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3887U - 一种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33887U CN205933887U CN201620833521.XU CN201620833521U CN205933887U CN 205933887 U CN205933887 U CN 205933887U CN 201620833521 U CN201620833521 U CN 201620833521U CN 205933887 U CN205933887 U CN 2059338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gas spray
- pipe
- spray pipe
- sla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teel In Its Molten Sta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RH真空室(8)以及位于其下方的两个RH浸渍管(4),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若干气体喷管(3)与CO气体通道(5);其中,每个RH浸渍管(4)周围均匀固定分布若干气体喷管(3)形成气体喷管组;每个气体喷管组中的若干气体喷管(3)的进气端并联连接于CO气体通道(5);所述气体喷管(3)的底部闭合,并且在距其底部1‑2cm的侧壁处开设若干气孔(7)。本实用新型对于部分走转炉‑LF精炼‑RH精炼‑连铸工艺的钢种可以省掉LF精炼工艺步骤,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能补偿钢水的散热损失,煤气的升温成本约为铝升温成本的16%。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RH精炼炉有优良的脱[C]、[N]、[H]和去夹杂的功能,在炼钢生产中的应用率越来越高,但在RH精炼过程中,钢包上部由于插入了RH浸渍管,钢包上部位置空间狭小,操作空间有限,很难对炉渣进行脱氧操作,炉渣氧含量高对钢水中夹杂物、S的控制都有不利影响;并且RH无法进行电极通电升温,只能通过转炉高温出钢或RH加铝吹氧提温来控制钢水温度,钢水温度控制难度大,以上两点限制了RH直上连铸工艺的开发,目前大部分钢厂采用LF精炼炉控制炉渣中氧和钢水温度,采用RH炉进行深脱碳和脱[N]、[H],还没有一种非常经济的方法将两种精炼炉的冶金功能统一起来,生产高级别钢种时,只能联合两种精炼炉对钢水进行精炼,这样处理时间长,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RH钢包顶渣氧化性并减少RH钢水温降的方法,为RH直上连铸技术的开发提供工艺基础。具体措施为:在两个浸渍管四周各布置一定数量的吹气喷管,吹气管道插入钢包顶渣中,向顶渣中吹CO还原气体,CO还原炉渣中的FeO、MnO,CO燃烧放出的热还能起到延缓钢水温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包括RH真空室8以及位于其下方的两个RH浸渍管4,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若干气体喷管3与CO气体通道5;
其中,每个RH浸渍管4周围均匀固定分布若干气体喷管3形成气体喷管组,所述气体喷管3可随浸渍管升降;每个气体喷管组中的若干气体喷管3的进气端并联连接于CO气体通道5;
所述气体喷管3的底部闭合,并且在距其底部1-2cm的侧壁处开设若干气孔7。浸渍管插入钢水中后,要保证喷吹气孔处于炉渣中,且通过孔洞向炉渣中沿水平方向喷吹还原性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其中优选地,每个气体喷管组中设置3~20个气体喷管3。作为优选,所述气体喷管3长度为5~100cm,每个气体喷管3的底部距RH浸渍管的底部上方32~45cm,以保证浸渍管插入钢水中后,喷管底部能插入炉渣中。所述气体喷管材质为耐高温钢管,至少是可以耐铁水高温的钢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其中优选地,所述气孔7的数量为1~8个。进一步地,当所述气孔7的数量为2个以上时,所述气孔7均匀设置在气体喷管3的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优选地,所述气孔7的直径为0.5~5c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CO气体通道5进气端可以常规设置阀门6控制还原性气体的通入开关。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装置的进行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钢包进RH站后,进行测温定氧,测温定氧完成后,使RH浸渍管降下,RH浸渍管插入钢水中,气体喷管插入炉渣中;
2)向CO气体通道通入还原性气体,通过气体喷管底部气孔7向炉渣中喷吹还原性气体,进行还原反应;
3)RH环流结束后,RH浸渍管上升,气体喷管也随RH浸渍管上升,并停止通入还原性气体。
基于上述的方法,还原性气体与炉渣中FeO、MnO反应,反应方程式为以下①②式,进行还原反应,在CO充足的情况下,在10分钟内可以把炉渣还原至W(FeO+MnO)<2%的水平,其中W(FeO+MnO)为炉渣中FeO和MnO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处理过程中,精炼前期,增大还原性气体流量,保持炉渣不被吹出钢包;精炼中期减小还原性气体流量,使不暴露钢液;精炼后期进一步减小还原性气体流量,保持钢包顶部具有还原性气氛。
