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19478U - 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19478U
CN205919478U CN201620591416.XU CN201620591416U CN205919478U CN 205919478 U CN205919478 U CN 205919478U CN 201620591416 U CN201620591416 U CN 201620591416U CN 205919478 U CN205919478 U CN 205919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port
vent
housing
top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914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波
韦刚
詹朝永
刘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5914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19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19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194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风口,包括壳体,壳体的侧壁设有通风口,壳体的内腔通过通风口与外界空气相通;在通风口处沿壳体的形状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格栅板,相邻的第一格栅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第一格栅板为向上拱起的弧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向内向上倾斜,第二部分自第一部分向内向下倾斜。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包括:换气设备;以及上述的风口;换气设备与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风口具有防雨水功能,同时保证较强的空气流动性。

Description

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新风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风口作为新风机重要的结构,其性能的好坏对新风机的使用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新风机的风口多为单风道,而且存在着防雨水性能差,进出风阻力大,清洁难度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风口的防雨水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口,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通风口,所述壳体的内腔通过所述通风口与外界空气相通;
在所述通风口处沿所述壳体的形状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格栅板,相邻的第一格栅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
所述第一格栅板为向上拱起的弧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向内向上倾斜,所述第二部分自第一部分向内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构成镰刀形。
优选地,所述内腔包括进风腔和排风腔,所述通风口为两个,所述进风腔和所述排风腔分别与一个通风口连通;
所述壳体还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腔和所述排风腔分别通过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与换气设备的进风端和排风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适配的顶盖,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板,所述顶盖包括顶板和围绕顶板的侧壁,所述底座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且均为心形,所述通风口设置于心形壳体的弧形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板用于固定安装所述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底座板上。
优选地,所述心形的尖端朝下,且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排水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格栅板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或所述顶盖上。
优选地,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盖的心形上端凹陷处设有导水槽。
优选地,所述通风口处还设有第二格栅板,所述第二格栅板位于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格栅板外侧。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包括:
换气设备;以及
上述的风口;
所述换气设备与所述风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换气设备为新风机或全热交换器。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所述通风口,同时在所述通风口处沿所述壳体的形状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格栅板,相邻的第一格栅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由于所述第一格栅板为向上拱起的弧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向内向上倾斜,所述第二部分自第一部分向内向下倾斜,因此,当雨水雨雾在经过所述第一格栅板的弧形面时,所述第一部分相对雨水雨雾为弧形上坡段,会对雨水形成一个阻力,大部分的雨水由于本身重力大于风的上升吸力而无法进入风口;小部分的雨水雨雾由于质量轻而通过所述第一部分的弧形上坡段,并且速度方向沿弧形斜度方向向上,因此雨雾会打到上一层的第一格栅板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相对雨水雨雾为弧形下坡段,经第二部分的弧形引流进入风口内腔的底部或边壁流出,从而大大减小雨水雨雾等直接进入进风口而影响到整机的使用性能。因此具有防雨水功能。
另外,所述通风口处于采用心形弧面的壳体侧壁,同时所述第一格栅板间隔排列,使得空气经过所述通风口进入和排出所述内腔时形成旋涡状,可以保证较强的空气流动性。因此能够大大增加出风和进风效果,从而有利于克服大风量机型的阻力,能适应不同风量的机型。
