016-08-23 | 2016-08-23 | 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51257U true CN205951257U (zh) | 2017-02-15 |
Family
ID=57978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928360.2U Active CN205951257U (zh) | 2016-08-23 | 2016-08-23 | 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5125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13463A (zh) * | 2016-08-23 | 2016-11-16 | 江门市辉隆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方法和装置 |
-
2016
- 2016-08-23 CN CN201620928360.2U patent/CN20595125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13463A (zh) * | 2016-08-23 | 2016-11-16 | 江门市辉隆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8035885A1 (zh) * | 2016-08-23 | 2018-03-01 | 江门市辉隆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113463B (zh) * | 2016-08-23 | 2019-06-07 | 江门市辉隆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方法和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13463B (zh) | 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方法和装置 | |
JPS615923A (ja) | 合成樹脂中空体の製造装置 | |
CN101288999B (zh) | 一种薄壁迷宫滴灌带加工方法及其成型装置 | |
CN205951257U (zh) | 一种增加挤出复合剥离强度的装置 | |
WO2010022548A1 (zh) | 隔热纸容器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 |
CN106799493A (zh) | 一种用于激光选区熔化送粉的粉末预热装置及其应用 | |
CN204278540U (zh) | 打印头组件及3d打印机 | |
CN106012690A (zh) | 一种抗紫外线离型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111989B (zh) | 一种用于3d打印的保护气体预热方法及装置 | |
CN103963416B (zh) | 一种复合装置 | |
CN205763745U (zh) | 镁合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 | |
CN210190499U (zh) | 一种温度可控的吹膜机机头风环冷却装置 | |
WO2019024372A1 (zh) | 一种手术衣用阻病毒穿透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030166B (zh) | 一种pla耐热吸管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 |
JPS63190727A (ja) | ガラス製品を製造する方法 | |
CN214687961U (zh) | 一种带有高温控制的打印成型室及具有其的3d打印机 | |
CN207931244U (zh) | 一种聚酰亚胺膜或聚酰亚胺覆铜板的制备装置 | |
CN208615260U (zh) | 一种模外感应加热改善注塑制品熔接缝的装置 | |
CN205656519U (zh) | 3d打印机内部恒温系统 | |
CN110406224A (zh) | 具有良好可印刷性能的交联聚烯烃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17943B (zh) | 用于薄膜或封装胶膜收缩率的微波处理方法 | |
CN107414054A (zh) | 镁合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 | |
CN211261461U (zh) | 一种反光膜生产用冷却装置 | |
CN108327377A (zh) | 一种聚酰亚胺膜或聚酰亚胺覆铜板的制备装置 | |
CN207235119U (zh) | 音膜主动温控成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