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22309U - 自动渗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渗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22309U
CN205922309U CN201620684390.3U CN201620684390U CN205922309U CN 205922309 U CN205922309 U CN 205922309U CN 201620684390 U CN201620684390 U CN 201620684390U CN 205922309 U CN205922309 U CN 205922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er tube
inner tube
irrigation system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843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敬华
孙培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ohua Hongt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aa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hua Hongt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hua Hongt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aa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hua Hongt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843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22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22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223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渗灌系统,包括:输水管;渗灌管路,其水平埋于地下25‑35cm处,并与所述输水管连通,用于向地下通入灌溉水;其中,所述渗灌管路包括内管、外管及具有吸水性的填充物,其中所述内管套设在所述外管内部,所述内管与所述输水管连接,且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形成一定的容置空间,所述填充物填充在该容置空间内,构成储水单元。

Description

自动渗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渗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置在地下并可重复使用的用于对地块自动渗灌的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农作物灌溉普遍采用沟灌、漫灌或滴灌方式灌溉,但是,现有的沟灌、漫灌、和滴灌技术都是地上进行灌溉,水分从土壤或基质表面进入土壤,灌溉水会排除土壤内的空气,造成土壤板结、植物根系缺氧,根系活性低,发根能力差、根量少。此外,沟灌、漫灌会使大量水分渗入地下深层,而随着水分的下渗,大量水溶性肥料随水流失,进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源。因此,现有的灌溉技术不但造成灌溉水和肥料的大量流失,而且破坏生态环境。
现有的渗灌技术中,渗灌设施较为复杂,且存在供水量小、易堵塞、不易维护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埋入地下的可重复使用的渗灌设施,能够进行一次渗灌保证作物较长时间的需水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外双管设置的渗灌管路,能够方便对渗灌管路进行维护,防止堵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渗灌系统,包括:
输水管;
渗灌管路,其水平埋于地下25-35cm处,并与所述输水管连通,用于向 地下通入灌溉水;
其中,所述渗灌管路包括内管、外管及具有吸水性的填充物,其中所述内管套设在所述外管内部,所述内管与所述输水管连接,且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形成一定的容置空间,所述填充物填充在该容置空间内,构成储水单元;
此外,所述内管壁上分布有多个透水孔,所述外管的上部及至少一面侧壁设置为网状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中,所述外管的底面为不透水设置,并且所述底面向所述外管一侧或两侧向上延伸2cm以上,形成一具有储水功能的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中,所述外管的内部宽度为20-30cm,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10cm。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中,所述外管由至少两个凹形槽可拆卸地扣合在一起构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中,所述吸水性填充物为可降解的吸水性颗粒。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中,所述输水管横向贯穿于各个畦面的端部,且各个渗灌管路分别与输水管连通,形成分枝状的灌溉系统。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中,各个渗灌管路与输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阀门。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渗灌管路设置为内、外双管双层结构,并通过在内、外管之间的缝隙中填充吸水性填充物,一方面能够避免土壤颗粒直接接触内管上的透水孔造成堵塞,另一方面可起到储水的作用,可一次通水灌溉后,将大部分水在吸水性填充物中得以储存,并通过毛细作用缓慢释放到土壤缝隙中,有效保证作物15天以上的需水量。
此外,通过将吸水性填充物设置为可降解的颗粒状物,有效减小填充物与内管之间的摩擦力,可在作物换茬时将内管方便地从外管内抽出,避免对内管造成损坏,并可将填充物留在田中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最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外管底部设置为不透水的凹槽状,能够防止灌溉水向土壤深层渗透,造成水、肥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渗灌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及附图后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渗灌系统,包括:输水管;渗灌管路1,其水平埋于地下25-35cm处,并与所述输水管连通,用于向地下通入灌溉水;其中,所述渗灌管路1包括内管2、外管3及具有吸水性的填充物4,其中所述内管2套设在所述外管3内部,形成双层结构的管路。所述内管2与所述输水管连接,且所述内管2和外管3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形成一定的容置空间,所述填充物4填充在该容置空间内,构成储水单元,可存储一定量的灌溉水,向土壤中缓慢渗透。此外,所述内管2壁上分布有多个透水孔,用于将使灌溉水进入吸水性填充物4中,吸水性填充物4起到的另一作用是能够阻隔土壤颗粒直接接触到内管2,避免堵塞内管2上的透水孔。所述外管3的上部及至少一面侧壁设置为网状结构,用于将吸水性填充物4中存储的水渗透到土壤中进行渗灌。