本实用新型所述还原性气体为纯CO气体、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或焦炉煤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CO+FeO=Fe+CO2 ①
CO+MnO=Mn+CO2 ②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狭窄的RH精炼工位如何脱除钢包顶渣中的FeO和MnO的难题,相比与在LF精炼工位通过铝粒、碳化钙、碳化硅等脱氧剂脱除钢包顶渣中的FeO和MnO的现有技术,向钢包顶渣中喷吹还原气体的方法成本更低,并且还原气体与炉渣反应属于气液反应,脱氧剂与炉渣的反应属于固液反应,气液反应比固液反应的动力学条件更好,反应更迅速;还原气体的喷吹位置、喷吹量也能达到精细化的操作,这是人工投放脱氧剂的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在RH工位就可以进行脱[N]、脱[H]、脱炉渣中的FeO和MnO、钢水升温操作。对于部分钢种,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后,单用RH精炼炉就可以实现原有LF精炼炉和RH精炼炉相结合的的精炼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能还原钢包顶渣中的FeO和MnO,并可以保持炉渣顶部的还原气氛,起到白渣精炼的效果,对于部分走转炉-LF精炼-RH精炼-连铸工艺的钢种可以省掉LF精炼工艺步骤,降低生产成本。
2、能补偿钢水的散热损失,煤气燃烧放出的热能减少钢水温降,甚至提高钢水温度;并且煤气燃烧提温的温度成本远低于Al的化学反应提温的温度成本,煤气的升温成本约为铝升温成本的1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放大图,放大比例为4:1。
附图标识
1、钢水 2、炉渣 3、气体喷管 4、RH浸渍管
5、CO气体管道 6、气体阀门 7、气孔 8、RH真空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包括RH真空室8以及位于其下方的两个RH浸渍管4,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若干气体喷管3与CO气体通道5;其中,每个RH浸渍管4周围均匀固定分布若干气体喷管3形成气体喷管组,所述气体喷管3可随浸渍管升降;每个气体喷管组中的若干气体喷管3的进气端并联连接于CO气体通道5;所述气体喷管3的底部闭合,并且在距其底部1-2cm的侧壁处开设若干气孔7。浸渍管插入钢水中后,要保证喷吹气孔处于炉渣中,且通过孔洞向炉渣中沿水平方向喷吹还原性气体。每个气体喷管组中设置3~20个气体喷管3。作为优选,所述气体喷管3长度为5~100cm,每个气体喷管3的底部距RH浸渍管的底部上方32~45cm,以保证浸渍管插入钢水中后,喷管底部能插入炉渣中。所述气体喷管材质为耐高温钢管。其中优选地,所述气孔7的数量为1~8个。进一步地,当所述气孔7的数量为2个以上时,所述气孔7均匀设置在气体喷管3的侧壁。所述气孔7的直径为0.5~5cm。在CO气体通道5进气端可以常规设置阀门6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进行RH钢包顶渣还原时,钢包进RH站后,进行测温定氧,测温定氧完成后,使RH浸渍管4降下,RH浸渍管4的底部插入钢水中,例如可以选择钢水液面以下30cm处,气体喷管3插入炉渣中;向CO气体通道5通入还原性气体,通过气体喷管3底部气孔7向炉渣中喷吹还原性气体,进行还原反应;RH环流结束后,RH浸渍管4上升,气体喷管3也随RH浸渍管上升,并关闭阀门6停止通入还原性气体。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向RH钢包顶渣喷吹CO的装置,装置图如图1,在RH浸渍管4周围均匀安装一圈气体喷管3,气体喷管材质为耐高温钢管,气体喷管数量为7个,气体喷管3直径为10cm,气体喷管固定在RH浸渍管四周,气体喷管可随RH浸渍管升降,气体喷管长度为60cm,气体喷管底部在RH浸渍管底部上方约36cm,以保证RH浸渍管的底部插入钢水液面以下30cm处,气体喷管底部能插入炉渣中,气体喷管底部闭合,在距离气体喷管底部2cm的边部位置开4个气孔7,气孔直径为3cm,RH浸渍管的底部插入钢水液面以下30cm处,要保证气孔处于炉渣中,通过孔洞向炉渣中沿水平方向喷吹CO气体。
钢包进RH站后,先进行测温定氧等前期操作,测温定氧完成后,RH浸渍管4降下,RH浸渍管4的底部插入钢水1液面以下30cm处,气体喷管3插入炉渣2中,开通阀门6向炉渣中喷吹转炉煤气,气体与炉渣中FeO、MnO反应,进行还原反应,处理过程中,根据钢种的不同,CO气体流量可调,处理前期,采用大气体流量1000NL/min,要保证炉渣不被吹出钢包,中期气体流量适中,采用500NL/min,要不暴露钢液,后期小气量,采用300NL/min,以保持钢包顶部还原性气氛为目的,RH环流结束后,RH浸渍管上升,气体喷管也随RH浸渍管上升,关闭阀门。精炼结束,炉渣中W(FeO+MnO)由5%降低到1.5%,钢水减少温降5℃,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后,可以采用转炉-RH精炼炉-连铸工艺生产探伤类Q345、Q460、Q690等探伤类宽厚板产品,相比与转炉-LF精炼炉-RH精炼炉-连铸工艺,采用RH直上连铸工艺后降低生产成本约40元/吨钢,经济效益明显,并且产品质量水平稳定,未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向RH钢包顶渣喷吹CO的装置,装置图如图1,在RH浸渍管4周围均匀安装一圈气体喷管3,气体喷管材质为耐高温钢管,气体喷管数量为12个,气体喷管直径为6cm,气体喷管固定在RH浸渍管四周,气体喷管可随RH浸渍管升降,气体喷管长度为50cm,气体喷管底部在RH浸渍管底部上方约38cm,以保证RH浸渍管的底部插入钢水液面以下30cm处,气体喷管底部能插入炉渣中,气体喷管底部闭合,在距离气体喷管底部2cm的边部位置开5个气孔7,气孔直径为2cm,RH浸渍管的底部插入钢水液面以下30cm处,要保证气孔处于炉渣中,通过孔洞向炉渣中沿水平方向喷吹CO气体。