清洗时只需把顶盖取下,而无需取下整个风口,因此清洗和拆装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口装配的外轮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口的底座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口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口的顶盖的一个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口的顶盖的另一个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口的第一格栅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风口,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的侧壁设有通风口101,所述壳体100的内腔300通过所述通风口101与外界空气相通。在所述通风口101处沿所述壳体100的形状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格栅板200,相邻的第一格栅板200之间形成空气通道。所述第一格栅板200为向上拱起的弧形。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格栅板2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20,所述第一部分210向内向上倾斜,所述第二部分220为自第一部分向内向下倾斜。如图所示,所述第一部分210靠近所述通风口101,所述第二部分220远离所述通风口10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所述通风口,同时在所述通风口处沿所述壳体的形状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格栅板,相邻的第一格栅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由于所述第一格栅板为向上拱起的弧形,所述第一格栅板向内向上倾斜,所述第二部分自第一部分向内向下倾斜远离所述通风口,因此,当雨水雨雾在经过所述第一格栅板的弧形面时,所述第一部分相对雨水雨雾为弧形上坡段,会对雨水形成一个阻力,大部分的雨水由于本身重力大于风的上升吸力而无法进入风口;小部分的雨水雨雾由于质量轻而通过所述第一部分的弧形上坡段,并且速度方向沿弧形斜度方向向上,因此雨雾会打到上一层的第一格栅板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相对雨水雨雾为弧形下坡段,经第二部分的弧形引流进入风口内腔的底部或边壁流出,从而大大减小雨水雨雾等直接进入进风口而影响到整机的使用性能。因此具有防雨水功能,同时所述第一格栅板间隔排列可以保证较强的空气流动性。
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部分210和所述第二部分220构成镰刀形,具体为,第一部分的长度大于第二部分的长度。弧形格栅板通过流体仿真优化分析,采用圆弧状镰刀形设计,可以达到很好的空气流动性和防雨水、雨雾以及增大进出风量的效果。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内腔300包括进风腔310和排风腔320,所述进风腔310和所述排风腔320分别与所述通风口101连通。所述壳体100还设有进风口102和排风口103,所述进风腔310和所述排风腔320分别通过所述进风口102和所述排风口103与换气设备的进风端和排风端连通。进风时,室外新风经通风口101进入进风腔310,处于所述通风口101处的所述第一格栅板200将雨水等阻止在壳体100外,然后通过进风口102经风管进入换气设备,完成进风过程;室内的排风过程则与进风过程相反,室内污浊空气从换气设备经风管和排风口103进入排风腔320,再经过所述第一格栅板200排出到室外,完成排风过程。
优选地,如图1~图5所示,所述壳体100的下端可以设有排水孔104,所述排水孔104与所述第一格栅板200的第二部分220的端部对应,雨水从外面经过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20进入壳体100后,沿所述第二部分220的端部落下,经由排水通道105到达所述排水孔104,排出壳体100。通过所述壳体100的下方的排水孔104能够把壳体100内部的凝水、雨雾或小颗粒物质排出到壳体100的外部。
优选地,如图1~图3所示,所述通风口101可以为两个,两个所述通风口101均设有所述第一格栅板200,且两个所述通风口101分别与所述进风腔310和所述排风腔320相通。相应地,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排水孔104也可以有两个,两个所述排水孔104分别与两个所述通风口101相对应。并且两个排水孔在设置时可以使其具有一定的距离以减少新风和排风的交叉混合。
优选地,如图1、图4所示,所述通风口101所在的壳体100的部分为弧形面,可以增大通风口101的进风面积,从而增大进出风量,克服通风口101的外界阻力。
优选地,如图1~图5所示,所述壳体100可以包括底座110和顶盖120,所述底座110和所述顶盖120适配形成所述内腔300。所述底座110包括底座板111,所述顶盖120包括顶板121和围绕顶板121的侧壁,所述底座板111与所述顶板121相对设置。所述通风口101设置在所述顶盖120的侧壁上。
优选地,如图1~图5所示,所述底座板111与所述顶板121均为心形。其中,所述底座板111固定在建筑物的外部墙体上,并使心形的尖端朝向下方。所述进风口102和排风口103设置在所述底座板111上。所述通风口101处于心形壳体的两个弧形侧壁。所述壳体的心形设计可以增加楼区外墙的美观特性。壳体采用心形弧面设计,镰刀形设计的第一格栅板形成的挡雨槽通过弧形围绕着出风口和进风口,使得空气的流通形成旋涡状,能够大量增加出风和进风效果,利于克服大风量机型的阻力,能适应不同风量的机型,而且下方设有排水孔还能把风口内部的凝水、雨雾或小颗粒物质排出到外部。
所述第一格栅板200设置在所述底座110和/或所述顶盖120上。所述第一部分210和所述第二部分220与所述第一壳体板111成倾斜角度或垂直角度。
优选地,弧形的第一格栅板设置于顶盖上,更加易于清洗,而且增大了顶盖的强度。第一格栅板设置于底座上,同样能起到很强的防雨水雨雾性能,但设置于底座上会导致顶盖处第二格栅板两侧的强度降低,长时间使用后会导致变形等问题,影响其正常使用。
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顶盖120上可以设置固定孔123,所述底座上设置相应的孔,所述顶盖120通过所述固定孔123和所述底座110紧固连接。清洗时,只需把固定顶盖120的螺钉拧下,就可以把带有大部分积尘的顶盖120取下清洗而无需取下整个固定风口,便捷地完成拆卸清洗和安装。优选地,可采用自攻丝螺钉进行紧固连接。
优选地,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在所述顶盖120的顶端凹陷处的缝隙中发生存水现象,可以设置导水槽122,以利于顶盖120顶端的积水自动流下。
优选地,在壳体中设置有隔板330,用于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进风腔和排风腔。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壳体板111上可以设置固定孔112,所述底座110通过用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孔112固定在建筑物的外部墙体上。
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顶盖120还可以设置第二格栅板400,所述第二格栅板400与所述通风口101对应。所述第二格栅板400可以采用普通板状格栅,优选与壳体的形状适配。由于所述第二格栅板400处于外侧,起到防杂物飞虫等的作用,所述第一格栅板200处于内侧,可以防雨水雨雾。具体工作过程为:进风时,室外新风经所述顶盖上的第二格栅板400对杂物飞虫等初步过滤后,再通过第一格栅板200进入进风腔310,将雨水也阻止在壳体外,然后通过进风口102经风管进入换气设备如新风机或者全热交换器,完成进风过程;室内的排风过程则与进风过程相反,室内污浊空气从换气设备经风管和风口的排风口103进入排风腔320,再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格栅板200和所述第二格栅板400排出到室外,完成排风过程。整个进风和排风过程循环达到进排风的一个空气流通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包括换气设备以及如前所述的风口。所述换气设备的进风端与所述风口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换气设备的排风端与所述风口的排风口连通。
所述风口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见前述实施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换气设备可以为新风机或全热交换器。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通风口,所述壳体的内腔通过所述通风口与外界空气相通;
