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17587U - 一种桥梁防撞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防撞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17587U
CN205917587U CN201620891598.2U CN201620891598U CN205917587U CN 205917587 U CN205917587 U CN 205917587U CN 201620891598 U CN201620891598 U CN 201620891598U CN 205917587 U CN205917587 U CN 205917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module
ais
processing modul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915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AH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黄丽娜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黄丽娜 filed Critical 黄丽娜
Priority to CN2016208915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17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17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17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桥梁防撞系统,其包括一用以采集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采集模块,一用以处理所述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处理模块,以及一用以将经所述处理模块处理的桥梁通航高度数据发送至AIS终端设备的AIS模块。在本实用新型中,采集模块采集桥梁通航高度的数据,并将桥梁通航高度的数据发送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将接收到的桥梁通航高度的数据通过AIS模块发送至其他AIS终端,当然,AIS模块还可以将其他数据发送至其他AIS终端。从而,其他含有AIS终端的船舶就能接收到AIS模块发送的桥梁通航高度及其他数据,且AIS终端的接收范围为20海里,所以含有AIS终端的船舶能够提前做好准备,提前调整航向,从而可以预防船舶撞击桥梁的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防撞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桥梁工程防撞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桥梁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建成的跨海大桥、跨江大桥的数量明显增加,一方面缓解了日益繁忙的交通压力,促进了陆路交通,但另一方面,对于航运而言,桥梁成为了通航的障碍,特别是如今大吨位的船舶的增加,对于航运的安全需要更加注意。而事实上船舶撞击桥墩或桥面的事故也时有发生,所以防止船舶撞击桥的安全防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有的桥梁防撞措施中,一般是地面指挥中心通过语音信号发送单元向船舶发送语音警告,船舶的交通管理系统收到的语音警告,然后根据警告内容进行调整航向。而这种桥梁防撞的方式中船舶接收信号的距离较短,有可能在受到语音警告后出现来不及调整航向,从而对桥梁及船舶的安全还是存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供警告范围更广的桥梁防撞系统,另一方面在于提供发送的信息种类更多的桥梁防撞系统。
一种桥梁防撞系统,其包括一用以采集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采集模块,一用以处理所述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处理模块,以及一用以将经所述处理模块处理的桥梁通航高度数据发送至AIS终端设备的AIS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AIS模块包括用以与外接AIS设备建立通讯连接的VHF单元、用以获取桥梁位置的GPS定位单元。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户端,所述用户端包括用以呈现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显示单元,以及用以产生一传送至所述信息处理单元且控制AIS模块和采集模块的控制指令的遥控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与所述显示单元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用以与所述遥控单元通讯连接的无线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单元为WIFI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以测量船的高度数据并将所述船的高度数据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的红外线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模块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以供电的太阳能模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告警模块,所述告警模块连接所述处理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其包括一用以采集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采集模块,一用以处理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处理模块,以及一用以将经处理模块处理的桥梁通航高度数据发送至AIS终端设备的AIS模块。在本实用新型中,采集模块采集桥梁通航高度的数据,并将桥梁通航高度的数据发送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将接收到的桥梁通航高度的数据通过AIS模块发送至其他AIS终端,当然,AIS模块还可以将其他数据发送至其他AIS终端。