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44405U - 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44405U
CN205944405U CN201620755945.9U CN201620755945U CN205944405U CN 205944405 U CN205944405 U CN 205944405U CN 201620755945 U CN201620755945 U CN 201620755945U CN 205944405 U CN205944405 U CN 205944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department
frequency
antenna assembly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559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宝
顾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559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44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44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444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导体,开设缝隙,所述缝隙将所述导体分隔成第一辐射部和与所述第一辐射部相隔离的第二辐射部,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之间的连接部;馈电源,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向所述第一辐射部馈入馈电信号;谐振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用以使所述导体辐射高频谐振频率;低频电感,电连接所述导体,用以使所述导体辐射低频谐振频率。所述天线装置可以产生高频谐振频率和低频谐振频率共存。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手机中对天线的高频频率或低频频率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常规手机的天线利用开关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辐射体上,并通过开关断开或闭合,使得天线辐射高频谐振频率或低频谐振频率,从而满足天线的带宽要求。然而采用此种方式,导致天线只能辐射高频谐振的频率或低频谐振的频率,无法使得高频谐振频率与低频谐振频率共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使得高频谐振的频率与低频谐振的频率共存。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包括:
导体,开设缝隙,所述缝隙将所述导体分隔成第一辐射部和与所述第一辐射部相隔离的第二辐射部,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之间的连接部;
馈电源,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向所述第一辐射部馈入馈电信号;
谐振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用以使所述导体辐射高频谐振频率;
低频电感,电连接所述导体,用以使所述导体辐射低频谐振频率。
其中,所述低频电感一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部。
其中,所述低频电感与所述谐振电路并联。
其中,所述谐振电路包括与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相串联的高频电容和高频电感。
其中,所述低频电感与所述高频电容并联。
其中,所述高频电容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所述高频电感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部。
其中,所述高频电感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所述高频电容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部。
其中,所述缝隙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合。
其中,所述低频电感为可调电感。
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所述导体开设缝隙,并利用所述缝隙分隔出所述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而所述谐振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以使所述导体可以辐射高频谐振频率,再利用所述低频电感电连接所述导体,使得所述导体辐射低频谐振频率,进而使得所述天线装置可以产生高频谐振频率和低频谐振频率共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天线装置的反射特性的曲线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100,所述天线装置100包括:
导体10,开设缝隙20,所述缝隙20将所述导体分隔成第一辐射部11和与所述第一辐射部11相隔离的第二辐射部12,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11和第二辐射部12之间的连接部13;
馈电源30,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11,向所述第一辐射部11馈入馈电信号;
谐振电路40,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11和所述第二辐射部12,用以使所述导体10辐射高频谐振频率;
低频电感50,电连接所述导体10,用以使所述导体10辐射低频谐振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天线装置100应用于移动终端中,所述导体10、馈电源30、谐振电路40和低频电感50均可以设置于移动终端的主板上。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
通过所述导体10开设缝隙20,并利用所述缝隙20分隔出所述第一辐射部11和第二辐射部12,而所述谐振电路40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11和所述第二辐射部12,以使所述导体10可以辐射高频谐振频率,再利用所述低频电感50电连接所述导体10,使得所述导体10辐射低频谐振频率,进而使得所述天线装置100可以产生高频谐振频率和低频谐振频率共存。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体10为金属板件。所述第一辐射部11、第二辐射部12和连接部13为连接在一起的金属片。所述缝隙20可以是经冲压工艺裁切而成,也可以是经激光切割工艺切割而成。所述缝隙20包括一位于所述导体10边缘的开口端21和一邻近所述连接部13的闭合端22。利用所述导体10上开设所述缝隙20,从而使得所述天线装置100形成缝隙天线,使得所述天线装置100具有足够带宽,满足手机通信要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导体10还可以是金属柱体;所述缝隙20还可以是开设于所述导体10上的条形通孔。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馈电源30包括匹配电路31、射频电路32,所述匹配电路31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部,所述射频电路32电连接所述匹配电路31。所述匹配电路31由电容或/和电感构成,用以对所述射频电路32发出的射频信号进行容抗和感抗相匹配,从而形成稳定的馈电信号。具体的,所述匹配电路31包括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部11和所述射频电路32的电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电路31还包括与所述电容串联或并联的电感。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谐振电路40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11和所述第二辐射部12,从而所述第一辐射部11、谐振电路40和所述第二辐射部12构成所述天线装置100的高频分支。所述谐振电路40由电感和电容构成。具体的,所述谐振电路板40包括串联的高频电容41和高频电感42。所述高频电容41的容抗和所述高频电感42的感抗相匹配。从而使得所述导体10辐射高频谐振频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谐振电路40还可以是由并联的电容和电感构成。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低频电感50电连接所述导体10,所述馈电源30向所述导体10馈入馈电信号,并经所述低频电感50,从而所述导体10和所述低频电感50构成所述天线装置100的低频分支。具体的,所述低频电感50为可调电感。所述低频电感50的大小改变所述天线装置100的低频谐振频率大小。由于所述低频电感50电连接至所述导体10,调节所述低频电感50的电感大小对所述谐振电路50不产生影响,从而所述谐振电路50作用于所述导体10始终可以使得所述导体10产生高频谐振频率。而调节所述低频电感50的电感大小可以使得所述导体10产生低频谐振频率,进而导致所述天线装置100可以产生高频谐振频率和低频谐振频率共存。所述天线装置100的反射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天线装置100的辐射波在低频和高频处的反射系数均较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低频电感50还可以是由多个电感和开关组件组合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实施例,所述低频电感50一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辐射部11。