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9496U - 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9496U
CN205939496U CN201620875545.1U CN201620875545U CN205939496U CN 205939496 U CN205939496 U CN 205939496U CN 201620875545 U CN201620875545 U CN 201620875545U CN 205939496 U CN205939496 U CN 205939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hermoelectric
refrigerating chamber
chamb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755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方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755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9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9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9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制冷除湿装置和供电装置,制冷除湿装置包括热电制冷器;供电装置与热电制冷器电连接,用于为热电制冷器提供直流电;其中,热电制冷器通电时形成冷端和热端,冷端能够降低流经其的空气的温度并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凝露水,热端用于释放热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机,利用热电制冷器的热电制冷来对房间内的空气进行冷却除湿,进而保证房间处在合理湿度范围,且由于热电制冷没有机械部件,没有制冷剂,一旦通直流电就会产生冷效应,因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简洁;同时,本申请将已经成熟的热电制冷技术用于房间的空气湿度调节也为热电制冷技术找到了合适的使用场景,构思巧妙,设计合理。

Description

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居民对房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除湿设备也越来越得到更多家庭的重视。尤其是我国南方一带,受梅雨天气的影响,往往湿度较大,对除湿机的需求较大。但是,现有的除湿机一般都是利用制冷剂进行冷却除湿,因而需要大量的机械部件,导致除湿机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机。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制冷除湿装置,包括热电制冷器;和供电装置,与所述热电制冷器电连接,用于为所述热电制冷器提供直流电;其中,所述热电制冷器通电时形成冷端和热端,所述冷端能够降低流经其的空气的温度并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凝露水,所述热端用于释放热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机,利用热电制冷器的热电制冷来对房间内的空气进行冷却除湿,进而保证房间处在合理湿度范围,且由于热电制冷没有机械部件,没有制冷剂,一旦通直流电就会产生冷效应,因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简洁;同时,本申请将已经成熟的热电制冷技术用于房间的空气湿度调节也为热电制冷技术找到了合适的使用场景,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具体地,除湿机包括制冷除湿装置和供电装置,制冷除湿装置包括热电制冷器,供电装置为热电制冷器提供直流电,使热电制冷器发生帕尔贴效应形成冷端和热端;其中,冷端产生冷效应温度降低,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使空气温度下降,当空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汽会凝结成露,使得空气含湿量下降,实现除湿的目的,而热端产生热效应,与室内空气换热将热量排入空气中,保证室内温度不受影响;此外,由于热电制冷效率不是很高,制冷量相对较小,因而往往用于小范围局部制冷,故而用于房间空气的湿度调节非常合适,有效地利用了热电制冷功率不大这一劣势,为其找到了合适的使用场景,构思巧妙,设计合理。
值得说明的是,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为帕尔贴效应: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闭合电路回路,当通以直流电时,两个接点一个变冷,一个变热。由于半导体材料内部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产生的帕尔贴效应要比其他金属组合好的多。实用的热电制冷装置是由热电效应比较显著、热电制冷效率比较高的半导体热电偶构成的。半导体热电偶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N型材料有多余的电子,有负温差电势,P型材料电子不足,有正温差电势;当电子从P型穿过结点至N型时,结点的温度降低,其能量必然增加,而且增加的能量相当于结点所消耗的能量。相反,当电子从N型流至P型材料时,结点的温度就会升高。冷却除湿的基本原理是:当空气流过低温表面时,由于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此时空气中的水蒸汽会凝结成露,称之为析湿现象。热电制冷装置的冷效应通过多级热电堆其温度可以达到零下温度,满足除湿所需温度条件。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机实质上是利用半导体制冷原理以及冷却除湿原理实现了对房间的除湿,保证了房间处在合理的湿度范围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除湿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冷除湿装置包括壳体和所述热电制冷器,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热电制冷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外界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经所述热电制冷器冷却除湿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