从而,其他含有AIS终端的船舶就能接收到AIS模块发送的桥梁通航高度及其他数据,且AIS终端的接收范围为20海里,所以含有AIS终端的船舶能够提前做好准备,提前调整航向,从而可以预防船舶撞击桥梁的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的处理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的AIS模块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的用户端的连接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桥梁防撞系统;1-采集模块;2-处理模块;21-通信单元;22-无线单元;3-AIS模块;31-VHF单元;32-GPS定位单元;4-用户端;41-显示单元;42-遥控单元;5-红外线传感器;6-太阳能供电模块;7-告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一种桥梁防撞系统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一种桥梁防撞系统的首选实施例。但是,一种桥梁防撞系统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一种桥梁防撞系统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桥梁防撞系统100,其包括一用以采集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采集模块1,一用以处理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处理模块2,以及一用以将经处理模块2处理的桥梁通航高度数据发送至AIS终端设备的AIS模块3。
上述,一用以采集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采集模块1,是指采集模块1可以采集桥梁通航高度的数据,通俗地讲,采集模块1可以采集桥梁至水面的垂直距离的数据。采集模块1还可以将该桥梁通航高度的数据发送至处理模块2,处理模块2对桥梁通航数据进行处理后将该数据通过AIS模块3发送至其他AIS终端。由于AIS终端设备的接收范围可以为20海里左右,且AIS终端是大型船舶强制安装的设备,所以AIS模块3的加入,可以使含有AIS终端的船舶提前知晓桥梁信息及桥梁通航高度的数据,因此含有AIS终端的船舶拥有充足的时间调整航向,以防止船舶撞击桥梁。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AIS模块3也可以接收其他AIS终端发送过来的信息数据,AIS模块3将接收到的来自AIS终端的信息数据发送至处理模块2,处理模块2可以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在本实施例中,AIS模块3可以接收其他AIS终端的信息数据可以为:船舶位置、船舶速度、改变航向率及航向等船舶动态,并结合船舶名称、呼号、吃水深度及危险货物等船舶静态资料等。
AIS系统在初始阶段主要是为了防止航行船舶在狭窄的航道中交会时的碰撞,航行中的船舶彼此在了解了对方船舶的航向、航速、船型和位置后,可以迅速作出正确判断,从而操作船舶避免碰撞,增加航行的安全系数。近阶段,由于无线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制约无线数据交换的技术障碍被克服,AIS系统由原先为防止船舶避碰目的而推出,到目前已延伸出对航行船舶的监管。
AIS系统应用的目的:帮助识别船舶;协助跟踪目标;简化信息交换;提供船舶其他附加信息以便有助于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使邻近船舶及岸台能及时掌握附近海面所有船舶之动静态资讯,得以立刻互相通话协调,采取必要避让行动,对船舶安全有很大帮助。
总之,无论是在岸基监视站或者在船上,AIS系统将提高值班驾驶员的可使用信息的质量,是导航系统(包括雷达)信息来源的一个补充。
AIS模块3包括用以与外接AIS设备建立通讯连接的VHF单元31、用以获取桥梁位置的GPS定位单元32。
上述,AIS模块3包括用以与外接AIS终端设备建立通讯连接的VHF单元31,是指AIS模块3与AIS终端之间采用VHF(甚高频)通信,受VHF所用频率特性影响,一般VHF的通信距离约为20至30海里左右。用以获取桥梁位置的GPS定位单元32,是指AIS模块3可以通过GPS定位单元32获取桥梁的定位信息,并将表示桥梁位置的数据发送通过VHF单元31发送至AIS终端,该位置数据可以为桥梁的经度及纬度,例如经度(1/10000度,±180度,东为+,西为-,最小单位≈0.1852米);纬度(1/10000度,±90,北为+,南为-)等字段。
桥梁防撞系统100还包括用户端4,用户端4包括用以呈现经处理模块2处理的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显示单元41,以及用以产生一传送至处理模块2且控制AIS模块3和采集模块1的控制指令的遥控单元42。
上述,用户端4包括用以呈现经处理模块2处理的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显示单元41,是指用户端4的显示单元41与处理模块2连接,显示单元41可以显示经处理模块2处理的桥梁通航高度数据。此外,显示单元41还可以显示经处理模块2处理的其他数据,例如为AIS模块3接收自其他AIS终端并发送至处理模块2的信息数据,主要为船舶位置、船舶速度、改变航向率及航向等船舶动态,并结合船舶名称、呼号、吃水深度及危险货物等船舶静态资料等。当然显示模块还可以显示其他经处理模块2处理的数据,显示模块也可以显示显示模块本身的一些信息数据,在此不再一一赘述。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显示模块可以发送控制指令至处理模块2,从而通过处理模块2对其他与处理模块2连接的模块的控制。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模块可以为触控屏幕、移动终端、PDA等。
用以产生一传送至处理模块2且控制AIS模块3和采集模块1的控制指令的遥控单元42。是指用户端4的遥控单元42与处理模块2连接,遥控单元42可以发送控制指令至处理模块2,从而可以通过处理模块2控制AIS模块3及采集模块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遥控单元42也可以独立于用户端4的独立设备,例如,遥控单元42可以为写码器。
处理模块2包括与显示单元41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21。
上述,处理模块2包括与显示单元41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21,是指处理模块2设有接收显示单元41的控制数据及发送数据至显示单元41的通信单元21,该通信单元21可以是2G/3G/4G通信单元。
处理模块2包括用以与遥控单元42通信连接的无线单元22。
上述,处理模块2包括与遥控单元42进行通信连接的无线单元22,是指处理模块2通过无线单元22接收遥控单元42的控制指令。
无线单元22为WIFI装置。
上述,无线单元22为WIFI装置,是指处理模块2通过WIFI装置接收遥控单元42的控制指令。此外,无线单元22也可以为蓝牙装置、红外装置等。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2可以为单片机、微控制单元等。
实施例2