所述馈电源30发出的馈电信号经所述第一辐射部11和所述低频电感50最终馈入至地极,所述第一辐射部11和地极之间可以形成缝隙。所述低频电感50跨接该缝隙,从而所述导体10和所述低频电感50形成所述天线装置100的低频分支。所述馈电源30发出的馈电信号经所述第一辐射部11、所述谐振电路40最终馈入至所述第二辐射部12,从而所述导体10和所述谐振电路40形成所述天线装置100的高频分支。具体的,所述谐振电路40的高频电容41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11,所述高频电感42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部12。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谐振电路40的高频电感42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11,所述高频电容41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部12。由于所述谐振电路40的感抗和容抗并未发生变化,因此所述天线装置100的高频谐振频率并未发生变化,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装置100仍然可以产生高频谐振频率和低频谐振频率共存。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低频电感50与所述谐振电路40并联。即所述低频电感50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11和所述第二辐射部12。由于所述第一辐射部11和所述第二辐射部12之间构成缝隙20,所述低频电感50跨接该缝隙20,从而所述导体10和所述低频电感50形成所述天线装置100的低频分支。而所述导体10和所述谐振电路40形成所述天线装置100的高频分支,进而所述天线装置100产生高频谐振频率和低频谐振频率共存。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低频电感50与所述高频电容41并联,即所述低频电感50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11,另一端串联于所述高频电感42。所述馈电源30的馈电信号经所述第一辐射部11、所述低频电感50和所述高频电感42最终馈入至所述第二辐射部12。即所述低频电感50和所述高频电感42串联构成另一低频电感,该另一低频电感跨接所述第一辐射部11和所述第二辐射部12之间的缝隙20,从而使得所述导体10和所述低频电感50,以及所述高频电感42构成所述天线装置100的低频分支。而所述导体10和所述谐振电路40形成所述天线装置100的高频分支,进而所述天线装置100产生高频谐振频率和低频谐振频率共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所述高频电容41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部12,则所述低频电感50也可以是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部12,另一端串联于所述高频电感42。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200,包括如上所述天线装置100。所述移动终端200包括有主板,所述天线装置100可以设置于所述主板上。所述移动终端200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车载电脑、相机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装置通过所述导体开设缝隙,并利用所述缝隙分隔出所述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而所述谐振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以使所述导体可以辐射高频谐振频率,再利用所述低频电感电连接所述导体,使得所述导体辐射低频谐振频率,进而使得所述天线装置可以产生高频谐振频率和低频谐振频率共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体,开设缝隙,所述缝隙将所述导体分隔成第一辐射部和与所述第一辐射部相隔离的第二辐射部,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之间的连接部;
馈电源,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向所述第一辐射部馈入馈电信号;
谐振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用以使所述导体辐射高频谐振频率;
低频电感,电连接所述导体,用以使所述导体辐射低频谐振频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电感一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电感与所述谐振电路并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电路包括与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相串联的高频电容和高频电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电感与所述高频电容并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电容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所述高频电感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电感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部,所述高频电容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电感为可调电感。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
CN201620755945.9U 2016-07-15 2016-07-15 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44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5945.9U CN205944405U (zh) 2016-07-15 2016-07-15 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5945.9U CN205944405U (zh) 2016-07-15 2016-07-15 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44405U true CN205944405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8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5594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44405U (zh) 2016-07-15 2016-07-15 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444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5055A (zh) * 2017-08-28 2018-0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5055A (zh) * 2017-08-28 2018-0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55333B1 (ko) 안테나 시스템 및 단말 기기
WO2022142824A1 (zh) 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4596970U (zh) 移动终端
CN104798250B (zh) 天线装置
CN204793198U (zh) 天线系统及应用该天线系统的通信终端
CN105406196B (zh) 天线模组及采用该天线模组的移动终端
CN104821428B (zh) 天线装置
CN105811076B (zh) 一种基于金属背盖的高隔离度手机天线结构
CN106299604A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EP2978198B1 (e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improved broadband antenna impedance matching
US10230274B2 (en) Resonance terminal device for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reception system
EP3300170B1 (en) Antenna and user equipment
CN105977615B (zh) 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5609756U (zh) 一种金属背盖手机的新型天线结构
CN105680159B (zh) 天线模组
CN106025509A (zh) 壳体、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6271890U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811106A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5944404U (zh) 壳体、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US10587045B2 (en) Antenna device
US9054428B2 (en) Antenna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CN205944405U (zh) 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5657166U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5039259U (zh) 背腔缝隙天线结构
US10305169B2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