制冷除湿装置包括壳体和热电制冷器,将热电制冷器设置在壳体内,能够对热电制冷器起到保护作用,既便于产品不工作时的储存和运输,也能够避免产品工作时的外界干扰或者导致用户触电产生危险,从而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具体地,室内的热空气由进风口进入壳体,与热电制冷器热交换冷却除湿后变为干燥空气,然后由出风口排出,从而达到了除湿目的,保证房间处在合理湿度范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电制冷器包括热电片,所述热电片的边沿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还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与所述热电片相配合,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制冷腔和制热腔;其中,所述制冷腔和所述制热腔的侧壁上均设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热电制冷器包括热电片,热电片通电后形成冷面和热面,即热电制冷器的冷端和热端;热电片的边沿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还连接有隔热层,即热电片与隔热层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类似于隔板的结构,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了两个腔体,其中,冷面所在的一侧为制冷腔,热面所在的一侧为制热腔。使热电片的冷面和热面分别处于两个腔体中,能够有效避免冷面产生的冷量与热面产生的热量相互混合导致部分冷量抵消的情况发生,以充分利用冷面产生的冷量来对进入制冷腔的空气进行冷却除湿,从而显著提高了冷量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除湿机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其中,隔热层采用绝热材料,以进一步避免制冷腔与制热腔之间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减少冷量损失。
在制冷腔的侧壁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保证了房间内的热空气能够进入制冷腔中进行冷却除湿,且冷却除湿后的干燥空气能够排入室内;在制热腔的侧壁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保证了制热腔内的空气流通,进而提高了热面的散热速度,有利于热面的热量输出,由于冷面与热面相互配合,同步调节,因而也有利于冷面的冷量输出,从而进一步提高除湿机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冷量指的是低温物体所具有的吸收热量的能力大小,物体的温度越低,吸收热量的能力越大,则具有的冷量越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冷腔的进风口处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吸风口朝向所述制冷腔外,用于把外界空气吸入所述制冷腔内。
在制冷腔的进风口处设置第一风机,且第一风机的吸风口朝向制冷腔外,这样能够把制冷腔外的热空气强制吸入制冷腔内,从而加快了制冷腔内的空气流通速度及进入制冷腔的空气流量,达到了强化换热的效果,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机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冷腔的出风口处设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吸风口朝向所述制冷腔内,用于把所述制冷腔内的空气吸到外界中。
在制冷腔的出风口处设置第二风机,且第二风机的吸风口朝向制冷腔外,这样能够把制冷腔内的干燥空气强制排出,从而加快了冷却除湿后的干燥空气的排出速度,进而也加快了制冷腔内的空气流通速度及进入制冷腔内的空气流量,进一步强化了制冷腔内的换热效果,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机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制热腔的进风口处设有第三风机,所述第三风机的吸风口朝向所述制热腔外,用于把外界空气吸入所述制热腔内。
在制热腔的出风口处设置第三风机,且第三风机的吸风口朝向制热腔外,这样能够把制热腔外空气强制吸入制热腔内,从而加快了制热腔内的空气流动速度和进入制热腔内的空气流量,达到了强化换热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热电片热面的散热速度,进而相应地提高了冷面的冷量输出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机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冷腔的进风口的朝向与所述制冷腔的出风口的朝向互相垂直。
制冷腔的进风口的朝向与制冷腔的出风口的朝向相互垂直,则冷却除湿后的干燥空气需要转向后才能排出,这样保证了进入制冷腔的热空气能够有充足的时间与热电片的冷面进行换热降温,以保证充分除湿变成干燥空气后再排出,即避免了热空气进入制冷腔内还未降温到露点温度即被出风口处的风机强制排出的情况发生,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机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冷腔的进风口与所述制热腔的进风口朝向不同的方向。
制冷腔的进风口与制热腔的进风口朝向不同的方向,则第一风机和第三风机的吸风口朝向也不同,这样避免了同一部位的空气一部分进入制冷腔得到冷却除湿,而另一部分进入制热腔不能冷却除湿的情况发生,从而也进一步提升了除湿机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冷腔的出风口与所述制热腔的进风口朝向相同的方向。
制冷腔的出风口与制热腔的进风口朝向相同的方向,这样制冷腔排出的干燥空气能够被吸入制热腔内,由于制冷腔排出的干燥空气的温度相对较低,故而进入制热腔内与热面的换热效果更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热面的散热速度,提高了冷面的冷量输出速度,进而也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机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电片和所述隔热层水平放置,且所述热电片的热端朝上,所述热电片的冷端朝下,以使所述制热腔和所述制冷腔上下排布,且所述制冷腔位于所述制热腔的下方。