一种桥梁防撞系统100,其包括一用以采集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采集模块1,一用以处理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处理模块2,以及一用以将经处理模块2处理的桥梁通航高度数据发送至AIS终端设备的AIS模块3。
上述,一用以采集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采集模块1,是指采集模块1可以采集桥梁通航高度的数据,通俗地讲,采集模块1可以采集桥梁至水面的垂直距离的数据。采集模块1还可以将该桥梁通航高度的数据发送至处理模块2,处理模块2对桥梁通航数据进行处理后将该数据通过AIS模块3发送至其他AIS终端。由于AIS终端设备的接收范围可以为20海里左右,且AIS终端是大型船舶强制安装的设备,所以AIS模块3的加入,可以使含有AIS终端的船舶提前知晓桥梁信息及桥梁通航高度的数据,因此含有AIS终端的船舶拥有充足的时间调整航向,以防止船舶撞击桥梁。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AIS模块3也可以接收其他AIS终端发送过来的信息数据,AIS模块3将接收到的来自AIS终端的信息数据发送至处理模块2,处理模块2可以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在本实施例中,AIS模块3可以接收其他AIS终端的信息数据可以为:船舶位置、船舶速度、改变航向率及航向等船舶动态,并结合船舶名称、呼号、吃水深度及危险货物等船舶静态资料等。
AIS系统在初始阶段主要是为了防止航行船舶在狭窄的航道中交会时的碰撞,航行中的船舶彼此在了解了对方船舶的航向、航速、船型和位置后,可以迅速作出正确判断,从而操作船舶避免碰撞,增加航行的安全系数。近阶段,由于无线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制约无线数据交换的技术障碍被克服,AIS系统由原先为防止船舶避碰目的而推出,到目前已延伸出对航行船舶的监管。
AIS系统应用的目的:帮助识别船舶;协助跟踪目标;简化信息交换;提供船舶其他附加信息以便有助于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使邻近船舶及岸台能及时掌握附近海面所有船舶之动静态资讯,得以立刻互相通话协调,采取必要避让行动,对船舶安全有很大帮助。
总之,无论是在岸基监视站或者在船上,AIS系统将提高值班驾驶员的可使用信息的质量,是导航系统(包括雷达)信息来源的一个补充。
AIS模块3包括用以与外接AIS终端设备建立通讯连接的VHF单元31、用以获取桥梁位置的GPS定位单元32。
上述,AIS模块3包括用以与外接AIS终端设备建立通讯连接的VHF单元31,是指AIS模块3与AIS终端之间采用VHF(甚高频)通信,受VHF所用频率特性影响,一般VHF的通信距离约为20至30海里左右。用以获取桥梁位置的GPS定位单元32,是指AIS模块3可以通过GPS定位单元32获取桥梁的定位信息,并将表示桥梁位置的数据发送通过VHF单元31发送至AIS终端,该位置数据可以为桥梁的经度及纬度,例如经度(1/10000度,±180度,东为+,西为-,最小单位≈0.1852米);纬度(1/10000度,±90,北为+,南为-)等字段。
桥梁防撞系统100还包括用户端4,用户端4包括用以呈现经处理模块2处理的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显示单元41,以及用以产生一传送至处理模块2且控制AIS模块3和采集模块1的控制指令的遥控单元42。
上述,用户端4包括用以呈现经处理模块2处理的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显示单元41,是指用户端4的显示单元41与处理模块2连接,显示单元41可以显示经处理模块2处理的桥梁通航高度数据。此外,显示单元41还可以显示经处理模块2处理的其他数据,例如为AIS模块3接收自其他AIS终端并发送至处理模块2的信息数据,主要为船舶位置、船舶速度、改变航向率及航向等船舶动态,并结合船舶名称、呼号、吃水深度及危险货物等船舶静态资料等。当然显示模块还可以显示其他经处理模块2处理的数据,显示模块也可以显示显示模块本身的一些信息数据,在此不再一一赘述。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显示模块可以发送控制指令至处理模块2,从而通过处理模块2对其他与处理模块2连接的模块的控制。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模块可以为触控屏幕、移动终端、PDA等。
用以产生一传送至处理模块2且控制AIS模块3和采集模块1的控制指令的遥控单元42。是指用户端4的遥控单元42与处理模块2连接,遥控单元42可以发送控制指令至处理模块2,从而可以通过处理模块2控制AIS模块3及采集模块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遥控单元42也可以独立于用户端4的独立设备,例如,遥控单元42可以为写码器。
处理模块2包括与显示单元41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21。
上述,处理模块2包括与显示单元41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21,是指处理模块2设有接收显示单元41的控制数据及发送数据至显示单元41的通信单元21,该通信单元21可以是2G/3G/4G通信单元21。
处理模块2包括用以与遥控单元42通信连接的无线单元22。
上述,处理模块2包括与遥控单元42进行通信连接的无线单元22,是指处理模块2通过无线单元22接收遥控单元42的控制指令。
无线单元22为WIFI装置。
上述,无线单元22为WIFI装置,是指处理模块2通过WIFI装置接收遥控单元42的控制指令。此外,无线单元也可以为蓝牙装置、红外装置等。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2可以为单片机、微控制单元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100,还包括用以测量船的高度数据并将船的高度数据发送至处理模块2的红外线传感器5。
上述,红外线传感器5可以用以测量船的高度数据,并将该高度数据发送至处理模块2,处理模块2将船的高度数据与采集模块1采集的桥梁通航高度数据进行对比,船的高度数据高于预警值,处理模块2将发出通过AIS模块3发出告警数据。当然,处理模块2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发出告警信息。
采集模块1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
上述,采集模块1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是指超声波液位传感器采集桥梁通航高度数据,并将该数据发送至处理模块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100,还包括用以供电的太阳能供电模块6。
上述,桥梁防撞系统100还包括太阳能供电模块6,太阳能供电模块6可以对桥梁防撞系统100的各个模块进行供电,从而使本实施例中的桥梁防撞系统100更便于安装。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桥梁防撞系统100也可以是太阳能供电模块6及市电模块相结合的供电方式,使桥梁防撞系统100便于安装且环保的同时,还保证了供电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100,还包括告警模块7,告警模块7连接处理模块2。
