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44498U - 卡缘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缘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44498U
CN205944498U CN201620491990.8U CN201620491990U CN205944498U CN 205944498 U CN205944498 U CN 205944498U CN 201620491990 U CN201620491990 U CN 201620491990U CN 205944498 U CN205944498 U CN 205944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slide block
slot
snap close
electronic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919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44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444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塔部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端,所述塔部具有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具有一第一侧壁,一让位槽自所述第一侧壁凹陷形成,且所述让位槽贯穿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臂通过所述让位槽显露于外部;一滑块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一杠杆件设于所述滑块下方,所述杠杆件具有一转轴及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第一臂与一第二臂,所述滑块向下抵压所述第一臂时,所述第一臂部分进入所述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具有一让位空间使得第一臂向下移动时不会触碰到所述第一侧壁,防止所述第一臂刮伤及剐蹭到所述第一侧壁,实现所述杠杆件旋转及并将所述电子卡抵退出所述插槽。

Description

卡缘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缘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让位空间的的卡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卡缘连接器,包括呈纵长方向延伸的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包括一插槽,一电子卡设于插槽,绝缘本体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两端各设有一塔部,塔部具有一收容空间,塔部由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两个第三侧壁围设而成,一滑块安装于收容空间内,且其相对塔部滑动,一杠杆件设于滑块的下方,杠杆件具有一转轴及连接转轴的第一臂与第二臂,第二臂朝向插槽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臂朝向所述第二侧壁方向延伸,第二臂与第一臂相对设置且其延伸方向与第一臂相反,退卡时,按压滑块,滑块向下移动抵压杠杆件的第一臂,杠杆件以转轴为支点,第二臂向上抵推电子卡。
然而,随着产品小型化的发展,塔部收容空间有限,并不能充分利用杠杆原理实现抵顶电子卡完全退出,因空间狭小,第一臂完全在收容空间内活动旋转,而第二臂是朝向插槽延伸,且随着插槽内端子密度的增加,第二臂的长度受到插槽内端子排布的限制,滑块向下抵压第一臂时,因第一臂与第二臂的长度差距较小,从而不能带动第二臂完全抵顶退出电子卡;当收容空间范围一定,增加第一臂的长度时,滑块向下抵压第一臂,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滑块向下抵压第一臂,第一臂向下移动时碰撞并剐蹭到第一侧壁,使得第一侧壁产生刮伤,严重时甚至会将第一侧壁中的部分塑胶刮掉,滑块继续向下抵压第一臂,第二臂抵顶电子卡退出插槽,此种情况是杠杆件依旧能实现旋转与抵顶功能,另一种情况,滑块向下抵压第一臂,第一臂向下移动时碰撞并剐蹭到第一侧壁,第一臂被卡住在第一侧壁上,无法动弹,使得杠杆件失去了旋转和抵顶的作用,无法将电子卡抵退出插槽,同时也刮伤第一侧壁;且当收容空间随着第一臂的长度加长而增大时,卡缘连接器整体尺寸也随之增大,不利于小型化发展。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卡缘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让位空间的卡缘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缘连接器,用于插接一电子卡,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插槽,至少一塔部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端,所述塔部具有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具有一第一侧壁,一让位槽自所述第一侧壁凹陷形成;一滑块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且其相对所述塔部滑动;一杠杆件设于所述滑块下方,所述杠杆件具有一转轴及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第一臂与一第二臂,所述第二臂朝向所述插槽延伸,所述第一臂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延伸,所述滑块向下抵压所述第一臂时,所述第一臂部分进入所述让位槽。