热电片和隔热层水平放置,且热端朝上,冷端朝下,使制热腔在上,制冷腔在下,便于热电片冷面上吸附的凝露水的排出。具体地,由于空气与热电片的冷面换热后,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形成的凝露水会吸附在冷面上,故而冷面朝下使得凝露水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滴落,既便于凝露水的收集,也能够避免凝露水吸附在冷面上影响冷面的除湿效果。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热电片和隔热层也可以竖直放置或按其他形式放置,同样能够实现除湿目的,且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固定肋片,所述热电片固定在所述固定肋片上。
在壳体内设置固定支架和固定肋片来固定热电片,能够保证热电片在壳体内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具体地,当热电片水平放置时,在壳体的顶壁和底壁上均设置固定支架,且固定支架上设有螺孔,固定肋片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支架上,而热电片及其配件则固定在固定肋片上,有效地保证了热电片及其配件在壳体内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冷端设置有换热翅片。
在冷端设置换热翅片,相当于增加了冷端与空气的换热面积,进而加快了冷端的冷量输出速度,有效地强化了冷端与空气的换热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机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翅片通过导热胶粘贴在所述冷端上。
换热翅片通过导热胶粘贴在冷端上,避免了对冷端结构的影响,且装配简单便捷;同时导热胶的热传导性能比较好,能够保证冷端产生的冷量快速传导到换热翅片上,以使换热翅片与空气进行有效的换热,从而强化冷却除湿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翅片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通槽。
在换热翅片上设置凹槽,且凹槽为沿竖直方向的通槽,便于换热翅片上吸附的凝露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凹槽向下流动,既便于凝露水的收集,也能够避免凝露水吸附在换热翅片上影响换热翅片的除湿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端设置有换热翅片。
在热端设置换热翅片,相当于增加了热端与空气的换热面积,进而加快了热端的热量输出速度,有效地强化了热端与空气的换热效果,进而也相应增加了冷端的冷量输出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机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翅片通过导热胶粘贴在所述热端上。
换热翅片通过导热胶粘贴在热端上,避免了对热端结构的影响,且装配简单便捷;同时导热胶的热传导性能比较好,能够保证热端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到换热翅片上,以使换热翅片与空气进行有效的换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冷端的下方,用于收集所述冷端上滴落的凝露水。
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接水盘,来收集冷端产生的凝露水,避免了凝露水直接滴落在壳体上,导致壳体生锈或影响其他部件运行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壳体内的洁净,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且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接电端子,用于接外界交流电;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接电端子电连接;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热电制冷器电连接。
供电装置包括接电端子、变压器和整流器,三者相配合能够把外界的220V交流电变压整流成适合热电制冷器的低压直流电,从而保证热电制冷器的正常工作。当然,供电装置也可以包括直流电源,利用直流电源来直接为热电制冷器供电;或者供电装置本身包含蓄电池等交流储电设备,通过变压器和整流器的变压整流作用,来为热电制冷器提供适合的直流电等均可以,由于这些技术方案均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热电片及其换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除湿机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除湿机,10制冷除湿装置,11壳体,111制冷腔,112制热腔,113进风口,114出风口,115第一风机,116第二风机,117第三风机,12热电片,13隔热层,14换热翅片,15导热胶,16固定支架,17固定肋片,171螺孔,18接水盘,20供电装置,21交流电源,22变压器,23整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除湿机。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机1,包括:制冷除湿装置10和供电装置20。
具体地,制冷除湿装置10包括热电制冷器;供电装置20与热电制冷器电连接,用于为热电制冷器提供直流电;其中,热电制冷器通电时形成冷端和热端,冷端能够降低流经其的空气的温度并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凝露水,热端用于释放热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机1,利用热电制冷器的热电制冷来对房间内的空气进行冷却除湿,进而保证房间处在合理湿度范围,且由于热电制冷没有机械部件,没有制冷剂,一旦通直流电就会产生冷效应,因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简洁;同时,本申请将已经成熟的热电制冷技术用于房间的空气湿度调节也为热电制冷技术找到了合适的使用场景,构思巧妙,设计合理。
