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6477U - 一种水源井泥沙捞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源井泥沙捞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6477U
CN205936477U CN201620803036.8U CN201620803036U CN205936477U CN 205936477 U CN205936477 U CN 205936477U CN 201620803036 U CN201620803036 U CN 201620803036U CN 205936477 U CN205936477 U CN 205936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water supply
hinges
hinge
di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030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岗
李俊成
陆祥
雷琛
陈超灵
杨永刚
王治国
王少亭
胡克剑
路勇
周维琴
宋文皎
刘小平
朱硕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030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6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6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6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olids By Using Liquids Or Pneumatic Pow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源井泥沙捞筒,泥砂通过引鞋引入筒体后,推动合页打开,当泥砂通过合页进入筒体后,上提钻具,筒体上行,管柱内清水通过排液眼管流出,泥砂留在筒体内,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压合页使其闭合,泥砂留在筒体实现打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现场操作方便、泥砂打捞效果好,解决了油田水源井由于井径大、地层漏失严重而无法进行冲砂作业的难题。本实用新型在作业过程只需要修井车配合旋转或起下钻具,不需要水泥车配合,不需消耗大量的洗井液或清水,因此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或环保问题,满足油田井深小于500米的水源井泥砂打捞的施工要求,经现场试验证明打捞成功率高,现场操作简单、作业成本低,有效解决了水源井清砂的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水源井泥沙捞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开发井下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源井泥沙捞筒。
背景技术
目前长庆油田水源井随着服役年限的增加和完井质量的差异,井内泥砂沉积逐年增多,致使出水层遭到积砂、淤泥的掩埋,从而导致水源井的补给量不足,造成水泵烧坏,使水源井系统的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报废。
目前常用的清砂工艺主要是水泥车循环冲砂洗井,使用水泥车将高压清水或洗井液通过油管打入井内,利用正循环冲砂洗井,将泥砂通过不断循环的洗井液带出地面。该工艺的优点是洗井效率高,缺点是费用高、不适用于地层漏失严重或者井径大的井。因为水源井井径大、洗井漏失高的特点,无法将井内泥砂洗出,反而会将泥砂冲入地层,污染堵塞洛河层,洗井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油田水源井由于井径大、地层漏失严重而无法进行冲砂作业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源井泥沙捞筒,包括筒体,筒体内设有两个合页,两个合页活动面向上,连接两个合页的转轴固定安装在筒体内壁上。
所述筒体的顶端连接着接头,接头的内壁上设有连接排液眼管的螺纹,筒体的底端设有连接引鞋的外螺纹。
所述筒体内壁上焊接着两个合页闭合限位销钉,两个合页闭合限位销钉对应安装于两个合页下方,合页闭合时,两个合页呈180°并与筒体内壁和两个合页闭合限位销钉接触,且筒体的轴向中心线垂直于两个合页所在的平面。
所述筒体内壁上还焊接着两个合页张开限位销钉,两个合页张开限位销钉对应安装于两个合页上方。
所述筒体在靠近接头一端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液孔。
两个合页张开时分别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85°~90°。
所述两个合页张开时分别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87.5°。
所述两个合页闭合限位销钉相对而设,两个合页张开限位销钉相对而设。
所述两个合页均呈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水源井泥沙捞筒,泥砂通过引鞋引入筒体后,推动合页打开,当泥砂通过合页进入筒体后,上提钻具,筒体上行,管柱内清水通过排液眼管流出,泥砂留在筒体内,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压合页使其闭合,泥砂留在筒体实现打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现场操作方便、泥砂打捞效果好,解决了油田水源井由于井径大、地层漏失严重而无法进行冲砂作业的难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水源井泥沙捞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合页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合页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引鞋;2、合页;3、合页张开限位销钉;4、转轴;5、合页闭合限位销钉;6、筒体;7、排液孔;8、接头;9、排液眼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解决油田水源井由于井径大、地层漏失严重而无法进行冲砂作业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水源井泥沙捞筒,包括筒体6,筒体6内设有两个合页2,两个合页2活动面向上,连接两个合页2的转轴4固定安装在筒体6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源井泥沙捞筒的工作原理是:
