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28190U - 砂光机 - Google Patents

砂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28190U
CN205928190U CN201620748734.2U CN201620748734U CN205928190U CN 205928190 U CN205928190 U CN 205928190U CN 201620748734 U CN201620748734 U CN 201620748734U CN 205928190 U CN205928190 U CN 205928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work chassis
guide plate
chassis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487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毋宏兵
孙开军
余鸿东
陆俊
吴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487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28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28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2819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光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驱动电机与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输出轴转动;工作底盘,设于机壳一端,输出轴与工作底盘连接以带动工作底盘转动;风扇,设于机壳内,并安装于输出轴,风扇包括风扇主体,风扇主体远离工作底盘一侧设有上叶轮;其中,机壳内设有经过上叶轮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向工作底盘方向延伸,散热通道包括进风口与出风口,上叶轮位于进风口,出风口相对上叶轮更靠近工作底盘。上述砂光机,由于用于散热的散热通道向工作底盘方向延伸,出风口相对上叶轮更靠近工作底盘,因此增大了该砂光机的持握面积。操作者可从侧向持握设有风扇的机壳,而无需接触散热通道的出风口。

Description

砂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砂光机。
背景技术
砂光机作为一种常用手持电动工具,广泛应用于墙面或地面的打磨。砂光机的工作底盘上设有砂纸等磨砂材料,工作底盘与驱动装置连接。工作时,驱动装置驱动工作底盘装置,从而使贴附的砂纸相应转动,对需要打磨的工件表面继续打磨,使之光滑平整。
目前,随着客户对电动工具的持握舒适性与便携性的不断提高,在保证打磨效率的前提下,砂光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而方便持握及携带。而由于砂光机的结构缺陷,砂光机的体积过小会影响砂光机的散热效果,从而不利于砂光机的稳定工作,并给操作者的持握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砂光机体积减小而影响散热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缩小体积而不影响散热的砂光机。
一种砂光机,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驱动电机与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
工作底盘,设于所述机壳一端,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工作底盘连接以带动所述工作底盘转动;及
风扇,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机壳内,并安装于所述输出轴,所述风扇包括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远离所述工作底盘一侧设有上叶轮;
其中,所述机壳内设有经过所述上叶轮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向所述工作底盘方向延伸,所述散热通道包括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上叶轮位于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相对所述上叶轮更靠近所述工作底盘。
上述砂光机,不同于现有技术中散热通道与风扇平行的设置,由于用于散热的散热通道向工作底盘方向延伸,出风口相对上叶轮更靠近工作底盘,因此增大了该砂光机的持握面积。操作者可从侧向持握设有风扇的机壳,而无需接触散热通道的出风口,从而避免因遮挡出风口而使该砂光机难以散热,提高该砂光机的持握舒适度,并使该砂光机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设有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一端间隔设于所述上叶轮一侧,另一端向远离所述风扇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并逐渐靠近所述工作底盘,以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板呈弧形,且所述第一导向板朝所述工作底盘方向弯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板在所述工作底盘方向的投影尺寸大于所述上叶轮在所述工作底盘方向的投影尺寸,所述第一导板靠近所述工作底盘的一端比所述上叶轮更靠近所述工作底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还包括下叶轮,所述下叶轮设于所述风扇主体靠近所述工作底盘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砂光机还包括集尘装置,所述机壳内设有穿过所述下叶轮的集尘通道,所述集尘通道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集尘装置,所述散热通道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集尘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设有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一端间隔设于所述上叶轮一侧,另一端向远离所述风扇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并逐渐靠近所述集尘通道,以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板自靠近所述风扇一端向所述集尘通道倾斜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通道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与所述工作底盘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一端间隔设于所述上叶轮一侧,另一端向所述工作底盘方向延伸至所述机壳靠近所述工作底盘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第三导向板与设于所述第三导向板一端的第四导向板,所述第三导向板一端间隔设于所述上叶轮一侧,另一端向所述工作底盘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导向板一端靠近所述第三导向板,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机壳靠近所述工作底盘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向板成弧形并向所述工作底盘弯曲延伸。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砂光机的剖视图;