进一步,所述让位槽贯穿所述第一侧壁,使所述第一臂通过所述让位槽显露于外部。
进一步,当所述滑块向下抵压所述第一臂使所述滑块垂直于所述第一臂时,所述第二臂将所述电子卡抵退出所述插槽。
进一步,所述收容空间具有至少一第一凹槽,所述滑块具有至少一凸肋,所述凸肋延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并导引所述滑块在所述收容空间上下滑动。
进一步,所述滑块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自所述滑块凹陷形成,一凸块自所述塔部凸伸形成,所述凸块凸伸入所述第二凹槽并相互配合导引所述滑块上下滑动;所述凸块包括一第一导引面,所述第一导引面用于引导所述滑块插入;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收容空间上下滑动时,所述第二凹槽具有一滑动行程,一凸部设于所述滑动行程的尾端,当所述滑块向上滑动使得所述凸部扣合所述凸块,防止所述滑块的滑动超出所述滑动行程,挡止所述滑块弹出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凸块还包括一第一挡止面,所述第一挡止面位于所述第一导引面的下方,所述凸部包括一第二挡止面,所述第二挡止面用于扣合所述第一挡止面,防止所述滑块弹出所述收容空间。
进一步,所述滑块包括向上凹陷形成的至少一第二缺槽,至少一弹性件设于所述滑块的下方,所述弹性件一端延伸至少一第二接脚,所述第二接脚嵌合于所述第二缺槽,固定所述弹性件;所述滑块还包括一底面,所述底面位于所述第二缺槽的下方,所述底面与所述杠杆件之间设有一间距;所述塔部具有一底壁,所述底壁向下凹陷形成至少一第一缺槽,所述弹性件另一端延伸至少一第一接脚,所述第一接脚嵌合于所述第一缺槽,固定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金属弹片;所述弹性件为下料成型或冲压弯折成型。
进一步,所述杠杆件的所述第一臂具有一第一长度L1,所述第二臂具有一第二长度L2,所述L1与所述L2的比值大于等于3倍。
进一步,一锁扣件设于所述滑块的一侧且靠近所述插槽,所述滑块还包括至少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用于抵推所述锁扣件;所述锁扣件由下向上插入所述绝缘本体,所述锁扣件设于所述延伸部的下方,所述锁扣件具有一触动部,所述触动部呈弧形状,且与所述延伸部抵持配合;所述锁扣件还包括一扣持部,所述扣持部用以锁扣所述电子卡;所述锁扣件进一步包括一通孔,所述杠杆件的所述第一臂凸伸入所述通孔;所述滑块向下移动时,所述延伸部抵推所述触动部,所述锁扣件朝向一侧偏离,所述锁扣件与所述电子卡脱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绝缘本体,至少一塔部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端,所述塔部具有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具有一第一侧壁,一让位槽自所述第一侧壁凹陷形成,且所述让位槽贯穿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臂通过所述让位槽显露于外部;一滑块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且其相对所述塔部滑动;一杠杆件设于所述滑块下方,所述杠杆件具有一转轴及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第一臂与一第二臂,所述第二臂朝向所述插槽延伸,所述第一臂朝向所述让位槽延伸,所述滑块向下抵压所述第一臂时,所述第一臂部分进入所述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具有一让位空间使得第一臂向下移动时不会触碰到所述第一侧壁,防止所述第一臂刮伤及剐蹭到所述第一侧壁,实现所述杠杆件旋转及并将所述电子卡抵退出所述插槽;当所述滑块向下抵压所述第一臂使得所述滑块垂直于所述第一臂时,即所述杠杆件的所述第二臂向上移动的垂直距离为最大,所述第二臂将所述电子卡抵退出所述插槽,防止所述第二臂向上移动的距离过小使得所述第二臂无法将所述电子卡抵退出所述插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的滑块与杠杆件配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的另一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的弹性件与滑块部分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电子卡配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卡缘连接器 800 绝缘本体 1 插槽 10 插槽底部 101