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中,所述外管3的底面为不透水设置,并且所述底面向所述外管3一侧或两侧向上延伸2cm以上,形成一具有储水功能的凹槽5,能够防止灌溉水向土壤深层渗透,造成水、肥的浪费。
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中,所述外管3的内部宽度为20-30cm,所述外管3与内管2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10cm,且所述外管3可为方管,并使外管3上壁具有一定的宽度,以增加渗灌面积。
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中,所述外管3由至少两个凹形槽可拆卸地扣合在 一起构成,可通过多个卡扣进行固定,当需要去除填充物4时,将卡扣开启并将外管3的几部分拆开即可,并可重新填充新的填充物4进行重复使用。
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中,所述吸水性填充物4为可降解的吸水性颗粒。可有效减小填充物4与内管2之间的摩擦力,可在作物换茬时将内管2方便地从外管3内抽出,避免对内管2造成损坏,并可将填充物4留在田中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中,所述输水管横向贯穿于各个畦面的端部,且各个渗灌管路1分别与输水管连通,形成分枝状的灌溉系统,从而使整个地块下均布置有渗灌管路1,对地块进行合理渗灌。
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中,各个渗灌管路1与输水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控制阀门,通过开关控制阀门,可根据各个畦面的需水情况进行合理灌溉。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自动渗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水管;
渗灌管路,其水平埋于地下25-35cm处,并与所述输水管连通,用于向地下通入灌溉水;
其中,所述渗灌管路包括内管、外管及具有吸水性的填充物,其中所述内管套设在所述外管内部,所述内管与所述输水管连接,且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形成一定的容置空间,所述填充物填充在该容置空间内,构成储水单元;
此外,所述内管壁上分布有多个透水孔,所述外管的上部及至少一面侧壁设置为网状结构;所述外管的底面为不透水设置,并且所述底面向所述外管一侧或两侧向上延伸2cm以上,形成一具有储水功能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部宽度为20-30cm,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1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由至少两个凹形槽可拆卸地扣合在一起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性填充物为可降解的吸水性颗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横向贯穿于各个畦面的端部,且各个渗灌管路分别与输水管连通,形成分枝状的灌溉系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渗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渗灌管路与输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阀门。
CN201620684390.3U 2016-06-30 2016-06-30 自动渗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22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84390.3U CN205922309U (zh) 2016-06-30 2016-06-30 自动渗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84390.3U CN205922309U (zh) 2016-06-30 2016-06-30 自动渗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22309U true CN205922309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31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8439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22309U (zh) 2016-06-30 2016-06-30 自动渗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22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9423B (zh) 一种用于景观树木养护的集成装置
CN102770015B (zh) 环保密闭液体自动渗灌种植装置
CN102069044A (zh) 微润管及微润灌溉系统
CN102860245B (zh) 植物蓄水底灌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06517914U (zh) 运动场自然草坪养护及监控系统
WO2011095058A1 (zh) 一种种植结构及种植方法
CN102714941A (zh) 一种旱地蓄水保肥成垄压实耕作法
CN103650966A (zh) 一种模块化垂直绿化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15697A (zh) 一种灌溉道路绿化带的景观花坛
CN104106355A (zh) 一种油茶树栽培时其水肥高效管理方法
CN206078176U (zh) 用于特殊土壤植物生态移栽的层结构
TWM460517U (zh) 植栽用之供水容器
CN106665322A (zh) 一种立体沙培种植系统
CN203597151U (zh) 一种模块化垂直绿化装置
CN205922309U (zh) 自动渗灌系统
KR200463147Y1 (ko) 식물 생력 증진관
CN105960163A (zh) 用于表面和表面下保水的方法和系统
CN109417945A (zh) 一种城市道路绿化系统
CN209546400U (zh) 一种沙漠用水肥一体种植球
CN206835832U (zh) 绿植保水膜
CN201913008U (zh) 微润管及微润灌溉系统
CN202127683U (zh) 串联式多株苗木栽植节水灌溉装置
CN210406342U (zh) 一种高陡岩坡绿化和维护系统
CN205848213U (zh) 适用于设施栽培的具有储水功能的渗灌系统
CN204741988U (zh) 一种育苗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