钢包进RH站后,先进行测温定氧等前期操作,然后RH浸渍管4降下,RH浸渍管4的底部插入钢水1液面以下30cm处,气体喷管3插入炉渣2中,开通阀门6向炉渣中喷吹高炉煤气,气体与炉渣中FeO、MnO反应,进行还原反应,处理过程中,根据钢种的不同,CO气体流量可调,处理前期,气体流量1200NL/min,中期气体流量600NL/min,后期气量350NL/min,RH环流结束后,RH浸渍管上升,气体喷管也随RH浸渍管上升,关闭阀门。精炼结束,炉渣中W(FeO+MnO)由6%降低到2%,钢水减少温降6℃,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后,可以采用转炉-RH精炼炉-连铸工艺生产探伤类Q345、Q460、Q690等探伤类宽厚板产品,相比与转炉-LF精炼炉-RH精炼炉-连铸工艺,采用RH直上连铸工艺后降低生产成本约40元/吨钢,经济效益明显,并且产品质量水平稳定,未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向RH钢包顶渣喷吹CO的装置,装置图如图1,在RH浸渍管4周围均匀安装一圈气体喷管3,气体喷管材质为耐高温钢管,气体喷管数量为3个,气体喷管3直径为20cm,气体喷管固定在RH浸渍管四周,气体喷管可随RH浸渍管升降,气体喷管长度为100cm,气体喷管底部在RH浸渍管底部上方约45cm,以保证RH浸渍管的底部插入钢水液面以下30cm处,气体喷管底部能插入炉渣中,气体喷管底部闭合,在距离气体喷管底部2cm的边部位置开8个气孔7,气孔直径为5cm,RH浸渍管的底部插入钢水液面以下30cm处时,要保证气孔处于炉渣中,通过孔洞向炉渣中沿水平方向喷吹CO气体。
钢包进RH站后,先进行测温定氧等前期操作,测温定氧完成后,RH浸渍管4的底部插入钢水1液面以下30cm处,气体喷管3插入炉渣2中,开通阀门6向炉渣中喷吹转炉煤气,气体与炉渣中FeO、MnO反应,进行还原反应,处理过程中,根据钢种的不同,CO气体流量可调,处理前期,采用大气体流量1300NL/min,要保证炉渣不被吹出钢包,中期气体流量适中,采用700NL/min,要不暴露钢液,后期小气量,采用300NL/min,以保持钢包顶部还原性气氛为目的,RH环流结束后,RH浸渍管上升,气体喷管也随RH浸渍管上升,关闭阀门。精炼结束,炉渣中W(FeO+MnO)由8%降低到2%,钢水减少温降8℃,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后,可以采用转炉-RH精炼炉-连铸工艺生产探伤类Q345、Q460、Q690等探伤类宽厚板产品,相比与转炉-LF精炼炉-RH精炼炉-连铸工艺,采用RH直上连铸工艺后降低生产成本约40元/吨钢,经济效益明显,并且产品质量水平稳定,未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向RH钢包顶渣喷吹CO的装置,装置图如图1,在RH浸渍管4周围均匀安装一圈气体喷管3,气体喷管材质为耐高温钢管,气体喷管数量为20个,气体喷管直径为1cm,气体喷管固定在RH浸渍管四周,气体喷管可随RH浸渍管升降,气体喷管长度为5cm,气体喷管底部在RH浸渍管底部上方约2cm,以保证RH浸渍管的底部插入钢水液面以下30cm处时,气体喷管底部能插入炉渣中,气体喷管底部闭合,在距离气体喷管底部1cm的边部位置开1个气孔7,气孔直径为0.5cm,RH浸渍管的底部插入钢水液面以下30cm处时,要保证气孔处于炉渣中,通过孔洞向炉渣中沿水平方向喷吹CO气体。
钢包进RH站后,先进行测温定氧等前期操作,然后RH浸渍管4降下,RH浸渍管4的底部插入钢水1液面以下30cm处,气体喷管3插入炉渣2中,开通阀门6向炉渣中喷吹高炉煤气,气体与炉渣中FeO、MnO反应,进行还原反应,处理过程中,根据钢种的不同,CO气体流量可调,处理前期,气体流量800NL/min,中期气体流量500NL/min,后期气量300NL/min,RH环流结束后,RH浸渍管上升,气体喷管也随RH浸渍管上升,关闭阀门。精炼结束,炉渣中W(FeO+MnO)由4%降低到1.5%,钢水减少温降4℃,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后,可以采用转炉-RH精炼炉-连铸工艺生产探伤类Q345、Q460、Q690等探伤类宽厚板产品,相比与转炉-LF精炼炉-RH精炼炉-连铸工艺,采用RH直上连铸工艺后降低生产成本约40元/吨钢,经济效益明显,并且产品质量水平稳定,未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包括RH真空室(8)以及位于其下方的两个RH浸渍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若干气体喷管(3)与CO气体通道(5);
其中,每个RH浸渍管(4)周围均匀固定分布若干气体喷管(3)形成气体喷管组;每个气体喷管组中的若干气体喷管(3)的进气端并联连接于CO气体通道(5);