端子槽 102 塔部 11 收容空间 110 第一凹槽 1100
第一凸肋 1101 第一侧壁 111 让位槽 1110 凸块 1111
第一导引面 1112 第一挡止面 1113 凹陷部 1114 连接面 1115
顶壁 112 底壁 113 第一缺槽 1130 第二倾斜面 2130
第二侧壁 114 导引空间 1140 导引部 1141 突出部 1142
导引斜面 11420 扣持面 11421 第三侧壁 115 孔 1150
滑块 2 盖部 20 顶面 200 基部 21
底面 210 第二凹槽 211 凸部 212 第二导引面 2120
第二挡止面 2121 第二缺槽 213 凸肋 215 连接部 216
延伸部 22 抵推部 220 限位部 221 导引槽 23
弹动空间 24 间距 25 弹性件 3 第二接脚 30
第一接脚 31 锁扣件 4 扣持部 40 触动部 41
通孔 42 杠杆件 5 转轴 50 第一臂 51
第二臂 52 电子卡 6 侧缘 60 第一缺口 61
第二缺口 62 底缘 63 顶缘 64 导电端子 7
接触点 70 纵长方向 Y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 800用于插接一电子卡 6,包括沿纵长方向 Y延伸的一绝缘本体 1,所述绝缘本体 1具有接收所述电子卡 6的一插槽 10,至少一塔部11,设于所述绝缘本体 1的一端,所述塔部 11具有一收容空间 110,一滑块 2设于所述收容空间 110,一杠杆件 5设于所述滑块 2的下方,所述杠杆件 5具有一转轴 50及连接所述转轴 50的一第一臂 51与一第二臂 52,所述第二臂 52用于抵退所述电子卡 6。
如图1及图6所示,所述绝缘本体 1设有位于所述纵长方向 Y的两端部,所述塔部11设于所述绝缘本体 1的端部,所述收容空间 110具有至少一第一凹槽 1100和至少一第一凸肋 1101,所述第一凸肋 1101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 1100之间,所述第一凹槽 1100与所述第一凸肋 1101均用于起导引作用,所述塔部 11包括一顶壁 112、与所述顶壁 112相对设置的一底壁 113,所述底壁 113向下凹陷形成至少一第一缺槽 1130,所述第一缺槽1130用于起固定作用,所述第一缺槽 1130沿所述纵长方向 Y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缺槽1130具有一第一倾斜面(未图示),所述第一倾斜面用以起引导作用,一第一凸块(未图示)沿所述底壁 113凸伸形成且设于两个所述第一缺槽 1130之间,所述第一凸块设有所述第一倾斜面,用于起引导作用,所述塔部 11由一第一侧壁 111与一第二侧壁 114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 111及所述第二侧壁 114的两个第三侧壁 115围成,两个所述第三侧壁 115为相同结构,在所述纵长方向 Y上,所述第二侧壁 114较所述第一侧壁 111靠近所述插槽 10,两个所述第三侧壁 115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三侧壁 115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侧壁 114具有一导引空间 1140,所述导引空间 1140贯穿所述第二侧壁 114,使得所述插槽 10与所述收容空间 110连通,所述第二侧壁 114具有一导引部 1141,所述导引部 114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纵长方向 Y,所述第二侧壁 114具有一突出部 1142,所述突出部 1142自所述第二侧壁 114凸伸形成,所述突出部 114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引部 1141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突出部 1142具有一导引斜面 11420与一扣持面 11421,所述导引斜面 11420延伸至所述顶壁 112,且所述突出部 1142与所述导引部 1141共面。
如图2及图6所示,所述第一侧壁 111具有一凹陷部 1114,所述凹陷部 1114自所述第一侧壁 111凹陷形成,一让位槽 1110连通所述凹陷部 1114,所述让位槽 1110自所述第一侧壁 111凹陷形成,并设于所述凹陷部 1114的下方,所述让位槽 1110连通所述收容空间 110,所述让位槽 1110贯穿所述塔部 11,使得所述收容空间 110连通所述塔部 11的外侧,使得所述第一臂 51通过所述让位槽 1110显露于外部,所述让位槽 1110为一矩形,且所述让位槽 1110具有导引作用,引导所述杠杆件 5在所述让位槽 1110内上下移动。
所述第一侧壁 111凸伸形成一凸块 1111,所述凸块 1111位于所述凹陷部 1114的上方,所述凸块 1111包括一第一导引面 1112与一第一挡止面 1113,所述第一导引面1112延伸至所述顶壁 112,并用于导引所述滑块 2的插入,所述第一挡止面 1113用于挡止所述滑块 2弹出所述收容空间 110。
所述第三侧壁 115具有一对孔 1150,所述孔 1150设于所述第三侧壁 115并连通所述绝缘本体 1的外侧,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孔 1150从一侧的所述第三侧壁 115贯穿到相对应的另一侧的所述第三侧壁 115。