具体地,除湿机1包括制冷除湿装置10和供电装置20,制冷除湿装置10包括热电制冷器,供电装置20为热电制冷器提供直流电,使热电制冷器发生帕尔贴效应形成冷端和热端;其中,冷端产生冷效应温度降低,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使空气温度下降,当空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汽会凝结成露,使得空气含湿量下降,实现除湿的目的,而热端产生热效应,与室内空气换热将热量排入空气中,保证室内温度不受影响;此外,由于热电制冷效率不是很高,制冷量相对较小,因而往往用于小范围局部制冷,故而用于房间空气的湿度调节非常合适,有效地利用了热电制冷功率不大这一劣势,为其找到了合适的使用场景,构思巧妙,设计合理。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除湿机1。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制冷除湿装置10包括壳体11和热电制冷器,壳体11上设有进风口113和出风口114,热电制冷器设置在壳体11内;其中,外界空气由进风口113进入壳体11内,经热电制冷器冷却除湿后由出风口114排出。
如图3所示,供电装置20包括:接电端子,用于接外界交流电;变压器22,变压器22的输入端与接电端子电连接;整流器23,整流器23的输入端与变压器22的输出端电连接,整流器23的输出端与热电制冷器电连接。
制冷除湿装置10包括壳体11和热电制冷器,将热电制冷器设置在壳体11内,能够对热电制冷器起到保护作用,既便于产品不工作时的储存和运输,也能够避免产品工作时的外界干扰或者导致用户触电产生危险,从而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具体地,室内的热空气由进风口113进入壳体11,与热电制冷器热交换冷却除湿后变为干燥空气,然后由出风口114排出,从而达到了除湿目的,保证房间处在合理湿度范围。
供电装置20包括接电端子、变压器22和整流器23,三者相配合能够把外界的220V交流电变压整流成适合热电制冷器的低压直流电,从而保证热电制冷器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热电制冷器包括热电片12,热电片12的边沿与壳体11的内侧壁之间还连接有隔热层13,隔热层13与热电片12相配合,将壳体1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制冷腔111和制热腔112,且制冷腔111和制热腔112的侧壁上均设有进风口113和出风口114。
其中,如图1所示,热电片12和隔热层13水平放置,且热电片12的热端朝上,热电片12的冷端朝下,以使制热腔112和制冷腔111上下排布,且制冷腔111位于制热腔112的下方。
如图1所示,壳体11内设有固定支架16,固定支架16上设有固定肋片17,热电片12固定在固定肋片17上。
热电制冷器包括热电片12,热电片12通电后形成冷面和热面,即热电制冷器的冷端和热端;热电片12的边沿与壳体11的内侧壁之间还连接有隔热层13,即热电片12与隔热层13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类似于隔板的结构,将壳体1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了两个腔体,其中,冷面所在的一侧为制冷腔111,热面所在的一侧为制热腔112。使热电片12的冷面和热面分别处于两个腔体中,能够有效避免冷面产生的冷量与热面产生的热量相互混合导致部分冷量抵消的情况发生,以充分利用冷面产生的冷量来对进入制冷腔111的空气进行冷却除湿,从而显著提高了冷量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除湿机1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其中,隔热层13采用绝热材料,以进一步避免制冷腔111与制热腔112之间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减少冷量损失。
在制冷腔111的侧壁上设置进风口113和出风口114,保证了房间内的热空气能够进入制冷腔111中进行冷却除湿,且冷却除湿后的干燥空气能够排入室内;在制热腔112的侧壁上设置进风口113和出风口114,保证了制热腔112内的空气流通,进而提高了热面的散热速度,有利于热面的热量输出,由于冷面与热面相互配合,同步调节,因而也有利于冷面的冷量输出,从而进一步提高除湿机1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冷量指的是低温物体所具有的吸收热量的能力大小,物体的温度越低,吸收热量的能力越大,则具有的冷量越多。
热电片12和隔热层13水平放置,且热端朝上,冷端朝下,使制热腔112在上,制冷腔111在下,便于热电片12冷面上吸附的凝露水的排出。具体地,由于空气与热电片12的冷面换热后,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形成的凝露水会吸附在冷面上,故而冷面朝下使得凝露水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落,既便于凝露水的收集,也能够避免凝露水吸附在冷面上影响冷面的除湿效果。
在壳体11内设置固定支架16和固定肋片17来固定热电片12,能够保证热电片12在壳体11内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具体地,当热电片12水平放置时,在壳体11的顶壁和底壁上均设置固定支架16,且固定支架16上设有螺孔171,固定肋片17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支架16上,而热电片12及其配件则固定在固定肋片17上,有效地保证了热电片12及其配件在壳体11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制冷腔111的进风口113处设有第一风机115,第一风机115的吸风口朝向制冷腔111外,用于把外界空气吸入制冷腔111内。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制热腔112的进风口113处设有第三风机117,第三风机117的吸风口朝向制热腔112外,用于把外界空气吸入制热腔112内。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制冷腔111的出风口114处设有第二风机116,第二风机116的吸风口朝向制冷腔111内,用于把制冷腔111内的空气吸到外界中。
