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24187U - 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 - Google Patents

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24187U
CN205924187U CN201620341847.0U CN201620341847U CN205924187U CN 205924187 U CN205924187 U CN 205924187U CN 201620341847 U CN201620341847 U CN 201620341847U CN 205924187 U CN205924187 U CN 205924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ectrum
nerve root
sleeve pipe
service aisle
scope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418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强
侯伟光
刘煊文
李宁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3418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24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24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2418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改善了现有椎间盘手术浪费人力、风险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套管,设置于套管内壁的导向槽,以及可拆卸安装在导向槽内且能够伸出套管的拨片。本实用新型可在将神经根拨开,而且只需医生一个人便能够做到,无需他人帮助,一人即可完成拨开神经根和后续的手术操作,大大地减少了人力;同时由于能够独自完成,就避免了两个人操作相互影响的问题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Description

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
背景技术
椎间盘镜技术(MED)是一种经后路椎板间隙的腰椎内窥镜手术,其特点是在内窥镜辅助下通过一个直径1.5~18cm的工作通道完成全部手术操作。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光学纤维将光束传到内窥镜物镜前端,照亮被观察物体,然后依靠透镜的成像、放大以获得清晰的图像,从而观察深部微小病变。本系统具有高度清晰的观察性能、灵活稳定的固定装置和精心设计的手术器械,便于医生顺利、高效地开展治疗。
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为了能够显现突出的椎间盘,需要将神经根拨到一侧,为医生提供更大的视野和操作空间,以及降低手术风险;可是目前的进行手术时,都需要有人帮忙将神经根拨到一边,然后由医生进行手术;这样操作浪费了人力,同时两人操作互相影响,效率不高,而且风险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包括套管,设置于套管内壁的导向槽,以及可拆卸安装在导向槽内且能够伸出套管的拨片。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导向槽为设置于套管内壁的凹槽。采用此种方式时,所述拨片位于凹槽内,且可相对凹槽来回移动;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可设置成“U”型,也可设置为梯形。
进一步地,可在凹槽内设置阻挡件,从而能够阻挡拨片脱离凹槽。
作为另一种选择,所述导向槽由两个设置于套管内壁的挡条构成;两个挡板之间留有供拨片来回运动的间隙。通过设置两个挡条,能够将拨片卡在其内,一方面为拨片导向,另一方面能够卡紧拨片,避免其向套管中心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挡条一侧还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两个挡条相对的一侧。该挡块能够进一步地的阻挡拨片向套管中心偏移,从而避免在进行手术时影响医务人员操作。
再进一步地,所述拨片的底端端部为圆弧状,顶端设有与拨片相连的手持部。将拨片第端端部设置为圆弧状,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拨片底端伤害组织或神经根。设置手持部是为了方便将拨片安装到导向槽内,以及方便将拨片从导向槽内取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拨片横截面为弧形。通过将拨片设置成弧形,能够与套管内壁相匹配,更方便进出套管,同时在拨动神经根时,是圆弧面与神经根接触,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拨片伤害神经根。
另外,所述拨片的底端为弧形状。通过将底端设置成弧形状,能够更好的阻止神经根出现在套管口处,同时在拨动神经根时,该神经根处于弧形处,从而在拨动过程中,能够防止神经根与拨片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拨片上部的一侧还设有与拨片相连的卡条;所述拨片与卡条之间存在间隙。该卡条能够进一步地固定拨片,固定时套管壁正好位于拨片与卡条之间,卡条则会夹住套管,从而从另一处将拨片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提高了拨片的稳定性。
再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外壁套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由套接于套管外壁上的套环和与套环相连的连接头组成。该固定件是用于将套管与外部设备进行固定,从而方便后续进行操作,主要是通过连接头与外部设备或支架进行连接,这样就能够固定套管位置,为医生手术提高方便。
另外,所述套管外壁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卡圈;所述套环位于两个卡圈之间。该卡圈是为了限制套环相对套管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在将神经根拨开,而且只需医生一个人便能够做到,无需他人帮助,一人即可完成拨开神经根和后续的手术操作,大大地减少了人力;同时由于能够独自完成,就避免了两个人操作相互影响的问题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另外,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器械不会碰触到神经根,确保了神经根的安全,从而确保了整个手术的安全性,极大地减低了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套管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套管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套管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套管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套管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套管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拨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拨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拨片的结构示意图三。