如图1及图7所示,所述插槽 10具有一底部,所述插槽 10两侧设有多个端子槽102,所述端子槽 102与所述插槽 10相连通,多个导电端子 7设于所述端子槽 102内,每一所述导电端子 7具一接触点 70,所述接触点 70凸伸出所述插槽 10,并与所述电子卡 6电性连接,所述电子卡 6具有一底缘 63,当所述电子卡 6插入时,即所述底缘 63与所述插槽底部 101为接触状态时,两侧的所述导电端子 7对所述电子卡 6具有一夹持力,所述接触点 70与所述插槽底部 101之间的距离为C,当将所述电子卡 6退出时,按压所述滑块 2,先使所述电子卡 6脱离所述锁扣件 4的扣持,所述滑块 2进一步向下移动抵压所述第一臂51,所述杠杆件 5以所述转轴 50为支点旋转,所述第二臂 52抵顶所述电子卡 6,并将所述电子卡 6抵退出所述插槽 10,所述电子卡 6下向上移动,使得所述底缘 63抵退至所述接触点 70的上方,所述电子卡 6被抵顶退出的距离为D,即所述电子卡 6的所述底缘 63与所述插槽底部 101之间的距离为D,所述距离D大于所述距离C,当所述距离D等于所述距离C时,即所述底缘 63抵退至所述接触点 70之间,所述导电端子 7之间具有一夹持力,所述导电端子 7夹持所述电子卡 6,利用所述导电端子 7的弹性变形使得所述电子卡 6的所述底缘 63脱离所述导电端子 7的夹持。
如图1及图6所示,所述滑块 2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 110,并在所述收容空间 110上下滑动,所述滑块 2具有一顶面 200,所述滑块 2由一盖部 20与一基部 21组成,所述顶面 200为所述盖部 20的顶面 200,所述盖部 20向下延伸两个所述延伸部 22,所述延伸部22具有一限位部 221与一抵推部 220,所述限位部 221朝向所述插槽 10方向凸伸形成,所述突出部 1142用于挡止所述限位部 221,防止所述滑块 2向上弹出并脱离所述收容空间110,所述抵推部 220呈一圆弧面,或者所述抵推部 220为一倾斜面(未图示),两个所述延伸部 22之间具有一导引槽 23,所述导引槽 23贯穿所述盖部 20,所述导引槽 23用于引导所述电子卡 6的插入,且所述导引槽 23对应所述导引空间 1140设置,所述导引槽 23与所述导引空间 1140均用于导引所述电子卡 6的插入。
所述基部 21与所述盖部 20相连,所述基部 21具有至少一凸肋 215,所述凸肋215凸伸入所述第一凹槽 1100并相互配合,导引所述基部 21在所述收容空间 110内上下滑动,所述延伸部 2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 1100;所述基部 21还包括一第二凹槽 211,所述第二凹槽 211自所述基部 21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凹槽 211设于所述基部 21且远离所述插槽 10的一侧,所述凸块 1111凸伸入所述第二凹槽 211并与所述第二凹槽 211相互配合导引所述滑块 2上下滑动,所述第二凹槽 211具有一滑动行程 E,一凸部 212设于所述滑动行程 E的尾端,当所述滑块 2向上滑动使得所述凸部 212扣合所述凸块 1111时,防止所述滑块 2的滑动超出所述滑动行程 E,挡止所述滑块 2弹出所述收容空间 110,所述凸部212具有一第二挡止面 2121与一第二导引面 2120,所述第二挡止面 2121扣合于所述第一挡止面 1113上,防止所述滑块 2滑出所述收容空间 110,所述第二导引面 2120与所述第一导引面 1112配合,引导所述滑块 2的插入;所述基部 21具有一底面 210,所述底面 210用于抵压所述杠杆件 5,使得所述杠杆件 5进行旋转,所述基部 21还包括向上凹陷形成的至少一第二缺槽 213,所述第二缺槽 213还具有所述第二倾斜面 2130,所述第二倾斜面2130用于起引导作用,一连接部 216设于两个所述第二缺槽 213之间,所述连接部 216底部设有所述第二倾斜面 2130,所述第二缺槽 213位于所述底面 210的上方,所述延伸部22与所述基部 21之间具有一弹动空间 24。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所述杠杆件 5设于所述基部 21下方,所述杠杆件 5具有所述转轴 50及连接所述转轴 50的所述第一臂 51与所述第二臂 52,所述第二臂 52朝向所述插槽 10延伸,所述第一臂 51朝向所述第一侧壁 111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臂 5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臂 52的延伸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臂 51与所述第二臂 52呈钝角设置,所述转轴 50设于所述孔 1150内,并以所述转轴 50为支点在所述塔部 11内旋转,所述第一臂51具有一第一长度L1,所述第二臂 52具有一第二长度L2,所述L1与所述L2的比值大于等于3倍,所述底面 210与所述第一臂 51之间具有一间距 25,即所述底面 210与所述第一臂51之间为未接触状态。
所述滑块 2向下抵压所述杠杆件 5时,所述让位槽 1110设有一让位空间使得所述第一臂 51部分进入所述让位槽 1110,防止所述第一臂 51剐蹭所述第一侧壁 111,且所述滑块 2向下抵压所述杠杆件 5时,当所述滑块 2向下抵压所述第一臂 51至所述滑块 2垂直所述第一臂 51时,所述杠杆件 5的所述第二臂 52向上移动的垂直距离为最大,所述第二臂 52将所述电子卡 6抵退出所述插槽 10,防止所述第二臂 52向上移动的距离过小使得所述第二臂 52无法将所述电子卡 6抵退出所述插槽 10。