在制冷腔111的进风口113处设置第一风机115,且第一风机115的吸风口朝向制冷腔111外,这样能够把制冷腔111外的热空气强制吸入制冷腔111内,从而加快了制冷腔111内的空气流通速度及进入制冷腔111的空气流量,达到了强化换热的效果,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机1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在制冷腔111的出风口114处设置第二风机116,且第二风机116的吸风口朝向制冷腔111外,这样能够把制冷腔111内的干燥空气强制排出,从而加快了冷却除湿后的干燥空气的排出速度,进而也加快了制冷腔111内的空气流通速度及进入制冷腔111内的空气流量,进一步强化了制冷腔111内的换热效果,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机1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在制热腔112的出风口114处设置第三风机117,且第三风机117的吸风口朝向制热腔112外,这样能够把制热腔112外空气强制吸入制热腔112内,从而加快了制热腔112内的空气流动速度和进入制热腔112内的空气流量,达到了强化换热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热电片12热面的散热速度,进而相应地提高了冷面的冷量输出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机1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制冷腔111的进风口113的朝向与制冷腔111的出风口114的朝向互相垂直。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制冷腔111的进风口113与制热腔112的进风口113朝向不同的方向。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制冷腔111的出风口114与制热腔112的进风口113朝向相同的方向。
制冷腔111的进风口113的朝向与制冷腔111的出风口114的朝向相互垂直,则冷却除湿后的干燥空气需要转向后才能排出,这样保证了进入制冷腔111的热空气能够有充足的时间与热电片12的冷面进行换热降温,以保证充分除湿变成干燥空气后再排出,即避免了热空气进入制冷腔111内还未降温到露点温度即被出风口114处的风机强制排出的情况发生,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机1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制冷腔111的进风口113与制热腔112的进风口113朝向不同的方向,则第一风机115和第三风机117的吸风口朝向也不同,这样避免了同一部位的空气一部分进入制冷腔111得到冷却除湿,而另一部分进入制热腔112不能冷却除湿的情况发生,从而也进一步提升了除湿机1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制冷腔111的出风口114与制热腔112的进风口113朝向相同的方向,这样制冷腔111排出的干燥空气能够被吸入制热腔112内,由于制冷腔111排出的干燥空气的温度相对较低,故而进入制热腔112内与热面的换热效果更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热面的散热速度,提高了冷面的冷量输出速度,进而也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机1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冷端设置有换热翅片14,且换热翅片14通过导热胶15粘贴在冷端上,换热翅片14上设有凹槽,凹槽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通槽。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热端设置有换热翅片14,换热翅片14通过导热胶15粘贴在热端上。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壳体11的底部设有接水盘18,接水盘18位于冷端的下方,用于收集冷端上滴落的凝露水。
在冷端设置换热翅片14,相当于增加了冷端与空气的换热面积,进而加快了冷端的冷量输出速度,有效地强化了冷端与空气的换热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机1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换热翅片14通过导热胶15粘贴在冷端上,避免了对冷端结构的影响,且装配简单便捷;同时导热胶15的热传导性能比较好,能够保证冷端产生的冷量快速传导到换热翅片14上,以使换热翅片14与空气进行有效的换热,从而强化冷却除湿的效果。
在换热翅片14上设置凹槽,且凹槽为沿竖直方向的通槽,便于换热翅片14上吸附的凝露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凹槽向下流动,既便于凝露水的收集,也能够避免凝露水吸附在换热翅片14上影响换热翅片14的除湿效果。
在热端设置换热翅片14,相当于增加了热端与空气的换热面积,进而加快了热端的热量输出速度,有效地强化了热端与空气的换热效果,进而也相应增加了冷端的冷量输出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除湿机1的除湿速度和除湿效率。
换热翅片14通过导热胶15粘贴在热端上,避免了对热端结构的影响,且装配简单便捷;同时导热胶15的热传导性能比较好,能够保证热端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到换热翅片14上,以使换热翅片14与空气进行有效的换热。
在壳体11的底部设置接水盘18,来收集冷端产生的凝露水,避免了凝露水直接滴落在壳体11上,导致壳体11生锈或影响其他部件运行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壳体11内的洁净,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且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该装置包括供电装置20和制冷除湿装置10,供电装置20对输入的220V交流电进行变压整流,将其转变成为热电片12供电的低压直流电;制冷除湿装置10实现对房内的湿度调节,制冷除湿装置10主要由壳体11、热电片12、换热翅片14、第一风机115、第二风机116、第三风机117等构成。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热电片12发生帕尔贴效应,其一面温度降低产生冷效应,具体为朝下的一面,另一面温度升高产生热效应,具体为朝上的一面。当房间内空气湿度较高时,由于热电片12的下侧产生冷效应,且该面有用于强化换热的换热翅片14,故而该侧的换热翅片14表面温度降低,其温度可达到零下温度,在第一风机115和第二风机116的作用下,房内空气与热电片12的冷面换热翅片14进行换热,由于换热翅片14的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因此空气在流过换热翅片14时,空气中的水蒸汽会凝结成露,导致空气含湿量下降,空气湿度降低;同时,热电片12的上侧一面会产生热效应,第三风机117吸入的空气与上侧的换热翅片14发生强迫对流换热,将热量排入空气中。如此往复循环,实现对房间空气的湿度调节。
实施例二(图中未示出)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热电片12和隔热层13竖直放置,以使制热腔112和制冷腔111并排设置,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
