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单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通道单管。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净水产品作为健康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净水行业也随之在高速地发展。自来水通常通过过滤系统过滤后得到纯净的净化水。为了避免过滤系统过滤过程的等待,现有技术中的净水设备通常设置有过滤系统、储水机构和水龙头及其它连接管路等。自来水通过过滤系统过滤后成为净化水存储于储水装置,使用时可以从储水装置取水由水龙头排出,避免了过滤系统过滤过程中导致的使用者等待的问题。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储水机构往往与空气接触,由于与空气接触的原因,储水机构中的净化水容易存现细菌污染,无法满足对净化水的更高要求。在采用密封的水袋作为储水机构时,往往需要两根单管分别与水袋的入水口、出水口连接,这种方式不仅装配复杂,而且容易出现内部的水管划破或者划损水袋。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双通道单管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双通道单管,该双通道单管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不易损坏外部储水袋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双通道单管,所述双通道单管呈U型结构,所述双通道单管设置有依次连通的进水管段、漏水管段和出水管段,所述进水管段的一端作为所述双通道单管的入水端口,所述出水管段的一端作为所述双通道单管的出水端口,所述漏水管段设置有开口。
上述开口位于所述漏水管段的内侧位置。
上述出水管段设置有多个通孔。
上述通孔尺寸相同或者部分通孔的尺寸不相同。
上述通孔的孔径为1-5mm。
优选的,多个通孔呈等间距从上而下分布于所述出水管段。
另一优选的,上述出水管段上的通孔在越靠近出水口位置排列越密集。
进一步的,上述双通道单管呈轴对称结构。
优选的,上述双通道单管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双通道单管,所述双通道单管呈U型结构,所述双通道单管设置有依次连通的进水管段、漏水管段和出水管段,所述进水管段的一端作为所述双通道单管的入水端口,所述出水管段的一端作为所述双通道单管的出水端口,所述漏水管段设置有开口。该双通道单管,直接装配于储水袋,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不易损坏外部储水袋的特点。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通道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有本实用新型双通道单管的储水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有图2的储水袋的净水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具有双通道单管的储水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包括:
自来水进水管100、
过滤系统200、
储水袋300、
袋体310、入水口320、出水口330、
双通道单管340、
进水管段341、漏水管段343、出水管段342、开口344、
入水端口321、出水端口331、
通孔350、
盖体360、
排水管400、
第一管路500、第一接口510、
第二管路600、第二接口61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双通道单管340,如图1所示,双通道单管340呈U型结构,双通道单管340设置有依次连通的进水管段341、漏水管段343和出水管段342。其中,进水管段341的一端作为该双通道单管340的入水端口321,出水管段342的一端作为双通道单管340的出水端口331。双通道单管340呈轴对称结构,双通道单管340为一体成型结构。
漏水管段343设置有开口344,开口344位于漏水管段343的内侧位置。当该双通道单管340装配于储水袋300时,从储水袋300入水口320进入入水端口321的净化水沿着进水管段341流入,由漏水管段343的开口344流出进入储水袋300中,储水袋300中的水则通过出水管段342流出。进水管段341和出水管段342被漏水管段343的开口344分开。
出水管段342上还设置有多个通孔350。本实施例中,通孔350尺寸相同,350的孔径为1-5mm。多个通孔350呈从上而下均匀分布于出水管340。出水管段340设置有通孔350,在出水时,储水袋内上部的气体及部分水可以先从通孔350进入排水管并由出水口330排出,能够调节储水袋水袋300内空气、水的排出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通孔350的尺寸也可以设置为不相同,通孔350的孔径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灵活设置。
该双通道单管340,是这样使用的,如图2所示,将双通道单管340装配于储水袋300内,进水管段341的一端作为该双通道单管340的入水端口321,出水管段342的一端作为双通道单管340的出水端口331。入水端口321与储水袋300的入水口320密封连接,出水端口331与储水袋300的出水口330密封连接,也可以直接将入水端口321、出水端口331作为储水袋300的入水口320和出水口330。储水袋300的袋体310除不与外部大气连通。
采用一根双通道单管340作为净化水进入排出的通道,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特点。同时使用双通道单管340,能够避免管体对储水袋300的袋体310造成划伤破损,具有储水袋300使用可靠性高,寿命长等特点。在出水管段342设置通孔350,在出水时,储水袋300内上部的气体及部分水可以先从通孔350进水水管并由出水口330排出。
故本实用新型的双通道单管340能够调节内部空气和水的排出顺序,具有结构简单、不伤储水袋300的特点。
图3是具有本实施例的双通道单管340的一种净水设备的结构图,净水设备设置有过滤系统200、单管双通道储水袋300和排水管400,储水袋300连接于过滤系统200与排水管400之间的管路。
过滤系统200的入水口320与自来水进水管100密封连通,过滤系统200的净化水出水口330与储水袋300的入水口320密封连通,储水袋300的出水口330与排水管400密封连通。
该净水设备,由于过滤系统200的净化水出水口330通过管路直接与储水袋300的入水口320密封连通,储水袋300的出水口330与排水管400也是密封连通。过滤系统200的净化水直接通入储水袋300中而不与外部空气接触。储水袋300的体积根据内部存储的净化水的体积而发生胀大或者缩小变化,整个过程中储水袋300内的净化水都不与外部空气接触,能够有效保障净化水的水质。出水管段340设置有通孔350,在出水时,储水袋内上部的气体及部分水可以先从通孔350进入排水管并由出水口330排出,能够调节储水袋300内空气、水的排出顺序。
过滤系统200与储水袋300的入水口320之间的管路为第一管路500,第一管路5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口510,储水袋300的出水口330与排水管400之间的管路为第二管路600,第二管路60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口610。储水袋300的入水口320与第一接口510螺纹匹配连接,储水袋300的出水口330与第二接口610螺纹匹配连接。通过第一接口510、第二接口610,可以方便地将储水袋300拆卸下来。由于储水袋300长期使用中,容易出现老化或者其它因素导致的需要更换时,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方便储水袋300随时拆卸,具有拆卸方便,使用简单的特点。此外,拆卸式结构,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拆卸使用,如可以将盛有净化水的储水袋300拆卸下来,作为移动水源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储水袋300的入水口320与第一接口5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里的螺纹匹配连接,也可以选择其它连接方式。储水袋300的出水口330与第二接口6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螺纹连接,也可以选择其它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起到水质过滤作用的过滤系统200均适用于本实施例的净水设备,过滤系统200包括的各级滤芯及连接管路在此不一一赘述。与排水管400连接的出水阀、水龙头等也是作为净水设备本领域公知的常识,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灵活装配,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同样,构成净水设备必须的阀门,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灵活设置,在此不一一赘述。
实施例2。
一种双通道单管340,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另一优选的,出水管段342上的通孔350在越靠近出水口330位置排列越密集,便于在使用时将水袋上部的气体及时排出。
图4是具有该双通道单管340的一种水袋,该储水袋300与图2相比,还设置有盖体360,袋体310与盖体360密封连接,入水口320和出水口330则设置于盖体360。具体的,袋体310与盖体360密封焊接。
具体的,入水口320设置有用于与管路以可拆卸方式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出水口330设置有用于与管路以可拆卸方式连接的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设置为螺纹或者卡扣件,第二连接端设置为螺纹或者卡扣件。以方便将储水袋300装配或者取出,便于使用。
该结构的储水袋300,便于装配使用,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