如图1及图2所示,一锁扣件 4设于所述收容空间 110且位于所述滑块 2的一侧,所述锁扣件 4由下向上插入所述塔部 11,且所述锁扣件 4位于所述延伸部 22的下方,所述锁扣件 4具有一触动部 41,所述触动部 41呈弧形状,且与所述抵推部 220抵持配合,一通孔 42贯穿所述锁扣件 4,所述杠杆件 5的所述第一臂 51凸伸入所述通孔 42,一扣持部40位于所述通孔 42的上方并连接所述触动部 41,所述扣持部 40用于锁扣所述电子卡 6,所述滑块 2向下移动时,所述抵推部 220向下抵推所述触动部 41,所述触动部 41朝向一侧偏离,使得所述电子卡 6脱离所述锁扣件 4,且所述电子卡 6与所述锁扣件 4的脱离是通过施加外部力量使得其脱离,则保证所述电子卡 6完全脱离所述锁扣件 4,所述触动部41与所述抵推部 220抵推配合,同时也导引所述抵推部 220向下移动。
所述延伸部 22的所述抵推部 220抵推所述触动部 41时向下移动的距离小于所述间距 25,即当所述滑块 2向下移动,所述滑块 2抵压所述锁扣件 4朝向一侧偏离,使得所述电子卡 6脱离所述锁扣件 4,此时所述滑块 2还未接触所述杠杆件 5;所述锁扣件 4在脱卡中会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所述弹动空间 24为所述锁扣件 4的弹性变形空间,所述锁扣件 4位于所述弹动空间 24内进行弹性形变,防止所述锁扣件 4发生弹性变形时抵靠在所述基部 21上,导致所述锁扣件 4因抵压力过大、变形空间过小使得所述锁扣件 4产生变形。
如图1及图5所示,至少一弹性件 3与所述滑块 2扣持配合使得所述滑块 2在所述收容空间 110内上下移动,所述弹性件 3为一金属弹片,所述弹性件 3为下料成型或者冲压弯折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 3为一弹簧,所述弹性件 3设于所述滑块 2的下方,所述弹性件 3一端向上延伸至少一第二接脚 30,所述第二接脚 30嵌合于所述第二缺槽 213,固定所述弹性件 3,所述连接部 216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接脚 30之间,所述第二倾斜面 2130用于引导所述弹性件 3的所述第二接脚 30的插入,所述弹性件 3另一端呈向下S型延伸并凸伸至少一第一接脚 31,所述第一接脚 31嵌合于所述第一缺槽 1130,固定所述弹性件 3,所述第一凸块(未图示)沿所述底壁 113凸伸形成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缺槽1130之间,所述第二倾斜面 2130用于导引所述弹性件 3的所述第一接脚 31的插入,利用所述弹性件 3的弹性形变,所述弹性件 3与所述滑块 2之间的弹性支撑配合,使得所述滑块 2在所述收容空间 110内上下移动。
如图2、图4及图6所示,所述电子卡 6设于所述插槽 10,所述电子卡 6由所述底缘63、两侧缘 60及一顶缘 64组成,当所述电子卡 6插入所述插槽 10时,所述底缘 63与所述插槽底部 101接触,所述电子卡 6的所述顶缘 64高于所述顶面 200,一第一缺口 61与一第二缺口 62沿所述侧缘 60凹陷形成,所述第一缺口 61至所述侧缘 60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第二缺口 62至所述侧缘 60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距离A大于等于所述距离B,所述扣持部40扣持于所述第二缺口 62,将所述电子卡 6锁扣于所述锁扣件 4,固定所述电子卡 6,所述杠杆件 5的所述第二臂 52设于所述第一缺口 61,抵退所述电子卡 6时,所述第二臂 52抵顶所述第一缺口 61,将所述电子卡 6顶退出所述插槽 10。
插卡时,所述电子卡 6向下插入所述绝缘本体 1,所述电子卡 6抵推所述触动部41,使得所述触动部 41朝向一侧偏离,所述电子卡 6向下移动,使得所述电子卡 6的所述第二缺口 62扣持于所述扣持部 40,所述电子卡 6插入所述插槽 10中,退卡时,按压所述滑块 2,所述滑块 2与所述弹性件 3弹性支撑配合,利用所述弹性件 3的弹性形变,所述滑块 2缓慢向下移动,所述延伸部 22向下抵推所述触动部 41,所述触动部 41受力朝向一侧偏离,所述电子卡 6与所述锁扣件 4脱离,随着所述滑块 2继续下移,所述底面 210接触并向下抵压所述杠杆件 5的所述第一臂 51,所述第一臂 51部分进入所述让位槽 1110,所述让位槽 1110设有一让位空间使得所述第一臂 51部分进入所述让位槽 1110,所述杠杆件5以所述转轴 50为支点,所述第二臂 52向上移动并抵顶所述电子卡 6的所述第一缺口61,将所述电子卡 6抵退出所述插槽 10,其中,所述延伸部 22抵推所述触动部 41时向下移动的距离小于所述间距 25,即当所述延伸部 22抵推所述触动部 41进行脱卡时,所述底面 210还未接触所述杠杆件 5,则使得所述滑块 2向下移动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所述滑块 2向下移动,抵压所述锁扣件 4朝向一侧偏离,使得所述电子卡 6脱离所述锁扣件4,此时所述滑块 2还未与所述杠杆件 5接触,然后,所述锁扣件 4与所述电子卡 6脱离后,所述滑块 2进一步向下移动,所述间距 25变小并为零,所述滑块 2抵压所述杠杆件 5,使得所述第一臂 51部分进入所述让位槽 1110,所述杠杆件 5以所述转轴 50为支点旋转,所述第二臂 52将所述电子卡 6抵退出所述插槽 10,所述滑块 2下移的过程中,在所述电子卡 6完全脱离所述锁扣件 4的前提下进行顶卡的动作,既保证可电子卡 6不会同时受所述扣持部 40的扣持作用力与所述杠杆件 5的抵压力,又保证电子卡 6完全脱离所述锁扣件4,使得电子卡 6安全的抵退出所述插槽 10,保护所述电子卡 6不弯曲变形,且更易于脱卡,且所述让位槽 1110设有一让位空间使得所述第一臂 51部分进入所述让位槽 1110,向下移动时不会触碰到所述塔部 11,防止所述第一臂 51剐蹭所述第一侧壁 111,进一步,所述滑块 2向下抵压所述第一臂 51至所述滑块 2垂直所述第一臂 51时,使得所述杠杆件 5的所述第二臂 52向上移动的垂直距离为最大,所述第二臂 52将所述电子卡 6抵退出所述插槽 10,防止所述第二臂 52向上移动的距离过小使得所述第二臂 52无法将所述电子卡6抵退出所述插槽 1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 800有下列有益效果:
(1)一杠杆件 5设于所述滑块 2下方,所述杠杆件 5具有一转轴 50及连接所述转轴 50的一第一臂 51与一第二臂 52,所述第二臂 52朝向所述插槽 10延伸,所述第一臂51朝向所述让位槽 1110延伸,所述滑块 2向下抵压所述第一臂 51时,所述第一臂 51部分进入所述让位槽 1110,所述让位槽 1110具有一让位空间使得第一臂 51向下移动时不会触碰到所述第一侧壁 111,防止所述第一臂 51刮伤及剐蹭到所述第一侧壁 111,实现所述杠杆件 5旋转及并将所述电子卡 6抵退出所述插槽 10;
(2)当所述滑块 2向下抵压所述第一臂 51使得所述滑块 2垂直于所述第一臂 51时,即所述杠杆件 5的所述第二臂 52向上移动的垂直距离为最大,所述第二臂 52将所述电子卡 6抵退出所述插槽 10,防止所述第二臂 52向上移动的距离过小使得所述第二臂52无法将所述电子卡 6抵退出所述插槽 10。
(3)所述延伸部 22抵推所述触动部 41时向下移动的距离小于所述间距 25,即当所述延伸部 22抵推所述触动部 41进行脱卡时,所述底面 210还未接触所述杠杆件 5,则使得所述滑块 2向下移动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所述滑块 2向下移动,抵压所述锁扣件 4朝向一侧偏离,使得所述电子卡 6脱离所述锁扣件 4,此时所述滑块 2还未与所述杠杆件 5接触,然后,所述锁扣件 4与所述电子卡 6脱离后,所述滑块 2进一步向下移动,所述间距 25变小并为零,所述滑块 2下移的过程中,在所述电子卡 6完全脱离所述锁扣件 4的前提下进行顶卡的动作,既保证可电子卡 6不会同时受所述扣持部 40的扣持作用力与所述杠杆件 5的抵压力,又保证电子卡 6完全脱离所述锁扣件 4,使得电子卡 6安全的抵退出所述插槽 10,保护所述电子卡 6不弯曲变形,且更易于脱卡。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卡缘连接器,用于插接一电子卡,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插槽,至少一塔部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端,所述塔部具有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具有一第一侧壁,一让位槽自所述第一侧壁凹陷形成;
一滑块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且其相对所述塔部滑动;
一杠杆件设于所述滑块下方,所述杠杆件具有一转轴及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第一臂与一第二臂,所述第二臂朝向所述插槽延伸,所述第一臂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延伸,所述滑块向下抵压所述第一臂时,所述第一臂部分进入所述让位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贯穿所述第一侧壁,使所述第一臂通过所述让位槽显露于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滑块向下抵压所述第一臂使所述滑块垂直于所述第一臂时,所述第二臂将所述电子卡抵退出所述插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具有至少一第一凹
槽,所述滑块具有至少一凸肋,所述凸肋延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并导引所述滑块在所述收容空间上下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自所述滑块凹陷形成,一凸块自所述塔部凸伸形成,所述凸块凸伸入所述第二凹槽并相互配合导引所述滑块上下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包括一第一导引面,所述第一导引面用于引导所述滑块插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收容空间上下滑动时,所述第二凹槽具有一滑动行程,一凸部设于所述滑动行程的尾端,当所述滑块向上滑动使得所述凸部扣合所述凸块,防止所述滑块的滑动超出所述滑动行程,