泥砂通过引鞋1引入筒体6后,如图3所示,推动合页2打开,当泥砂通过合页2进入筒体6后,上提钻具,筒体6上行,管柱内清水通过排液眼管9,泥砂留在筒体6内,在重力的作用下,如图2所示,下压合页2使其闭合,泥砂留在筒体6内,实现打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源井泥沙捞筒的工作过程是:
当对泥沙进行打捞时,排液眼管9与上部管柱连接至井口,将水源井泥沙捞筒下钻至泥沙面后,记录好放入高度和悬重数据,开始缓慢正转管柱并下放,检查管柱悬重变化,当指针表指针下降0.5~1KN时,停止下放,继续旋转,待悬重回升0.5~1KN后,继续下放管柱,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泥沙充满筒体6;起出打捞管柱后,卸开打捞筒,即可清除内部泥砂;如果水源井的井筒内泥砂较多一次不能清理完成时,可重复打捞多次,直至将泥砂清理干净至井底。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现场操作方便、泥砂打捞效果好,解决了油田水源井由于井径大、地层漏失严重而无法进行冲砂作业的难题。本实用新型在作业过程只需要修井车配合旋转或起下钻具,不需要水泥车配合,不需消耗大量的洗井液或清水,因此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或环保问题,能够满足油田井深小于500米的水源井泥砂打捞的施工要求,经现场试验证明打捞成功率高,现场操作简单、作业成本低,有效解决了水源井清砂的难题。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筒体6的顶端连接着接头8,接头8的内壁上设有连接排液眼管9的螺纹,筒体6的底端设有连接引鞋1的外螺纹,所述筒体6内壁上焊接着两个合页闭合限位销钉5,两个合页闭合限位销钉5对应安装于两个合页2下方,合页2闭合时,两个合页2呈180°并与筒体6内壁和两个合页闭合限位销钉5接触,且筒体6的轴向中心线垂直于两个合页2所在的平面。
泥砂通过引鞋1引入筒体6后,向上推合页2,当泥砂通过合页2进入筒体6后,上提钻具,筒体6上行,管柱内清水通过排液眼管9,泥砂留在筒体6内,在重力的作用下,如图2所示,泥沙下压合页2使其闭合,两个合页闭合限位销钉5限制合页2的位置,如图2所示,使两个合页2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筒体6的轴向中心线,泥砂留在筒体6内,实现打捞。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限制合页2向上的位置,所述筒体6内壁上还焊接着两个合页张开限位销钉3,两个合页张开限位销钉3对应安装于两个合页2上方。泥沙向上推合页2时,两个合页2均向上旋转,最终停留在合页张开限位销钉3处。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筒体6在靠近接头8一端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液孔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源井泥沙捞筒的工作原理是:
泥砂通过引鞋1引入筒体后,如图3所示,推动合页2打开,当泥砂通过合页2进入筒体6后,上提钻具,筒体6上行,管柱内清水通过排液眼管9和排液孔7流出,泥砂留在筒体6内,在重力的作用下,如图2所示,下压合页2使其闭合,泥砂留在筒体6内,实现打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现场操作方便、泥砂打捞效果好,解决了油田水源井由于井径大、地层漏失严重而无法进行冲砂作业的难题。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两个合页2张开时分别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85°~90°。
泥砂通过引鞋1引入筒体后,推动合页2打开,每一个合页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85°~90°,当泥砂通过合页2进入筒体6后,上提钻具,筒体6上行,管柱内清水通过排液眼管9和排液孔7流出,泥砂留在筒体6内,在重力的作用下,如图2所示,下压合页2使其闭合,泥砂留在筒体6内,实现打捞。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经过多次试验,得出了最佳角度,所述两个合页2张开时分别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87.5°。在这个角度下,既能保证泥沙的进沙量,同时也能确保在重力作用下,两个合页2能迅速闭合,使泥砂留在筒体6内。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泥沙的冲蚀和重力作用,合页2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为了确保合页2的受力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所述两个合页闭合限位销钉5相对而设,两个合页张开限位销钉3相对而设。
实施例8: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为优选,所述两个合页2均呈半圆形。由于筒体6为圆柱体,因此选择半圆形合页,两个合页2在张开时,弧形边均与筒体6内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水源井泥沙捞筒,泥砂通过引鞋引入筒体后,推动合页打开,当泥砂通过合页进入筒体后,上提钻具,筒体上行,管柱内清水通过排液眼管流出,泥砂留在筒体内,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压合页使其闭合,泥砂留在筒体实现打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现场操作方便、泥砂打捞效果好,解决了油田水源井由于井径大、地层漏失严重而无法进行冲砂作业的难题。本实用新型在作业过程只需要修井车配合旋转或起下钻具,不需要水泥车配合,不需消耗大量的洗井液或清水,因此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或环保问题,能够满足油田井深小于500米的水源井泥砂打捞的施工要求,经现场试验证明打捞成功率高,现场操作简单、作业成本低,有效解决了水源井清砂的难题。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Claims (8)