上述,本实施例中的桥梁防撞系统100还包括用以告警的告警模块7,该告警模块7连接处理模块2。当处理模块2发出告警信息数据时,可以通过告警模块7将告警信息数据读出。告警模块7可以为语音喇叭、警示灯、LED显示屏等。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桥梁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以采集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采集模块、一用以处理所述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处理模块、以及一用以将经所述处理模块处理的桥梁通航高度数据发送至AIS终端设备的AIS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IS模块包括用以与外接AIS终端设备建立通讯连接的VHF单元、用以获取桥梁位置的GPS定位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户端,所述用户端包括用以呈现经处理模块处理的桥梁通航高度数据的显示单元,以及用以产生一传送至所述处理模块且控制AIS模块和采集模块的控制指令的遥控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与所述显示单元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用以与所述遥控单元通信连接的无线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单元为WIFI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测量船的高度数据并将所述船的高度数据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的红外线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供电的太阳能供电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告警模块,所述告警模块连接所述处理模块。
CN201620891598.2U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桥梁防撞系统 Active CN205917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1598.2U CN205917587U (zh)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桥梁防撞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1598.2U CN205917587U (zh)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桥梁防撞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17587U true CN205917587U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70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91598.2U Active CN205917587U (zh)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桥梁防撞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17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2806A (zh) 船桥碰撞风险自动识别与预警系统
CN206451365U (zh) 一种基于北斗的船舶定位监控系统
CN106846918A (zh) 桥梁防撞系统
CN106409012B (zh) 一种无人值守桥梁防撞预警装置及方法
CN205940569U (zh) 一种基于ecdis和通信网络的船舶引航系统
CN201435162Y (zh) 船舶智能避碰预警装置
CN105573339A (zh) 一种基于旋翼飞艇的导航飞行系统
US11455892B2 (en) Portable air-traffic control system for drones
CN102938218B (zh) 内河船舶的环境适航预警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0045669A (zh) 一种船舶航行状态监控及报警系统
KR100807822B1 (ko) 항만 및 협수로를 위한 전자 선박인도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426803B (zh) 一种低功耗的船载碰撞预警方法
CN11372688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海洋救援系统
EP3279076B1 (en) Offshore maritime access control system
CN210091393U (zh)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岸基靠泊指挥系统
CN204463475U (zh) 一种桥梁限高防撞系统
CN205582304U (zh) 一种航道船舶交通量调查系统
CN205139126U (zh) 北斗导航智能水质监测双体船
CN205917587U (zh) 一种桥梁防撞系统
CN212125468U (zh) 一种智能感知航标设备
EP3683780A1 (en) Obstacle detection using camera mounted on protrusion of vehicle
CN216351954U (zh) 一种小型船舶智能控制系统
CN101458322A (zh) 局域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10274990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运安全管理系统
CN207215165U (zh) 一种船舶数据共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21

Address after: 510000 Haizhuqu District, Guangzhou, Xingang West Road, room 11, No. 808, room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JIAH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Haizhuqu District on about six lane number 14

Patentee before: Huang Lina