挡止所述滑块弹出所述收容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还包括一第一挡止面,所述第一挡止面位于所述第一导引面的下方,所述凸部包括一第二挡止面,所述第二挡止面用于扣合所述第一挡止面,防止所述滑块弹出所述收容空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向上凹陷形成的至少一第二缺槽,至少一弹性件设于所述滑块的下方,所述弹性件一端延伸至少一第二接脚,所述第二接脚嵌合于所述第二缺槽,固定所述弹性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还包括一底面,所述底面位于所述第二缺槽的下方,所述底面与所述杠杆件之间设有一间距。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部具有一底壁,所述底壁向下凹陷形成至少一第一缺槽,所述弹性件另一端延伸至少一第一接脚,所述第一接脚嵌合于所述第一缺槽,固定所述弹性件。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金属弹片。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下料成型或冲压弯折成型。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件的所述第一臂具有一第一长度L1,所述第二臂具有一第二长度L2,所述L1与所述L2的比值大于等于3
倍。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锁扣件设于所述滑块的一侧且靠近所述插槽,所述滑块还包括至少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用于抵推所述锁扣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件由下向上插入所述绝缘本体,所述锁扣件设于所述延伸部的下方,所述锁扣件具有一触动部,所述触动部呈弧形状,且与所述延伸部抵持配合。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件还包括一扣持部,所述扣持部用以锁扣所述电子卡。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件进一步包括一通孔,所述杠杆件的所述第一臂凸伸入所述通孔。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向下移动时,所述延伸部抵推所述触动部,所述锁扣件朝向一侧偏离,所述锁扣件与所述电子卡脱离。
CN201620491990.8U 2016-04-15 2016-05-26 卡缘连接器 Active CN2059444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22923P 2016-04-15 2016-04-15
US62/322,923 2016-04-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44498U true CN205944498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638872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9181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90603U (zh) 2016-04-15 2016-05-26 卡缘连接器
CN201620490413.7U Active CN205863535U (zh) 2016-04-15 2016-05-26 卡缘连接器
CN201620491940.XU Active CN205790489U (zh) 2016-04-15 2016-05-26 卡缘连接器
CN201620491990.8U Active CN205944498U (zh) 2016-04-15 2016-05-26 卡缘连接器
CN201620491587.5U Active CN205790685U (zh) 2016-04-15 2016-05-26 卡缘连接器
CN20162049219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90605U (zh) 2016-04-15 2016-05-26 卡缘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9181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90603U (zh) 2016-04-15 2016-05-26 卡缘连接器
CN201620490413.7U Active CN205863535U (zh) 2016-04-15 2016-05-26 卡缘连接器
CN201620491940.XU Active CN205790489U (zh) 2016-04-15 2016-05-26 卡缘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91587.5U Active CN205790685U (zh) 2016-04-15 2016-05-26 卡缘连接器
CN20162049219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90605U (zh) 2016-04-15 2016-05-26 卡缘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6) CN2057906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8822A (zh) * 2020-08-20 2020-12-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用上电检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7724B (zh) * 2016-09-29 2019-09-24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9119783B (zh) * 2018-03-06 2020-11-2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组件
