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18524U - 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18524U
CN205918524U CN201620692829.7U CN201620692829U CN205918524U CN 205918524 U CN205918524 U CN 205918524U CN 201620692829 U CN201620692829 U CN 201620692829U CN 205918524 U CN205918524 U CN 205918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inlet channel
air intake
intake manifold
solenoid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928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刚
蒋丽君
潘忠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wei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awei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awei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awei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928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18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18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18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ging Evacu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包括进气歧管、电磁控制阀、真空罐、阀门以及阀门控制器,所述进气歧管内设有阀门,所述真空罐的一个管接头与进气歧管连接,所述真空罐的另一个管接头与电磁控制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电磁控制阀的第二接口与阀门控制器连接,所述阀门控制器伸出的拉杆与阀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进气管长度可变,改善发动机性能和减少有害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的进气通道长度是不变的,只能保证发动机在某一工况下具有良好的性能,无法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调节,使发动机在两种极端的工况下性能下降。如何调节进气通道长度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进气管长度可变,改善发动机性能和减少有害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包括进气歧管、电磁控制阀、真空罐、阀门以及阀门控制器,所述进气歧管内设有阀门,所述真空罐的一个管接头与进气歧管连接,所述真空罐的另一个管接头与电磁控制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电磁控制阀的第二接口与阀门控制器连接,所述阀门控制器伸出的拉杆与阀门连接。
上述的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其中,所述真空罐内安装隔膜,所述隔膜通过复位弹簧与真空罐的底部连接。
上述的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其中,还包括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与电磁控制阀的第三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电控单元即ECU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而改变进气通道的长短;在高转速时使进气通道变短,减少进气流动损失,提高高速功率;在低转速和低负荷及起动工况下使进气通道变长,管内空气流动的动能增加,导致进气流速加快,充气效率提高,在同样的燃烧条件下会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增加扭矩。由此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对提高发动机的低速扭矩和高速输出功率非常有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双虚线表示管道,单虚线表示示意管道,真空罐3的出口要与进气歧管1通过管道连接,本图用于示意,只是用单虚线表示。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包括进气歧管1、电磁控制阀2、真空罐3、电控单元4、阀门5以及阀门控制器6,进气歧管1内设有阀门5,真空罐3的一个管接头与进气歧管1通过软管连接,另一个管接头与电磁控制阀2的第一接口A通过软管连接,电磁控制阀2的第二接口B与阀门控制器6连接,电控单元4与电磁控制阀2的第三接口C连接,阀门控制器6伸出的拉杆7与阀门5连接。真空罐3内安装隔膜8,隔膜8通过复位弹簧9与真空罐3的底部连接。
电控单元4即ECU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来调节进气通道的长短。
当发动机在低转速和低负荷及启动工况下,ECU4使电磁控制阀2处于通电状态,第一接口A与第二接口B接通,切断第三接口C与第二接口B的连通。真空负压被引入隔膜腔中,在真空负压作用下,隔膜8上浮带动拉杆7收缩,拉杆7牵动摇臂使进气歧管内的阀门5关闭,进气歧管的管道中的气流沿着圆弧通道流入燃烧室,从而实现了进气道变长的目的。
当发动机在在高转速时,ECU4使电磁控制阀2处于断电状态,第二接口B与第三接口C接通,切断第一接口A与第二接口B的连通。大气被引入隔膜腔中,真空负压被解除,由于复位弹簧9的作用隔膜8下沉,拉杆7伸出牵动摇臂使进气歧管内的阀门5打开,进气歧管的管道中的大部分气流会沿着最短的通道流入燃烧室,从而实现了进气道变短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歧管、电磁控制阀、真空罐、阀门以及阀门控制器,所述进气歧管内设有阀门,所述真空罐的一个管接头与进气歧管连接,所述真空罐的另一个管接头与电磁控制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电磁控制阀的第二接口与阀门控制器连接,所述阀门控制器伸出的拉杆与阀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罐内安装隔膜,所述隔膜通过复位弹簧与真空罐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与电磁控制阀的第三接口连接。
CN201620692829.7U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 Active CN205918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92829.7U CN205918524U (zh)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92829.7U CN205918524U (zh)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18524U true CN205918524U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75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92829.7U Active CN205918524U (zh)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18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86644U (zh) 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
CN105484913A (zh) 一种提高方程式赛车循环进气量的可变谐振进气系统
CN205918524U (zh) 一种进气歧管内进气通道长度可变系统
CN103061868A (zh) 三涡轮增压机构及相应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CN104879199B (zh) 一种实现机动车尾气多级利用的自控装置
CN101699047A (zh) 可变气量进气歧管
JPS5929726A (ja) エンジンのタ−ボチヤ−ジヤ制御装置
CN206092165U (zh) 一种发动机泄压管路及发动机
CN205013119U (zh) 涡轮增压装置、涡轮增压发动机及汽车
CN205225519U (zh) 一种提高方程式赛车循环进气量的可变谐振进气系统
CN201526376U (zh) 可变气量进气歧管
CN205297731U (zh) 一种发动机增压系统
CN104295377A (zh) 发动机系统
CN204941705U (zh) 一种用于提高涡轮增压柴油机制动功率的装置
CN103670837B (zh) 一种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管路
CN207673384U (zh) 一种非对称双流道涡轮箱
CN208650972U (zh) 一种新型涡轮增压摩托车引擎
CN105402023A (zh) 一种进气控制系统
CN202338403U (zh) 燃气发动机预燃室燃气流量控制装置
CN202100326U (zh) 气动内燃混合动力发动机
CN101892926A (zh) 一种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CN103742318A (zh) 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歧管
WO2018040538A1 (zh) 一种提升发动机低速扭矩的进排气结构及控制策略
CN203783774U (zh) 双套管结构新型增压进气管
CN103912420A (zh) 双套管结构新型增压进气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