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图中未示出)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供电装置20包括直流电源,利用直流电源来直接为热电制冷器供电,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
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图中未示出)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供电装置20包括:交流电源21、变压器22和整流器23,变压器22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21的输出端电连接,整流器23的输入端与变压器22的输出端电连接,整流器23的输出端与热电制冷器电连接。
利用蓄电池等交流储电设备提供电能,通过变压器22和整流器23的变压整流作用,来为热电制冷器提供适合的直流电等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
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机,利用热电制冷器的热电制冷来对房间内的空气进行冷却除湿,进而保证房间处在合理湿度范围,且由于热电制冷没有机械部件,没有制冷剂,一旦通直流电就会产生冷效应,因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简洁;同时,本申请将已经成熟的热电制冷技术用于房间的空气湿度调节也为热电制冷技术找到了合适的使用场景,构思巧妙,设计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除湿装置,包括热电制冷器;和
供电装置,与所述热电制冷器电连接,用于为所述热电制冷器提供直流电;
其中,所述热电制冷器通电时形成冷端和热端,所述冷端能够降低流经其的空气的温度并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凝露水,所述热端用于释放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除湿装置包括壳体和所述热电制冷器,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热电制冷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其中,外界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经所述热电制冷器冷却除湿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电制冷器包括热电片,所述热电片的边沿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还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与所述热电片相配合,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制冷腔和制热腔;
其中,所述制冷腔和所述制热腔的侧壁上均设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腔的进风口处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吸风口朝向所述制冷腔外,用于把外界空气吸入所述制冷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腔的出风口处设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吸风口朝向所述制冷腔内,用于把所述制冷腔内的空气吸到外界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热腔的进风口处设有第三风机,所述第三风机的吸风口朝向所述制热腔外,用于把外界空气吸入所述制热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腔的进风口的朝向与所述制冷腔的出风口的朝向互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腔的进风口与所述制热腔的进风口朝向不同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腔的出风口与所述制热腔的进风口朝向相同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电片和所述隔热层水平放置,且所述热电片的热端朝上,所述热电片的冷端朝下,以使所述制热腔和所述制冷腔上下排布,且所述制冷腔位于所述制热腔的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固定肋片,所述热电片固定在所述固定肋片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端设置有换热翅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翅片通过导热胶粘贴在所述冷端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翅片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通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端设置有换热翅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翅片通过导热胶粘贴在所述热端上。
1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冷端的下方,用于收集所述冷端上滴落的凝露水。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
接电端子,用于接外界交流电;
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接电端子电连接;
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热电制冷器电连接。