CN108400495B (zh) * 2018-03-13 2019-10-0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锁扣装置
CN108592842B (zh) * 2018-08-06 2024-04-16 台州市诺伊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动位移传感器
CN109713497B (zh) * 2018-12-03 2020-08-2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EP3669992A1 (de) * 2018-12-18 2020-06-24 Eppendorf AG Verbindungskonstruktion
CN114566820B (zh) * 2021-12-27 2023-12-15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锁扣组装结构
CN117559161B (zh) * 2024-01-12 2024-03-26 东莞市康顺连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装配电连接器
CN117810765B (zh) * 2024-03-01 2024-05-10 安徽安之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触电的安防用电力供电插接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8822A (zh) * 2020-08-20 2020-12-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用上电检测装置
CN112098822B (zh) * 2020-08-20 2023-07-2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用上电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0685U (zh) 2016-12-07
CN205790603U (zh) 2016-12-07
CN205863535U (zh) 2017-01-04
CN205790489U (zh) 2016-12-07
CN205790605U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44498U (zh) 卡缘连接器
US751723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771001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US20090305567A1 (en) Card connector
US20120156912A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CN201773975U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9385452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an improved ejector
CN202503139U (zh) 电连接器
CN202094345U (zh) 电连接器
CN212136716U (zh) 卡连接器
WO2008042051A2 (en) Pickup caps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202503164U (zh) 电连接器
CN103746224B (zh) 卡连接器
JPH0352194B2 (zh)
CN104979655A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906002U (zh) 电连接器
CN110534943B (zh) 卡缘连接器
CN203747132U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9515416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a reliable locking piece
JP6501119B2 (ja) 端子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CN220527307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9056646U (zh) 插拔式接线端子
US2016024098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9830822B (zh) 电连接器
TWM320775U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