图2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砂光机的剖视图;
图3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砂光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砂光机100,包括机壳20、风扇40与工作底盘60。工作底盘60上安装有砂纸等装置,操作者可从侧向持握机壳20以控制该砂光机100,通过工作底盘60与工件接触以对工件进行打磨。
具体地,机壳20内设有驱动电机21与连接于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22,驱动电机21用于驱动输出轴22转动。工作底盘60设于机壳20一端,输出轴22与工作底盘60连接以带动工作底盘60转动,用于打磨被加工工件。风扇40设于机壳20内,并安装于输出轴22,从而可在输出轴22的带动下转动。风扇40包括风扇主体42,风扇主体42远离工作底盘60的一侧设有上叶轮44。其中,机壳20设有经过风扇40的上叶轮44的散热通道23,且该散热通道23向工作底盘60方向延伸,包括进风口与出风口,上叶轮44位于进风口,出风口相对上叶轮44更靠近工作底盘60。
上述砂光机100,不同于现有技术中散热通道与风扇平行的设置,由于用于散热的散热通道23向工作底盘60方向延伸,出风口相对上叶轮44更靠近工作底盘60,因此增大了该砂光机100的持握面积。操作者可从侧向持握设有风扇40的机壳20,而无需接触散热通道23的出风口,从而避免因遮挡出风口而使该砂光机100难以散热,提高该砂光机100的持握舒适度,并使该砂光机100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及图3,风扇40还包括下叶轮46,下叶轮46设于风扇主体42靠近工作底盘60的一侧。上叶轮44用于在风扇40旋转时产生冷却驱动电机21的吸风风压,从而使用于冷却驱动电机21的外界气体从机壳20远离工作底盘60的一端被吸入机壳20内,冷却气流穿过驱动电机21以带走驱动电机21产生的热量,最终通过散热通道排出机壳20,从而将驱动电机21产生的热量排出砂光机100。下叶轮46用于在风扇40旋转时产生吸尘的吸尘风压,从而通过工作底盘60上开设的吸尘口62吸收砂光机100打磨时产生的粉尘,避免打磨产生的粉尘在外界环境中扩散而污染环境,并影响操作者的健康。
具体地,所述机壳设有第一导向板24。第一导向板24一端间隔设于上叶轮44一侧,另一端向远离风扇40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并逐渐靠近工作底盘60,以形成散热通道23。如此,该砂光机100通过第一导向板24引导气流流动,携带驱动电机21产生的热量从散热通道23排出。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板24呈弧形,且第一导向板24朝工作底盘60方向弯曲,从而使气流沿第一导向板24平滑地转出机壳20,具有较好的散热效率。
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散热通道与风扇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扩大了机壳20远离工作底盘60一端至散热通道23的出风口的距离,从而增大了该砂光机100的机壳20的可持握面积,避免操作者侧向持握砂光机100机壳20时挡住散热通道23的出风口而影响散热。
更进一步地,第一导板24在工作底盘60方向的投影尺寸大于上叶轮44在工作底盘60方向的投影尺寸且该第一导板24靠近工作底盘60的一端比上叶轮44更靠近工作底盘60,从而覆盖上叶轮44以将上叶轮44收容于机壳20内,避免上叶轮44暴露在外界环境中。
如图2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砂光机100包括集尘装置(图未示)。机壳20内设有穿过下叶轮46的集尘通道27,集尘通道27的出风口连通集尘装置。该砂光机100工作时产生的粉尘通过该被吸入该集尘通道27,并通过集尘通道27进入集尘装置内,从而实现加工粉尘的清洁回收,保护环境的同时可避免粉尘影响操作者的健康。散热通道23的出风口与集尘通道27连通,如此,散热通道23内的气流可经过集尘通道27而进入集尘装置中,从而使散热通道23中的气流可顺畅排出砂光机100,而无需在机壳20上开设其它出风口,在简化了该砂光机100的结构的同时,达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且避免影响操作者的持握舒适度。
具体地,机壳20设有第二导向板25,第二导向板25一端间隔设于上叶轮44一侧,另一端向远离风扇40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并逐渐靠近集尘通道27,以形成散热通道23。如此,通过第二导向板25引导气流流动,使驱动电机21产生的热量从散热通道23排入集尘通道27中,而避免从机壳20侧壁直接排入外界环境,影响操作者的持握舒适度与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导向板25自靠近风扇40一端向集尘通道27倾斜延伸,从而引导气流快速进入集尘通道27,具有较好的散热效率。
如图3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散热通道23向工作底盘60方向延伸,散热通道23的出风口位于机壳20与工作底盘60之间,气流可从机壳20与工作底盘60之间排入外界环境,从而使操作者侧向持握机壳20任一部位,而不会受到散热通道23的出风口的干扰。
具体地,机壳20设有导向结构26,导向结构26一端间隔设于上叶轮44一侧,另一端向工作底盘60方向延伸至机壳20靠近工作底盘60一端,从而引导气流从机壳20与工作底盘60之间排出。
更具体地,导向结构26包括第三导向板262与设于第三导向板262一端的第四导向板264。第三导向板262一端间隔设于上叶轮44一侧,另一端向工作底盘60的方向延伸,第四导向板264一端靠近第三导向板262,另一端延伸至机壳20靠近工作底盘60一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导向板262呈弧形并向工作底盘60方向弯曲,第四导向板264与工作底盘60大致垂直,从而将气流快速且平滑地导向工作底盘60与机壳20之间,从而使散热通道23的出风口远离操作者的持握部分。
上述砂光机100,设有经过风扇40的上叶轮44的散热通道23且该散热通道23的出风口相对设有上叶轮44的进风口更靠近工作底盘60,从而扩大了该砂光机100的机壳20的可持握面积,避免操作者侧向持握机壳20时遮挡出风口而影响散热,从而避免机壳20温度过高而影响持握舒适度与砂光机100的工作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砂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驱动电机与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
工作底盘,设于所述机壳一端,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工作底盘连接以带动所述工作底盘转动;及
风扇,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机壳内,并安装于所述输出轴,所述风扇包括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远离所述工作底盘一侧设有上叶轮;