CN201620875545.1U 2016-08-12 2016-08-12 除湿机 Active CN205939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5545.1U CN205939496U (zh) 2016-08-12 2016-08-12 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5545.1U CN205939496U (zh) 2016-08-12 2016-08-12 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9496U true CN205939496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1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75545.1U Active CN205939496U (zh) 2016-08-12 2016-08-12 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9496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0596A (zh) * 2017-11-18 2018-03-23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制冷空调用的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67986A (zh) * 2017-12-27 2018-06-15 孙铭禧 除湿机
CN108180575A (zh) * 2017-12-27 2018-06-1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可再生半导体湿度调控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8449922A (zh) * 2018-04-19 2018-08-24 湖南智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除湿机和电气柜的除湿方法
CN109386912A (zh) * 2017-08-08 2019-02-26 上海交通大学 旋转结构的热电吸附除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857800A (zh) * 2018-08-24 2020-03-03 郑敏发 一种基于半导体致冷片的随身携带型空调
CN112345582A (zh) * 2020-11-05 2021-02-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一种半导体制冷片性能参数测试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6912A (zh) * 2017-08-08 2019-02-26 上海交通大学 旋转结构的热电吸附除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86912B (zh) * 2017-08-08 2021-04-02 上海交通大学 旋转结构的热电吸附除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830596A (zh) * 2017-11-18 2018-03-23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制冷空调用的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30596B (zh) * 2017-11-18 2024-01-05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制冷空调用的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67986A (zh) * 2017-12-27 2018-06-15 孙铭禧 除湿机
CN108180575A (zh) * 2017-12-27 2018-06-1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可再生半导体湿度调控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8449922A (zh) * 2018-04-19 2018-08-24 湖南智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除湿机和电气柜的除湿方法
CN108449922B (zh) * 2018-04-19 2024-04-05 湖南智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除湿机和电气柜的除湿方法
CN110857800A (zh) * 2018-08-24 2020-03-03 郑敏发 一种基于半导体致冷片的随身携带型空调
CN112345582A (zh) * 2020-11-05 2021-02-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一种半导体制冷片性能参数测试方法
CN112345582B (zh) * 2020-11-05 2024-05-28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一种半导体制冷片性能参数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39496U (zh) 除湿机
CN106168389B (zh) 一种带中间换热器半导体深度除湿机
CN206439925U (zh) 迷你除湿机
CN205305334U (zh) 一种散热型电气柜
CN109361163A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降温除湿电力柜
CN107504558A (zh) 一种热管增效的双级半导体除湿装置
CN107940619A (zh) 一种高效半导体除湿机
CN108278810A (zh) 冰箱
CN207113018U (zh) 一种热管增效的双级半导体除湿机构
CN208209467U (zh) 一种户外端子箱智能除湿器
CN106091472B (zh) 一种半导体深度除湿机
CN201652667U (zh) 太阳能热电制冷和溶液吸收除湿空调装置
CN213334698U (zh) 便携式空调器
CN202598733U (zh) 闭路水循环半导体制冷降湿空气调节装置
CN204100465U (zh) 蓄湿加湿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116839121A (zh) 一种带正常和应急制冷功能的新型热管空调系统
CN218179113U (zh) 数据机房专用双源一体式水源热泵新风机组
CN206191739U (zh) 一种带中间换热器半导体深度除湿机
CN102587453B (zh) 一种便携式空气取水装置
CN202482932U (zh) 一种便携式空气取水装置
CN102661618A (zh) 闭路水循环半导体制冷降湿空气调节装置
CN208620463U (zh) 除湿机
KR102113033B1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7570038U (zh) 电器盒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20898585U (zh) 毛巾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