所述气体喷管(3)的底部闭合,并且在距其底部1-2cm的侧壁处开设若干气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气体喷管组中设置3~20个气体喷管(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喷管(3)长度为5~100cm,每个气体喷管(3)的底部距RH浸渍管的底部上方32~4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7)的数量为1~8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7)的数量为1~8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7)的数量为2个以上,所述气孔(7)均匀设置在气体喷管(3)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7)的数量为2个以上,所述气孔(7)均匀设置在气体喷管(3)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2、5-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7)的直径为0.5~5c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7)的直径为0.5~5cm。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7)的直径为0.5~5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33521.XU CN205933887U (zh) | 2016-08-01 | 2016-08-01 | 一种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33521.XU CN205933887U (zh) | 2016-08-01 | 2016-08-01 | 一种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33887U true CN205933887U (zh) | 2017-02-08 |
Family
ID=57924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83352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33887U (zh) | 2016-08-01 | 2016-08-01 | 一种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3388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19465A (zh) * | 2016-08-01 | 2016-11-16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及方法 |
-
2016
- 2016-08-01 CN CN201620833521.XU patent/CN20593388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19465A (zh) * | 2016-08-01 | 2016-11-16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及方法 |
CN106119465B (zh) * | 2016-08-01 | 2018-02-16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51070B (zh) | 一种利用co2实现转炉高效提钒的方法 | |
CN108251592B (zh) | 一种极低磷钢的转炉冶炼方法 | |
CN204438744U (zh) | 一种用于液态铜锍吹炼炼铜的顶底吹炼铜炉 | |
CN105420498B (zh) | 一种连续冶金装置和冶金方法 | |
CN104870662A (zh) | 固定式电炉和钢水的生产方法 | |
CN103045793B (zh) | 一种转炉真空冶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0494849C (zh) | 一种顶底复吹真空感应炉 | |
CN107675068A (zh) | 极细铜包钢丝用钢盘条的生产方法 | |
CN2804756Y (zh) | 一种顶底复吹非真空感应炉 | |
CN205933887U (zh) | 一种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 | |
CN105950829B (zh) | 一种rh精炼所用锑线及其加入方法 | |
CN208517458U (zh) | 一种LF炉动态底吹CO2-Ar精炼装置系统 | |
CN1710365A (zh) | 一种顶底复吹非真空感应炉 | |
CN203080002U (zh) | 一种转炉真空冶炼装置 | |
EP2673387B1 (en) | Direct smelting process | |
CN202380038U (zh) | 一种底部吹气式铁水罐 | |
CN106119465B (zh) | 一种保持rh钢包顶渣还原性的装置及方法 | |
CN205803524U (zh) | 一种模拟转炉熔池高温反应区的水力学实验装置 | |
CN206736297U (zh) | 一种真空循环冶炼装置、中频感应熔炼炉系统 | |
CN107043844B (zh) | 一种中频感应熔炼炉系统及方法 | |
CN208995525U (zh) | 一种带感应加热的单嘴真空精炼炉 | |
CN105734198A (zh) | 一种电转炉冶炼含磷耐候钢的制备方法 | |
CN205741092U (zh) | Rh真空室深熔池底部槽结构 | |
CN206986259U (zh) | 一种采用液体还原剂进行铜渣贫化的装置 | |
CN104673949A (zh) | 确定大型高炉开炉出第一炉铁累积风量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