在所述通风口处沿所述壳体的形状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格栅板,相邻的第一格栅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
所述第一格栅板为向上拱起的弧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向内向上倾斜,所述第二部分自第一部分向内向下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构成镰刀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腔包括进风腔和排风腔,所述通风口为两个,所述进风腔和所述排风腔分别与一个通风口连通;
所述壳体还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腔和所述排风腔分别通过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与换气设备的进风端和排风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适配的顶盖,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板,所述顶盖包括顶板和围绕顶板的侧壁,所述底座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且均为心形,所述通风口设置于心形壳体的弧形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板用于固定安装所述风口;
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底座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心形的尖端朝下,且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排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格栅板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或所述顶盖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的心形上端凹陷处设有导水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口处还设有第二格栅板,所述第二格栅板位于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格栅板外侧。
11.一种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气设备;以及
上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口;
所述换气设备与所述风口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设备为新风机或全热交换器。
CN201620591416.XU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19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91416.XU CN205919478U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91416.XU CN205919478U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19478U true CN205919478U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76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9141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19478U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1947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2787A (zh) * 2016-06-15 2016-09-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
WO2019184510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虫防鼠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WO2019184505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虫防鼠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2787A (zh) * 2016-06-15 2016-09-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
CN105972787B (zh) * 2016-06-15 2018-1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
WO2019184510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虫防鼠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WO2019184505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虫防鼠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19478U (zh) 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
CN105864990B (zh) 新风系统及其风口结构
CN105972787B (zh) 一种风口及使用该风口的换气系统
CN205919477U (zh) 新风系统及其风口结构
CN208238170U (zh) 防虫防鼠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6626682U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205332445U (zh) 通风管及新风机
CN208687926U (zh) 新风机进风管道室外风帽
CN204214109U (zh) 一种组合式接水盘及空调
TWI683077B (zh) 建築物上部自然通風裝置
CN205681753U (zh) 一种暗装式顶置通风组件
CN208936337U (zh) 室外接管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6196657U (zh) 一种地下通风式鸡舍
CN206347691U (zh) 基于建筑工业化预制置换新风装置
CN110319557A (zh) 防虫防鼠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2128916A (zh) 新风系统用户外防雨帽及应用有该防雨帽的新风管道
CN205655435U (zh) 一种电梯通风系统
CN2414350Y (zh) 一种煤气热水器的防风帽
CN20535150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178667U (zh) 泳池通风系统
CN205672394U (zh) 灭火器
CN208936474U (zh) 防虫防鼠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1667930U (zh) 基于单个空气净化器的全屋净化的房屋
CN211876258U (zh) 一种适用于地下房间的无动力通风系统
CN205332356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