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套管,2-拨片,3-凹槽,4-挡条,5-挡块,6-手持部,7-卡条,8-套环,9-连接头,10-卡圈,11-阻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包括套管1,设置于套管内壁的导向槽,以及可拆卸安装在导向槽内且能够伸出套管的拨片2。其中,所述导向槽为设置于套管内壁的凹槽3。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套管伸入到人体组织内,具体伸入到需要进行手术处,然后将拨片沿着凹槽插入套管内,并且从套管端部伸出,这样就能够通过拨片将神经根拨动到套管管口一侧,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则不会触碰到神经根,这样就很好的起到了保护神经根的作用。而且通过在套管上设置拨片,医生能够自己一个人完成拨开神经根和操作手术,无需他人帮忙,大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
值得说明的是,导向槽是沿套管轴向设置的,并且一直延伸至套管的两端。而且拨片插入凹槽内,不会向套管中心偏移,因为拨片的宽度与凹槽的宽度相匹配。
如图8,本实施例的拨片底端端部为圆弧状,顶端设有与拨片相连的手持部6。通过设置手持部,医生在进行操作时,能够轻松的将拨片插入到导向槽内,也可轻松的将拨片从导向槽内取出。另外,拨片底端端部为圆弧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拨片对神经根的伤害,因为与神经根接触处是圆弧形的,故而不会受到伤害。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阻挡件11。通过设置阻挡件,能够进一步地阻止拨片向套管中心偏移。双从保险,使得在手术时,拨片能够更好的起到拨开神经根,保护神经根的作用。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包括套管1,设置于套管内壁的导向槽,以及可拆卸安装在导向槽内且能够伸出套管的拨片2。其中,所述导向槽由两个设置于套管内壁的挡条4构成;两个挡板之间留有供拨片来回运动的间隙。
通过上述装置,拨片则是插入到两个挡条之间,通过挡条将拨片进行固定。该实施例的挡条相互平行,由于挡条之间的距离与拨片的宽度相匹配,故而挡条能够很好的将拨片进行固定,同时能够防止拨片向套管中心偏移。
值得说明的是,挡条是沿套管轴向设置的,可以一直延伸至套管的两端,也可只设置一端,只要能够起到固定拨片和导向即可。
具体地,所述套管外壁套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由套接于套管外壁上的套环8和与套环相连的连接头9组成。所述套管外壁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卡圈10;所述套环位于两个卡圈之间。
通过设置套环和连接头,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套管与外部设备或者支架进行固定,当将套管位置调整好后,只需通过连接头与外部设备或者支架进行固定,此时套管变固定不动,这是医生即可进行手术操作。
如图8,本实施例的拨片底端端部为圆弧状,顶端设有与拨片相连的手持部6。通过设置手持部,医生在进行操作时,能够轻松的将拨片插入到导向槽内,也可轻松的将拨片从导向槽内取出。另外,拨片底端端部为圆弧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拨片对神经根的伤害,因为与神经根接触处是圆弧形的,故而不会受到伤害。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挡条一侧还设有挡块5;所述挡块位于两个挡条相对的一侧。通过设置挡块,能够进一步地阻止拨片向套管中心偏移。双从保险,使得在手术时,拨片能够更好的起到拨开神经根,保护神经根的作用。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两个挡条不是相互平行,而是存在一定角度,具体的是靠近套管中心一端较窄,靠近套管内壁的一端较宽。这样设置,就形成了一个横截面为梯形的导向槽,当拨片插入后,由于靠近套管中心的一端较窄,此时拨片则不会偏向套管中心,而且挡条能够很好的起到固定拨片的作用。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所述挡条一侧还设有挡块5;所述挡块位于两个挡条相对的一侧。通过设置挡块,能够进一步地阻止拨片向套管中心偏移。双从保险,使得在手术时,拨片能够更好的起到拨开神经根,保护神经根的作用。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拨片底端端部为圆弧状,顶端设有与拨片相连的手持部6。通过设置手持部,医生在进行操作时,能够轻松的将拨片插入到导向槽内,也可轻松的将拨片从导向槽内取出。另外,拨片底端端部为圆弧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拨片对神经根的伤害,因为与神经根接触处是圆弧形的,故而不会受到伤害。而且本实施的拨片横截面为弧形,通过将拨片设置成弧形,能够与套管内壁相匹配,更方便进出套管,同时在拨动神经根时,是圆弧面与神经根接触,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拨片伤害神经根。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包括套管1,设置于套管内壁的导向槽,以及可拆卸安装在导向槽内且能够伸出套管的拨片2。其中,所述导向槽由两个设置于套管内壁的挡条4构成;两个挡板之间留有供拨片来回运动的间隙。
通过上述装置,拨片则是插入到两个挡条之间,通过挡条将拨片进行固定。该实施例的挡条相互平行,由于挡条之间的距离与拨片的宽度相匹配,故而挡条能够很好的将拨片进行固定,同时能够防止拨片向套管中心偏移。
值得说明的是,挡条是沿套管轴向设置的,可以一直延伸至套管的两端,也可只设置一端,只要能够起到固定拨片和导向即可。
具体地,所述套管外壁套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由套接于套管外壁上的套环8和与套环相连的连接头9组成。所述套管外壁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卡圈10;所述套环位于两个卡圈之间。
通过设置套环和连接头,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套管与外部设备或者支架进行固定,当将套管位置调整好后,只需通过连接头与外部设备或者支架进行固定,此时套管变固定不动,这是医生即可进行手术操作。
而且,医生在进行手术时,一个人即可完成拨开神经根和进行手术操作,无需像现有情况,需要有人帮助进行过神经根的拨开,而且在手术进行过程中,该助手需要一直拨开神经根;采用本实用新型则无需助手,大大地减少了人力成本。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所述拨片的底端为弧形状。通过将底端设置成弧形状,能够更好的阻止神经根出现在套管口处,同时在拨动神经根时,该神经根处于弧形处,从而在拨动过程中,能够防止神经根与拨片分离。