其中,所述机壳内设有经过所述上叶轮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向所述工作底盘方向延伸,所述散热通道包括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上叶轮位于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相对所述上叶轮更靠近所述工作底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有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一端间隔设于所述上叶轮一侧,另一端向远离所述风扇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并逐渐靠近所述工作底盘,以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呈弧形,且所述第一导向板朝所述工作底盘方向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板在所述工作底盘方向的投影尺寸大于所述上叶轮在所述工作底盘方向的投影尺寸,所述第一导板靠近所述工作底盘的一端比所述上叶轮更靠近所述工作底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下叶轮,所述下叶轮设于所述风扇主体靠近所述工作底盘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光机还包括集尘装置,所述机壳内设有穿过所述下叶轮的集尘通道,所述集尘通道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集尘装置,所述散热通道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集尘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有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一端间隔设于所述上叶轮一侧,另一端向远离所述风扇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并逐渐靠近所述集尘通道,以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板自靠近所述风扇一端向所述集尘通道倾斜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与所述工作底盘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一端间隔设于所述上叶轮一侧,另一端向所述工作底盘方向延伸至所述机壳靠近所述工作底盘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第三导向板与设于所述第三导向板一端的第四导向板,所述第三导向板一端间隔设于所述上叶轮一侧,另一端向所述工作底盘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导向板一端靠近所述第三导向板,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机壳靠近所述工作底盘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板成弧形并向所述工作底盘弯曲延伸。
CN201620748734.2U 2016-07-15 2016-07-15 砂光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28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8734.2U CN205928190U (zh) 2016-07-15 2016-07-15 砂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8734.2U CN205928190U (zh) 2016-07-15 2016-07-15 砂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28190U true CN205928190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8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48734.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28190U (zh) 2016-07-15 2016-07-15 砂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281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7958A (zh) * 2016-07-15 2018-01-2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砂光机
EP3785850A1 (en) * 2019-08-26 2021-03-03 Lake Country Tool, LLC Cooling device for a rotating polishing disk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7958A (zh) * 2016-07-15 2018-01-2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砂光机
CN107617958B (zh) * 2016-07-15 2023-12-08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砂光机
EP3785850A1 (en) * 2019-08-26 2021-03-03 Lake Country Tool, LLC Cooling device for a rotating polishing disk
US11685016B2 (en) 2019-08-26 2023-06-27 Lake Country Tool, Llc Cooling device for a rotating polishing disk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5096B2 (en) Dust-proof structure for machine tools
CN213659391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CN202498447U (zh) 一种吸尘式砂光机的吸尘装置
CN205928190U (zh) 砂光机
US7131894B1 (en) Grinding machine with a dust collecting device
CN201776673U (zh) 砂光机
US8714281B2 (en) Bidirectional cross airflow machine tool
CN208147614U (zh) 用于研磨水溶性晶体镜片的立式研磨机
CN102233533A (zh) 砂光机
CN209062860U (zh) 一种磨床除尘机构
CN203266421U (zh) 一种打磨装置
CN206200673U (zh) 角磨机
CN107617958A (zh) 砂光机
CN207480263U (zh) 一种学生实验用物理打磨机
CN206690029U (zh) 动力工具及其吹尘部件
CN207309589U (zh) 无尘打磨机的吸风罩
CN211681445U (zh) 一种偏心装置及设有该偏心装置的电动工具
CN211565462U (zh) 一种金属棒材打磨设备
CN108789065A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金属打磨装置
EP3059049B1 (en) Electric handheld sanding tool providing improved cooling efficiency
CN208854442U (zh) 一种机械打磨装置
CN208156599U (zh) 一种计算机内部除尘装置
TW201300197A (zh) 雙向交叉氣流工具機
TWM605546U (zh) 電動研磨機
CN204954511U (zh) 一种用于磁性元件的无心磨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