1.一种水源井泥沙捞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6),筒体(6)内设有两个合页(2),两个合页(2)活动面向上,连接两个合页(2)的转轴(4)固定安装在筒体(6)内壁上;
所述筒体(6)的顶端连接着接头(8),接头(8)的内壁上设有连接排液眼管(9)的螺纹,筒体(6)的底端设有连接引鞋(1)的外螺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井泥沙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6)内壁上焊接着两个合页闭合限位销钉(5),两个合页闭合限位销钉(5)对应安装于两个合页(2)下方,合页(2)闭合时,两个合页(2)呈180°并与筒体(6)内壁和两个合页闭合限位销钉(5)接触,且筒体(6)的轴向中心线垂直于两个合页(2)所在的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源井泥沙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6)内壁上还焊接着两个合页张开限位销钉(3),两个合页张开限位销钉(3)对应安装于两个合页(2)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井泥沙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6)在靠近接头(8)一端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液孔(7)。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源井泥沙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合页(2)张开时分别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85°~9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源井泥沙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合页(2)张开时分别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87.5°。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源井泥沙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合页闭合限位销钉(5)相对而设,两个合页张开限位销钉(3)相对而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井泥沙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合页(2)均呈半圆形。
CN201620803036.8U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水源井泥沙捞筒 Active CN205936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3036.8U CN205936477U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水源井泥沙捞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3036.8U CN205936477U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水源井泥沙捞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6477U true CN205936477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7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03036.8U Active CN205936477U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水源井泥沙捞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64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8564A (zh) * 2019-05-24 2019-09-20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管桩淘砂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8564A (zh) * 2019-05-24 2019-09-20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管桩淘砂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66316U (zh) 一种u型水平井
CN205743796U (zh) 一种旋挖钻筒式清孔钻头
CN102913166B (zh) 一种连续油管钻铣水平井滑套与球座的方法
CN105178859A (zh) 一种用于油气钻井的全井段自吸式反循环气体钻井系统
CN205036295U (zh) 一种全井段自吸式反循环气体钻井系统
CN104912065B (zh) 水下锚筋桩施工方法
CN108104749A (zh) 砂岩地热井气举反循环冲砂洗井工艺及设备
CN109629561A (zh) 一种清洁环保的高栈桥施工平台反循环成桩系统
CN106894783A (zh) 连续油管钻铣堵塞物的方法
CN105178897A (zh) 一种气体钻井地面管汇连接结构
CN205036331U (zh) 反循环气体钻井钻具组合结构
CN101250990A (zh) 一种油井水平捞砂装置及其捞砂方法
CN105134114A (zh) 一种反循环气体钻井钻具组合结构
CN205936477U (zh) 一种水源井泥沙捞筒
CN202788696U (zh) 管柱氮气泡沫冲砂洗井装置
CN205036327U (zh) 气体钻井地面管汇连接结构
CN104612715A (zh) 一种孔内止浆的矿山注浆工艺及装置
CN107676051A (zh) 一种煤层气井环空增压捞煤粉装置及方法
CN112360368B (zh) 油井堵水方法
CN202202832U (zh) 螺旋钻进式捞砂泵
CN206368387U (zh) 一种锚杆钻机风泵供水系统
CN2893131Y (zh) 一种冲砂封隔器
CN105257248A (zh) 一种低渗透油田污水回注井负压返吐解堵方法
CN207905745U (zh) 砂岩地热井气举反循环冲砂洗井设备
CN206903614U (zh) 一种液压驱动的泥砂打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