实施例8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所述拨片上部的一侧还设有与拨片相连的卡条7;所述拨片与卡条之间存在间隙。该卡条能够进一步地固定拨片,固定时套管壁正好位于拨片与卡条之间,卡条则会夹住套管,从而从另一处将拨片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提高了拨片的稳定性。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设置于套管内壁的导向槽,以及可拆卸安装在导向槽内且能够伸出套管的拨片(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为设置于套管内壁的凹槽(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由两个设置于套管内壁的挡条(4)构成;两个挡板之间留有供拨片来回运动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条一侧还设有挡块(5);所述挡块位于两个挡条相对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的底端端部为圆弧状,顶端设有与拨片相连的手持部(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横截面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的底端为弧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上部的一侧还设有与拨片相连的卡条(7);所述拨片与卡条之间存在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外壁套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由套接于套管外壁上的套环(8)和与套环相连的连接头(9)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外壁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卡圈(10);所述套环位于两个卡圈之间。
CN201620341847.0U 2016-04-21 2016-04-21 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24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1847.0U CN205924187U (zh) 2016-04-21 2016-04-21 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1847.0U CN205924187U (zh) 2016-04-21 2016-04-21 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24187U true CN205924187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34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41847.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24187U (zh) 2016-04-21 2016-04-21 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2418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3024A (zh) * 2016-04-21 2016-09-28 周强 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
CN108635058A (zh) * 2018-07-16 2018-10-12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一种胫骨后侧血管神经保护器
CN110522405A (zh) * 2019-08-30 2019-12-03 江苏邦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骨科用保护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3024A (zh) * 2016-04-21 2016-09-28 周强 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
CN105963024B (zh) * 2016-04-21 2019-01-18 周强 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
CN108635058A (zh) * 2018-07-16 2018-10-12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一种胫骨后侧血管神经保护器
CN110522405A (zh) * 2019-08-30 2019-12-03 江苏邦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骨科用保护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27268C (en) Endoscopic instrumentation with working channel
CN205924187U (zh) 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
US4306547A (en) Rigid fiberoptic laryngoscope
US10226167B2 (en) Laser video endoscope
US11337598B2 (en) Laser video endoscope
AU2007210191A1 (en)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an airway tube into the trachea having visualization capability and methods of use
US20090105534A1 (en) Endoscopic treatment instrument
TW201021755A (en) Guiding device for use with laryngoscope
RU2006137467A (ru) Сменный комплект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с эндоскопом
CN103561633A (zh) 腹腔镜系统
JP2012523924A (ja) ビデオ喉頭鏡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EP0498115A1 (en) Portable arthroscope with disposable probe
CN103932656A (zh) 一种内窥镜组件及医疗设备
US10463244B2 (en) Proctoscope
DE59409123D1 (de) Endoskopisches instrumentarium
US20110282139A1 (en) Laser Video Endoscope
CN209951215U (zh) 一种咽喉部内镜手术装置
CN215128274U (zh) 转向控制机构、内窥镜和医用检查装置
US20130204083A1 (en) Sheathless arthroscope and system
KR102183544B1 (ko) 내시경 일체형의 일회용 경막외 수술 장치
CN216754407U (zh) 一种可拆卸的一次性内窥镜
CN218651951U (zh) 可视化穿刺引流装置
CN105963024B (zh) 神经根保护性内镜工作通道
Alon et al. Instrumentation in endoscopic laryngeal surgery
JPH06510678A (ja) 画像伝送装置を備えた歯科用ハンドピー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